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德勝

隋德勝(1911——1941年12月)松江省賓縣人,農民出身,中共黨員,烈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隋德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松江省賓縣
  • 出生日期:1911年
  • 逝世日期:1941年12月
  • 職業:革命烈士
簡介,帶嶺北山戰鬥,李老卓屯戰鬥,最後的戰鬥,戰地女兒隋楊蘭,令人揪心的故事,民眾保護小鳳蘭,

簡介

1936年參加東北抗日聯軍,是位屢立戰功,名聲顯赫的抗日虎將,原任抗聯十一軍一師三旅九團團長。
1937年8月21日,率部下在樺川縣孟家崗南山,襲擊了敵人騎兵部隊,由於他指揮有方,殲敵300餘人,繳獲戰馬200餘匹,各種槍枝200餘支,從而威震敵膽。
1938年12月初,西征,到達了海倫後方基地,此後任四支隊隊長、六支隊十六大隊大隊長,活動在慶城、鐵力一帶。
1939年臘月,抗聯第三路軍第四支隊,決定春節期間給敵人一個打擊,
1941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一支100多人的日軍騎兵衝到山腳下,隋德勝組織以密集火力打擊敵人,戰鬥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這時天色漸黑,日軍野川部隊無奈只得在機槍手的掩護下倉皇回撤。這次戰鬥共打死日兵63人,繳獲機槍4挺,步槍70多支,還有大量子彈和手榴彈及軍需物品,大大武裝了隊伍。
1941年12月,抗聯六支隊被敵人包圍,在突圍撤退中,為了掩護同志隋德勝在鐵力凌雲山一帶與另外兩名機槍射手壯烈犧牲。終年30歲

帶嶺北山戰鬥

1941年,抗聯第三路軍第6支隊第16大隊大隊長隋德勝帶領30多名戰士,在帶嶺林區一帶堅持游擊鬥爭,打擊小股敵人,擴大抗聯政治影響。10月下旬的一天,這支隊伍在威嶺一帶與敵討伐隊遭遇,突圍後向西北挺進,黃昏時分到達帶嶺北山腳一個小屯子。隊伍準備弄點吃的,然後乘天黑出發。不料戰士們的背包還沒卸下來,一支100多人的日軍騎兵在指揮官野川的帶領下已經向屯子裡衝來,為了不使屯子裡老百姓遭受損失,隋德勝立即帶領戰士從屯子北面向後山里撤退。衝到山腳下的一片小樹林時迅速占領了有利地形,待到日軍騎兵逼近時,以密集火力打擊敵人,戰鬥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雙方僵持下來。
這時天色漸黑,日軍野川部隊無奈只得在機槍手的掩護下倉皇回撤。這次戰鬥共打死日兵63人,繳獲機槍4挺,步槍70多支,還有大量子彈和手榴彈及軍需物品,大大武裝了隊伍。
抗聯戰士無一傷亡,隨即向北山里轉移。野川部隊撤退後,立即策馬奔南岔,又調來了100多日軍,組成了一支150多人的騎兵隊,連夜撲向帶嶺,企圖偷襲抗聯部隊。
次日拂曉,隋德勝已經帶領隊伍繞過帶嶺北山,正在一片林子裡抓緊時間休息。突然設在南面的崗哨報告說,順著山腳有一隊騎兵疾馳而來。隋德勝立即集合部隊,埋伏在林子邊上的一條東西流向的大壕溝里。約20分鐘後,戰鬥打響了。這一仗打了一個多時辰,打退了敵人的兩次衝鋒,打死50多敵人後,隋德勝迅速帶領隊伍鑽進小興安嶺山里,向鐵力進發。

