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梅

陳文梅

陳文梅教授,女,1935年10月3日出生於浙江省慈谿縣(今慈谿市)薦江村。四川大學化工學院教授,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中國分離機械行業終身成就獎。先後承擔過各級各類研究課題5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含原科學院基金)9項,國家“八·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3項,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2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國內外學術期刊與會議上發表論文39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譯著1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文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
  • 出生日期:1935.10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教學成果,科研成就,學術專著,代表論文,專利成果,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陳文梅終身成就獎陳文梅終身成就獎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全家遷居上海。
1947年畢業於上海市私立正志國小。
1952年畢業於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
1953年10月至1954年6月在北京俄文專修學校留蘇預備部學習俄語,1954年7月赴前蘇聯烏拉爾工學院(烏拉爾聯邦大學前身)矽酸鹽生產機械裝備專業學習。
1959年6月畢業,獲機械工程師學位(專家學歷),畢業文憑為全優(帶紅
字)文憑。回國後分配到成都工學院(後成都科技大學,今四川大學),先後任助教、講師。
1985年11月任副教授。
1992年6月起任教授至今。
1982年至1984年赴美加州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從事美國NASA資助的高速泵流體動力學研究。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1995年起任四川省過濾與分離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2000年被批准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主講課程

1959年至今,陳文梅教授在四川大學化機專業執教,先後為本科生講授《泵與壓縮機》,《流體力學概論》,《真空泵》,《壓縮機》,《專業英語》,《專業俄語》。1984年歸國後,為化機專業碩士生開設碩士學位課程《流體力學》,《旋轉流分離理論與設備》,《科技俄語》;開設博士生課程《旋轉流體基本理論》,《分離專論》等課程;並進行過除講課外的本科各環節工作,如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主要貢獻

教學成果

1995年出版了由她主編的全國化機專業統編教材《流體力學基礎》。2001年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材《工程流體力學》出版,陳文梅教授任副主編。
從1989年開始招收與培養研究生,先後招收與合作指導過化機專業碩士研究生30餘人。已獲學位的研究生中有的已成長為學科帶頭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科技明星,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大型公司的負責人等。1993年陳文梅教授領銜申報的“化工過程機械”專業博士點獲準,使四川大學化機專業人才培養提高了檔次,培養層次更全面了。她先後招收博士研究生19名。她鼓勵學生勇於創新,培養學生獨立科研工作能力,完成的博士論文受到同行專家高度評價。

