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循

陳循

陳循(1385—1464年),字德遵,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今江西泰和縣人)人。明朝大臣。

永樂十三年(1415年),中狀元,授翰林修撰。正統中,累進戶部右侍郎。景泰帝即位,進華蓋殿大學士,為內閣首輔。嘗集古代帝王行事,撰寫《勤政要典》。明英宗復辟,謫戍鐵嶺。石亨敗後,陳循上疏自訟,釋為庶民。

天順八年,卒,享年七十八歲,著有《芳洲集》十卷與《東行百詠集句》,均《四庫總目》行於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循
  • 別名:德遵
  • 國籍:中國明朝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西泰和
  • 出生日期:1385年
  • 逝世日期:1464年
  • 職業:明朝內閣首輔
  • 主要成就:明北京保衛戰有功
  • 代表作品:《芳洲集》十卷、《東行百韻集句》九卷、《芳洲年譜》一卷
人物生平,主要功績,少年時代,從政翰林,保衛北京,蒙冤受屈,平反昭雪,營葬故里,文學成就,歷任職務,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陳循(1385—1464),字德遵,江西泰和人。正統十四年八月至天順元年正月(1449年-1457年)任當朝首輔。
永樂十三年(1415),中進士第一名,授修撰,進侍講。宣德初,入直南宮,進侍講學士,後進翰林院學士。正統九年(1444),入文淵閣典機務。第二年,進戶部右侍郎兼學士。
正統十四年(1449),發生“土木之變”,英宗皇帝被蒙古族瓦剌部俘虜,一些朝臣擁立景帝即皇帝位。當時朝中人心恐懼,對立帝之事爭論不休,而陳循採取中間立場,得到景帝器重,進戶部尚書,繼爾進少保兼文淵閣學士,不久加太子太傅,進華蓋殿大學士仍兼文淵閣。
後來英宗皇帝回來復位,由於石亨等誣大臣于謙謀逆,于謙、王文等以謀逆罪被殺,陳循受到牽連,被刑杖一百,充軍鐵嶺衛,其時陳循已經70多歲。

主要功績

據《明史》載,陳循為官比較清正,宣宗時,御史張楷向皇帝獻詩本為邀寵,雖知反惹惱皇帝,多虧他為之辯才得免罪。景帝時,他上書“勤政要典”,建議效古代帝王行事,治理朝政。當時江南大雪,麥苗凍死,他請求撥庫銀、買麥種予農,多為皇帝採納。後來,石亨誣事泄,陳循獲釋為民,仍居鐵嶺,一年後病歿。于謙昭雪之後,陳循亦獲平反,昭以原職賜祭。
陳循一生有過輝煌,也有坎坷,最後含冤而終。

少年時代

陳循生於明洪武乙丑年(公元1385年)二月十六日寅時,五歲喪母,十歲喪父,仲兄早卒,獨與比他大十歲的長兄德遜相依,兄弟二人團結相處,和舟共濟,生活清苦。但他少年時候,就以聰慧聞名鄉里,“初入鄉塾讀書,不三數過輒背誦,老成鹹異之。叔父陳一敬罷官歸,從受業,大有造詣”(《南寮陳氏宗譜》)。陳循十七歲為邑庠弟子員,文學已出其輩類,部使者行縣,屢試之,在高等,聲譽籍然。永樂甲午年(公元1414年)鄉試第一(解元),第二年,禮部會試第二,按會試考官拆卷第一名是陳循,因主考官梁潛是江西泰和人(洪武二十九年舉人),與陳循是同鄉避嫌,遂改以洪英第一(會元)。殿試時陳循終於以實力獲得狀元。他是明代第十二名狀元,也是在北京錄取的第一名狀元,明朝前期的十一名狀元都是南京考取的。本邑先有讖云:“龍洲過縣前,泰和出狀元。”楊士奇在南京寄二絕,其一云:“龍洲過縣千年讖,黃甲初登第一名,從此累累題榜首,東城迎喜過西城。”其後六年,城西曾鶴齡舉進士第一,後十八年,真定(今河北正定)曹鼐為泰和典史補進士第一。

