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丸

雄黃丸主治疔腫,小兒中噁心痛,小兒諸般喘嗽,鹽醋等齁哮吼,時氣熱毒,下痢赤白;及下部毒氣,下細蟲如布絲,長四五寸,黑頭銳尾;蠱注;四肢浮腫,肌膚消索,咳逆腹大如水狀,漏泄,死後注易家人,食蟹中毒,煩亂欲死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雄黃丸
  •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三
  • 組成:雄黃15克(細研) 、真珠末15克
  • 用法:每次3丸,用薄荷湯送下。
方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五,方六,方七,方八,

方一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三。
【組成】雄黃15克(細研) 、真珠末15克、 麝香3克(細研)、 牛黃3克(細研)、 巴豆20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用法】上藥都研令勻,入棗瓤及煉蜜和丸,如粟米大。每次3丸,用薄荷湯送下。

方二

【組成】雄黃5錢,信石3錢(白者),半夏1兩,白礬3錢,巴豆1錢(去心膜油)。
【來源】《袖珍小兒》卷四。
【方法】先將白礬同信末二件拌勻,焙乾,再研再炒,入前藥末內和勻,糊為丸,如粟米大,辰砂為衣。
【用法】每服5-7丸,臥時用桑白皮湯吞下;或茶清亦可。

方三

【組成】雄黃(研)1分,丹砂(研)半兩,乾薑(炮)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來源】《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方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用法】每服10丸,空心米飲送下。

方四

【組成】雄黃(研)4分,巴豆4分,莽草(炙)4分,鬼臼4分,蜈蚣3枚(炙)。
【來源】《外台》卷二十八引《小品方》。
【禁忌】忌生魚、生菜、豬肉、蘆筍、冷水,暖食將養。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藥成,密器封之,勿令泄氣。宿勿食,服如小豆1丸,不知,加1丸。當先下清水,蟲長數寸,及下蛇,或如壞雞子,或白如膏。下訖,後作蔥豉粥、鴨羹補之。

方五

【組成】雄黃1錢,鬱金1錢,巴豆14枚(去殼),麝香少許,皂角1錢,全蠍1錢。
【來源】《醫學正傳》卷六。
【用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20丸,茶清送下,亦看大小虛實斟酌加減丸數。

方六

【藥物組成】雄黃(別研)1兩,雌黃(別研)1兩,珍珠末(別研)1兩,丹砂(別研)2兩,水銀2兩(先以蒸熟棗肉2兩研,馬尾羅內擦過,用柳木椎研令青色,水銀星盡為度),鉛丹(點醋炒)。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九十九。
【方劑主治】風癇失性,發則顛倒欲死,作牛吼、馬嘶、雞鳴、羊叫、豬嗥等聲,臟腑相引,氣爭掣瘲,吐沫流涎,久而方蘇。並理五驚諸癇。
【製備方法】上藥各研如粉後,用棗肉膏研,不見水銀星為度,更入棗膏,入臼更搗千杵,丸如大麻豆。
【用法用量】每服2-3丸,人參茯苓湯送下,日2夜1,食後服之。

方七

【藥物組成】雄黃(研)1分,白礬(煅)1分,木香1分,生葶藶子1分,馬兜鈴(去殼)3錢半,雞內金3錢半,淡豆豉3錢半,信砒(鋒芒瑩者,生用)1錢半。
【處方來源】《直指》卷八。
【方劑主治】喘。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米漿煮糊為丸,如胡椒大。
【用法用量】每服5丸,加至7丸,茶清稍冷,臨臥送下。次日飲食勿用熱。綠豆生嚼,解砒霜毒。

方八

【藥物組成】雄黃1分(細研),虎脂1分(銷令溶),砒霜1分(細研),天靈蓋1分(生用),猢猻頭骨1分(生用),硃砂1分(細研),安息香1分(細研),公鼠糞1分,白芥子1分,黃丹1分,綠豆粉1分。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一九七。
【方劑主治】一切瘧,寒熱發歇不定,痰逆不下飲食。
【製備方法】上為末,入研藥勻,入虎脂並煉蜜為丸,如皂莢子大。
【用法用量】男左女右,以緋帛系1丸於中指上,時時嗅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