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明末清初軍事將領、鄭成功部將)

陳澤(1617—1674年),字濯源,海澄縣霞寮社(今龍海市浮宮鎮下寮村)人,是鄭成功帳下驅虜復台名將。

1647年(順治四年,南明永曆元年),鄭成功在閩南招兵買馬時,陳澤便前往投奔。他立下許多戰功,很快便被鄭成功提升為信武營統領。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東渡台灣驅逐荷夷。陳澤帶領戰士前往龍池岩砍伐參天古木造船,並在白礁村招募300多名青年,編成忠貞軍。打退荷蘭侵略軍的多次猖狂進攻。鄭成功收復台灣後,陳澤跟著鄭成功到台灣各地視察,安撫台灣人民,鼓勵他們發展農牧業。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永曆二十八年),在清廷爆發三藩之亂之後,陳澤隨鄭經帶兵渡海入廈門,不久逝世。

基本介紹

  • 本名:陳澤
  • 字號:濯源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明鄭)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海澄縣霞寮社
  • 出生時間:1617年
  • 去世時間:1674年
  • 主要成就:協助鄭成功收復台灣,移民開發台灣
人物生平,隨鄭抗清,力拒清廷,東征驅荷,移民開島,晚年逝世,主要成就,攻下台灣,治理台灣,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妻子,兄弟,後裔,後世紀念,府邸遺址,人物墓地,

人物生平

隨鄭抗清

1617年(萬曆四十五年),陳澤出生於海澄縣霞寮社。陳澤自小喜歡在九龍江南溪中游泳,練得一身好水性。少年時替財主牧鴨,常自嘲為“鴨仔元帥”。清軍南下時,他與同鄉青年習武練拳,保衛家鄉。
1647年(清順治四年,南明永曆元年),鄭成功閩南招兵買馬時,陳澤便前往投奔鄭成功。鄭成功見這位比他年長七歲的農民武藝高強,便十分喜愛。投軍後陳澤機智勇敢,立下許多戰功,很快便被鄭成功提升為信武營統領。
1652年(清順治九年,南明永曆六年)三月,清政府派閩、浙督撫陳錦,帶兵數萬,進駐同安;又調潮州和汀州諸軍,想要三面夾攻漳州,消滅鄭成功在漳州的主力。鄭成功和陳澤從廈門引渡精兵,悄悄埋伏於龍池岩。龍池岩山高林密,泉水四溢山谷里儘是瀑布的吼鳴聲,十分隱蔽。三月十三日早上,密探上報說:清軍已在圍攻白礁城。鄭成功率軍衝出密林,陳澤緊跟其後,一戰之後,清軍三萬人馬全軍覆沒,僅剩陳錦落荒而逃。鄭軍乘勝攻下長泰縣城。

力拒清廷

1653年(清順治十年,南明永曆七年)五月,清朝派固山金礪,會同閩浙總督劉清泰,統領馬步兵數萬,大小銃炮數百門,日夜炮擊,使海澄城坍塌多處。陳澤乘船渡過九龍江,來到白礁城請求援兵。白礁數百人連夜乘小船跟著陳澤趕赴海澄參戰。鄭成功親自坐鎮指揮,令部下將火藥埋於河溝邊,發地炮把清軍炸死、燒死。白礁青壯年在陳澤指揮下,乘勝追殺。海澄解圍後,鄭成功下令增築海澄城。當時,鄭成功以廈門、金門為大本營,海澄為囤積糧食和生產兵器的陸上主要據點。為了顧全大局,白礁的百姓把城牆的石頭全部拆下來,在陳澤指揮下,一船一船運往對岸的月港,在很短的時間裡,就使海澄城高二餘丈,舊有五都土城連而為一。外通舟楫,內積米谷軍器,據漳州之咽喉,與金、廈二門相為表里,以為長守之計。
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南明永曆十年),陳澤奉令前往保衛周頭灣。同年七月,他率軍配合甘輝的部隊,攻下了莆田興化一帶,並屯軍福安,為鄭軍主力部隊徵集了大量糧餉,受到鄭成功的犒賞,被擢升為護衛中鎮。他向鄭成功獻策:不能只固守東南沿海,而應乘清朝尚未站穩腳跟舉行北伐。
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南明永曆十二年)初,陳澤升為“宣毅前鎮”。五月,鄭成功率甘輝、陳澤等將領北上,統領大軍十七萬,鐵人八千,戰船八千北上長江口。鄭軍按照陳澤從投降的清將那裡了解所畫的水、陸軍圖,攻瓜洲,占領鎮江,勢如破竹,直逼南京城下。鄭成功命令八十三營包圍南京。清軍將領假裝投降,實為緩兵驕敵之計。陳澤等建議先發制人,火速攻下南京,再搗北京。但鄭成功卻屯兵坐等清軍投降。陳澤連忙布置戰士修整戰船。後來清軍援兵四至,陳澤等部將殺開一條血路,突出重圍,保護鄭成功撤回廈門。陳澤加緊訓練水師。多次在崇武沿海擊敗清朝水師,竭力阻止清軍南下。

