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碣石

陸豐碣石

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古稱碣石灣,是全國36衛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古鎮,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陸豐碣石鎮
  • 英文名稱:Lufeng tateishi town
  • 所屬洲:亞洲
  • 古稱:碣石灣
  • 歸屬地:廣東省  汕尾市
  • 榮譽:中國歷史文化古鎮
歷史沿革,交通運輸,經濟建設,旅遊發展,社會事業,

歷史沿革

碣石鎮歷史悠久,歷來是海防重鎮,自宋代起已經在此設防保疆。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與著名的天津衛、瀋陽衛等齊名。故其海岸地貌特徵而稱碣石,是陸豐市三大鎮之一。碣石鎮位於陸豐市南部,東臨碣石灣,與金廂鎮隔水相望。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0.3千米,總人口17多萬人,轄41個村(居)委會。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8.9億元。

交通運輸


陸豐碣石
碣石鎮歷史上是依託碣石灣而發展起來的漁商城鎮,交通運輸方便,水路距香港和汕頭都是115海里,距澳門和廣州分別155海里和213海里。陸路距陸城45公里、廣汕公路25公里,水陸交通四通八達,通往各地的客車每天150多班次。

經濟建設

碣石鎮是陸豐發展較早的濱海城鎮,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能源充足,供電、供水豐富,通訊發達。該鎮資源豐富,經濟形成以工業、漁業、旅遊業為主,商貿、農鹽業並舉的產業結構。全鎮擁有各類集體、私營工業企業1200多家,主要產品有聖誕系列產品、竹桂扇、玩具、麥秸貼畫、家具、服裝、揚聲器、生日蠟燭等,遠銷國內外。2000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2億元。漁業連年獲得豐收,碣石漁港是廣東十大漁港之一,漁港魚場廣闊,資源豐富,其海產品主要有龍蝦、對蝦、鱸魚、魷魚、鰻魚、膏蟹等,2000年漁業產量達6.5萬噸,產值4.4億元。該鎮還是一個重點的產鹽區。現有鹽田面積25702畝,年生產優質海水原鹽3500噸以上。碣石是陸豐市重點集市,擁有10個專業化為主的大市場和5000噸級成品油專用碼頭、2.4萬噸的碣石灣油庫、容量2500立方米的液化氣庫等,客商雲集,商貿活躍,購銷兩旺。
碣石鎮文物古蹟眾多,玄武山元山寺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有山門、前殿、中殿、正殿、配殿等建築99間和氣勢古樸優雅的“三星壘塔”一座,其建築和裝飾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具有強烈的宗教氣氛。有800多年的歷史,蜚聲海內外。 是省級旅遊和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粵東旅遊勝地,年接待遊客140多萬人次。
碣石名產眾多。碣北紅江橙,是新開發優良果品,果實皮薄光滑、內色橙紅、汁多渣少、酸甜適中、橙香味濃,表現出正宗紅江橙的優良性狀,被稱為“國宴佳果”。碣石海馬養殖場年產海馬2萬多條,產品出口,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是一種珍貴藥材,具有清肝明目、健身補腎等功效,利用海馬生產的海馬養顏酒供不應求,稱為“南國一寶”。
碣石鎮大概海拔高度:據統計陸豐市碣石鎮所處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為 10 米

旅遊發展

旅遊事業帶旺百業。碣石鎮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蜚聲海內外的玄武山元山寺具有八百七十多年歷史,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武山旅遊區是著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旅遊區開放以來,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萬人(次)以上,2005年旅遊業務純收入達到2300萬元。此外,以玄武山旅遊區為龍頭,以歷史文化名城為依託,把玄武山、文化公園、古衛城遺址、濱海旖旎風光逐步開發連成一條旅遊專線,形成旅遊網路。旅遊事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的興旺發達。

社會事業

碣石鎮-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先後開發建設了北園、北斗、金獅、玉燕、玄武商業城等近12個平方公里的新城區。完善了通訊、供電、供水、交通等基礎設施。鎮區現有11萬伏變電站和日產5萬噸(遠期10萬噸)的自來水廠各一座,沿海公路、碣(石)博(美)河(口)公路和南(塘)碣(石)公路縱橫碣石全境。社會治安穩定,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碣石鎮下轄村列表:紅坡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包一村 包二村 灶背村 海英村 圍仔村 新豐村 淺海村 淺澳村 田頭園村 後埔村 新饒村 上林村 北城村 南城村 角清村 前堆村 上洋村 曾厝村 角洋村 草洋村 戴厝村 角溪坂村 新布村 梅田村 霞博村 桂林村 湖坑村 橋頭村 滴水村 六桃村 南溪村 新酉村 蓮花村 更新村
碣石鎮-優勢特色:陸豐市碣石鎮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揮資源優勢,大力興辦海水養殖基地,做大養殖“蛋糕”,構築藍色產業經濟帶,使海水養殖業逐步發展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成為該鎮漁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今年前三季度,該鎮的海養產量和產值分別達到6297.8噸和9053.3萬元,比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長。九孔鮑魚碣石鎮地處陸豐市東南沿海,海域廣闊,海岸線長達40.3公里,海洋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1997年以來,該鎮緊緊抓住有利時機制定發展規劃,合理開發資源,按養殖項目不同,把沿海養殖劃分為三個區域,即蝦背澳、西澳鮑魚養殖帶,田頭園、前堆、淺澳沿海海膽、帶只養殖帶,內洋對蝦、優質魚養殖帶,以此向周圍地區輻射。同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租用土地上給予最低價格的優惠,積極引導有關單位和個人投資興辦養殖業,使海水養殖逐步興起,並朝著立體化的方向發展。鴻騰海產種苗養殖有限公司從1997年創辦蝦背澳鮑魚場開始,先後三次投入資金6000萬元,擴大養殖規模。兩澳鮑魚場先後投資2000萬元,建設了8000立方米水體的鮑魚養殖池,同時發展了1000畝的吊養蚝基地。內洋兩個養殖場採取合作的方式,引進香港、惠來的客商投資500萬元,改造了養蝦基地2300畝,並擴大養蝦麵積400畝。桂林、霞博、梅田等地相繼建成精養對蝦池330畝,淺澳擴大海膽養殖面積600畝。沿海灘涂一帶逐步形成了藍色產業經濟帶。
陸豐碣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