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蓮

隆蓮

隆蓮(1909~2006),俗姓游,名永康,字德純,一九〇九年農曆三月十三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法師幼承家學,三歲學通古詩,自學高中數理及文史哲,學詩習畫,鑽研中醫,懸壺濟世,古典文學基礎札實,詩詞書法造詣很深,四十年代初即名噪四川省城,有巴蜀才女之美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隆蓮
  • 出生地:四川省樂山縣
  • 出生日期:1909年農曆3月13日
  • 職業:法師 
  • 代表作品:《三皈依觀初修略法》
  • 性別:女 
人物介紹,人物經歷,巴蜀才女,遁入空門,佛學大家,佛門學者,社會評說,隆蓮舍利,

人物介紹

隆蓮長老尼(1909~2006),長老尼1921年皈依三寶,1941年於四川成都愛道堂出家,同年臘月八日受具足戒,1942年獲聘為四川蓮宗尼眾部教務長,同年住近慈寺女眾茅棚,師事能海上師,並自此開始佛教比丘尼教學事業。
隆蓮法師隆蓮法師
其主要著作有:《三皈依觀初修略法》、《四分比丘尼戒本講義》、《能海法師弘法業績述略》、《能海法師年譜》、《佛教道德觀》等。一九八四年,中國當時唯一的一所國家級培養佛門女弟子的四川尼眾佛學院成立,隆蓮法師出任院長。
隆蓮長老尼作為我國著名的佛教學者,曾參與《中國佛教》,《藏漢大辭典》等重要出版物的篇目、辭條的編寫工作,並整理及翻譯相當部分能海上師法脈著作,長期從事佛教比丘尼教學,為佛教傳承作出了傑出貢獻,是後人學習的榜樣。

人物經歷

巴蜀才女

隆蓮是位富於傳奇色彩的大德高僧。她俗名游永康,字德純、亦名慈;法名隆淨、仁法、別號“文殊戒子”、“清時散人”。1909年農曆三月十三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上土橋街游宅。父游輔國,系畢業通省師範(即川大前身)的高材生,曾任四川省教育廳督學、靖化縣長及中學教師;祖父游西庠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易曙輝是位舉人,二家均世代以教學為業。著名學者郭沫若曾是她外祖父的學生。她生長在這樣的詩書世家中,三歲學通古詩,琅琅上口,幼承家學;自學高中數、理及文、史、哲知識;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英語專業畢業,又從一位美籍女教師學英語;再跟西藏僧人學習藏文;以後又學詩習畫,鑽研中醫,懸壺濟世。古典文學基礎札實,詩詞書法造詣很深。
四十年代初期,她即名噪四川省城。其尊父命參加了當時四川省政府舉辦的縣政人員、普通文官、高等文官的三場考試,均以巾幗之才,榮登榜首,故有巴蜀才女之美稱。

遁入空門

正當“金榜題名”,面臨做女縣長的得意之時,為何游永康卻拋棄紅塵,悄然遁跡空門,到成都愛道禪堂削髮為尼,在晨鐘暮鼓聲中禮佛誦經半世紀,這對現代人自然是一個謎,在當時亦是眾說紛紜。如果聽聽隆蓮法師解釋,即不難破解。她說:“這不是在家人所能領悟的。我小時候渾名叫蠻子,所以需要渡化,我甘願入佛門。”她吟詩曰:“老家原住獠人鄉,又稱蠻子女兒王。三生有幸當和尚,要與瘋僧較短長。”
隆蓮法師說:“其實我幼年時就與佛結緣。我的外祖父是家鄉佛協會長;外祖母和母親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們很愛我。我自幼受祖父母的影響,十三歲即長齋奉佛,潛心佛學。”
隆蓮法師青年時代到成都教書,寄寓尼眾庵愛道堂,拜著名高僧能海上師名下學習佛法。課餘,還常到書城公園佛學社聽海內外大德講經。據一位與她同齡的老居士回憶說:“年輕的隆蓮法師是出於對佛文化的衷心熱愛,把佛學當學問,勤奮刻苦,學佛入迷,進入佛教的出世境界,自然無心世俗功名,毅然出家。”

佛學大家

隆蓮法師出家後,立即被成都蓮宗女眾院(該院設在鐵像寺)授命為佛學教師,教授佛教經典,培養佛門弟子。隆蓮法師說:“粉筆生涯,我是命中注定。” 她為佛門弟子講經說法數十年,堪稱中國現代比丘尼史上第一位佛學教育大家。一九八四年,中國唯一的一所國家級培養佛門女弟子的四川尼眾佛學院成立,隆蓮法師出任院長,她以出世的精神辦入世的佛教教育,弘揚“人間佛教”愛國愛教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不知做了多少艱辛的努力。
隆蓮法師說:“佛門文化博大精深。過去的出家人,有人為信仰修行,而更多的是窮苦老百姓投靠山門,當了僧尼,沒有什麼文化。現在社會發展,佛教不僅是宗教信仰,更作為一種文化得到發展,中國比丘尼的傳道授業登堂入室,納入了國家辦學招生的序列,為中華佛教培養一代有高等文化的佛徒,是一個偉大事業。”她在講授佛理時,強調:佛徒要熱愛祖國。她說:“佛教精神是利益眾生,要忘我奉獻。”她在經堂親筆書寫對聯:“利己利人勤修三學,愛國愛教上報四恩”。“三學”即戒、定、慧;“四恩”是要報國土恩、大眾恩、父母恩、師長恩。這是她的教育思想,也是對學子們的戒律。
佛學院的專業設定:分開四班,每班學制三年,共十二年。即培訓班、中級班、專修班、研究生班,各學三年。聘請高僧們專授佛典,另聘中文、英語教師擔任佛學院的普通文化課。
隆蓮法師的理想正在實現,現已有三屆專業班學員畢業,均已達到大學文化水平,通曉佛理。如今,學員們已返回各地名山寺院或各地方佛協,成為國內當代受過正規佛學高等教育的女佛徒。她們正在擔負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一些優秀學生繼續深造,讀研究生課程。隆蓮法師治學嚴謹,言傳身教。她集佛學的戒、定、慧三學任務於一身,孜孜不倦,教育弟子。她每周在愛道堂和鐵像寺兩地巡迴講學,幾乎每天都排有她的講課,往往半天連堂,卻毫無倦意;玄機妙理,講得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她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如安徽鬧水災,隆蓮法師住持的愛道堂,比丘尼們化緣募捐賑災,隆蓮法師住持市內的愛道堂,但逢年過節,她總是回到遠離城市的鐵像寺去,陪學生們過年過節;空閒時,她手把手地指導弟子學習書法。她每天為弟子們閱卷、改作業,讀經書直至深夜。
她對尼眾佛學院的院規要求嚴謹。尼眾們每天黎明五時起床,灑掃庭院,早課、晚誦、念經讀書,植樹種花,生活清淡,極為規律。她稱讚弟子們說:“我的學生潔身自愛,依法修持,心地善良,勤奮好學,她們是弘揚佛教文化的希望”。