李老卓屯戰鬥

1939年臘月,抗聯第三路軍第四支隊,決定春節期間給敵人一個打擊,讓敵人過一個不安定的年。臘月二十八日清晨,支隊長雷炎率領九團、十九團和幹部訓練隊約二百人,從綏稜東面深山老林出發。傍晚時,來到四方台附近一個屯子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四、五點鐘出發,計畫搞掉幾個偽警察署。八點左右接近一個屯子時,被屯子裡的保全隊攔住開火。於是決定先肅清它。屯子東頭有兩座炮台,幾個手榴彈扔出去,敵人就丟出來武器投降了。
戰鬥結束,剛出屯子,有一夥敵人追過來,部隊二百多匹馬在雪地上飛奔,把敵人拋在後面。突然又有一大隊偽軍從正面開來,雷炎同志當機立斷,決定打他個措手不及,隋德勝一馬當先,九團首先衝過去,一陣猛打,等敵人清醒過來,我軍已走出老遠了。 之後,敵人又派出不少騎兵追來。部隊忽東忽西和敵人交戰七次。晚上在李老卓屯宿營。
李老卓屯位於三縣會合處,是個三不管地方。夜裡十點進屯,鄉親們爭著拿出過年的豆包招待抗聯。九團住東頭,十九團住西頭,支隊隊部在屯子中間。屯東邊有一條南北向小河叫黑泥河,再往東二三里有個小或車站叫望山。
屯裡有個叫王成才的漢奸,溜出去向敵人告密。有七八百偽軍包圍了屯子。第二天天還未亮向屯裡摸來,部隊立即組織火力,狠揍一頓。敵人又來強攻,兵分兩路,從東北和西北摸過來,等敵人進如我們火力範圍時,一齊開火,敵人第一次進攻被擊退了。半個小時後,敵人二次進攻,用小炮轟擊屯子,輕重機槍瘋狂掃來,屯子裡硝煙瀰漫。二百多偽軍向九團陣地撲來,隋德勝一聲令下,長短槍一齊開火,敵人一排排倒下去,敵人扔下六七十具屍體敗下去。敵人又發動第三次第四次進攻,都被擊退了。支隊領導決定堅持到天黑設法突圍。中午,一列鬼子軍車開進望山站,三、四百關軍趕來增援,馬上發起攻擊。部隊沉著應戰,槍槍見血;下午兩點多,十九團被敵人突破,敵人的包圍更緊了。
雷炎同志下令強行突圍,一下子殺出一條血路,衝到黑泥河。隋團長又阻擊一陣追上來的鬼子騎兵。這次突圍有二十多名同志犧牲了。雷炎同志不幸摔下馬來,由於傷在致命之處,流血過多壯烈犧牲。我們把他安葬在冰窟中,蓋上松枝,然後又上馬戰鬥。
撤出李老卓屯六、七里時,敵人燒了整個屯子。又走了二、三十里在一個屯子裡停下來,這時正是年三十晚上,我們在老百姓家吃餃子,休息一夜,回到綏稜大山里。

最後的戰鬥

1941年12月,隋德勝帶領30多人 (其中多數是傷員)在凌雲山一帶解決東去蘇聯的給養。由於漢奸告密,被慶安森林警察大隊長國長有隊包圍(國長有,偽慶城森林警察大隊長,鐵桿漢奸,他和他的部下殺害了數百名抗聯戰士和抗日民眾。後被於天放率部抓獲,處以極刑)。他率部與日寇展開了激戰,在突圍撤退中,為了掩護同志隋德勝在鐵力凌雲山一帶與另外兩名機槍射手壯烈犧牲。