從政翰林

陳循高中狀元後,授翰林院修撰。他對朝廷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為官後常隨侍帝王左右,歷事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在朝四十三年,是重要侍臣之一。明成祖朱棣至北京,命他取秘閣書進宮,於是便留在朱棣身邊。洪熙元年(1425)任侍講。宣德初年(1426)受命入直南宮,日承顧問,並賜給玉河橋西面的一座豪華府第。宣宗朱瞻基巡視時,陳循仍是隨從,不久升侍講學士。正統元年(1436)兼經筵講官,後進翰林學士。共事有少傅楊士奇、楊榮、尚書楊溥,內閣學士高轂、商輅、蕭鎡、王文,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侍郎于謙等。起初朝廷大事,官吏和百姓建言,以及奏章的草擬,都是“三楊”(指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史稱“政歸三楊”。到正統九年陳循入文淵閣,典機要事務時。楊士奇、楊榮,已先後去世。陳循和曹鼐(今河北正定人,宣德八年癸丑科狀元)、馬愉(今山東臨朐人,宣德二年丁未科狀元)三人掌內閣。由此,內閣三大臣皆為狀元郎。禮部遵照常例由楊溥主議大事,英宗朱祁鎮認為楊溥已年老,應休息頤養,命陳循等予議。陳循受聖旨:“凡處軍國重務、應制等文字及大官給膳,悉同士奇,日侍經筵講說史故事如故。”
陳循著作《芳洲集》陳循著作《芳洲集》
正統十年(1445)年,晉升戶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正統十四年(1449年8月底),升為戶部尚書,仍兼其它職務。景泰元年(1450),升為首輔,景泰二年(1451)升為少保、太子太傅兼文淵閣大學士,進華蓋殿大學士。
陳循是一個富有才學的台閣重臣,懷抱著治理國家和減輕人民痛苦的願望,又好為排難解紛。在宣德時期,御史張楷獻詩忤旨,得罪宣宗,將要治罪。陳循從中向宣宗解釋說,張楷也是出於一片忠愛之心,於是得到解脫。御史劉祚上疏觸犯皇上,引得宣宗發怒,陳循婉言為他解釋,宣宗才免劉祚一死。永樂“戊戌年(1418),梁潛以職務違錯被逮,使者均來自皇宮,人皆惶恐。陳循與梁潛居同院,盡力庇護他的家人。梁潛平日所作詩文類稿,當時多散逸,循遣人訪求於市,倍價贖還,“今鋟梓以傳者,公所贖也”。陳循的學問頗為當時學者所推崇,他的詩作也有不少好作品,是明代的文學家。如《省親詩贈郭紹容》:“憶別嚴親久,今朝定省游。滿斟桑落盞,穩駕木蘭舟。燕語東風暖,鶯啼綠樹稠。倚門親望久,去去莫遲留。”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事親至孝的情感,語調親切和諧,感情真摯深厚。又如《山城月夜自和東行集句韻》:“蟾光如水浸清秋,防塞將軍在戍樓。千里無塵烽火寂,夜深猶起看旄頭。”這首詩寫的是和平時期的邊塞生活,儘管邊防無戰事,卻仍然月夜查軍情,這正是對官兵們的讚揚。宣德十年(1435)與王直、王英受命修《宣廟實錄》。他的著述還有《芳洲集》十卷、《東行百詠集句》九卷、《芳洲年譜》一卷。陳循是明代第一個官至一品的狀元。他為人寬厚,關心人民疾苦。景帝朝,有一年冬天,皇帝到河南、河北視察,適逢大雪,麥子凍死。循上疏,請求撥款購買麥種給百姓補種,代宗允準。

