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姓(陽(姓氏))

陽姓(姓氏)

陽(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以國為姓,出自姬姓,源於東周,以國名為氏。據《姓考》載,周代有附庸方國、陽國(在今山東省青州市東南),其地與齊國接壤。東周惠王時,陽國被齊國滅掉,齊人遷入其都,原陽國君主的子孫就以原國名命姓,遂成陽姓

陽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99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67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姓
  • 外文名:Yang
  • 讀音:陽(yáng )
  • 出自:姬姓
  • 年代:東周
  • 民族:漢族、鮮卑族
  • 分布:台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
  • 百家姓排位:499
簡介,起源,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源流九,源流十,源流十一,始祖,遷徙,分布,名人,陽貨,陽尼,陽介,陽藻,陽 城,陽乘慶,陽休之,陽處父,陽孝本,陽自碧,陽早,郡望,堂號,家譜,字輩,祠聯,

簡介

陽 [陽,讀作yáng]

起源

陽(Yā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源於東周時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在周景王姬貴執政時期(公元前544~前521年在位),將自己的小兒子姬樊封在陽邑(今河南濟源),史稱其為“陽樊”。
周景王二十五年~周敬王姬丐四年間(公元前520~前516年),周景王的庶子王子朝為篡奪王位,於周王城(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發動了叛亂。在此期間,陽樊為避王室之亂而奔居燕國。燕惠公接納了陽樊,將自己的別邑唐(遊獵玩耍之園區,今山西冀城)賜予他,此後燕國的別唐又改稱為陽邑。後來燕惠公在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啟動了政治改革,欲重用下層有才華的官吏以取代貴族諸大夫,卻遭到了上層貴族們的強烈反對,燕惠公不得不逃往齊國避難。有意思的是:當時齊國大夫高偃率齊軍接應燕惠公,並將其保護起來後,也將其安置於陽邑(今山東臨沂沂水)。燕國諸貴族擁立了新君,即燕悼公,並對要復立燕惠公的齊、晉聯軍采分化瓦解的策略,迫使得齊國承認了燕國擁立新君的現狀。從此以後,燕國一直處於停滯的狀態,就此在政治上遠遠落後於其他各諸侯國,一直到秦始皇滅燕國。
陽樊在此期間又不得不轉遷至冀邑(今北京西南部),然後以自己原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陽氏,子孫後代皆因之,成為陽氏一大族。陽氏族人大多尊奉陽樊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鮮卑族,出自代北鮮卑莫胡盧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莫胡盧氏,代人,(魏)孝文改為陽氏。”代北(今河西走廊及以北一帶)鮮卑族人入主中原後,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順利平定地方叛亂後,把徹底的漢化政策當成一生最重要的事業,誰敢阻攔,就會遭到最無情的懲罰。他的親生兒子、十五歲的太子拓拔·恂就是因違抗父親的漢化政策而送了命。
在元宏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莫胡盧氏改為漢姓陽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太傅陽處父,屬於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太傅叫處父,以擅長使用“虛餌之計”聞名天下,並導演了晉國“三易中軍”的歷史事件。因他被封於陽邑(今山西太谷東陽城),因此稱陽處父,時人尊稱其為“陽子”。晉襄公姬歡(姬環)執政時期(公元前627~前621年在位),一大批晉文公姬重耳時期(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的老臣相繼去世,大夫趙盾和狐射姑等都升遷高層,但相互之間為權利時有爭執。
在陽處父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子瑕,屬於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穆王熊商臣(公元前625~前614年在位)有個兒子名叫揚,公子揚的孫子叫公子瑕。在楚平王羋居(熊棄疾)執政時期(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公子瑕出任令尹,被封於襄水之陽(今湖北襄陽),號稱陽匄。周敬王姬丐元年(楚平王十年,吳王僚即姬諸樊八年,公元前519年),吳國與楚國爭奪江南霸主地位,出兵伐楚,當時吳軍以公子光為元帥。楚平王排令尹子瑕偕司馬蒍越迎戰,可惜子瑕抱病出征,病逝於途中,楚軍士氣因此低落,行軍至雞父(今河南固始東南部)與吳軍遭遇,楚軍尚未列陣即自行潰退,結果楚國大敗,損兵折將,失地丟人。
在令尹子瑕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襄陽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複姓,出自古代以陽為字的複姓,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在中國歷史上,有帶“陽”字的複姓四十餘個,即:歐陽氏、高陽氏、靑陽氏、孫陽氏、子陽氏、周陽氏、涇陽氏、逼陽氏、梗陽氏、戲陽氏、鮭陽氏、葉陽氏、陵陽氏、鮮陽氏、櫟陽氏、濮陽氏、太陽氏、兩陽氏、老陽氏、安陽氏、成陽氏、南陽氏、鹹陽氏、朱陽氏、索陽氏、螺陽氏、東陽氏、灌陽氏、襄陽氏、丹陽氏、風陽氏、平陽氏、鳳陽氏、邵陽氏、溧陽氏、吉陽氏、陽高氏、陽信氏、昆陽氏、演陽氏等,大多是以地名形成的複姓。
到了秦、漢朝時期以後,這些複姓族人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多有稱陽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陽氏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源流六