戰地女兒隋楊蘭

令人揪心的故事

隋楊蘭的小名鳳蘭,大名楊鳳蘭,那么,後來為何改成了“隋楊蘭”呢?這裡含有一段令人揪心的故事。
隋楊蘭的生母金玉坤,黑龍江省依蘭縣三道崗人。1937年,18歲時,進山參加東北抗日聯9軍。1938年,隨軍西徵到海倫地區,在鐵力山里老金溝安營紮寨後,金玉坤分配到被服廠工作。被服廠建在安邦河上游岸邊的密林里,和野戰醫院合在一起,金玉坤升任廠長。被服廠有3台蘇制手搖縫紉機,女戰士有李兆麟夫人金伯文朴吉松夫人金玉順、還有朴英善、邢德范、李淑珍和鄂倫春姑娘李桂芝。野戰醫院院長侯啟剛、醫生劉善魁、老王頭、董長山。傷員有20多名,最小的17歲,叫盧連峰,隋德勝團長的警衛員。
1940年夏天,經支隊長高繼賢介紹,金玉坤和大隊長隋德勝結婚。新房是戰友們給搭的窩棚,被褥是襲擊日本開拓團時,繳獲的戰利品。婚禮在深山老林的密營里舉行,雖然沒有喜酒,男女戰友又唱又跳,也很熱鬧。新郎隋德勝,當時為6支隊16大隊大隊長,23歲,比新娘大兩歲,很般配,可謂郎才女貌。當時抗聯生活很艱苦,飢無食宿無地,也沒有後勤供應,吃糧全靠老鄉送和攻城打窯繳獲,以及各隊自己出山徵集。1941年4月14日,留守處組織一支背糧小隊,要到80里遠的山外白家窯取糧。院長侯啟剛帶領,下有醫生劉善魁、董長山、老王頭、省委交通員於蘭閣,暱稱“小龍”,還有一女金玉坤。金玉坤是孕婦,在予產期里,侯院長不叫他去,可她非要去,言稱她是廠長,應當帶頭。大家扭不過她,就叫她跟去了。不料,在路上還真出事兒了。
隋楊蘭與母親金玉坤隋楊蘭與母親金玉坤
夜間,在回來的路上,每人背一袋小米或苞米餷子,有五六十斤重;金玉坤拄著木棍子,背30斤小米,艱難地跟著小隊行進。夜半時分,離營地還有20里路,大家坐下休息,攏起一堆篝火。金玉坤時覺肚子陣痛。劉大夫見她捂著肚子,知道她是肚子痛,便從兜里掏出一塊大煙,掰一點給她吃下止痛。挺一會兒,煙勁兒過了,肚子痛的厲害,金玉坤知道不好,說聲去解手,便拄著棍子鑽進火堆不遠的蓁柴崗里。“解手”是當地土語,即“上廁所”之意。
來到蓁柴崗里,金玉坤摟些乾草,鋪在樹下,便依著樹幹生下了一個女孩。當她拄著棍子回來時,戰友發現她臉色不好,肚子又小了,同時聽到了嬰兒的哭聲,一切都明白了。侯院長驚瞪起眼睛大聲問:“孩子呢?!”
“不要啦!”金玉坤心一狠,說罷痛哭起來。
哪有母親不疼孩子的呢!可是,在艱苦的抗戰中,能背著孩子打仗嗎?為了抗日救國,必得割掉這塊心頭肉……
戰友們急忙跑過去,一看是個女孩,劉大夫斷掉臍帶,脫下內衣,包裹起來。小龍叔叔也脫下襯衫,又包了一層。回到火堆旁,侯院長說:“這是抗聯後代,我們不能斷子絕孫,一定要把她養大,接我們的班,拿槍去打鬼子!”
戰友們七嘴八舌,給孩子起名,起啥名的都有,最後決定叫“鳳蘭”,意為在山溝里誕生的小鳳凰,寓長大翱翔藍天之意。
