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心理問題

隱性心理問題,是指表面正常,實際卻存在一定心理障礙,長期積累後有可能爆發的現象。因為這些人平時與普通人無異,想要發現他們並非易事。為避免極端行為的發生,對有“隱性”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前期干預尤為重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隱性心理問題
  • 類別:名詞
  • 類型:心理問題
  • 特點:隱性
表現,慘痛後果,處理,3.1人文教育,3.2法制教育,

表現

隱性心理問題
學生的隱性心理問題,比如自卑、自我中心、極度自私、鬱悶、由於其不容易被別人所及時發現或是不能自知,因此稍有不慎,容易導致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或產生心理疾病。對於有潛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尤其是有傷人或自傷意圖的學生,需要多部門協同合作進行疏通。

慘痛後果

2011年,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男生宿舍內上演一幕悲劇,兩名大二男生因瑣事起糾紛,一人持刀刺中另一人心臟部位致其死亡。
悲劇事發地位於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田林路校區的男生宿舍4樓。行兇的犯罪嫌疑人楊某,與死者韓某同屬該校計算機系學生,同住420寢室。兩人性格都很內向,曾因瑣事而大打出手。韓某在其他寢室與同學打牌,楊某手持刀具從420寢室衝出來,突然一刀扎進韓某胸口。

處理

3.1人文教育

3.2法制教育

大學生的個性特徵基本形成,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一定的辨別是非能力,但其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大學生的不良心理品質並非幾堂思想政治教育課和心理健康教育課所能矯正,其根本原因在入學前就已潛伏。
高校應通過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法制講座、法院庭審、集體觀看法制影視資料和進行勞教觀摩等活動,使大學生能夠在耳濡目染中更加深刻了解國家法律、法規知識結構,明確其威嚴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生活中能夠自我認識、自我領悟和自我矯正其錯誤言行,從而不斷提升個人法律意識。高校對於做出暴力或攻擊行為的大學生個體應分別給予及時、適度的懲罰,以此警告其他預謀實施暴力事件的大學生要以此為戒,從而起到懲前毖後的作用,避免暴力事件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