源於契丹族,出自宋朝時期西遼政權納喇氏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納喇氏,源為契丹族,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八代孫耶律·大石之部眾,史稱黑契丹、哈剌契丹,世居西遼(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也迷里河即今新疆額敏河地區,東起土兀刺河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即今葉密里河流域廣大地區),後被蒙古別速惕氏部落首領、成吉思汗屬下大將別速惕·哲別擊敗吞併,逐漸成為蒙古別速惕氏部族民,漢義“太陽”。
元末明初,蒙古族納喇氏族人中有取姓氏漢義改漢姓為陽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在明、清朝時期,滿族中有引稱納喇氏者,滿語為Nara Hala,後多冠漢姓多為那氏、納氏、何氏等,亦有稱陽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蒙古族,出自宋朝時期蒙古乃蠻部太陽汗之後,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乃蠻部,是公元十二~十三世紀蒙古高原西部操突厥語的一個遊牧民族部落,漢譯又稱乃馬部、乃滿部、廼蠻部、奈曼部、奈蠻部、耐滿部,相傳其最早住在吉利吉思地區,其族源可能同唐朝時期南下的黠戛斯人有關。
乃蠻部太陽汗之子別帖乞·屈出律的後裔子孫和族人中,多有以先祖汗稱“太陽汗”為漢化姓氏者,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改姓,出自南宋時期開國男楊大巽,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楊大巽,南宋末期著名將領,以功封醴陵縣開國男(南宋王朝官爵,相當於縣侯,五爵中的末位),逝世後葬於城北姜橋。楊大巽的次子楊霖,在元朝初期避難遠遁,改姓陽氏,稱陽霖。
至元朝時期政局平穩了,陽霖復遷回瓜畲(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瓜畲鄉地區)。下傳十二世至陽明季,族分今湖南醴陵鯉浦、湖南攸縣東沖、江西安福瓜畲三大衍派,皆不復楊氏而沿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成為今天著名的瓜畲陽氏大族。

源流九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陽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

源於姬姓,出自源於西周時期的古陽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考》記載,周王朝初期,有一個附庸的小方國,稱陽國,故址位於古青州南部(今山東臨沂沂水)。由於陽國緊鄰強大的春秋霸主齊國,在周惠王十五年(齊桓公姜小白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齊桓公出兵擊破陽國,並將自己齊國之人遷入其都,陽國就此滅亡。
陽國亡國之後,原陽國王族子孫以及一些國民遂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為陽氏之始。