保衛北京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分兵四路,大舉南侵,明軍潰敗,塞外城池僅剩一座大同(今屬山西),也被也先包圍。宦官王振鼓動英宗御駕親征。陳循與禮部尚書胡瀅、吏部尚書王直等率百官諫阻。然而英宗被王振蠱惑,不聽勸解,執意親征,結果在八月十六日發生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喪師棄地、俘君辱國的“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敗,使明王朝遇到嚴重的危機。訊息傳到京城,皇宮上下一片恐慌。當時有擁立英宗弟弟郕王朱祁鈺者,陳循即對眾臣說道:“虜寇理屈而情畏,大勢必不敢久留聖駕,當立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郕王輔佐,再想辦法把皇帝迎回來,其他的不用多說了。”當時宦官金英說:“英宗的長子只有二、三歲。”陳循回答說:“但生一日,即是主人。”於是太皇太后下詔,立英宗僅有二歲的兒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以郕王朱祁鈺監國。二十三日推舉于謙為兵部尚書,二十九日舉商輅、彭時入內閣,協辦機務。此時,也先率部準備繼續南下,一些膽小的官員鼓譟著遷都南逃。翰林院修編徐有貞,以星象、歷數為依據,說:“天命已去,只有南遷才可以紓難。”陳循審時度勢,與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等官員,堅決反對南遷,主張以保衛京師為根本。于謙則說:“言南遷者可斬也!”在他們的堅持下,避免了南宋半壁江山淪陷的悲劇重演,使民心得到安定。據戶部尚書,當時同為內閣大臣的蕭鎡為陳循所撰的墓志銘所說:“至若徐有貞建言南遷,以淮為界,尤公力諍阻也。”
十月十日,也先率大軍挾持英宗抵北京城下,列陣西直門外,把英宗放置在德勝門外的空房內,並派信使傳話:“現在把你們的皇帝送回來了,請立即派大臣胡濙、王直、于謙出來接駕。”陳循說:“這肯定是詭計,不可派大臣,應先派一般官員前去問安、探望,弄清虛實。如果英宗果然在,而也先誠心送歸的話,即去迎接,不可延緩。”探望者回來報告說:“看到了太上皇(英宗),他肯定地說,敵人無意將他奉還,只是將其作為入侵的籌碼罷了。”陳循說:“這樣的話,應當安排大將守城,不得輕易出戰。”並密令城外各個馬坊焚燒所存積的馬草,以困敵方軍馬。敵人多為騎兵,見積存的馬草起火,急得跺腳,驚恐不安。沒過幾天,戰馬果然無飼料。又招募五名勇士,潛行去宣府、大同、永平、遼東等邊防守軍處傳令赴京勤王。所派五個人只有二人到達,其餘三人為敵截獲。看到皇帝的調兵命令,敵軍開始懼怕,並有退兵的念頭。又寫了許多韃靼文和漢文的宣傳單,派人散發到敵人軍營,以張揚我軍勢,渙散敵軍心。以加封“國公”,獎勵萬金等高官厚祿懸賞也先首級,並偽造敵將喜寧的筆跡書寫與太監興安謀劃合兵剿寇的書信,間離敵將帥。十月十三日,于謙、石享率軍與瓦剌軍戰於德勝門外,瓦剌軍大敗。隨後瓦剌軍轉戰至西直門,也被明軍擊退。瓦剌軍不甘心失敗,又在彰義門組織進攻,明軍失利,瓦剌軍攻到土城,遇居民阻遏,不得推進。因天寒地凍、人心惶惶,軍心渙散,援兵將至,內外交困,於十月十五日夜,也先率十餘騎脫身先逃。幾天后,宣府和遼東之兵先後到達,宣府兵受命西追敵軍,而遼東邊防兵原處守備。南北軍政邊務、保全社稷等大事,主要是陳循謀劃。
到十一月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陳循和主戰派官員領導和組織的北京保衛戰終於取得了勝利,粉碎了瓦剌軍想奪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轉危為安。
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有陳循的一份心血。

蒙冤受屈

景泰元年八月,也先進攻失敗,改變策略。將英宗縱歸,企圖使明朝內亂,再相機行事。英宗回北京後,被安置在南宮,以太上皇身份幽居,但念念不忘復辟。景泰八年(1457)春正月,代宗病倒了。眼看一年一度的郊祀大典即將來臨,他支持著病體來到南郊齋宮,把武清侯石享召到榻前,要他代行郊祀禮。
享,渭南(今屬陝西)人,勇武過人。也先兵臨北京城下,他於德勝門大敗也先兵,被封為武清侯,代宗召他時,他官居太子太師。石享應詔入齋宮,見代宗已病入膏肓,出來後便去找都督張車兀、左都御史楊善和太監曹吉祥,密謀請太上皇復位,他想借幫助英宗復位,以永保富貴。至十四日代宗不能視朝,陳循與高轂、肖鎡、商輅聞中貴興安在右順門裡,就對他說:“永樂中,大駕或二三日不能視朝,則令百官赴東宮朝參啟事。此祖宗舊例,公所知也。今事如此,須請復正統東宮,以代視朝參為便。”興首肯。陳循出來後與禮部侍郎鄒乾、姚虁等商議,希望有眾多官員參與。但大部分官員到了後,既有贊成又有反對者,意見不統一,陳循說:“贊成者請將姓名寫在奏稿上。”於是從者遂眾。第二天,奏章送上,批答:“不允”。第三天,陳循等再率領文武百官送奏章,誓達目的。因奏章末尾列官職姓名數量多,待到寫完,則已過了下午三點,來不及上奏。次日黎明,“百官奉迎聖駕,重登寶位”,英宗重新登上了闊別八年的帝位,史稱“奪門之變”。陳循等都歡喜,認為是一大幸事。皇上回到文華殿,召見陳循與肖鎡、商輅,告訴他們仍任舊職。封石享為忠國公,徐有貞為武公伯,入內閣。第二天,因平素多次求陳循推薦自己而落空的徐有貞。以迎英宗復辟有功,而恃勢誹謗陳循,脅迫六科彈劾陳循,但英宗沒有追究,第三天,他們再發起六科十三道進行彈劾,誣王文、于謙有迎立外藩之意,被處死,子婿戍邊。陳循、商輅、肖鎡知情與謀,陳循被刑杖一百並流放鐵嶺衛(今遼寧鐵嶺)。商輅與肖鎡被逮捕下獄。至此,一批擁戴景泰皇帝的文武大臣被撤職、充軍和殺害。