佛門學者

隆蓮法師是位名不虛傳的佛門大學者,早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原淪陷,漢藏佛學大師,紛紛入川講學,每開講座,隆蓮法師必到,聽經筆錄,已印行者,即有:《入中論》講記、《攝大乘論疏》略記、《三皈依觀修法》筆記、《上師供》筆記、《現觀莊嚴論》筆記、《定道資糧頌》筆記、《修菩提心七義論》講記等;還翻譯了《綠度母四曼荼儀軌》、《毗盧儀軌手印》等。
解放後,一九五二年奉能海上師命,譯《入菩薩行論·傑操注》十卷;一九五三年,參加《藏漢大詞典》的編撰;同年八月調到四川文史研究館,譯杜詩白話解等。
一九五六年,調赴中國佛協,參加《世界佛教百科全書》的編撰。該書除英譯稿已交斯里蘭卡外,其漢文原稿編為《中國佛教》六冊,其中隆蓮法師撰編為《普賢行願品》、《賢愚經》、《菩薩戒本》、《四分律》、《僧祗律》、《四十二章經》、《百喻經》、《造像度量經》、《四分律行事鈔》、《比丘尼傳》、《別解脫戒》、及圓測、懷素、窺基、普光、慧沼、智周、智旭等人傳記共十八篇;還參加了《大百科全書·宗教卷》條目編寫,隆蓮法師寫《律徑》、《摩訶僧祗律》、《四分律》、《菩薩戒本》、律宗專文,以及支婁迦鐵、朱士行、康僧會、佛圖澄、道宣、實叉難陀、宗密等人小傳多篇。
一九六零年,奉調回四川任《四川省志·宗教卷·佛教篇》編寫等工作。
我國比丘尼系於公元434年從斯里蘭卡傳入,並傳比丘尼二部僧戒於中國女信徒。如今比丘尼二部僧戒,國內外已失傳,師卻能先後傳比丘尼二部僧戒於四川尼眾佛學院之歷屆畢業生及洛陽白馬寺尼眾達400餘人。
隆蓮法師名揚海內外。泰國、斯里蘭卡、日本、美國以及不丹國王的國師等佛教界人士來訪,皆予熱情接待。她說:“各國佛教徒需要加強友誼往來,為佛教僧眾永結善緣。”一九八零年,斯里蘭卡佛教界人士也向被譽為中國第一比丘尼的隆蓮法師表示,希望她能為斯里蘭卡信徒授比丘尼戒。
不盡欲言。在筆者停寫之前,衷心祝願隆蓮法師長久住世,為祖國的繁榮進步,為世界和平而努力奮鬥。(華川居士)

社會評說

隆蓮長老尼的才學蜚聲中外,被聘為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四川省文史名譽館員,四川省詩詞學會顧問,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四川分會理事。還曾獲日本佛教傳道文化獎。其主要著作有:《三皈依觀初修略法》、《四分比丘尼戒本講義》、《能海法師弘法業績述略》、《能海法師年譜》、《佛教道德觀》等。一九八四年,中國當時唯一的一所國家級培養佛門女弟子的四川尼眾佛學院成立,隆蓮法師出院長任院長。她作為我國著名的佛教學者,曾參與《中國佛教》,《藏漢大辭典》等重要出版物的篇目、辭條的編寫工作,並整理及翻譯相當部分能海上師法脈著作,長期從事佛教比丘尼教學,為佛教傳承作出了傑出貢獻,是後人學習的榜樣。
陳沫吾:隆蓮的思想、學說,當是稟承時代脈絡的發展而發展的,她上承釋迦傳統,下揚“即身成佛”的思想,順應思想發展大勢,融通各種佛教學說,產生出辯證唯心無“神”論佛學觀,對今時、後世的信徒和學者們,當會產生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啟示,特別是她曲折坎坷的學佛歷程和大智大慧的人生實踐,可堪稱佛界楷模。

隆蓮舍利

隆蓮法師舍利主要以玉化的骨舍利、寶石舍利為主,根據其生前遺願,舍利按照當年阿育王的善舉把舍利作為廣傳佛法的載體。散播到世界各地,現在斯里蘭卡、美國、新加坡等地都有 隆蓮法師舍利
隆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