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壽淇

陶壽淇

陶壽淇,(1918-2000)心血管內科學家,浙江紹興人,中共黨員。1940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1947年留學美國,曾任上海醫學院講師。建國後,歷任上海第一醫學院內科主任、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主任委員,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諮詢團顧問組成員等。他對心律失常的起因、臨床特點和治療以及肺炎休克的搶救等方面,都有獨創的見解。主編中國第一部心臟內科教科書及參考書,為心臟內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晚年投身於預防心臟病學研究,並推動了這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壽淇
  • 出生日期:1918
  • 逝世日期:2000
  • 職業:心血管內科學家
  • 信仰:中國共產黨
人物經歷,科技成就,人物榮譽,主要論著,

人物經歷

1918年3月31日 生於上海
1934~1940年 就讀於上海醫學院醫學系。
1941~1945年 任上海醫學院教學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1947~1948年 在美國波士頓麻薩諸塞綜合醫院心內科進修。
1948~1957年 任上海中山醫院主治醫師,上海醫學院講師、副教授。
1958~1974年 任上海醫學院教授,兼內科、心內科主任。
1974~1983年 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心內科主任、副院長。

科技成就

為了探索血吸蟲病患者在酒石酸銻鉀治療過程中發生昏厥和猝死的原因,陶壽淇深入血吸蟲病治療第一線,用一台簡陋的心電圖機,親自記錄病人的心電圖。於1952年首先報導了酒石酸銻鉀在治療日本血吸蟲病過程中對心臟和心電圖的影響,以後又進一步證明銻劑引起的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是發生昏厥和猝死的直接原因。據此他於1956年在瑞典召開的歐洲心臟病學會上作了《用酒石酸銻鉀治療血吸蟲病過程中心臟方面的毒性反應》的學術報告,論文於1957年發表於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上。早在50年代國內外學者對於嚴重心律紊亂在因血鉀過低引起的低鉀綜合徵中所占的地位尚無正確估計時,陶壽淇和他的同道們就觀察到各種原因造成的體內缺鉀可使原來沒有心臟病的患者發生反覆短陣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撲動或顫動,引起昏厥或突然死亡,若及時靜脈內滴注足量氯化鉀可使患者完全恢復。陶壽淇曾在1959年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上報告過這個發現,以後又於1962年和1981年發表了論文。此外1954年他就根據臨床病例觀察發表文章,指出抗心律失常藥物奎尼丁可誘發多形性反覆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引起心室顫動而導致昏厥。治療藥物本身可以導致心律失常,當時國際上也只有少數幾例報告。1966年起他在上海與工程人員協作,在國內首先臨床套用同步直流電轉復療法。他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即使是對發生於已有較嚴重心臟器質性病變的患者的嚴重心律失常及心臟突然停跳而言,臨時因素(如缺鉀、高鉀及藥物毒性等)也常在其發病中起重要作用,如果積極搶救並糾正這些因素,可以使病人轉危為安。
陶壽淇陶壽淇
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常伴發感染性休克,此時血容量不足,代謝性酸中毒可以導致心肌受損。過去臨床上糾正低血壓,常套用血管收縮藥。陶壽淇根據細緻的臨床觀察和分析,在1965年大膽提出棄用常規的血管收縮藥,而在補液和充分糾正酸中毒的同時,加用具有強心和擴血管作用且價廉的異丙腎上腺素,這樣可以降低心臟排血阻力,改善心功能和末梢循環,提高心排血量。這一突破使療效顯著提高,病死率從28%降至5%。
對心血管病的研究
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常伴發感染性休克,此時血容量不足,代謝性酸中毒可以導致心肌受損。過去臨床上糾正低血壓,常套用血管收縮藥。陶壽淇根據細緻的臨床觀察和分析,在1965年大膽提出棄用常規的血管收縮藥,而在補液和充分糾正酸中毒的同時,加用具有強心和擴血管作用且價廉的異丙腎上腺素,這樣可以降低心臟排血阻力,改善心功能和末梢循環,提高心排血量。這一突破使療效顯著提高,病死率從28%降至5%。
從心血管病臨床到預防
心血管病流行學在中國起步較晚。陶壽淇作為這方面的帶頭人,與其他科研工作者一起較快地掌握了心血管病流行學科研的基本規律,認真地學習汲取外國專家的經驗,使中國的調查研究方法很快達到國際標準化和質量控制的要求,所得結果得到了國際上的承認。他常親自動手寫進展報告和來往信件,認真修改這方面的學術論文。經過他和其他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中國心血管病流行學研究成果受到國際上的重視,中美心血管病流行學合作研究項目在類似項目中受到好評,作為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之一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1989年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總部的讚揚,被認為是工作做得較好的合作中心。陶壽淇曾多次出席這方面的國際學術會議和工作會議,代表協作研究組向國外介紹中國的研究成果,參加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工作的討論。1986年他被選為國際心臟病學會流行病與預防學部理事會理事。他還曾應邀作過《世界範圍的冠心病與死亡趨勢及其可能的緣故:遠東經驗》(1986年,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第十屆世界心臟病學會)、《中國的冠心病及其危險因素》(1988年,美國心肺血管研究所召開的冠心病死亡趨勢及其決定因素國際討論會)。《開發中國家高血壓的防治》(1989 年,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第二屆國際心臟病預防學會議)等專題報告。他綜合分析了國內外資料,提出雖然在中國冠心病近30年來有增多的趨勢,但發病率和病死率仍較歐、美、澳等西方國家為低,中國人群血總膽固醇均值近年來雖較前有所提高,但比西方國家仍處於較低水平,這是中國冠心病低發的主要因素,與中國人民長期飲食習慣有關;中國人群血壓水平較高的地區與西方人群相近,吸菸率也較高,因此,將血清總膽固醇保持一個較低水平是人群中冠心病低發的關鍵因素。