平反昭雪

不久,明英宗發覺原來陳循等內閣諸臣和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等,鑒於明景帝病危,本擬在景泰八年正月十四日早朝時,勸景帝同意英宗監國。而石享、徐有貞偵悉這一訊息後,搶先發動政變,擁立英宗復辟,這樣既可藉此邀功請賞,又可趁機排斥異已。英宗獲悉這一真實情況後,深感上當受騙,懊怒之餘,五月將石享處死,七月,將徐有貞發往雲南金齒衛為民。陳循也隨即從貶所上書英宗,他說:“天位,陛下所固有。當天與人歸之時,群臣備法駕,恭詣南宮,奏請陛下再次臨朝,不僅皇宮中沒有任何騷動不安,而且也可以表明天下永遠是陛下的。而石享等僥倖一時,計不出此,卒皆自取禍敗。臣服事累葉,曾著微勞,實為所擠,惟陛下憐察”。聖旨曰:“陳循歷事朝廷年久,曾效勤勞,因被石享等挾私誣害,坐罪充軍。今觀其所奏,是非明白,情實可矜,特放回原籍,為民閒住”。壬午(1462年)四月,陳循自謫所還京,上表謝恩而歸,結束了五年的流放生活,心身受到極大推殘。

營葬故里

天順八年,陳循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僅五個月,於十一月十七日以疾終於正寢,享年七十八歲,葬於千秋鄉(今泰和縣澄江鎮龍門村)羅屳塘。
成化元年(1464)于謙之子于冕自龍門戍所陳情為于謙辯冤。成化三年,于冕奏請追恤,得允,賜祭,復父官,復子蔭。陳循女婿李遇任南京工部都水司朗中,於成化六年援于冕例,為臣請乞,蒙憲宗賜祭復官。諭祭文云:“卿制科首選,綸閣重臣,祗事累朝,克副倚毗,頃因權奸誣構,暫謫遐方,幸先帝明並日月,尋賜昭雪,敕還故里,以在年終,可無憾矣。茲特復卿舊職,遣人諭祭。嗚呼!哀其死而憫其忠,式遵先志;厄於前而伸於後,永愜人心;靈爽如存,歆余至意!”成化七年五月十一日,皇帝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參政張永諭祭。

文學成就

陳循初為進士第一名,可知其才氣。陳循在翰林供職多年,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在文學上頗有成就。陳循的著作有《芳洲集》十卷、《東行百韻集句》九卷、《芳洲年譜》一卷,此外有與人合撰的《寰宇通志》一百一十九卷。
陳循著作《芳洲集》陳循著作《芳洲集》
謫居鐵嶺時,正值鐵嶺重修圓通寺,他為之撰《銀州重修圓通寺塔記》,為開原撰寫了《重修崇壽寺塔記》及鐵嶺詠詩多篇,他曾在鐵嶺收授生徒,以執教為業。他喜愛鐵嶺的名勝古蹟,寫許多詩加以贊之,是最早吟頌鐵嶺風光的詩人,他的詩成了鐵嶺珍貴的文化遺產。

