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振坤

陽振坤

陽振坤,博士。YOCSEF榮譽委員。1984年進入北京大學,先後獲得數學學士、碩士以及計算機博士學位後留校,1997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99年成為北京大學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之一,先後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四)、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等。曾先後擔任方正研究院副院長、北大計算機研究所副所長、聯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微軟亞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員、百度高級科學家等。現擔任淘寶研究員,主持淘寶海量資料庫系統的研究和開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振坤
  • 出生地:湖北仙桃
  • 出生日期:1965年
  • 職業:YOCSEF榮譽委員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北大“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個人經歷,主要成就,相關訪談,

個人經歷

陽振坤,湖北仙桃人,1965年出生,1984年他從荊州中學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碩士師從本系的張恭慶院士,博士師從計算機系的王選院士。1993年博士畢業後不久,留校並破格提拔為計算機系副教授,1997年8月被破格晉升為教授。1999年,年僅34歲的他受聘為北大“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離開高校後,陽振坤先後在方正技術研究院、聯想研究院 、微軟亞洲研究院等公司任職,主要研究方向為雲計算系統。
加盟淘寶前,陽振坤為百度高級科學家,他於2007年9月起加盟百度,此後一直擔任百度自主雲計算系統的設計、開發和套用等工作。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碩士師從本系的張恭慶院士,博士師從計算機系的王選院士。
1993年博士畢業後不久,即破格提拔為計算機系副教授,
1997年8月被破格晉升為教授。
1999年,年僅34歲的他受聘為北大“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博士歷程
陽振坤於1993年獲博士學位,同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晉升為教授,接著成為YOCSEF榮譽委員。
早在讀博士期間,陽振坤就擔任柵格圖象研究室的主任,領導一批青年科研骨幹,於1993年完成了國骨第一個支持PostScript Level 2的柵格圖象處理器,並很快成為商品,在海內外大量銷售,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該項成果獲199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首。陽振坤名列第四(此獎反映了84—95年的成果,1990年才介入方正系統研製的陽振坤能名列第四是很不容易的,前三名均為很早參加研製的人員)。

主要成就

陽振坤成功地主持研製了方正第六代和第七代RIP(光柵圖像處理器)、為我國新聞出版事業作出不可替代貢獻的青年科學家。
中科院院士、北大方正科技研究院院長王選教授這樣評價他:陽振坤研製了我國第一個頁面語言解釋器,在新一代RIP的總體設計、軟體結構、關鍵算法等方面作出了關鍵性貢獻。

相關訪談

一個冬日的下午,上地高科技園區聯想研究院的休閒室里。
“您真樸素!”見到已是聯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陽振坤博士的那一剎那,我脫口而出。陽振坤下意識地低頭打量了一下自己,有點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我經常被批評,就是因為我穿得太土。其實我已經習慣這樣了,不這樣穿我倒不習慣。”此時的陽振坤一身土色工作服寬鬆地套在身上,腳上一雙塑膠底的黑色條絨布鞋,淡然平靜地坐在我對面。
也許我運氣比較好吧,看準了一個東西,就做了,也成功了。
“1984年我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大學3年裡,我在計算機系讀了好幾門基礎專業課。1987年讀研究生,花了一年多一點時間,我修完了所有的課程,論文也做完了。1989年4月15日,也就是我研究生讀了一年半的時候,我來到北大計算機技術研究所工作。”
有媒體稱陽振坤為“一個不斷‘破格’的人”,不僅是因為他從小到大未曾覺得學數學是件難事,大學只用了三年、碩士只用了一年多、24歲成為王選的博士生以及後來當大學老師、評副教授和教授都是破格提拔的,更多的還是因為他為電子出版系統作出的貢獻。
“現在報紙的組版、排版,我們覺得圖文混排很正常,但這在更早的時候是做不到的,那時候要用圖片的話。是在文字間留一個空,照片用膠帶貼上去再用照相機照下來,然後再印刷。”
“我剛到北大計算機研究所的時候,方正的照排系統用的自己的標準,它定義的版面相對來講比較簡單一些,用它做圖文混排也有一定的難度,受到很大的限制。真正的圖文混排,像彩色、漸變、清晰度、格式等這些大量套用於報紙出版還是在PostScript標準發展以後。”
“1989年,國際上剛剛出現一種新的電子出版系統標準,即PostScript標準。這個標準真正成為國際上的標準,是在1995年左右。而我按照這個標準來做電子照排輸出軟體大約是在1991年。也就是說,在國際上還沒有認識到這個標準的重要性的時候,我就在王選老師的指導下開始按照這個標準的進行軟體開發了。那時PostScript標準已經有兩個版本,而我們直接就選用了第二個版本。”
“這樣我在這個領域一做就是10多年。”
“1993年,我們完成了國內第一個支持柵格圖像處理器。那時按照這個標準做出這種處理器的在全世界就只有兩三家,支持中文的只有我們一家。就是這一個產品,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海內外大量銷售,大概賣了10個億以上。也許我運氣比較好吧,看準了一個東西,就做了,也成功了。說實話,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軟體,非常非常複雜,當時投入了很多物力和人力,人最多的時候是100多個人一起做。”
“這就是第六代的光柵圖像處理器,而前五代都是王選老師親自主持研製的。接下來,我又主持研製第七代,徹底拋棄了硬體,完全由軟體來支撐。1997年7月,我們成功地推出了方正世紀光柵圖像處理器,這是新一代的,是純軟體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