人物榮譽

 陶教授作為一位科學使者,曾多次應邀出訪,代表中國走上世界學術講壇,推動了中國心血管病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幾十年的醫學生涯里,陶教授一直肩負著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醫療保健工作,為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做出了巨大的奉獻,並表現出卓越的智慧。他以精湛的醫術多次挽救外國領導人的生命,為我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貢獻,多次受到有關部門表彰並獲得特殊貢獻獎。周恩來江澤民李鵬胡錦濤等國家領導人曾先後接見陶教授,對他長期以來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健康所做的特殊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陶壽淇陶壽淇
陶教授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他以精湛嫻熟的醫療技術、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忘我的工作精神,辛勤地耕耘在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領域裡。他指導各級醫師臨床實踐,為臨床工作解疑釋難,傳遞世界醫學動態,為中國的醫學事業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
陶教授在國內外醫學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先後被聘選為WHO心血管病專家顧問團成員、WHO心血管病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國際心臟病學會流行病與預防學部理事、國務院第一屆學位委員會委員、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基金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主任委員、名譽主任委員兼《中華心血管病雜誌》副主編等。60多年來,陶教授在國際和國內發表論文100餘篇,同時參加編寫了多部專業及科普書籍。《實用心臟病學》是我國第一部心臟病學專著,《實用內科學》是中國第一部醫學教科書

主要論著

1 陶壽淇,吳茂娥,陸衛平.六百八十七例霍亂症之臨床檢討.中華醫學雜誌,1948,34:265.
2 陶壽淇,汪師貞.用酒石酸銻鉀治療日本血吸蟲病過程中之心臟變化.中華醫學雜誌,1952,38:661.
3 陶壽淇.循環系統.見:林兆耆,主編.實用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2.
4 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內科教研組陶壽淇,等.靜脈滴注氯化鉀治療心率紊亂.全國心臟血管疾病會議學術報告檔案彙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
5 諸俊仁,陶壽淇.缺鉀所致之嚴重心率紊亂及其靜脈滴注氯化鉀治療.中華內科雜誌,1962,10:575.
6 陶壽淇.心電圖,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章節.見:董承琅,陶壽淇,主編.實用心臟病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版,1962,1978.第2版.
7 陶壽淇,等:中國南北城鄉中年男女人群的定時夜尿鈉鉀與血壓的關係.中華心血管病雜誌,1966,14:4.
8 上海第一醫學院中山醫院內科(陶壽淇,廖履坦,等).不用血管收縮藥治療16例肺炎休克的體會.第一屆全國內科學術會議資料彙編.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1966-05.
9 陶壽淇,等:異丙基去甲腎上腺素在治療肺炎休克中的套用.上海醫學,1981,4:10.
10 陶壽淇,廖履坦,諸俊仁.缺鉀所致反覆短陣多形性室性多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撲動.中華內科雜誌,1981,20:65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