源流十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魯國大夫季孫陽虎,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陽虎,即陽貨,姬姓季孫氏,是魯國執政上卿季平子(季孫意如)的家臣,著名的魯國大夫。魯國季氏家族曾幾代掌握魯國朝政,而陽貨又掌握著季氏的家政,即季氏家族的大管家。在執政上卿季平子逝世後,陽虎專權,自己執掌魯國政事,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後挑起了著名的“陽貨之亂”。“陽貨之亂”的社會背景,就是齊國勢力的介入。陽虎與公山弗擾曾在周敬王姬丐十五年(魯定公姬宋五年,公元前505年)共謀囚禁了執政上卿季桓子(季孫期),關押在蒲圃(今山東曲阜南門外泰安一帶),為此曾求見孔子徵求意見,孔子拒絕與之相見。季桓子被迫與陽貨訂盟後方獲釋。
到了周敬王姬丐十八年(魯定公姬宋八年,公元前502年),陽虎勾結“三桓”的一些子弟和家臣,謀刺季桓子於蒲圃,計畫以季桓子之弟季寤取代季桓子,以叔孫武叔的庶兄叔孫輒代替叔孫武叔,自己則代替孟懿子。魯國其他三家貴族即“三桓”聯合起來攻擊陽虎,陽虎的軍隊被叔孫武叔和孟懿子聯手打敗,只好退守自己的邑地陽關(今山東寧陽)。相持到周敬王姬丐十九年(魯定公姬宋九年,齊景公姜杵臼四十七年,公元前501年),陽貨看看自己勢孤,遂奔逃齊國,不料齊景公見其無用了,根本就不收留他,無奈之下,陽虎又奔往晉國,投靠了晉國的趙簡子(趙鞅)。據史籍《春秋左氏傳·定公五年》中記載:“魯陽貨執季桓子。陽貨欲見孔子。”在《左傳·定公八年》中又記載:“魯三家攻陽貨,陽貨奔陽關。是年,公山弗擾召孔子。”
在季孫陽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陽虎氏、陽貨氏,後又省文簡改為單姓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始祖

陽樊(姬樊)、季孫陽虎(陽貨)、陽處父、令尹子瑕(公子瑕、羋瑕)、耶律·大石、別帖乞·屈出律、楊大巽(陽大巽)。陽姓出自姬姓,在公元前544年後的周景王時,景王姬貴將自己的小兒子樊封在陽邑(今河南省濟源東南),世稱陽樊。周景王少子的後裔因為躲避內亂來到燕國,並以原來封邑名中的陽字作為家族姓氏,遂成陽姓。陽氏後人多奉陽樊為陽姓的得姓始祖。
歐陽氏的分支
大量陽氏族譜顯示多數陽氏源於歐陽氏。

遷徙

陽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中國大陸名列姓氏排行榜的第一百六十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百九十五位,人口約六十萬三千餘,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037%左右,望族出沂水郡、隴西郡。陽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大約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間,陽國被鄰國齊國吞併故國。陽國原是周朝的一個小諸侯國,所在地在今天的山東省沂水縣的南方。陽國滅亡後,陽國的子孫,為了懷念故國,就以故國為姓而姓了陽。另外,關於陽氏的源流,《姓考》一書曾經指出,陽是古國的名稱,周惠王時,齊國人過侵略遷入陽國,陽國亡,子孫就以國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則說,陽國與齊國鄰近,閔二年,齊人入侵,陽國子孫就以國為氏。此外,《廣韻》上說,周景王封小兒子陽樊於陽,他的後裔為了避周時之亂,遷到燕國,以故國命姓氏,望族出於玉田。也就是說,陽氏子孫的發祥之地就在山東省沂水縣的南部。

分布

山東省的泰安市泰山區、新泰市,雲南省文山州壯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區、臨桂區、靈川縣,甘肅省的東鄉市、隴西縣,河北省的玉田縣,湖南省的道縣、醴陵縣、攸縣,四川省的廣元市朝天區、南充市營山縣、南充市西充縣(觀鳳、青獅、仁和、雙河等鄉鎮)、瀘州市瀘縣立石鎮、毗盧鎮、巴中市平昌縣自貢市、宜賓高縣,廣漢市,貴州省的威寧市,重慶市的梁平縣,湖北省的廣水市,江西省贛州市,江西省南康市,江西省上猶縣,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台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均有陽氏族人分布。

名人

陽貨

名虎,字貨,是春秋時魯國人。魯國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幾代掌握魯國朝政,而這時陽貨又掌握著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後,專權管理魯國的政事。後來他與公山弗擾共謀殺害季桓子,失敗後逃往晉國。

