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弱水

陳弱水

陳弱水,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受業於余英時。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並長期任職於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任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聘研究員。研究領域為隋唐五代史、中國思想史、比較思想史。

著有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中國文化史》(合著)、《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隱蔽的光景: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以及論文數十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弱水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台灣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台灣大學
  • 最高學歷:博士
個人學歷,個人經歷,榮譽記錄,主要著作,人物特寫,

個人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1978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班,1980-1981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1987

個人經歷

史語所副研究員(1993.8-2000.5),研究員(2000.5-2006.8),合聘研究員(2006.11- )
史語所歷史學組主任暨副所長(2000.6-2001.10),副所長(2001.10後專任-2003.10)
中研院李遠哲院長特別助理(2004.12-2006.10)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1994-2001),兼任教授(2001-2006),專任教授(2006.8- ),文學院副院長(2007.8-2008.7)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門召集人(2006.1-2008.12)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一年期,2003.10-2004.9)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1994-2001),兼任教授(2001-2003),合聘教授(2003-2006)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文與文化系客座教授(2000.1-2000.5)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系助理教授(1988-1993)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師(1987-1988)

榮譽記錄

Whiting Fellow, 1986-87
Invited Visiting Fellow,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3年4月20日至6月24日)
Chuan Lyu Lectures, 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3年5月13、15日)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2007-2012)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10-2012)

