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穀泥哨

陽穀泥哨

陽穀泥哨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吹奏樂器,原名“咕咕蟲”,是用粘土(膠泥)燒制而成,是陽穀縣流傳的一種土製娛樂用品。從其外型、發音和原料製作來看,為古代樂器“塤”演變而來,泥哨有泥制、陶製兩種。 陽穀泥哨特別適於模仿各種鳥類的叫聲,用以演奏地方戲曲和民歌有獨特的鄉土韻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穀泥哨
  • 類別:樂器
  • 材質:粘土(膠泥)
  • 產地:陽穀縣
外形構造,歷史發展,

外形構造

陽穀泥哨
陽穀泥哨: 吹奏樂器。原名“咕咕蟲”。用粘土(膠泥)燒制而成,是陽穀縣流傳的一種土製娛樂用品。從其外型、發音和原料製作來看,為古代樂器“塤”演變而來。泥哨有泥制、陶製兩種。從3寸許至1尺大小不等。其上有10孔,音域在10度以上,可運用單吐、雙吐、花舌等技巧吹奏,發音清脆嘹亮,委婉悅耳。特別適於模仿各種鳥類的叫聲,用以演奏地方戲曲和民歌有獨特的鄉土韻味。原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趙颯為其定名為"陽穀哨"。1953年10月3日,《北京日報》對陽穀哨進行了報導。1978年,陽穀哨曾在"全國民間工藝品、少數民族用品展覽會"上展出,受到有關單位的重視。

歷史發展

陽穀泥哨
中國有一種古老的吹奏樂器叫做“塤”。“塤”是用泥捏制燒成的,據記載,“凡六孔,上一,前三,後二”,《詩經·小雅·何人斯》中也有“伯氏吹塤,仲氏吹篪”的句子。所謂“塤,土音剛而濁;篪,竹音柔而清”,兩者“剛柔相濟。”可見至少在數千年前,塤和篪已是很好的樂器了。
遠古陶塤,似乎距今天太過遙遠,而這古陶的後代,作為一種民間玩具,至今還在民間流傳,譬如“陽穀哨”。
陽穀哨系民間泥哨“咕咕蟲”發展而成。它形如雛鴨,用粘土(膠泥)燒製成形,從其製作原料、外型以及發音原理看頗似陶塤,是陽穀縣流傳的一種土製娛樂用品。它分為泥制、陶製兩種,從3寸許至1尺大小不等,上有10孔,音域在10度以上,可運用單吐、雙吐、花舌等技巧吹奏,發音棋脆嘹亮,委婉悅耳,特別適於模仿各種鳥類的叫聲,又可以吹奏多種民間小調及流行歌曲,也可為山東梆子、兩夾弦等地方戲曲伴奏。
陽穀哨的創製人李保正,1921年出生於陽穀縣四角棚鄉大碾部村,自幼喜愛笛、管、哨之類樂器,常用粘泥製成可吹的長短不等的哨管。上個世紀40年代,李保正在哨管的基礎上,參照嗩吶、笛子的形制,改為六孔、並做一扁嘴,後又改為七孔和一風孔,即成為陽穀哨的原始模樣。由於這種既象“塤”又似“哨”的民間樂器的發明者是陽穀人,原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趙颯1953年為其定名為“陽穀哨”。1953年10月3日, 對陽穀哨進行了報導;1978年,陽穀哨曾在“全國民間工藝品、少數民族用品展覽會”上展出,銷到全國各地。

陽穀泥哨
如今,陽穀縣大布鄉姜莊村65歲的辛福春老人是陽穀哨的唯一傳人。在製作和吹奏陽穀哨的40多年裡,他根據泥哨內腔空間的大小和吹孔的位置不同,設計出了不同音質的泥哨,並由最初的7個孔,改成了9孔、10孔,能夠吹出包括5個半音的12平均律的曲子。辛福春還把泥哨捏成十二生肖,做成龜、鳥、魚、獸等各種造型,或在泥哨上雕出栩栩孺生的花鳥草魚以及龍鳳等吉祥物,或用油彩繪出秀美風景。在他的精心打扮下,陽穀哨不但音質美,而且還成了玲瓏雅致的工藝收藏品。目前,陽穀哨已發展出近50個品種。
2002年首屆文化旅遊節期間,辛福春曾為水城人和各地遊客製作泥哨。他精心製作的300個陽穀哨剛剛擺上攤面,就被遊人搶購一空,河北、河南和省內一些經銷商也慕名而來,找辛福春訂做陽穀哨。
2005年水城文化旅遊節期間的民間絕活大賽上,辛福春老人現場製作並演奏的“陽穀哨”,贏得了在場評審和觀眾的陣陣喝彩,並榮獲“金獎”。2006年6月,辛福春的泥哨在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和山東省文化產業博會上再次吹響,“陽穀哨”以其動人的音色和古樸的造型吸引了海內外眾多民間藝術愛好者的眼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