回到密營,戰友們給金玉坤搭個窩棚,派李淑珍護理,伺候月子。小龍天天去河裡摸魚、打野鴨子和山雞,給金玉坤燉著吃,補養身體,使之奶足,能夠養活小鳳蘭。後來又在山外買來100個雞蛋,金玉坤說啥也不吃,都送給了傷員。不料,一天日偽軍來襲擊,小龍抱著鳳蘭和金玉坤隱蔽在森林裡。侯院長在部隊當過師政治部主任,很有戰鬥經驗,他把傷員轉移以後,使個避實就虛之計,在卡子外,把敵人引開了,避免一場浩劫。滿月後,小鳳蘭長得又白又胖,模樣和她媽的一樣俊俏,很是著人喜歡。可惜留不住,部隊要去蘇聯野營,不能帶孩子,必須要送山下老鄉家寄養。經侯院長與慶安縣山林警察隊隊長馮有商量,決定先送他家收養,然後再選個好人家,保證孩子安全。馮有帶領的山林警察隊就6個人,駐在山口檢查站,任務是護林,禁止濫砍盜伐。抗聯不打他們,並通過他們運送糧食。馮有是愛國的偽警察,在暗中支援抗聯打鬼子。農曆八月的一天,馮有派同樂鄉王升河村的霍顯山和王忠甲兩位老鄉來接孩子。金玉坤坐在石頭上,給孩子吃了最後一次奶,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掉在孩子身上,心像刀攪的一樣難受。孩子吃飽以後,放在樺皮簍里,身上縫個白布條,上寫:“父隋德勝,母金玉坤,1941年4月14日生,小名鳳蘭。”
兩位老鄉見金玉坤很難受,便誠懇地安慰說:“你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一定把她養大,還給你,絕對不能叫她受委屈,放心吧!”
金玉坤千恩萬謝,感激涕零,說:“我的女兒命大呀,遇到了好人,多謝二位大叔!”
侯院長把兩位老鄉送出卡子,千囑咐萬叮嚀,表示抗戰勝利後,一定登門拜訪,報答二位老鄉的大恩大德。兩位老鄉出了卡子,裝著上山來采蘑菇的樣子,將孩子安全地送到了馮有家,交給了他的妻子。
抗聯留守部隊的不斷襲擊,使日本鬼子不得安生。為此,鬼子把跑山行的小商販、算卦先生和在山燒炭窯的窯工,都收買去,稱“密偵”和“囑託”,就是不在編的特務腿子。這些人生活在民眾中,又到處流串,很難防備。風聲緊的時候,馮有把鳳蘭送到一撮毛村的親屬楊春林家,由他妻子孫德珍收養。不久,馮有和接孩子的霍顯山、王忠甲以及給抗聯送糧的10多人,都被“囑託”和“密偵”告密,全被鬼子抓去殺害了。
解放後,抗聯幹部陳雷在綏化任中心縣委書記,管轄鐵力慶安綏稜海倫等周邊各縣。金玉坤分配到家鄉依蘭縣委婦聯工作,給陳雷和李敏寫信,拜託尋找鳳蘭的下落。可是,當事人都被鬼子逮捕殺害了,一點線索都沒有,可上哪找去呢?
10年過去了,鳳蘭還沒有信息。不料,1957年4月,在慶安縣工作的於蘭閣,也就是鳳蘭的小龍叔叔,下鄉去一撮毛屯,楊春林向他打聽隋德勝的訊息。於蘭閣告訴他,1941年11月,抗聯6支隊大隊長隋德勝在凌雲山打鬼子時,不幸犧牲了。
“那么,金玉坤呢?”楊春林又問。
“他在家鄉依蘭縣委婦聯當主任呢。”於蘭閣答道。
楊春林頓時高興地跳了起來:“啊,可找到了!”
於蘭閣先是莫名奇妙,細一問,才知道,也樂得直蹦高,親切地拍著老楊的肩膀道:“鳳蘭呢?”
楊春林告訴他,鳳蘭16歲了,在慶安中學讀書呢。
這可是天大的喜訊!於蘭閣急忙去綏化,報告了陳雷。經過陳雷聯繫,他們分別16年的母子終於見面了。悲喜交加,母女緊緊地抱在一起,淚流滿面,說不出話來。當時,陳雷給鳳蘭改名,叫“隋楊蘭”,用上了養父的姓,以表報恩之意。

