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載

陳載,金代河東南路高平縣唐安村(今屬高平市馬村鎮唐安東)人。明昌二年(1191年)狀元,是科舉制度下高平有史記載的唯一狀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載
  • 出生地:金代河東南路高平縣唐安村
  • 出生日期:1191
  • 代表作品:西北之文
概述,基本信息,人物生平,個人生活,主要成就,

概述

金明昌二年(1191年),河東南路高平縣一位叫陳載的讀書人高中經義狀元。(金代進士科分辭賦、經義、策論三科,根據實際情況,一場放一至三名狀元不等。)。這是科舉制度下高平有史記載的唯一狀元。筆者經過多方考證,發現《山西通志》,順治、乾隆、同治版《高平縣誌》和科舉研究專家 周臘生 教授所作的《再談歷代狀元知多少》等相關史料文獻中均記載了陳載為明昌二年狀元,除陳載外,還未見有史料記載高平出過其他狀元。

基本信息

雖然許多史料文獻中記錄了陳載其人其事,但都沒有記載詳細鄉里。對狀元郎的詳細鄉里,僅僅是在口頭上流傳為馬村鎮唐安人,而口頭語言具有不穩定性。為此,有必要找到確切的歷史記載,保護馬村鎮這一獨有的狀元文化遺產。

人物生平

《山西通志》載,“狀元陳載墓在馬村西,明萬曆裔孫陳昇立碑”,這說明陳載肯定是馬村這一區域人,且馬村西就緊鄰唐安東。 明末清初高平文化名人,曾任湖廣布政使的畢振姬所著《西北之文》一書中有篇名為《清戶部司務孝廉陳壺山墓表》的文章,文章載:“唐安之在高平上樑也,隋徙江左諸陳於隴蜀。建安王叔卿起唐安。大業中,為都官郎、上黨通守,家上樑,著其房為唐安,是為南陳。南陳祖潁川、長城,……金明昌間載,狀元,墓距唐安里許。……下樑策,上樑璨,後先成進士。……”實地考察後,發現唐安陳姓為一大姓,而且在唐安東村還遺存有狀元後裔、明萬曆五年丁丑科進士陳璨重建的陳氏府邸。綜合以上史料和考察結果可知,作為金代狀元的陳載,其鄉里為:河東南路澤州高平縣唐安村(今山西省高平市馬村鎮唐安東村)。
科舉制從隋大業年間誕生到清光緒三十一年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歷經1300多年,共產生狀元914人。如果將這些狀元平均到全國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劃中的話,每個縣級行政區劃僅有0.3個狀元。可見,一個縣能夠擁有一名狀元,實屬不易;而一個鄉鎮能夠擁有一名狀元,更是難上加難。這從側面說明了馬村鎮從古代開始就非常重視文化教育。

個人生活

順治十五年《高平縣誌》記載:“陳載,幼安貧力學,日誦數千言,經史百家之書無所不覽,登明昌二年狀元及第,在翰苑十餘年,多所著述,早卒,士類惜焉。從祀廟庭,正祀考曰:力學安貧,見聞該博,代言撰錄,著述為多。”
看來,陳載從小刻苦學習,廣泛涉獵各種書籍,憑藉深厚的功底,在明昌二年狀元及第。自古“學而優則仕”,中狀元後,陳載進入了最高學術水準和最高文化層次的官僚機構——翰林院。翰林院既是皇帝的秘書機構,也是人才的儲備庫,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部門,堪稱科舉精英薈萃之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狀元、進翰苑又是多少士人學子夢寐以求的?

主要成就

陳載在翰林院的十餘年裡,正是金代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章宗末年,外有蒙古、南宋不斷起兵抗金,內有黃河泛濫、賦稅減少,嚴重的外憂內患造成了社會經濟紊亂。陳載抱著憂國憂民之情,在承安四年向章宗進諫,《金史》卷十一載,“己亥,應奉翰林文字陳載言四事:其一,邊民苦於寇掠;其二,農民困於軍須;其三,審決冤滯,一切從寬,苟縱有罪;其四,行省官員,例獲厚賞,而沿邊司縣,曾不沾及,此亦乾和氣,致旱災之所由也。”章宗充分肯定了陳載的建議。
年輕的陳載風華正茂,正值事業鼎盛期。只可惜英年早逝,給世人留下了太多的遺憾,不過,他生命雖然短暫,卻也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經考證,陳載的祖上是河南潁川陳氏,西晉永嘉年間,隨王室南遷避亂,而後建立陳王朝。陳滅亡後,陳宣帝的第五子,建安王陳叔卿遷入今山西省高平市唐安,並逐步繁衍發展。到陳載時,陳氏已成為唐安望族。受陳載報國愛民,勤奮好學思想影響,後人世代崇尚教育,培育子孫立志讀書,尚文習學蔚然成風,之後的數百年間,人才輩出。這其中,聲望較大的有明代陳忠、陳璨父子和明末清初的陳烶。
陳璨,字子光,萬曆五年丁丑科進士,任河南臨潁縣知縣,歷南京行人司司副(掌傳旨、冊封等事)。坊表詞曰:恩湛瓊林。順治、乾隆、同治版《高平縣誌》皆有記載。
陳璨任職期間,多有建樹,朝廷為表彰其功績,誥封其父陳忠為“文林郎”。順治版《高平縣誌》載:“贈文林郎河南臨潁縣知縣陳忠孺人龐氏,以子璨貴。”
陳烶,號壺山,明末清初人。明代崇禎年間乙卯科亞魁,署翼城縣教諭。清初擔任戶部司務一職。對赴京高平同鄉多有照顧,聲望頗高。畢振姬曾多次為其撰文。
而今,唐安陳氏後人仍然堅持崇尚讀書的良好風氣,很多家庭普遍有看書寫字的習慣,並積極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
●氣勢宏大的棋盤院
在今天的唐安繅絲廠廠區西南處,有一處氣勢宏大的建築,據傳是陳狀元昔日的住所,現存建築為明萬曆年間後裔陳璨重建。狀元後人,唐東村村委主任陳保林告訴我,陳氏府邸俗稱“樓後”,也叫棋盤院,以前規模宏大,但由於缺乏保護,僅存這一處宅院。
棋盤院西南方一處院落為陳氏家族祠堂(據陳氏後人講,原先的祠堂在村東吉紅寨上,後遷至此。),院內有一通石碑,上有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科進士馮嗣京撰寫的“重修陳氏祠堂碑記”一文。
陳載是高平有史記載的唯一狀元,是高平市和馬村鎮獨有的文化名人。棋盤院作為狀元後世的府邸,從陳璨萬曆五年(1577年)中進士算起,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且形制結構完好,具有防禦特色,是華北民居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明代民居的實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