陽尼

字景文,北魏無終人,少好學,博通群籍,征拜秘書著作郎。尼一生著書數千卷,所造《字釋》數十篇,未就而卒。

陽介

陽尼之子,字天佐,奉朝請冀州默曹參軍,早卒。尼從子鳴鵠、季智,前後為幽州司馬。尼從子荊,有吏能,任范陽太守.尼從子延興,任函州敕史。

陽藻

陽尼從孫,字景德,粗通經史,歷官寧遠將軍、領統軍,外御內撫,甚得局邊之稱。尼從孫詮之,字子衡,曾任司徒行參軍。尼從孫璠,任通直散騎常侍。

陽 城

字亢宗,唐代陝州夏縣(今山西省夏縣)人。唐德宗時,他出任道州(今湖南省道縣)刺史。當時道州一帶多矮人,身高不過3尺,歷來的地方官把這些矮人作為特產土貢獻於朝廷,專供朝廷取樂玩耍。陽城上任後,看到這種不人道的行為甚為憤怒,他上疏陳述了歷年因貢矮奴給道州人民帶來的無盡苦難,要求皇帝免除這項陋規。唐德宗看後遂同意停止當地土貢。道州百姓聽到這一訊息無不感恩戴德。後來,民間便把陽城奉為福星,將他塑造成為天官模樣,一身朝官裝束,一派和顏,充滿了福運和財氣,這也表達了人民對陽城的崇敬之情。陽城的故鄉夏縣廟前鎮還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陽公廟。

陽乘慶

陽尼從孫,官至太學博士,繼承祖父遺志,撰《字統》二十卷,行於世。尼從孫固,字敬安,歷官北平太守、郎中令、前軍將軍。固為人剛直雅正,居官清潔,家無餘財,終沒之日,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

陽休之

陽尼重從孫,字子烈。東魏武定年間,官至黃門朗。北齊天統年間,官拜吏部尚書。北周武帝年間,官拜州刺史。著有《幽州人物誌》。尼重從孫弼,字世輔,長於吏事,本州別駕加輕車將軍。尼重從孫伯慶,汝南太守。

陽處父

春秋時代晉文公、襄公時人,雖然不算多么顯赫的人物,但是卻主導了一次震驚當時的人事異動,即所謂“易中軍”並涉入所謂的“三易中軍帥”的權力鬥爭的漩渦,最後身死名裂。陽處父的身份及權力,功勞等各方面探討所謂“易中軍”及“三易中軍帥”的相關問題,認為陽處父只是檯面上的白手套型的人物,幕後的操縱者,其實是晉襄公。陽處父的失敗,即是晉襄公的失敗。對陽處父的評價,包括所謂的“仲尼曰”及《禮記·檀弓篇》的記載,以二者之時代背景及個人立場之故,皆未能肯定陽子行事,實有失公允。以為陽子忠貞,可比荀息。叔向忠於公室,世所共知。叔向猶願效法陽子,亦所謂推己及人也。

陽孝本

宋代大學者,學問深而博,品德高貴,隱居在山中讀書講學,朝廷再三叫他做官都不去。當時的學問人都敬重他,蘇東坡也佩服他。後來還是被朝廷請去給太子講學。

陽自碧

陽自碧(1918-—),少將。四川省巴中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機要科譯電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機要科譯電員、股長、副科長,中共中央機要科股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機要科副科長、科長,冀熱遼軍區司令部機要科科長,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機要處副處長,華北軍區司令部機要處處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機要局副局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51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陽早

陽早(1918-—2003),原籍美國,1949年4月,與寒春(1921年10月20日—2010年6月8日)在延安結為夫婦。他們在中國養了一輩子的牛。他們稱自己是“解放全人類的世界公民”。