民眾保護小鳳蘭

小鳳蘭被送到東升河屯(現慶安縣同樂鄉興山村)的馮有家。由於沒有奶水,天天烀土豆喂,病了。在東升河屯西北不遠的靠山近林處有個一撮毛屯。這年中秋節,一撮毛屯農民楊青林的妻子孫德珍抱著沒滿月的兒子,來到東升河屯的娘家。馮有媳婦聽說後,便急切地登門求她,給小鳳蘭餵幾口奶。孫德珍聽她說得可憐,便放下自己家的孩子來到馮有家。幾天后,小鳳蘭的病好了,孫德珍才從東升河屯返回一撮毛屯。但心裡總惦記著馮家的小女孩。一天,風雪交加,孫德珍抱著自己的孩子又去東升河屯看望小鳳蘭。不料途中孩子受了風寒。到東升河屯後的當晚就夭折了。
遭此不幸,使孫德珍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但她心裡仍然忘不了馮有家的小鳳蘭。她同丈夫商量,把馮有家的小鳳蘭抱來自己家餵養,丈夫同意了。
孫德珍把孩子抱走後不久,綏稜縣偽警察隊便凶神惡煞般地來到東升河屯,追問馮有家孩子的來歷和去向。馮有心中暗想,他們若見到孩子,就抓住了“私通抗聯”的把柄,不僅幾家人要被治罪,還要搭上無辜的孩子。幸喜孩子已被孫德珍抱走,便急中生智地說:“你們沒法見到這個孩子,他已經死了!”偽警察詢問了一些人,證實確有此事。並派人到屯外野地里察驗了現場,果然見到了殘留的骨頭和帶血跡的穀草。但警察還是以私通抗聯罪抓走了馮有等4人。原來,不久前,馮有媳婦無意中向到她家吸大煙的趙興全透漏了孩子的來歷。趙興全為人奸詐,心術不正,為了邀功請賞,向警察署告了密。沒多久,被抓去的人有的慘死在偽警察手裡。
偽警察署沒有找到抗聯後代去向,仍不死心。不久,把孫德珍押到四合城的偽警察署。追問小鳳蘭去向,孫德珍寧死不語。兇狠的偽警察用鉗子擰孫德珍,全身都是紫疙瘩,但她咬緊牙關,始終不講。偽警察見問不出什麼,就用更毒辣的手段進行折磨。他們把孫德珍的手指套在桌子上面的繩套里,用板子打,整個手腫得象饅頭似的。但絲毫沒有動搖她死活也要保住抗聯後代的決心。敵人用盡了酷刑,孫德珍還是閉口不言。氣得日本軍官揮起指揮刀向孫德珍的腦袋砍去……。當孫德珍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親屬家裡,一摸腦袋滿是布帶。事隔不久,偽警察又連續審問、拷打孫德珍七、八次。但每次除得到一頓痛罵外,仍是一無所獲。
楊青林和孫德珍夫婦整天提心弔膽地過著日子。一天早晨,剛吃完飯,楊青林下地幹活去了,孫德珍正在給孩子縫衣服。她的大伯子楊青有突然神色慌張地闖進家門說:“屯西來了警察的汽車,看樣是奔咱們來的,你快和孩子出去躲躲。我來對付。”孫德珍聽後急忙抱起孩子奔向屯後的小樹林。她在樹林裡,隱約聽到屯內一片嘈雜聲。她抱著孩子膽戰心驚,一直挨到中午,細聽屯內已靜下來了,才悄悄溜回家中。家裡箱箱櫃櫃被翻個底朝上,破爛東西扔了滿地。不一會,丈夫哭喪著臉回來了,說警察隊只搜查了他們一家,還把大哥毒打一頓後帶走了。他們正說著,突然大街上傳來嘈雜聲,敵人又返回來了。孫德珍已來不及躲藏,順手把孩子塞給丈夫,輕聲說“快!從後門走。”自己反身出門。這時偽警察已來到了她的面前,用槍逼住孫德珍。一個瘦猴模樣的人氣急敗壞地揪她的頭髮,掄起皮帶劈頭蓋臉地向孫德珍抽去。孫德珍雙手捂頭,可是胳膊手背卻被抽出條條血痕。孫德珍被抽得頭昏目眩,索性閉上了眼睛。正在這時,院外擁進十來個啼哭喊叫的人。他們邊哭邊喊:“可不得了,楊老大死在曲家屯大道上了,趕快去收屍吧!”孫德珍聽說大伯子慘死在路上,一時火起,怒目責問偽警察:“老楊家人犯了什麼法?憑什麼打死人!”憤怒的屯裡的鄉親紛紛拿起木棒、鐵叉圍了上來,高喊著:“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打死這幫狗腿子!”偽警察們一看,眾怒難平,再鬧下去要吃虧,就連滾帶爬地上了汽車,一溜煙逃跑了。
