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丹型地貌景觀

雅丹型地貌景觀是砂岩地貌景觀中一種代表性類型。在乾旱多風氣候區域內,以第四紀中更新世河口相湖相粉砂岩、泥岩、礫岩(礫石多為泥礫)為成景母岩,由暫時性暴雨沖刷及定向強風吹蝕作用為主形成的壟崗、堡丘、土柱地貌景觀。以新疆、青海兩省區雅丹地貌最為發育“雅丹"維吾爾語為陡壁狀小丘之意。這種地形在羅布泊地區分布廣泛,發育典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瑞典學者斯文·赫定和美國學者斯坦因赴羅布泊地區考察,並在著述中引用了“雅丹”一詞來形容這種地貌,之後“雅丹"便成為世界上對這種地貌的通用術語。

其實成書於公元前的《漢書·地理志》中就有對這種地貌的描述:“白龍堆,乏水草,沙形如臥龍”。A龍堆是羅布泊地區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區,壟崗相間排列有序,高度5〜10m,個別可達20m,壟溝最窄的1~2m,最寬的幾十米,壟丘長數十米至數百米還有許多似獸、似禽,似物的造型微地貌,在地面黑色細沙和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把大漠風光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靠近敦煌的羅布泊東側,建立了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