郡望

沂水郡:即今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的境域。在夏王朝時期,即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紀,沂水北境、東境入青州,南境入徐州。商王朝時期,沂水地屬人方。西周時期,沂水地屬魯國。春秋時期,沂水地為鄆縣,莒魯之爭後地入齊國。戰國時期,沂水地為蓋邑。秦朝時期,沂水地屬琅琊郡莒縣。西漢時期,沂水地東境屬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東莞縣,西境為兗州刺史部泰山郡蓋邑,南境為城陽國陽都、東安。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廢城陽國,沂水地屬徐州刺史部琅琊國。東漢末年,東莞、蓋兩縣升為郡。三國時期,沂水地北境屬魏國徐州刺史部東莞郡東莞、東安兩縣;南境屬琅琊國陽都。晉朝前期,沿用魏國舊制,晉元康七年(丁巳,公元297年)分東莞置東安郡。自東晉永嘉年以後,十六國紛爭割據,沂地歸屬多變。自東晉鹹和二年~義熙五年(公元327~409年),沂水地先後為北方少數民族的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五國所屬。南燕慕容德改東莞縣為團城。南北朝時期,沂地南北互爭,歸屬時南時北,先後隸屬於東徐州、南青州、東安郡、莒州。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東安郡,置東安縣(治團城),隋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正式改名沂水縣,別置東安縣於古蓋縣。隋朝末年,廢東安縣並於沂水縣,縣屬琅琊郡,沂水縣名從此沿用至今。唐朝時期的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沂地屬莒州,唐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廢莒州,縣屬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山東臨沂)。五代十國時期,沂水地先後隸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屬沂州。北宋時期,沂水縣屬京東東路沂州琅琊郡。金國時期,金太宗天會四年(丙午,公元1126年)滅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國占領,縣屬山東東路莒州。宋端平元年(甲午,公元1234年),元、宋聯手滅金國,沂地此時歸蒙古汗國,(己卯,公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中國,沂水縣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明朝初期因之,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初期因之,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改屬莒州,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改屬沂州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廢府設道,沂水縣屬岱南道。民國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改屬濟寧道。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屬琅琊道。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裁道,沂水縣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2月設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沂水縣屬之。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6月,日寇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據沂水城,沂水淪陷。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3月,沂水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東分局直接領導。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2月,屬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魯中區沂蒙專署。隨著抗戰形勢的變化,原沂水縣境除中部改為沂中縣外,西南部劃為沂南縣,南部劃為沂臨邊聯縣,東南部劃為沂東縣,東北部劃為莒沂邊縣,北部劃為沂北縣,西北部劃為沂源縣,而後又幾經分合,歸屬不一。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8月,沂中、沂東縣屬山東省行政委員會(省戰工會改稱)魯中區行政聯合辦事處沂蒙專署。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1月,沂北、莒沂邊縣屬沂山專署。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7月,沂中縣屬魯中行政公署沂蒙專署;同年8月13日屬山東省政府(省行政委員會改稱)魯中行政公署第二專署。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7月17日,屬山東省政府魯中南行政區公署第二專署。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7月屬山東省人民政府魯中南行政公署沂蒙專署,同年8月恢復沂水縣名,沂北與莒沂二縣合併為莒沂縣,屬沂蒙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沂水、莒沂縣仍屬山東省人民政府魯中南行政公署沂蒙專署。1950年5月11日屬山東省人民政府沂水專署。1953年8月沂水專署撤銷,併入臨沂專署,莒沂縣撤銷,九個區歸沂水縣,沂水縣屬臨沂專署。1967年縣改屬臨沂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臨沂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臨沂行政公署,1995年4月21日臨沂行政公署撤銷,建立臨沂市(地級市),縣仍屬之。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陽都縣:漢朝時期縣名,隸屬於徐州琅琊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沂南縣磚埠鄉之東的黃疃村一帶。漢朝滅亡後即被廢黜。

堂號

沂水堂:以望立堂。
陽都堂:以望立堂。
隴西堂:以望立堂。
啟胤堂:以夏啟後胤立堂。
諫議堂:以祖先陽城官職立堂

家譜

湖南醴陵瓜畲陽氏五修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陽旭纂修,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註:始祖為[宋]楊大巽,始遷祖為[元]陽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重慶萬州陽氏族譜,(現代)陽乾安編著,計算機排印本。公開出版。