歷任職務

職銜任期出處
翰林院修撰
永樂13年-永樂22年
明實錄:太宗實錄 ,162卷
五經四書性理大全纂修官(纂修官)
永樂?年-永樂13年
明實錄:太宗實錄 ,168卷
翰林院侍講(本院侍講)
永樂22年-宣德5年
明實錄:仁宗實錄 ,2卷下
太宗皇帝實錄纂修兼考校官(纂修兼考校官)
宣德1年-宣德5年
明實錄:宣宗實錄 ,61卷
仁宗皇帝實錄纂修兼考校官(纂修兼考校官)
宣德1年-宣德5年
明實錄:宣宗實錄 ,61卷
[不詳](受命直南宮)
宣德?年-?
明史列傳 ,2冊168卷 ,4513
行在翰林院侍講學士(侍講學士)
宣德5年-正統?年
明實錄:宣宗實錄 ,66卷
禮部會試考官
正統1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4卷
經筵官(兼)
正統1年-正統?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4卷
行在翰林院侍講學士
正統5年-正統?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68卷
應天府鄉試考官
正統6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81卷
翰林院學士
正統?年-正統10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15卷
[不詳](內閣辦事)
正統9年-天順1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15卷
殿試讀卷官(讀卷官)
正統10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27卷
戶部右侍郎
正統10年-正統14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34卷
翰林院學士(兼)
正統10年-景泰2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44卷
殿試讀卷官(讀卷官)
正統13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64卷
戶部尚書(本部尚書)
正統14年-天順1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81卷
[不詳](同知經筵事)
景泰1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96卷
殿試讀卷官(讀卷官)
景泰2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01卷
少保
景泰2年-天順1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11卷
文淵閣大學士(兼)
景泰2年-天順1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11卷
太子太傅(兼)
景泰3年-天順1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15卷
殿試讀卷官(讀卷官)
景泰5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38卷
[不詳](庶吉士……提督考校)
景泰5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39卷
[不詳](纂修天下地理志)
景泰5年-景泰?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43卷
寰環宇通志總裁
景泰?年-景泰7年
國朝獻徵錄 ,1冊13卷 ,3
華蓋殿大學士(兼)
景泰7年-天順1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66卷
賜……誥命並封贈其祖父母父母妻
正統12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60卷
賜……誥命並封贈其祖父母父母妻
景泰1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198卷
賜……誥命並封贈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
景泰4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31卷
光祿大夫
景泰?年-天順1年
水東日記 ,39卷
追復原職並賜諭祭
成化6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86卷
母喪
正統?年-正統[5]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68卷
謫充鐵嶺衛軍
天順1年-天順5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274卷
釋為民
天順5年
明實錄:英宗實錄 ,335卷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陳循,字德遵,泰和人。永樂十三年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習朝廷典故。帝幸北京,命取秘閣書詣行在,遂留侍焉。
洪熙元年,進侍講。宣德初,受命直南宮,日承顧問。賜第玉河橋西,巡幸未嘗不從。進侍講學士。正統元年兼經筵官。久之,進翰林院學士。九年入文淵閣,典機務。
初,廷議天下吏民建言章奏,皆三楊主之。至是榮、士奇已卒,循及曹鼐、馬愉在內閣,禮部援故事請。帝以楊溥老,宜優閒,令循等預議。明年進戶部右侍郎,兼學士。土木之變,人心洶懼。循居中,所言多採納。進戶部尚書,兼職如故。也先犯京師,請敕各邊精騎入衛,馳檄回番以疑敵。帝皆從其計。
景泰二年,以葬妻與鄉人爭墓地,為前後巡按御史所不直,循輒訐奏。給事中林聰等極論循罪。帝是聰言,而置循不問。循本以才望顯,及是素譽隳焉。
二年十二月進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帝欲易太子,內畏諸閣臣,先期賜循及高谷白金百兩,江淵、王一寧、蕭鎡半之。比下詔議,循等遂不敢諍,加兼太子太傅。尋以太子令旨賜百官銀帛。逾月,帝復賜循等六人黃金五十兩,進華蓋殿大學士,兼文淵閣如故。循子英及王文子倫應順天鄉試被黜,相與構考官劉儼、黃諫,為給事中張寧等所劾。帝亦不罪。
英宗復位,于謙、王文死,杖循百,戍鐵嶺衛。
陳循在宣德時,御史張楷獻詩忤旨。循曰“彼亦忠愛也”,遂得釋。御史陳祚上疏,觸帝怒,循婉為解,得不死。景帝朝,嘗集古帝王行事,名《勤政要典》,上之。河南江北大雪,麥苗死,請發帑市麥種給貧民。因事進言,多足采者。然久居政地,刻躁為士論所薄。其嚴譴則石亨輩為之,非帝意也。
亨等既敗,循自貶所上書自訟,言:“天位,陛下所固有。當天與人歸之時,群臣備法駕大樂,恭詣南內,奏請臨朝。非特宮禁不驚,抑亦可示天下萬世。而亨等儌幸一時,計不出此,卒皆自取禍敗。臣服事累葉,曾著微勞,實為所擠,惟陛下憐察。”詔釋為民,一年卒。成化中,于謙事雪,循子引例請恤,乃復官賜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