主要著作

專書
1. 《論「成色分兩說」闡釋之流變》(台北:學生書局,1978)。
2. 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 773-819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aperback edition, 2006).
3. 陳弱水、王健文等合著,收入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撰寫中古部分。
4. 《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9月;簡體字版,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3月)。
5. 《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7年4月)。《隱蔽的光景: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簡體字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7)。
6. 《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簡體字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8)。
7. 《柳宗元與唐代思想變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
論文
1. 〈梁漱溟與「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收入梁漱溟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問學出版社,1977),「附錄」,頁217-225。
2. 〈「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3 (1981):79-116。
3. 〈追求完美的夢:儒家政治思想的烏托邦性格〉,收入劉岱、黃俊傑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211-242。
4. 〈立法之道:荀墨韓三家法律思想要論〉,收入劉岱、黃俊傑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79-105。
5. 〈思想與社會的動態關係〉,《中國論壇》252 (1986):53-56。
6. 〈歷史上的二二八事變〉,《歷史月刊》17 (1989):20-24。
7. 〈最近五年來 (1989-1993) 唐代學術研究概況──歐美西文部分〉,《中國唐代學會會刊》4 (1993):211-220。
8. 〈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5.1 (1994):1-49。
9. "Reply to Professor Charles Hartma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9.5 (1994): 1828-1829.
10. "Empress Wu and Proto-feminist Sentiments in T'ang China," in Imperial Rulership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a, ed. Frederick P. Brandauer and Chun-chieh Huang (Seattle;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4), pp. 77-116.
11. "'Public Virtue' and 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ies: Some Reflections," in The Predicament of Modernization in East Asia, ed. Yun-han Chu and Eric Wu (Taipei: National Cultural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e for National Policy Research, 1995), pp. 81-96.
12. 〈關於華人社會文化現代化的幾點省思:以公德問題為主〉,收入朱雲漢、吳東升編,《東亞現代化的困境與出路》(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中華文化復興總會,1995),頁98-121。本文(文字稍有不同)另收入《當代》101 (1995):46-63。
13. 〈傳統中國史研究與台灣史學的未來〉,《當代》111 (1996):104-113。後收入康樂、彭明輝編,《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收入邢義田黃寬重鄧小南總主編,《台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4月〕,第1冊),頁44-53。
14. 陳弱水、李貞德合著,〈中研院史語所漢籍全文資料庫介紹〉,《中國圖書館學會會訊》4.3 (1996):4-10。
15. 〈試探唐代婦女與本家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1 (1997):167-248。
16. 〈李翱「答韓侍郎書」考〉,《大陸雜誌》94.3 (1997):1-2。
17. 〈公德觀念的初步探討──歷史源流與理論建構〉,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2 (1997):39-72。
18. 〈思想史中的杜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1 (1998):1-43。
19. "Culture as Identity during the T'ang-Sung Transition: The Ch'ing-ho Ts'uis and Po-ling Ts'uis," Asia Major 9.1/2 (1996; actual publication date: June 1998): 103-138.
20. 〈一九四九年前的陳寅恪:學術淵源與治學大要〉,收入杜正勝王泛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上冊,頁103-118。另收入《當代》133 (1998):18-29。
21. 〈〈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3 (1998):423-482。
22. 〈試談電子文獻資料庫在歷史研究上的套用〉,《古今論衡》1 (1998):53-57。
23. 〈隋代唐初道性思想的特色與歷史意義〉,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1999),頁469-494。
24. 〈日本近代文化與教育中的社會倫理問題〉,《台灣教育史研究通訊》3 (1999):13-16。
25. 〈從〈唐晅〉看唐代士族生活與心態的幾個方面〉,《新史學》10.2 (1999):1-27。
26. 〈論中唐古文運動的一個社會文化背景〉,《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217-246。
27. 〈日本近代思潮與教育中的社會倫理問題──一個初步的考察〉,《新史學》11.4 (2000):65-103。
28. 〈現代中國史學史上的陳寅恪──歷史解釋及相關問題〉,《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27-65。
29. 〈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階層興起的幾點觀察〉,《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北京:中華書局,2001),第3卷,頁88-106。
30. "Anti-Buddhism and Intellectual Conditions in Sixth and Seventh Century China",收入周質平、Willard J. Peterson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頁97-120。
31. "Han Yu," in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hilosophy, ed. Antonio S. Cua (New York: Roultedge, 2003), pp. 288-291.
32. "Li Ao," in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hilosophy, ed. Antonio S. Cua (New York: Roultedge, 2003), pp. 385-387.
33. 〈小說中所見的唐代婦女與本家〉,《中國史研究》(韓國)20 (2002):65-78。另收入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第6集,頁93-107。
34. 〈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收入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北京大學盛唐研究叢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下冊,頁659-694。
35. "Writing and historical research",《古今論衡》9 (2003):24-30。
36. 〈台灣學界唐宋婦女史研究的課題與取向〉,《唐代史研究》(日本)6 (2003):106-112。
37. 〈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的與整體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7 (2003):87-144。
38. 〈傳統心靈中的社會觀──以童蒙書、家訓、善書為觀察對象〉,收入李丁贊等著,《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4),頁63-109。
39. 〈デジタルア—カイブと東洋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の經驗から〉(山下一夫譯),《漢字文獻情報處理研究》5 (2004):26-38。
40. 〈說義三則〉,收入丘慧芬編,《自由主義與人文傳統:林毓生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5),頁151-192。
41. 〈「中華思想共有圈」についてのいくつかの見方〉(小野泰教譯),《中國:社會と文化》20 (2005):35-42。本文中文原稿〈關於「中華思想共有圈」的幾點看法〉略經修訂後收入《當代》232 (復刊114期;2006.12):60-75。
42. 〈唐代的一夫多妻合葬與夫妻關係──從景雲二年〈楊府君夫人韋氏墓志銘〉談起〉,《中華文史論叢》總81 (2006):173-202。
43. "Wong Chong," in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nd edition, ed. Donald Borchert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6), vol. 9, pp. 723-724.
44. "Han Yu," in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nd edition, ed. Donald Borchert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6), vol. 4, pp. 220-221.
45. "Li Ao," in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nd edition, ed. Donald Borchert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6), vol. 5, p. 316.
46. 〈墓誌中所見的唐代前期思想〉,《新史學》19.4 (2008):1-28。
47. 〈唐代長安的宦官社群──特論其與軍人的關係〉(附日文摘要),收入妹尾達彥編,《都市と歴史學‧第2集‧國際シンポジウム東アジアの都市史と環境史-新しい世界へ》(東京:中央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室,2009.3),頁417-441。
48. 〈王弼政治觀的一個解釋〉,《古今論衡》19 (2009):81-92。
49. 〈文學與文化──論中唐思想變化的一條線索〉,收入田浩 (Hoyt Tillman) 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12),頁3-55。
50. Jo-Shui Chen, Dorothy Ko, Angela Ki Che Leung and Robin Yates, "Epilogue," in Overt and Covert Treasures: Essays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ed. Clara Wing-Chung Ho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51. 〈台大歷史系與現代中國史學傳統(1950-1970)〉,《台大歷史學報》,第45期(2010年6月),頁117-154。
52. 〈公私再議:與溝口雄三先生對談〉,收入陳光興孫歌、劉雅芳編,《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考方法》(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0年7月),頁75-83。
書評
1. "Review of Charles Hartman, Han Yu and the T'ang Search for Un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0.3 (September 1990): 404-405.
2. "Review of Kidder Smith, Jr., et al., Sung Uses of the I Ch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0.4 (December 1991): 921-922.
3. "Review of Arthur Waldron,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From History to My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acific Affairs 65.1 (March 1992): 97-98.
4. "Review of T. H. Barrett, Li Ao: Buddhist, Taoist or Neo-Confuci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2.4 (December 1993): 974-976.
5. "Review of Hoyt Tillman, Confucian Discourses and Chu Hsi's Ascendanc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Pacific Affairs 67.2 (June 1994): 274-276.
6. 〈評康樂著《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新史學》8.1 (1997):161-168。
7. "Review of Anthony DeBlasi, Reform in the Balance: The Defense of Literary Culture in mid-Tang China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3.3 (July-September 2003): 675-677.(實際出版日期為2004年下半年)
編輯整理
1. 《台灣史英文資料類目》(台北: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1996)。
2. 陳弱水、王泛森主編,《思想與學術》,收入邢義田黃寬重鄧小南總主編,《台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4月),第4冊。