字輩

四川閬中洪山鎮朱正鄉十大隊陽家山陽氏(蜀北陽氏家族)字輩:起正文運開,安邦定國才。
四川平昌陽氏字輩:“朝端喜慶佳安邦樂太平天重仁永定世代啟宗榮國運興隆盛任賢顯忠良碩彥相繼有長享福祿昌”。
四川陽氏一支字輩:“澤承先仁 永懷嘉慶 聞達明心”
重慶梁平陽氏字輩:“代昌宗功恩”。
四川蓬安陽代字輩:耳 克 可 效 天 兆 孔 良
四川營山縣雙流鎮陽家字輩:永宗少廷興,志大顯文明,佑啟光先緒,承傳輔世君,良模垂澤遠,孟德裕慈心,祚運宜昌盛,祥禎定太平!
在四川宜賓縣也有一支姓陽氏字輩: 廷 運 建 青。
在四川內江市威遠縣有一支字輩:裕 本 廷 運 建,青 智 懷 慧 仁。等。60字輩轉宗。
四川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有一支陽氏字輩:元孟應祖子 天永秀文才 司彥承德正 道濟享榮華 玉本廷運建青志懷慧仁 鯤鵬歸家地 維教開安門,【玉本廷運建】輩分的人員較多。
江西贛南大門陽氏字輩:卿夫國世君道以興賢,德茂繼方榮吉從永紹,恆承祖善良貽作純士,振先猷光新緒成濟美,傳家鹹宜秉正尚忠貞,文明經啟學修述英聲,崇仁弘禮義益智誠信
四川營山縣柳壩子、圓獅庵陽氏(歐陽)字輩:宗宣紹應發 必朝均廷伯 仲熙正顯明 一枝榮萬代 文仕永康寧 仁義禮智信 詔昊佶長青 富貴天佑賜 發達定太平
湖南常寧市松柏、柏坊地區陽氏(歐陽)字輩:宗宣紹應發 必朝均廷伯 仲熙正顯明 一枝榮萬代 方春載政世 德大命維新 繼起家常慶

祠聯

四言
周封少子;
唐著諫官。
——佚名撰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陽氏的來歷。“少子”,謂幼子,小兒子(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介紹)。下聯典指唐代北平人陽城,字亢宗,少年時家貧而好學。登第後隱於中條山,德宗召他為諫議大夫。宰相陸贄受戶部侍郎裴延齡誣陷被免職,內外震恐,不敢發言。陽城與拾遺王仲舒等上疏論裴延齡的奸佞,要求挽留陸贄。德宗又想用裴延齡為相,陽城大哭於宮廷,極力阻止。後出任道州刺史,治民如治家。
聖門高弟;
太子老師。
——佚名撰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孔子的弟子陽貨,魯國人。下聯典指宋代大學者陽孝本,字行先,博學行高,蘇東坡也很佩服他。他隱居山中講學二十年,朝廷要他出來做官他不去。再三請他去給太子講學當老師,他才去了。被授予博士,以直秘閣歸。
七言
燕山星火家聲遠,城祖雲煙福澤長
——江西贛南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指出陽姓家族在北方燕趙大地的繁榮,下聯道明自唐德宗年間陽城被黷道州後,子孫南遷的事實
八言及以上
八科皆中,累遷御史;
四世同居,詔表門閭。
——佚名撰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國子祭酒陽嶠,武后時,舉八科皆中,累遷右台御史。以清白聞,終國子祭酒。下聯典指南齊名人陽黑頭,華陽人。四世同居,建元中詔表門閭。
玉種蘭田,喜獲佳人淑配;
袍遺貴寶,幸沐天子恩榮。
——佚名撰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名人陽雍伯,一稱羊公。嘗設義漿給行人三年。一人飲訖,懷中出菜子一升,與之,曰:“種此生美玉,並得好婦。”後娶北平徐氏女,於所種處得白璧以為聘。生十男,皆俊異,位至卿相。下聯典指魏國陽姓名人陽彪事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