雕塑工藝品

雕塑工藝品是指以木、石、磚、竹、象牙、獸骨等材料雕刻的和以粘土、油泥、糯米麵等材料塑造而成的小型或裝飾性手工藝品。是雕刻和塑造工藝品的總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雕塑工藝品
  • 材料:木、石、磚、竹、象牙、獸骨
  • 首次發現:山東寧陽大汶口遺址
  • 最早:泥塑和陶塑
雕塑介紹,工藝發展,品類,木雕分類,藝術木雕,圓雕,浮雕,根雕,工藝木雕,果核雕刻,技法,

雕塑介紹

沿革雕塑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藝術傳統。最早出現的是泥塑和陶塑,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骨雕、石雕、木雕和象牙雕刻。山東寧陽大汶口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象牙筒,已運用鏤雕技法,顯示出熟練的技藝水平。四川巫山大溪遺址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石雕人面飾件和木雕。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的木雕“小魚”是件圓雕作品,手法寫實。商代,玉器和骨雕、象牙雕刻發展很快,品種多為小型裝飾性日用品,如梳子、匕、尺、針、笄、簪、觚等。上面雕刻精細的雲雷、餮、夔鳳等圖案,有的還鑲嵌玉石、綠松石;石雕的品種則大多是墓葬品或建築裝飾。在湖南長沙、河南信陽、湖北江陵等地的戰國時期遺址,都出土了不少木俑,人物形象造型簡練,注重刻畫神態,衣紋則多以彩繪、彩漆表現,開創了中國雕塑工藝中將彩繪、彩漆與雕塑相結合的彩塑藝術。秦漢兩代,陶俑大量出現,題材廣泛,有侍從、歌舞、說唱、雜技以及豬、狗、馬等,在藝術上突出神態和動態的刻畫,不單純追求比例和結構的準確,是中國雕塑工藝史上的精品。漢代的瓦當、畫像磚多運用線刻、壓地平雕的雕刻技法,對宋代磚雕的興起產生很大的影響。兩晉南北朝至唐代,石窟、寺院中的石雕和彩塑佛像以及石雕、木雕的建築裝飾也較興盛。宋代民間雕塑發展很快,平江(今江蘇蘇州)和臨安(今浙江杭州)成為彩塑重點產區。宋代彩塑最著名的品種是摩羅,又稱磨喝樂,即小型泥偶(為一手持荷葉的兒童),是當時七月初七的祭祀品,後發展為傳統彩塑“荷花童子”的造型。元代彩塑在技藝上吸收了尼泊爾等國梵像雕塑的長處,著名的匠師有阿尼哥、劉元等。明代,竹刻、木雕在江蘇、浙江、上海等地蓬勃發展,其中竹刻以上海嘉定為著名。清代,北京和廣州的象牙雕刻、浙江青田石雕和福州壽山石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浙江東陽木雕,以及嘉定竹刻等都有了很大發展。江蘇蘇州雕刻匠師杜士元、壽山石雕匠師楊璇、嘉定竹刻匠師施天章等曾應詔在宮廷供職。
木雕龜木雕龜

工藝發展

木雕工藝藝已由商代用於制陶工藝中的簡單刻紋和雕花板的陰刻,發展到立體圓雕工藝。漢代動物木雕用整木雕制,將中國木雕藝術推向了一個高峰。唐宋時期,木雕工藝日趨完美。明清木雕則是中國古典木雕藝術成熟的時代,作品十分豐富,除了動物,還有人物。
木雕馬木雕馬
木雕工藝品是人們喜愛、收藏的藝術品類之一,在中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席位。它的種類很多,分類方法也不統一,在形形色色的木雕中,充分展現出其中蘊藏的由環保材質和工藝創造出的立體之美與手藝之巧。據專家介紹,木雕可以分為工藝木雕和藝術木雕兩大類。

品類

中國雕塑工藝品的品種很多。按原料分,雕刻類主要有象牙雕刻、磚雕、木雕、石雕、竹刻、果核雕刻果殼雕刻、根雕、角雕、骨雕、刻瓷、煤精雕刻、貝殼雕刻等;塑造類主要有泥塑、彩塑、油泥塑、麵塑、酥油塑、陶塑、瓷塑等。按用途分,主要有案頭雕塑、日用雕塑、建築雕塑、宗教雕塑、墓葬雕塑、玩具雕塑等。案頭雕塑是陳列於書架、桌案上供人們觀賞的小型雕塑工藝品。日用雕塑是小型裝飾性的日用品,如石雕的檯燈、印章,竹刻的茶葉盒等。建築雕塑主要是用於建築裝飾的石雕、木雕。宗教雕塑是彩塑、酥油塑或木雕的佛像、佛龕、供桌等。墓葬雕塑為磚雕和木俑、陶俑等。玩具雕塑為供兒童玩的麵塑、陶塑、瓷塑、彩塑等工藝品。