科研成就

陳文梅教授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先後承擔過各級各類研究課題5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含原科學院基金)9項,國家“八·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3項,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2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國內外學術期刊與會議上發表論文39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譯著1部。
陳文梅教授深刻地認識到化工生產的發展與過程機械密切相關。我國不少化工產品的工藝方法與國外相近,但是往往由於裝備與之不配套,致使生產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尚有差距。為發展我國化工事業,研製新穎、高效和大型化工設備至關重要。機械分離技術與設備是獲得高質量、高純度化工產品的關鍵操作與重要裝備。陳文梅教授主持研製成的新型高效分離機械裝備與相應工藝流程已套用在化肥生產與工業廢水治理中,有力地支援了生產發展與環保治理。所取得成果有2項被納入國家“八·五”重點新技術推廣計畫,在全國普遍推廣套用,產生了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
為充分發揮四川大學在分離學科已形成的研究實力與特色,陳文梅教授在國內率先建設四川省過濾與分離重點實驗室,以促進分離技術的發展並直接服務於國民經濟,該室開發的新型分離機械與技術,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
陳文梅教授的主要科研成就與貢獻,具體如下:
(1)固液懸浮液旋轉流場研究
旋流分離器是常用的高效分離設備,了解其固液兩相流體三維旋轉湍流場是設備套用研究的基礎。陳文梅教授課題組用二維雷射儀與粒子動態分析儀,探明了流場的時均結構與分離機理,提出了四種新觀點。研究結果已指導了磷酸污水處理技術與超小型旋流器的研究開發。研究中發現旋流器的流場具有獨特的湍流結構,並對分離性能有重要影響,從而採用先進儀器測試與流動模擬相結合進一步探明了流場的湍流結構;並確認湍流是旋流器能耗的最主要因素。進而從湍流角度出發研究旋流器的能耗機制與節能原理,提出與發展了控制旋流器內部湍流結構以實現增效降耗的原理與方法。研究結果受國內外廣泛關注,發表的論文被國際三大檢索收錄,成果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
(2)化工生產污水封閉循環處理技術的研究
把固液分離相關理論與技術套用於磷酸污水處理中,開發成了由“旋流分離—絮凝—重力沉降—過濾”組成的分離處理技術,實現了污水的零排放,解決了曾制約磷肥生產的難題,揭示了旋流器流場剪下力對固粒的淘洗作用是此分離技術的基礎。此項技術的工藝不複雜、流程短、物料消耗低、占地少,但是處理效果好,並能節約用水與回收P2O5,經濟效益顯著。成果被鑑定為“是磷酸污水處理技術的一大突破,屬國內外首創,居該領域國內外領先水平”。此項技術被列入國家“八·五”重點新技術推廣計畫,成果在全國推廣74套,覆蓋面達67%,關鍵設備旋流器獲專利,成果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
(3)化肥造粒乾燥機內分級內返料技術研究:
傳統的化肥造粒機具龐大的外返料系統,其負荷大、流程長、能耗高、物料損失多、車間環境極差。套用粉體工程與顆粒技術的基本理論,探明了光壁轉筒中非均一粒子群運動時的滲透作用與偏析現象。開發了以固粒分級新技術為基礎的全內返料技術,取消了外返料系統,使流程大為縮短,節能降耗,根治了粉塵污染,強化了造粒過程,提高了產品質量。國外與我國引進的造粒機都是外返料式,前蘇聯為部分內返料,本項技術為全內返料,是獨具我國特色的先進技術,是世界化肥設備的重要進展之一。鑑定確認“屬國際首創,居世界領先水平”,成果已在全國推廣100餘套,覆蓋面積達100%。此技術並已用於改造引進的大型裝置,從而徹底地淘汰了原有的外返料技術。成果取得國家專利,此項技術被列入國家“八·五”重點新技術推廣計畫,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
(4)澱粉精製用超小型旋流器的研究:
我國澱粉生產設備落後,為趕上國際先進水平,已從美國、瑞典引進了全套生產裝置。引進裝置中,從澱粉中分離蛋白質的超小型旋流器九級逆流洗滌裝置是三大關鍵設備之一。研究基於對旋流器流場的認識,改進了引進產品的結構、尺寸與材料,研製成的旋流器分離性能優良,使產品升級,澱粉產量增加,經濟效益顯著,使我國的超小型旋流器,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實現了創新與國產化。鑑定確認了“居國內領先水平,可替代引進產品”,中國澱粉協會也肯定了其先進性,成果獲省級科技進步獎。
(5)膜過濾技術的強化研究:
為了減輕膜污染與濃差極化以強化膜過濾,提出了旋轉十字流強化過濾的新思路,並通過PIV雷射實測與流動數值模擬,探明了旋轉十字流膜器與旋轉管式膜器的流場全貌,探明了離心力場對Taylor渦與類Taylor渦等二次流抑制濃差極化和膜污染的機理,為工程套用提供了理論依據。研究結果發表的論文多篇被國際三大檢索收錄。
以上的研究成果,涉及到了化工生產的節能降耗、提高資源利用率、生產過程強化、產品質量的提高與污染的控制治理。陳文梅教授與課題組在理論研究基礎上成功研製了新型高效分離設備,並進而開發了成套的先進適用工藝,從而革新了流程,提高了整體生產效益,使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化工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學術專著

1、褚良銀, 陳文梅主編, 《水力旋流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8.
2、褚良銀,陳文梅著, 《旋轉流分離理論》,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2.
3、黃衛星,陳文梅,《工程流體力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01月

