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情結

隱士情結

隱士,指民間教育家。簡單地說,是指有才能、有學問、能夠做官而不去做並且具有較高的聲望的人·“隱逸”者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把自己潛藏起來,與塵世隔離,被人們稱為“隱士”。《嘉靖邵武府志》卷十四隱逸序:隱士,高名也;隱居,修其所達之道。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隱士情結。試想,當我們被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逼得無路可退的時候,當我們面臨種種誘惑而身心俱疲的時候,當我們左衝右突仍無法找到慰藉心靈的途徑的時候,我們是否萌生了退隱的想法?我們是否憧憬那種閒雲野鶴、恣意遨遊的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隱士情結
  • 定義: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把自己潛藏起來
  • 分類:天生、後天
  • 產生原因:現代都市病、文化差異
產生過程,類別,文化差異,反對觀點,

產生過程

凡人和名人一樣,都有那么一些隱士情結。名人整日為名所累,有點隱士情結名正言順。而凡人沒名沒利,但卻整日為煩惱、恩怨、包袱和羈絆所累,也會產生隱士情結。

類別

古代隱士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天生的隱士,二是後天的隱士。
隱士生活情節天生的隱士可以說是他們的性格與愛好決定了他們一定會選擇這樣一條道路,因為只有這樣一條道路才適合他們,只有這樣一條道路才會讓他們感到人生的快樂與意義。他們在選擇這條道路的時候完全是自發自願的,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選擇的時候心情也是愉悅的,沒有痛苦和矛盾心理。
後天的隱士,也就是他們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想做隱士,他們有滿腔的熱血,他們有滿腔的抱負,可是當他們的理想與現實發生劇烈的衝突時,他們才意識到自己的抱負在當時的現實條件下是實現不了的,於是為了保全自己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他們不得不選擇另外一條道路。這樣的隱士在剛選擇隱居這樣一條道路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痛苦的,就像蛇蛻皮一樣是一種掙扎、一種陣痛,但掙扎、陣痛之後他們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自我,同時開始接受並享受自己選擇的隱居生活。簡單地說,後天的隱士在發現自己不適合做官的時候,才選擇另外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即做隱士。
天生的隱士也好,後天的隱士也罷,他們一旦選擇了這條道路,就不再後悔,他們將會承擔這種選擇帶給他們的一切,無論是快樂或者憂傷,他們將在這條道路上行走一輩子,直到死亡。

文化差異

隱士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紮根於中華文明的沃土,與世界其他文明的所謂隱者的思想內涵迥然有異。西方文化的隱者歸於自由主義範疇,略帶民主政治的色彩,即堅持個人獨立,堅持超然物外,堅持為自己的理想而放棄社會活動;印度的隱士,則完全出世,甚至出家、苦行,除了自己的信念,其他的一概不論,完全的純粹的與世隔絕的狀態。
中國的隱士則不然,往往身在江湖,心存魏闕,除了小部分天生隱居外,大多數都是人生蹭蹬,經歷種種不平,遭遇無數碰壁,最後心如死灰,歸隱山林;抑或是胸中丘壑萬千,卻無可施之處,天地雖廣,卻難覓英雄用武之地,沮喪之餘,終老泉下;要不就是生逢末世,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空懷滿腔抱負,卻因群小當路而不得伸張,痛苦絕望襲來,遂萌引退之意;還有一類,信奉老莊,崇尚精神的絕對自由,自視清高,出淤泥而不染,像是遺世而獨立的一叢幽蘭,身處空谷,怡然自得,偶有惡風吹來,則和光同塵,明哲保身,以全其志。中國古人的“隱士情結”,從思想起源和涵括內容來看,其最基本的哲學根底應該在於以老莊為核心的道家思想。老子莊子創立了精邃博大的隱逸哲學。老子的“無為”、“老死不相往來”等主張雖系政治哲學,但卻深深地關切著人生的自由和安逸問題。而內部根源則是儒家、道家兩種中華文明的主導思想中,都包含了歸隱的思想,無論是孔子門生,還是老莊弟子,都能從自家的經典中找到歸隱的理論支持。孔子曾說,如果他的思想得不到認可和施行,他將乘竹筏,隱居海上。儒家還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而獨善其身的最好方式莫過於隱居避世,遠離紛擾。老莊主張清靜無為,因應順勢,不做違背規律的事情,尤其是莊子的思想,更被認為是隱者所信奉的圭臬。很多人都認為隱士是道家的專利,即是因為老莊超然物外、齊物逍遙的觀念。中國的隱士像一線風箏,精神和思想超然物外,飄搖於自由的空間,但根卻扎在深刻的社會現實當中。

反對觀點

有人認為隱士在社會動盪、戰爭期間仍然歸隱山田,自得其樂,是麻木淡漠,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表現。
但對於以上反對觀點,也有人認為,社會動盪、戰爭等也都是人造成的,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一點愛好自然與平和的精神,或許動亂和戰爭也會更少。
隱士情結是中國數千年來綿延不絕地一種獨特的人文現象。提起“隱士情結”,總是要說到大詩人陶淵明,他那流傳千古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對很多中國文化人來說,都是一種非常神往的人生境界,充滿詩情畫意的美麗和恬靜。所以數千年來,隱逸成了中國傳統文人的一種頗為熱衷的人生形式,不斷有人從紛亂、煩惱的生活中逃出,走到深山密林之中,尋求庇護和寧靜,體驗“久在樊籠里,始得返自然”的滋味。他們有的隱於詩,有的隱於畫,有的隱於書,終生孜孜不倦,多有所成。當個人之力不足以改變社會環境時,退而自保、守志、適意;進而多方面追求和實現生命價值,這不僅無可非議,而且也是值得尊敬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