木雕分類

藝術木雕

藝術木雕通常是指構思巧妙、內涵深刻、能反映作者審美觀和藝術技巧的作品,充分體現出木雕藝術的趣味和環保的材質美。藝術木雕是雕刻家心靈手巧的產物,而且也是裝飾、裝潢、美化環境、陶冶情操的藝術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比如我們常見的根雕。

圓雕

圓雕就是仿真實動物雕刻,又稱立體雕刻,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刻,圓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從前後左右上中下進行雕刻的。

浮雕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

根雕

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瘤、竹根等)的自然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做的。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所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工藝木雕

工藝木雕又可分為觀賞性和實用性兩種。觀賞性是指陳列、擺設在桌台、幾、案、架之上的供人觀賞的藝術品。它是利用立體圓雕的工藝技術雕刻而成,比如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海洋生物、十二生肖等;實用性是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如宮燈、鏡框、筆架、筆筒、首飾盒、儲蓄罐以及家具雕刻等。
生肖牛生肖牛

果核雕刻

核雕是民間藝術中的一絕。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點或起伏的變化,雕摟出各種人物、走獸、山水、樓、台、亭、閣等。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欖核、象牙果核、杏核、櫻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欖核,體積僅有一節指頭那么大。在這么小的橄欖核上進行雕刻,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由於其操作上的高難度,核雕技藝鮮有傳人。
果核雕刻的起源尚待考證。明清時期,我國大型雕塑藝術無大發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藝品的裝飾製作卻搞得生氣勃勃,富於創造性。其中的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欖核雕刻是一個頗有特色的品種,其作品的構思和雕刻都達到了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境界,被人稱作是“微雕神技,藝術奇葩”。明、清兩代這種核雕的微雕藝術堪稱一絕,當時京城和江浙一帶官宦商賈中流玩賞竹木牙雕等古玩奇珍,精湛而玲瓏的核雕藝術品就是當時人們搜羅的熱門之一。 據史籍記載和文物考證,果核雕刻在明代已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明宣德年間,夏白眼在橄欖核上雕刻16個小孩,每個小孩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 。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啟年間江蘇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遠,號初平山人)。他在天啟二年(1622)創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長約3厘米(cm),高約0.5cm,中間為艙,上以篷覆之,旁開小窗 ,左右各4扇 ,且能開合 。窗旁雕欄上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船首刻蘇東坡及其好友黃魯直、佛印和尚3人 ,其中蘇東坡、黃魯直兩人共執一書閱讀,而佛印和尚如同彌勒,袒胸露乳,左臂掛念珠,念珠歷歷可數。船尾橫豎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題款:“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刻 ”。字跡細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清代,果核雕刻的藝術水平進一步提高,以江蘇為傳統產區。康熙年間,蘇州金老(名不詳)、嘉定封錫祿以及乾隆年間的蘇州杜士元、沈君玉等都是果核雕刻名手。封錫祿的橄欖核雕刻“草橋驚夢”,屋宇、人物等在構圖上安排得當,並配合疏柳藏鴉,柴門臥犬,充分表現了鄉村夜景。沈君玉的橄欖核雕刻“駝背老人”,頭戴棕帽,蓄鬍須,衣服肩部有補綴,手持一扇,扇上刻有詩文;他用楊梅核雕刻的“獼猴”,眉目畢具,據《金玉瑣碎》記載,有的藝人以桃核雕刻串連成108枚念珠,每枚念珠刻有3~6名羅漢 ,姿態各異 ,面目無一雷同。此外,嘉慶、道光年間,福建霞浦的果核雕刻名匠方建劭創作的“東坡游赤壁”,“篷窗撐辟,江柳掩映 ”,舟中人物、舷櫓刻畫細緻。這件核舟成為後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範。《東坡赤壁泛舟圖》,把核雕藝術推上了歷史的高峰。明代文人魏學伊著有《核舟記》一文詳記其事。新中國建立之後,《核舟記》被載入中學課本,核舟也因此名傳華夏。宜興雕刻家丘山精於胡桃核雕刻,題材大多為蘇東坡游赤壁、漁家樂、百花籃、山水等。
核舟《南湖紅船》核舟《南湖紅船》
金蟾金蟾
果核雕刻的歷史沿革
自古至今,玩核的名人舉不勝舉,從明、清的皇帝,到王公大臣,從富賈巨商到三教九流,明熹宗朱由校自己親自動手雕刻,清乾隆皇帝更是對核雕偏愛有加。他們把小小核雕作為一種垂掛在衣帶、紈扇或是繡袋下面的墜物,作為裝飾和點綴,一方面也可玩賞。後來至清代中期開始,核雕物品就不光作為墜物裝飾和點綴了,許多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工藝品專門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裡摩挲把玩。用橄欖核雕刻的各種花船小船還可配上鏤空雕刻的象牙、紅木座架,陳設在微型博古架上欣賞。果核雕刻品價值也不斷攀生,由把玩品逐漸變成了兼收藏、升值、欣賞、健身等多重功用於一身的工藝品。核雕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讓無數藏家玩家驚嘆和入迷,行情始終看好,這也激發了心靈手巧的藝人們的創作熱情和才智。今天的核雕繼承前人精湛的傳統技藝,同時融入了新時代的內容和技法,把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民間藝術推向又一個高峰。核舟“南湖紅船”把寫真肖像人物引入核舟創作中,寫實刻畫了黨的一大代表,展現了“日出東方、開天闢地”的偉大創舉,當為別開生面,既是古為今用,也是推陳出新,使古老的核舟藝術賦予了新的內涵。
核雕核雕
招財金蟾招財金蟾
核雕這種精緻而小巧玲瓏的微型工藝品,只要雕刻者雕鏤技藝精湛,創作的題材符合當代賞玩和收藏者們的口味,又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品位,這樣的核雕永遠受人青睞和珍愛。
果核雕刻的主要工具
果核雕刻的主要工具為銼、鑿、鑽。銼有毛銼、光銼、圓銼。鑿刀有方鑿、圓鑿兩種。果核雕刻的工序是:①用毛銼、光銼將果核進行初步加工。②設計構思 ,並在果核上畫樣。③用圓銼按畫樣進行粗加工,做出粗糙的造型。④用鑿刀雕刻細部,並以小方鑿刻畫人物的眉毛、眼睛,以小圓鑿刻畫嘴部等。⑤磨光,上蠟。最後打眼,串連成念珠,或配以底座,作為欣賞品。

