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嘗出遊

陶侃嘗出遊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本為江西鄱陽人,後徒居廬江尋陽。為東晉大司馬。初為縣吏,漸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任荊州刺史。後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他精勤吏職,不喜飲酒、賭博,為人稱道。

陶侃嘗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植,家給人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陶侃惜谷
  • 作品別名:陶侃嘗出遊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資治通鑑》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司馬光
  • 參考資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人物簡介,原文,譯文,注釋,主旨,

人物簡介

陶侃是一代名將,在東晉的建立過程中,在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上,他頗有建樹。他出身貧寒,在西晉風雲變幻中,竟衝破門閥政治為寒門入仕設定的重重障礙,當上東晉炙手可熱的荊州刺史,而頗有治績。他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晉書》、《世說新語》等史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他的遺聞逸事。他還是個有爭議的人物,讚揚的,貶斥的,以及為他大約在296年,陶侃來到了洛陽。當時的洛陽,經過幾十年的修復、重建,又變得十分繁華、熱鬧起來。但是,京城的繁華卻沒有給陶侃帶來什麼錦繡前程。實行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已使西晉在選官上“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世族子弟憑藉自己的父、祖餘蔭即可身居要津,並不為今後升遷而費神。自惠帝即位後,更是“綱紀大壞,貨賂公行。勢位之家,以貴凌物。忠賢絕路,讒邪得志,更相薦舉,天下謂之互市”。這種情況下,名流士族們誰還去理睬被中原人瞧不起的江南小人物陶侃呢?  陶侃也深知像他這種身份的人,沒有權門當靠山,是根本不可能在洛陽官場上站住腳的。因此,他去求見“性好人物”的司空張華。但張華卻“初以遠人,不甚接遇。”陶侃對張華的輕視並不灰心。幾次求見,“每往,神無忤色”。終於在張華的推薦下當上郎中。郎中有資格入選各類官職,但像陶侃這樣的窮賤之士是根本擠不進那些顯要的官位。“伏波將軍孫秀以亡國之庶,府望不顯,中華人士恥為掾屬,以侃寒官,召為舍人。”陶侃雖然得到一介官職,他的出身,以及與漢人不同的相貌,依然為洛陽的達官貴人所輕視。有一次,他與同州里的豫章郎中令楊晫同車去見中書郎南人顧榮。途中與吏部郎溫雅相遇。溫雅問楊晫:“奈何與小人同載?”名士樂廣欲會荊揚士人,有人推薦陶侃,竟然也遭到非議。  陶侃在洛陽呆了五、六年,但前途依然渺茫得很。在這期間,西晉的內亂愈演愈烈。永康元年(300),趙王倫廢賈后。第二年又廢惠帝自己稱帝。動亂就由宮廷內發展到宮廷外。洛陽內外已成為諸王軍隊衝突、爭奪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寓居洛陽的江東士族紛紛返家避亂。此時陶侃已經認識到,在洛陽的這種門閥政治下,他是難於出人頭地的。又因受到江東士族紛紛返回家鄉氣氛的影響,他也準備南下了。適經朋友推薦,他得補 任武岡縣令。武岡是荊州南部的一個縣。陶侃打點行裝,匆匆上路了。這時的陶侃已經四十多歲。他想起自己奮鬥經營多年,竟然只落得到距政治中心遠而又遠的小縣當縣令的地步,其心情可想而知。  陶侃到任後,與太守呂岳的關係很緊張。他遂棄官回家。以後又當過郡小中正。如果不是晉末江南的動亂給他以儕身戎旅的機會,恐怕他終生也只能當個縣令之類的小官。

原文

陶侃嘗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耕,家給人足。

譯文

陶侃曾經外出巡視,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問:“(你要)用這來做什麼呢?”那人說:“走路時在路旁看見的,隨便取玩一些罷了。”陶侃改變臉色大怒說:“你不耕田,卻去盜竊人家的稻穀!”然後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後鞭打他。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注釋

陶侃:東晉名將。
嘗:曾經。
游:巡視。
持:拿。
為:做。
云:說。
行:走。
聊:隨意。
耳:語氣詞。相當於“而已”、“罷了”。
田:名詞作動詞,意為“種田”。
賊:破壞。
執:捉拿,拘捕。
鞭:名詞活用做動詞,鞭打
是以:因此。
給:富裕。
足:足夠,充足。
作色:改變臉色。
汝不田,而賊人稻:你不種田,卻傷害別人的稻子。

主旨

通過描寫陶侃出遊,表現了陶侃愛護莊稼、重視農耕、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的主張及執法嚴明的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