東征驅荷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春,鄭成功決定東渡台灣、驅逐荷夷。當時九龍江上游、中游的產木區均被清軍占領。陳澤帶領戰士前往龍池岩砍伐參天古木造船,並在白礁村招募300多名青年,編成忠貞軍。白礁子弟熟悉水性,有的還在海運時到過台灣。三月,鄭成功率師從金門出發東征,陳澤領先打頭陣。農曆三月十一日,他們最先在台灣將軍溪畔頭前寮登入,由於熟人帶隊,竟無一人傷亡。陳澤輔佐鄭成功,率領二萬主力大軍分別在台南鹿耳門禾寮港和北線尾登入,迅速包圍赤嵌城。四月下旬,荷蘭侵略軍艦長托馬斯·貝德爾上校率兵240名,乘兵艦到北線尾攻擊鄭軍,鄭成功派陳澤指揮這場戰役。四月二十九日,荷蘭侵略軍已搶占了有利地形,用速射鋼炮向陳澤部隊發動攻擊。
陳澤和士兵們冒著荷軍的炮火,用弓箭和叫做“國姓瓶”的土造炸筒,打退荷蘭侵略軍的多次進攻。他命心腹將領帶領部分戰士,悄悄繞到荷軍腹背,前後夾攻,一舉擊斃貝德爾上校及手下官兵180多人。並擊沉、焚毀停泊在台江附近的全部荷蘭艦船,以斷絕荷蘭侵略軍的逃路。九月十六日,荷蘭援軍由卡宇統帥從印尼巴達維亞(今雅加達)氣勢洶洶趕到台灣,進行反撲。陳澤自告奮勇,率軍在北線尾迎頭痛擊敵軍。不到半天,擊斃荷蘭艦長、尉官、掌旗軍佐以下官兵100多名,擊沉艦船多艘。援軍司令卡宇狼狽逃回荷蘭東印度公司。龜縮在台灣城里的荷蘭總督揆一見大勢已去,只好開城投降。

移民開島

鄭軍收復台灣第七天,陳澤就跟著鄭成功到台灣各地視察,安撫高山族人民和漢族百姓等原住民,鼓勵他們發展農牧業。
1662年(清康熙元年,南明永曆十六年),陳澤晉升為右先鋒鎮,率部駐紮在安平以北的營盤田。他實行寓兵於農之法,一邊練兵,一邊屯墾,農閒的時候就訓練士兵,有警就起來作戰,無警就參加耕作活動,使得當地農業發展很快,並且保證了軍隊有餘糧。台南因此呈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1662年(清康熙元年,南明永曆十六年)農曆三月十一日,白礁子弟隔海朝故鄉遙拜,既歡慶復台勝利,又寄託思鄉、思家之情。當時,鄭成功正好到台南視察,陳澤就將士兵思念大陸親人之事告知鄭成功。鄭成功因此了解到將士們的鄉思,立即通知部將儘速把鄭軍將士的家眷從大陸接來台灣。沿海人民聞此訊息,紛紛相約東渡台灣,參加開墾台灣。陳澤這時也將他的夫人郭氏、胞弟陳醜、陳亥和陳拱及陳氏家族接到台灣,推廣大陸先進生產技術,與台灣原住居民一起開發台灣。