技法

雕塑技法 雕塑工藝除了雕刻和塑造外,還有鑲嵌、拼鑲、貼上等技法。鑲嵌是在象牙、木等雕塑工藝品上嵌飾玉石、綠松石、牛骨等並組成圖案。拼鑲是將若干小規格的原料以粘接、接榫、金屬螺絲扣母等方法拼成大規格的原料,而且在外觀上不露痕跡,渾如一體。貼上主要用於貝殼雕刻,將各種色彩、形狀的貝殼片貼上、堆砌成花卉、人物等形象。
大象大象
雕塑工藝的技法主要有圓雕、半圓雕、浮雕、線雕鏤雕等。①圓雕,不附著任何背景,適宜於從多角度觀賞的完全立體的雕塑技法。②半圓雕,中國雕塑工藝的傳統技法。以圓雕技法表現作品的主要內容和形象,而以浮雕、陰刻等技法表現其他次要的內容和形象,並作為襯底,有的則以未經加工的原料作襯底。③浮雕,在平面上雕塑出凸起的半立體形象的雕塑技法。形象的背面附屬在平面上,適宜於從一個方向欣賞。它占據空間多,套用範圍廣,既可同圓雕相結合,又適於製作裝飾性雕塑。浮雕又分深浮雕和淺浮雕兩種。深浮雕又稱高浮雕,即從雕塑平面的起位線到浮雕形象最高面的厚度與實物厚度相比,超過2/5的浮雕技法;淺浮雕又稱薄意,即從雕塑平面的起位線到浮雕形象最高面的厚度與實物厚度相比,約在1/10以內的浮雕技法。浮雕也是中國雕塑工藝的傳統技法,它通過由浮雕底層到浮雕最高面之間形象的互相重疊、上下穿插的關係,具有深遠和豐滿的優點,適於表現比較熱鬧、複雜的場面,如山水風景、亭台樓閣、街市等。在人的視點和浮雕面的關係上,中國浮雕創造了散點透視、破時空透視的獨特藝術形式。它們與西洋美術中焦點透視的原理不同,但在視覺上仍然是合理的,具有豐富和完美的藝術效果。散點透視是指視點不是集中,而是分散到雕塑工藝品各個形象的大面積上,成為無數分散的視點,形成浮雕的每個部分都是平視的效果。破時空透視是指完全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按照創作意圖的需要,在構圖上可以將在時間上前後相差幾百或幾十年以及在空間上相隔幾千里的事物都安排在一個畫面中。④線雕,又稱線刻。是以陰線(稱陰刻)和凸起的陽線作為雕塑造型手段的技法。大多表現裝飾性圖案。⑤鏤雕,又稱透雕。是將底板或背後鏤空的浮雕。可以從正面透過鏤雕空間看到浮雕後面的景物。廣東潮州木雕、浙江東陽木雕、象牙雕刻、福建壽山石雕、浙江青田石雕等都以鏤雕見長。
鱷魚鱷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