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岱(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

陳岱(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岱,冶金專家。中國氧化鋁廠工程設計的奠基人。他主持設計了採用有中國特色的燒結法的第一座氧化鋁廠,並且是氧化鋁生產混合聯合法的創始人,為中國鋁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名的還有中國礦業大學教師陳岱以及常州中醫院醫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15年2月11日
  • 職業:冶金專家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理科碩士畢業
  • 主要成就:主持設計了採用有中國特色的燒結法的第一座氧化鋁廠
簡介,生平,工程設計奠基人,混合聯合法,人物簡歷,主要論著,

簡介

陳岱,輕金屬冶金專家。浙江鎮海(今寧波)。1937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化學系。1941年獲燕京大學理科碩士學位。曾任資源委員會電化冶煉廠工程師、遼寧水泥公司副總工程師。建國後,歷任山東鋁廠副總工程師,瀋陽鋁鎂設計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兼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金屬學會第二、三屆常務理事。是第三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是我國第一個氧化鋁廠(山東鋁廠)建設的技術負責人,研究了我國一水硬鋁石型鋁士礦燒結法生產技術和用混合聯合法生產氧化鋁的技術,均取得成果。

生平

1915年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市。1933年入北京燕京大學化學系陶瓷專業學習,立志在發展祖國工業上有所貢獻。1937年大學畢業,獲科學學士學位後,到南京永利化學公司硫酸錏廠工作。抗日戰爭開始後,工廠被炸停工,陳岱轉到浙江大學附屬高級職業學校任教。為了鑽研耐火材料技術和進一步深造,1939年他重返燕京大學,1941年獲碩士學位;同年到四川綦江電化冶煉廠任副研究員,從事耐火材料研究工作。
1945年,陳岱調到重慶耐火材料廠工作,任工程師,隨即被派去美國哈伯森渥格公司所屬的耐火材料廠實習,收穫很大。1946年回國,到遼寧水泥公司工作,任副總工程師兼小屯水泥廠廠長。
1949年,陳岱從上海華東軍政委員會重工業處調到山東冶煉總廠任副總工程師兼水泥廠廠長。1950年,國家決定將該廠建成氧化鋁廠,任命陳岱為副總工程師,負責技術工作。在技術資料殘缺不齊,又沒有氧化鋁專業技術人員的情況下,他毅然承擔起開拓中國氧化鋁工業的重擔,自覺地沿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開展工作。深厚的基礎理論功底是陳岱以工作的重要基礎。他組織領導技術人員,堅持從氧化鋁生產的基礎研究做起,逐個攻克技術難關,進行工程設計,終於在1953年建成中國第一個氧化鋁廠(即501廠),並一次投產成功。為此,陳岱被授予501廠建廠一等功臣稱號。1954年,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承擔501廠二期擴建工程設計,陳岱任設計總負責人。工程於1956年建成投產。同年,該項設計獲得工業部科學技術重獎,陳岱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參加了全國第一屆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
青銅峽鋁廠青銅峽鋁廠
1957年,為了加強鄭州鋁廠工程設計的技術領導力量,陳岱調到瀋陽鋁鎂設計院任設計總負責人。1962年,陳岱再次主持501廠填平補齊設計,將該廠年生產能力提高到28萬噸,技術經濟指標大幅度提高。同年,鄭州鋁廠進行技術改造,在討論改造方案時,陳岱根據河南鋁礦的特點提出了在拜爾法赤泥中配入新礦石進行燒結的重大技術措施,解決了生產難題,形成了中國獨具特色的氧化鋁生產混合聯合法新工藝。
陳岱在瀋陽鋁鎂設計院工作22年,組織和指導了501廠和鄭州鋁廠的設計、建設和生產工作,培養和造就了一支1000多人的鋁鎂設計隊伍。他支持試驗中國自行設計的8萬安培上插陽極鋁電解槽和13.5萬安培大型預焙陽極鋁電解槽取得成功,已用於青銅峽鋁廠和包頭鋁廠的設計並建成投產。這是中國自行設計、試驗開發的技術,對中國電解鋁技術的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
1979年,陳岱調回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任副總工程師、副院長,從事有色金屬工業規劃工作。1982年,他參加了2000年前中國有色金屬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親自編寫了《有色金屬2000年發展規劃》附屬檔案。該規劃附屬檔案為中國優先發展鋁工業的指導方針提供了充實的論據。實際上,中國“七五”和“八五”規劃中鋁和其他有色金屬基地的布局,基本上是按這個規劃確定的。在規劃工作中,他提倡要重視供需量的預測,做到規劃定量化。在他的倡導下,1987年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用多種方法預測了2000年前原鋁的需求量,為國內有關部門廣泛引用。陳岱是中國用多種預測方法系統地進行鋁需求預測的倡導人。他積極主張利用中國鋁礦和水電資源優勢搞鋁電聯合開發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應優先發展鋁工業的戰略,並擔任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課題負責人,對中國鋁工業的發展戰略、能源和布局提出了重要見解,為國家領導部門決策起到了參謀諮詢作用。
進入90年代後,陳岱已近80高齡,仍然對中國鋁工業的生產建設盡心竭力,每天堅持上半天班,研究處理鋁業界提出的技術問題。他患有嚴重的視網膜脫落,一隻眼睛已經失明,另一隻眼睛又患白內障,視力僅0.03,靠放大鏡閱讀資料,還親自動手計算和寫文章,從不間斷。當別人關切地勸他少看書、少寫東西時,他總是說:“眼睛是越來越壞,但不抓緊看點、寫點東西,就沒有工作的機會了。”他一直在搶時間為中國氧化鋁事業獻計獻策。從1985年以後,他先後參加了貴州鋁廠和山西鋁廠的生產改進工作以及山東鋁廠、鄭州鋁廠、貴州鋁廠和山西鋁廠的技術改造方案研討工作。他不顧行走困難,往返於這些工廠之間,孜孜不倦、一絲不苟、自覺自愿地盡義務、作貢獻。陳岱曾當選為第三、第四、第五屆人大代表,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常務理事,輕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1960年、1962年、1964年和1978年被評為遼寧省先進工作者;1979年獲冶金部勞動模範稱號。曾兼任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專家專員會委員,貴州鋁廠高級顧問。他為開拓中國氧化鋁工業和發展鋁工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深受鋁業界歡迎和敬重的鋁冶金專家。