晚年逝世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永曆二十八年),大陸的清廷發生三藩之亂,陳澤隨鄭經帶兵渡海入廈門。不久,陳澤一病不起,同年逝世。陳澤本人無後嗣,由其弟陳亥之長子陳安過繼,世代藩衍,已成為望族。那座歷史悠久的潁川家廟被後人尊稱為“德聚堂”。

主要成就

攻下台灣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發起驅荷復台的戰鬥。陳澤時任宣毅前鎮提督、虎衛將軍。他指揮的銃船隊四千餘將士,在北錢尾全殲荷蘭精銳部隊﹔又與水師合作,擊沉擊傷荷軍所有艦船戰艇,立下赫赫戰功。
是年農曆四月初三,鄭軍駛人鹿耳門,大部隊乘潮急挺進台江,向赤嵌城推進。根據鄭成功的部署,陳澤率領的銃船隊,在鹿耳門登入,扼守北線尾,以斷開荷軍援救赤嵌的艦船。這時,荷蘭總督揆一已派上校隊長土馬斯彼得爾率領荷軍精銳部隊數百人,駕船急駛北線尾,企圖阻截陳澤部隊在此登入。同時派上校阿爾多普卒荷軍炮艦,阻擊進入台江的鄭軍水師。
軍情緊急,陳澤沈著鎮定,果斷指揮,卒部以最快的速度在北線尾登岸。士馬斯彼得爾率荷軍已占領高地,憑藉有利地形,相機發擊。陳澤部隊前進受阻,將士們一鼓作氣,從正面和側面,向荷軍陣地發起多路衝擊。一場拼殺,全殲荷軍,奪取高地。士馬斯彼得爾陣亡。北繼尾戰鬥的勝利,沉重打擊了荷軍的士氣,保證了鄭成功作戰指揮部署的實施,斷開了敵軍的援路。接著,陳澤與水帥聯繫,遣銃船隊直駛台江,擊沈擊傷荷蘭所有戰船。阿爾多普率領的荷軍,眼見主要艦隊已全數覆滅,自知不敵,轉身而逃,縮回一鯤身。由於北線味絲諭台江之戰,荷軍水陸部隊遭受重創,荷蘭侵略者元氣大傷,再經九個月的殘喘,被迫投降。台灣收復。

治理台灣

鄭成功復台後,陳澤輔助鄭成功安撫番族,開墾荒地,卓有成效。他率領的部隊,"農隙則訓以武事,有警則荷戈以戰,無警則負耒以耕","使野無曠士而軍有餘糧"。他還親自組織故里鄉親移民入台。其夫人郭氏,胞弟陳醜、陳亥、陳拱皆相隨遷台。鄭成功去世後,陳澤繼續輔佐鄭經。

人物評價

陳澤在台灣推廣大陸先進生產技術,與台胞一起開發寶島。閩浙人民大批入台,煙火相接,開闢荒土,終於成為一片膏腴之地。鄭成功病逝後,陳澤輔佐鄭經,為開發台灣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親屬成員

妻子

郭氏

兄弟

陳醜、陳亥、陳拱

後裔

陳澤四兄弟的後裔,三百多年來繁衍於台灣各地,大多數在今台南市,成為台灣陳姓家族眾多支派中的一支--"霞寮派"。在台南市忠義路七巷裡,有一座規模宏大的潁州家廟--"德聚堂",其前身就是陳澤當年的統領府第。陳澤無嗣,其弟陳亥之長子陳安過繼,世代繁衍成其直系子孫。後裔中有陳煌昆仲雙雙中諸羅縣貢生,陳廷光中鳳山縣武舉,陳廷策為彰化縣庠生。在"霞寮派"陳姓家族中,這一支子孫最為繁盛。

後世紀念

府邸遺址

在寶島台南市忠義路七巷裡,有一座歷經330多年、規模恢宏壯觀的潁川家廟。它的前身就是鄭成功的“復台麾將”陳澤的統領府第。

人物墓地

陳澤死後葬於廈門蔡坑山。夫人郭氏謝世於台灣,葬在台南市大東門外的水康里。兩座墳墓頒海峽兩岸,夫妻亡靈依舊隔海相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