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三姑(《鐵齒銅牙紀曉嵐》角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陶三姑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虛構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三姑
  • 其他名稱:陶小蘭,三姑,乾娘
  • 飾演:孫夢泉
  • 登場作品:《鐵齒銅牙紀曉嵐》
  • 性別:女
角色經歷,角色評價,

角色經歷

陶三姑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虛構人物。
陶三姑本名陶小蘭,行騙多年,故意將入京趕考的書生祝君豪認作兒子賴大頭,趁機偷走祝君豪的錢袋,但被寄居在紀曉嵐府上閱微草堂杜小月抓住,錢袋也被還給祝君豪。祝君豪卻稱錢袋是賴大頭托他送給陶三姑的。祝君豪自稱沒有父母,願意認陶三姑為義母,陶三姑終於不忍相欺,對祝君豪說出自己其實沒有兒子。
陶三姑撿到十八格格的風箏拿去賣,卻被和珅的手下指為小偷,罰去掃一個月大街。祝君豪高中狀元遊街時看到這一幕,代三姑掃街。
因祝君豪高中狀元,多人上門提親,心儀祝君豪的杜小月也上門。陶三姑得知祝君豪也心儀杜小月,就偷了鄰居老王的雞來向紀曉嵐提親,正好和珅也為了兒子豐紳殷德來向紀曉嵐提親。
陶三姑又單戀紀曉嵐,紀曉嵐為了拒絕她的追求,托稱住在草堂的杜小月和莫愁不答應,不想曾稱紀曉嵐為乾爹的杜小月立即與莫愁改稱陶三姑為乾娘。陶三姑也住進草堂。一次乾隆帝差點斬了紀曉嵐,陶三姑以為紀曉嵐死了,在草堂掛孝哭夫,自稱追認紀曉嵐為自己的丈夫。
陶三姑
眼看紀曉嵐和杜小月都偏愛祝君豪,為了讓兒子如願,和珅唆使乾隆皇帝將十八格格下嫁祝君豪。陶三姑貪慕榮華,勸說祝君豪接受,祝君豪不肯,作詩拒婚,堅決與杜小月拜堂成親。陶三姑覺得杜小月畢竟不是格格,對杜小月的態度急轉直下。和珅以為杜小月要嫁的是狀元,於是誣稱祝君豪的拒婚詩藐視皇室,乾隆帝遂下旨剝奪祝君豪的狀元身份,而由豐紳殷德遞補狀元。祝君豪拜堂當日,旨意下達,祝君豪不願耽誤杜小月,沒有完成最後一拜。
祝君豪失去狀元地位後,眾鄰居都不再巴吉他和陶三姑,反而為難他們。陶三姑知道莫愁懷了乾隆皇帝的孩子,就將發財的希望寄托在莫愁身上。但乾隆皇帝礙於祖訓,不敢光明正大迎娶。
一次,乾隆皇帝來草堂探望莫愁,草堂只有陶三姑在。乾隆皇帝說是來找莫愁的,陶三姑卻以為他是來要債的,吹牛稱自己認識皇帝、常進皇宮、莫愁馬上就要進宮了。但當乾隆皇帝進入房間時,陶三姑卻說出了莫愁自知入宮無望,繡鴛鴦時不肯繡公的,平日裡也無心飲食、淚流成河、日漸消瘦,並質疑三宮六院的皇帝不會真心,都在騙莫愁。乾隆皇帝受到刺激,當即表示皇帝一定會娶莫愁,回宮後向太后表態寧願退位也要娶莫愁,並再闖草堂,卻被陶三姑當作色狼,背後一棒打暈。這時陶三姑才知道乾隆皇帝的身份。得知乾隆皇帝要退位帶莫愁私奔,陶三姑又不樂意了,說不當布衣的丈母娘,只想當皇帝的丈母娘。
莫愁在草堂待產時,紀曉嵐想請接生婆,陶三姑卻自稱生過很多孩子,是最好的接生婆。然而莫愁分娩當夜,陶三姑才說出自己其實是黃花大閨女,眾人手忙腳亂,若非當天正好在場的皇太后出手,莫愁幾乎一屍兩命。
最後,自稱常進皇宮的陶三姑終於奉召與紀曉嵐、祝君豪一同入宮,見到了乾隆皇帝和已成皇妃的莫愁,向莫愁跪下叩頭,口稱該死,但乾隆皇帝和莫愁並未責怪,還稱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不必多禮。紀曉嵐戲稱她為棒打皇上第一人。陶三姑仍不知足,在豐紳殷德奉旨娶公主時責怪祝君豪拒婚讓她當不上駙馬娘。但乾隆皇帝不僅恢復了祝君豪的狀元,還將明月格格許配給他。陶三姑大喜,叫祝君豪快謝皇恩,祝君豪卻稱即使被再撤狀元也只願娶小月,陶三姑大為不悅。這時杜小月笑稱自己就是明月格格,太后也說自己已經收小月為義女。陶三姑終於既當了皇帝的丈母娘(自認為的),又當了駙馬娘。
該劇的後三部續作沒有陶三姑,也沒有提及她的下落,僅在第二部提及祝君豪未及迎娶杜小月即病故。

角色評價

陶三姑其人手腳不乾淨又貪慕榮華富貴不惜棒打鴛鴦,見識淺薄不知只有皇后母親才是皇帝的丈母娘、幻想莫愁的孩子能當皇帝,又愛吹牛乃至幾乎因此造成兩條人命,並非正面人物,僅對並非親生的子女祝君豪、莫愁曾表現出為他們的前途著想的關懷和牽掛。因《鐵齒銅牙紀曉嵐》是喜劇而陶三姑本就是搞笑角色,她仍然得到了一個較好的結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