人物特寫

高中時代,陳弱水對西洋文學、歷史和哲學都有興趣,不過後來才察覺,對於文學的興趣主要在文學評論方面。1974年他考入台大歷史系。父親受胡適的影響很深,陳弱水因此也讀過家裡所藏的胡適著作,也在圖書館看過《自由中國》等舊刊,了解一些殷海光的思想。對他而言,胡適的影響比殷海光更為深遠。大學時代,正是美國的余英時林毓生張灝等華裔歷史學者對台灣產生影響之際。陳弱水既讀余英時和林毓生的書,也讀唐君毅牟宗三的書,主要興趣在思想史。1975年初,林毓生到台大歷史系任客座教授,陳弱水聽他的課後感覺頗有收穫,開始花力氣學英語。讀了台大歷史研究所一年後,陳弱水考入美國耶魯大學,成為余英時的學生。陳弱水本科畢業後先去當了兩年兵,一年在桃園,一年在金門,回來是1980年,就進了台大歷史研究所一年級,只念了一年就到耶魯大學的博士班念書。陳弱水的歷史專業教育有十一年半,本科四年,碩士一年,博士班六年半,這十一年半中,在台大只有五年。所以他受到台灣學界影響比較少,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學界。耶魯大學是美國人文學界的核心,知識力量、學術力量不是台灣大學所能比的,所以這六年半對他的影響很大。在耶魯,他基本上跟余英時史景遷兩位先生讀中國史,也修讀歐洲思想史。選擇耶魯,是因為余先生在耶魯的緣故。
在耶魯大學時,陳弱水擔任過余英時和史景遷的助教,耳濡目染深受教益。攻讀中國思想史幾年後,陳弱水將自己的研究方向確定在唐史。1987年在耶魯大學博士畢業後,陳弱水留校教了一年書。1988年至1993年到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其間和葉嘉瑩同事一年半。回到台灣後,陳弱水長期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後成為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同時也是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的合聘研究員。在治學的同時,陳弱水始終關注和思考公共事務。現在,陳弱水不時應邀到大陸進行學術訪問,他的多種著作出版了簡體字版。
陳弱水和太太周婉窈是台大的同班同學,後來同赴美留學。回到台灣後,兩人都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周婉窈在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台灣日據時代的歷史,也研究17世紀的台灣。如今兩人都在台大任教授。陳弱水介紹,周婉窈對文學和藝術都有很大興趣,充分結合到她的歷史研究之中。生活中,年輕的時候夫婦倆喜歡旅行,但現在太忙,休閒時主要聽古典音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