一年冬天,抗聯三軍六師師長張光迪率領一個小隊戰士來到楊青林家。在麻油燈下,戰士們高興地抱起金玉坤的女兒鳳蘭,這個親一口,那個親一口,說這塊長得象爸爸,那塊長得象媽媽,臨走時張師長留下30元錢,並說:“等到革命勝利時再來”。
小鳳蘭長到四、五歲的時候,養母和養父把她的身世告訴了她。懂事的小鳳蘭敬仰抗日的父母,恨透了日本鬼子。每次抗聯和日偽軍在屯子附近打仗後,他都和養母去揀子彈,然後送給來看她的抗聯叔叔、阿姨。
一些死心塌地的漢奸知道小鳳蘭是抗聯的後代,都想抓她去日本主子那裡邀功請賞。有個外號叫王山東子的特務來到楊家,要把小鳳蘭抱走,孫德珍死活沒有同意,他便威嚇說:“三天之後,皇軍指揮官用電車把你們都拉走!”但是過了三天,東北光復了,王山東子也因作惡多端,被民眾扔進了呼蘭河。
1945年8月,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的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東北解放了,一撮毛屯撥開烏雲,見到了天日。楊青林一家再也不用躲躲藏藏,擔驚受怕了。解放後,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楊家的功勞,為楊家免了公糧,並給楊家送去了布匹和棉花。
星轉斗移,小鳳蘭長成大姑娘了。望著落落大方的養女,孫德珍心裡甜滋滋的。她想如果孩子的父母都在,使他們得以骨肉團聚,也算盡了我最後一番心思。於是,她四次進縣城,三次到省城尋訪鳳蘭的親人。功夫不負有心人,陳雷和愛人李敏為鳳蘭接上了中斷17年的母女情絲。原來,李敏和金玉坤是1945年從蘇聯整訓後同時回國的,因為工作需要分赴東北各地,開始互相不知道地址。1957年,李敏到佳木斯檢查工作時,見到了抗聯老交通員王才,得知鳳蘭的父親隋德勝光榮犧牲,母親金玉坤在依蘭縣工作。在回來的列車上李敏分別給鳳蘭和金玉坤寫了信。1957年正月初的一天,孫德珍領著鳳蘭來到了依蘭縣的金玉坤家,母女在悲喜交加中相見。在母親金玉坤的提議下,原名楊鳳蘭的小鳳蘭改名為隋楊蘭,以感激楊清林、孫德珍夫婦的養育之恩。
隋楊蘭憶述的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既是艱苦歲月中抗聯戰鬥生活的一個側影,也是抗聯與當地民眾魚水之情的真實寫照,生動具體地體現了中華兒女捨身報國的高風亮節和見義勇為的優秀品格,使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感嘆。省委黨史研究室的趙主任、綏化市委黨史研究室的任主任和王忠林局長,都要求我用文學體裁把隋楊蘭及其母親金玉坤的經歷寫出來。我雖然感到力不從心,還是欣然應允了。
參考文獻:鄒本棟、曹陽、李雲橋、《鐵力抗日鬥爭遺址考察記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