代表論文

1、Qu J.B., Chu L.Y., Yang M., Xie R., Hu L., Chen W.M., 2006. A pH-responsive gating membrane system with pumping effects for improved controlled-releas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6(14): 1865-1872.(2011 Impact Factor = 10.179)
2、Xiao X.C., Chu L.Y., Chen W.M., Wang S., Li Y., 2003. Positively thermo-sensitive monodisperse core-shell microspher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3(11): 847-852. (2011 Impact Factor = 10.179)
3、Xiao X.C., Chu L.Y., Chen W.M., Wang S., Xie R., 2004. Preparation of submicron-sized monodispersed thermoresponsive core-shell hydrogel microspheres. Langmuir, 20(13): 5247-5253.(2011 Impact Factor = 4.186)
[1]謝銳 褚良銀 陳文梅.製備單分散含單體O/W乳液的SPG膜乳化過程[J].化工學報,2006,57(4):874
[2]周先桃 潘家禎 陳文梅 褚良銀 李碧仙 陳理清.旋轉強度對旋轉管式微濾膜分離器強化性能的影響[J].化工學報,2006,57(2):340~ 
[3]王志斌 陳文梅 褚良銀 王升貴 張雪平.旋流分離器中固體顆粒隨機軌道的數值模擬及分離特性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06,42(6):34~ 
[4]周先桃 潘家禎 汪華林 陳文梅 褚良銀 李碧仙.旋轉管式微濾污染膜的低壓旋轉再生技術及其特性[J].機械工程學報,2006,42(1):149~ 
[5]王志斌 陳文梅 褚良銀 周先桃 黃維菊 王升貴.旋流器流場的數值模擬及對流場特性的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6,38(3):59~ 
[6]陳海焱 陳文梅 胥海倫.氣流分級機操作參數對分級性能的影響[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6,38(3):87~ 
[7]張傑 褚良銀 張詩博 陳文梅 王海東 巨曉潔.可生物降解溫度/pH雙重感應型殼聚糖凝膠載體的製備和性能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6,38(1):54~ 
[8]李殉 姜放 陳文梅 戴海黔 曹曉燕.井下油套管二氧化碳腐蝕[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6,35(4):300~ 
[9]周先桃 潘家禎 陳理清 石岩 陳文梅 褚良銀.湍流泰勒渦流特性的數值模擬[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2(5):617~ 
[10]周明宇 褚良銀 陳文梅 程昌敬.微型化工設備的研究與套用進展[J].化工裝備技術,2006,27(3):1~ 
[11]胡林 褚良銀 陳文梅 楊眉.溫度感應複合型控制釋放膜系統的性能研究[J].過濾與分離,2006,16(2):1~ 
[12]李碧仙 陳文梅 褚良銀 周先桃.SiO2懸浮液膜微濾過程的數學模型的建立[J].過濾與分離,2006,16(1):1~ 
[13]謝銳 褚良銀 陳文梅 肖文 王海東 曲劍波 王廣金.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接枝核孔膜微觀結構及溫敏回響特性[J].化工學報,2005,56(11):2212~ 
[14]沈亮 陳文梅 李建明 黃維菊.外旋流管式微濾膜器滲透通量的兩個新模型[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4(4):530~ 
[15]黃維菊 蘇葆月 周先桃 褚良銀 陳文梅.膜蒸餾技術處理含碳酸鉀廢水初步研究[J].無機鹽工業,2005,37(9):44~ 
[16]王廣金 周明宇 褚良銀 陳文梅.製備具有通孔膜結構的聚醚碸微囊[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5,37(5):55~ 
[17]王廣金 褚良銀 陳文梅 楊平 周明宇.微生物固定化聚醚碸微囊載體的製備及其性能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5,37(3):47~

專利成果

1、王廣金, 褚良銀, 陳文梅, 王樞. “固定微生物的通孔膜微囊載體及其製備方法”. 中國發明專利ZL2003, 專利申請日2003.12.1,授權時間2010.12.1.
2、褚良銀, 陳文梅. “細胞壞死信號識別型智慧型給藥載體”. 中國發明專利 ZL2004,專利申請日2004.4.14,授權時間2006.8.16.
3、褚良銀, 陳文梅. “智慧型化手性拆分親和膜及其製備方法”. 中國發明專利 ZL03117249.0, 專利申請日2003.1.27,授權時間2004.12.22.
4、褚良銀,楊平,陳文梅.“固定微生物的多孔膜微囊載體”.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02222108.5, 專利申請日2002.4.4,授權時間2003.2.5.
5、周先桃,雷明光,吳世見,陳文梅,褚良銀.“超高效可調水力旋流器”.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02221295.7, 專利申請日2002.1.16,授權時間2002.12.18.
6、周先桃,雷明光,陳文梅, 褚良銀等.“節能耐磨型水力旋流器”.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02221294.9, 專利申請日2002.1.16,授權時間2002.10.30.
7、周先桃, 雷明光, 褚良銀, 陳文梅等. “高效水力旋流器”.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 ZL02221274.4,專利申請日2002.1.14,授權時間2002.11.27.
8、褚良銀,陳文梅. “環境情報快速感應型靶向式控制釋放微囊”. 中國發明專利ZL01129003.X, 專利申請日2001.10.26,授權時間2003.12.31.
9、褚良銀,陳文梅,李曉鐘. “高效節能水力旋流器”.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 ZL01247922.5,專利申請日2001.10.19,授權時間2002.8.7.
10、褚良銀, 陳文梅, 方為茂. “旋流動態薄層氣壓過濾機”.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 ZL95242438.X,專利申請日1995.11.23,授權時間1996.7.19.

獲獎記錄

她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積極投身專業教學改革,2001年“化機專業面向21世紀專業轉型中的教學體系的改革”項目榮獲“四川大學2000年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此外,曾多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多次獲得本科優秀設計論文指導教師獎。
2000年獲四川省學位委員會授予的四川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優秀研究生指導老師”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