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麓

平陰人。1920年隨父遷居濟南。先後就讀於濟南省立一中、聊城省立二中、北京師範大學附中、山東大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振麓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平陰縣
  • 出生日期:1913年
  • 逝世日期:1939年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山東大學
  • 信仰:共產黨
  • 主要成就:中共青島市委書記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陳振麓(1913~1939)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濟南學生赴南京請願團。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七七”事變後,積極開展抗日宣傳活動。9月任中共青島特支委員,帶領山大學生到畢家村參加抗日游擊隊。同年11月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1938年1月率嶗山抗日游擊隊到諸城,與高密游擊隊工委領導的力量匯合,組成高密游擊隊第四中隊。不久,任中共魯東南工委委員。2月,帶領第四中隊向徐州轉移,與中共中央長江局取得聯繫。後被派往東北軍五十七軍六六七團。是年秋,與日軍作戰,缺食三天,暈倒在戰場。後被送往日照、濟南治療。1939年2月11日病逝。

人物事跡

陳振麓(1913~1939),山東省平陰縣北辛村人,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20年前後舉家遷居濟南。曾就讀於平陰夏溝國小、濟南一中、聊城山東省立二中、北京師範大學附中等。1933年,陳振麓在察北(今張家口北郊)一帶參加了馮玉祥、方振武、吉鴻昌等領導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並在此期間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抗日同盟軍失敗後,他與組織失掉了聯繫,又重新開始上學。
1936年秋,陳振麓考入青島國立山東大學生物系。其時,李欣正在山東大學聯絡進步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動,陳振麓積極參加,並加入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青島山大學生隊,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政治敏感性。經李欣考察,證實了陳振麓的青年團員身份。1937年9月,經中共東北軍工委批准,恢復了陳振麓的組織關係,並同意轉為黨員。同時為更好地領導青島的抗日救亡鬥爭,中共東北軍工委指示成立中共青島特支,李欣任特支書記,陳振麓任組織委員。
特支成立後,總結了青島黨組織屢次慘遭破壞的經驗教訓,並接受郊區老黨員建議,決定把青島黨的活動中心轉移到郊區農村去,以民眾基礎較好的嶗山畢家村、藍家莊為中心,發展黨的基層組織,建立抗日游擊隊。經中共東北軍工委批准,青島特支研究決定,由陳振麓率領部分“民先”隊員和進步學生進駐畢家村,在農村開闢黨的工作。陳振麓到畢家村後,住在埠落國小開展工作。不久,中共畢家村黨支部成立,陳振麓任書記。畢家村黨支部成立後,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吸收了部分青年學生、“民先”隊員入黨,一批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入黨、後來失掉組織關係的老黨員、參加罷工的失業工人和郊區的農民也相繼投入到黨的懷抱,黨的力量迅速壯大。1937年11月,東北軍工委決定,撤銷中共青島特支,成立青島市委,由陳振麓任市委書記,市委機關設在埠落國小校內。
中共青島市委成立後,加緊籌備建立抗日武裝。這支由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相結合的隊伍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廣大黨員和“民先”隊員深入農村,召開演講會、座談會,張貼標語,印發傳單,教唱救亡歌曲,演出抗日戲劇,大張旗鼓地宣傳我黨抗日主張。同時聘請青島國術館人員教授武術、講述游擊戰術,積極發展“民先”隊員和游擊隊員。郊區的抗日活動搞得有聲有色,民眾的抗日情緒驟然高漲,許多農民報名參加游擊隊。1937年11月底,在人員配備、武器收集基本就緒的基礎上,先行成立了嶗山抗日游擊隊第四中隊,陳振麓任中隊長。這支60餘人的抗日武裝,共產黨員多,政治、文化素質高,是一支由我黨骨幹分子組成的隊伍,或者說是一支集中了青島革命力量精華的隊伍。
嶗山游擊隊成立後,駐紮在嶗山惜福鎮的國民黨游擊隊孫殿斌部多次派代表到畢家村找到青島市委,提出願與嶗山游擊隊合作,提供所需的槍枝彈藥共同抗日。陳振麓從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出發,聯繫到自己缺乏槍枝彈藥的實際情況,決定和孫部合作。他親自率領部分戰士到惜福鎮駐紮。但是,孫殿斌所說合作是假,陰謀併吞我嶗山游擊隊壯大他的武裝是真。陳振麓等市委領導同志及時發現了敵人的企圖,並進行了有禮有節的鬥爭。他們利用夜間的急行軍,巧妙地把隊伍帶了出來,脫離了孫部,粉碎了敵人的陰謀。在與國民黨游擊隊周旋鬥爭的同時,嶗山游擊隊還與地主武裝勢力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在險惡的環境中,保存了黨的力量。
1938年1月日軍登入青島近郊,青島地區的形勢急劇惡化。中共東北軍工委決定,青島市委立即帶領嶗山游擊隊第四中隊轉移到諸城,與中共高密游擊隊工委領導的抗日力量匯合,組成高密游擊隊第四中隊。經上級領導和青島市委研究決定,嶗山游擊隊分三批出發。1月底,陳振麓率最後一批游擊隊員離開嶗山,與我黨領導的高密游擊隊匯合,組成高密游擊隊第四中隊。隨之,青島市委和高密游擊隊工委合併,組成魯東南工委,伍志剛任書記,陳振麓等人任委員。
1938年3月,陳振麓又隨高密游擊隊第四中隊全體成員一起撤到徐州,被中共中央長江局分配到東北軍57軍667團萬毅部工作。
1938年秋天,667團在連雲港附近與日軍作戰,因為給養送不上去,戰士們三天沒吃東西,陳振麓因患晚期肺結核病口吐鮮血,暈倒在戰壕里。黨組織把他送到贛榆城裡地下聯絡站暫住,不久,中共日照特支派人接陳振麓到日照卜蘿村我黨地下關係葉香坡的醫院治療。在卜蘿村期間,陳振麓仍然支撐病體,全心全意為黨工作,他培養、發展了一批黨員,建立了中共卜蘿村黨支部。
1939年1月,陳振麓病情加重,家裡人準備將其接回濟南。因日本人不準擔架上火車,他的親人硬是步行將他抬回濟南家中。1939年2月11日,陳振麓病逝,彌留之際,他仍然喃噥著《國際歌》,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為共產主義而生,為共產主義而死的崇高信念。
1950年,陳振麓被山東民政部門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