工程設計奠基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中國沒有鋁工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即決定在東北興建包括鋁礦山、氧化鋁、電解鋁、炭素製品和鋁材加工的完整鋁工業生產系統,為國防航空電力機械工業建立可靠的材料基礎工業。根據當時的中蘇協定,這些企業的設計、生產技術和設備均由蘇聯提供。後因原計畫套用遼寧本溪的鋁礦達不到蘇聯要求的標準;而山東鋁礦資源可滿足基本要求,並有日本人在侵華戰爭時期在原山東冶煉總廠未建成的氧化鋁廠作基礎,就改在山東建設氧化鋁廠,其產品供東北撫順電解鋁廠作原料。1950年5月,重工業部將該廠改名為501廠,並決定在原冶煉總廠的基礎上,由中國自行設計、建設和提供設備,改建成生產規模為35000噸的氧化鋁廠。同時,任命陳岱為廠副總工程師,負責技術工作。當時,要靠自己的力量設計建設氧化鋁廠,在人才、技術上存在許多困難。首先,日本人擬建設的氧化鋁廠,規模為年生產能力6萬噸,以淄博地區高矽鋁礦為原料,採用燒結法生產,全部設備分為三個系列,基建工程僅土建基本竣工,生產設備僅安裝了第一系列的20%,其他基本沒有動工;加之由於戰爭,已建成的部分破壞嚴重,礦場及廠外工程——輸水管線、輸變電設施和鐵路專用線已蕩然無存,廠內建築、電器設備和機械設備的部件全都拆卸一空。此外,日本投降時,原有的設計檔案和圖紙已全部焚毀,只有一份憑回憶手寫的設備清單,全廠沒有一個曾在日本占領時期工作過的技術人員;而且當時參加501廠建設的人員中沒有一個學過氧化鋁生產。陳岱面臨的不僅是從耐火材料領域改行從事氧化鋁工業的巨大困難,而且山東鋁礦又是難處理的、工業品位低的原料。國際上普遍採用的是優質三水鋁礦,用拜爾法生產氧化鋁。而501廠要用燒結法處理這種低品位鋁礦石生產氧化鋁,技術上是否可行,存在著尖銳對立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燒結法生產不出氧化鋁,即使生產出來,質量也不能滿足電解鋁的要求,電解出的鋁不能用來製造飛機,會貽誤國防建設。陳岱深知這項任務的風險,但也懂得建設成鋁工業體系對國防和工業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認為自己雖然是氧化鋁工業的外行,但建國之初缺乏人才,自己是工程技術人員,又搞過水泥工業,就毅然挑起了這副重擔。他決心從學習燒結法生產氧化鋁的技術開始,從抓試驗入手,分步進行。首先,他仔細研究了過去日本人在刊物上發表的研究報告,進而根據廠內已安裝的氧化鋁生產設備和混凝土設備基礎,核對設備清單,繪製出生產流程系統圖,並按此相應安排試驗項目和工程進度。其中最困難的是從熟料溶出開始到分解的濕法車間,沒有其他工業的經驗可資借鑑。因此,他將這部分的設計和施工圖,安排在半工業試驗得出結果後再進行。在試驗研究工作中,陳岱首先要求建立試驗工廠,抓全流程試驗,為設計和生產提供有關數據和工藝技術條件。就這樣,陳岱組織一批技術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各濕法車間的試驗和工程設計。1952年,編制上報了501廠的初步設計。
炭素製品炭素製品
機械工業機械工業
1953年11月11日,501廠建成投產,半個月內生產即轉入正常,各項技術經濟指標接近設計要求。1954年7月1日,陳岱被評為建廠一等功臣。1954年10月,陳岱又承擔了501廠二期擴建工程設計,規模為年產氧化鋁12萬噸。工程於1956年完成。同年,該廠的生產技術指標全部超過蘇聯燒結法工廠的水平。1962年,陳岱再次主持501廠的填平補齊工程設計,將生產能力提高到28萬噸。至1966年,該廠的生產指標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以後新建的鄭州鋁廠、貴州鋁廠、山西鋁廠和中州鋁廠的燒結法都採用了501廠的技術和生產經驗。陳岱成為中國氧化鋁工業工程設計的奠基人,為中國鋁工業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混合聯合法

1953年,501廠考慮二期擴建工程時,國際上處理高矽鋁礦的生產方法只有串聯聯合法和燒結法。當時美國鋁業公司發表的串聯聯合法,是將鋁礦石用拜爾法生產氧化鋁後的赤泥渣用串聯的燒結法二次提取其中的氧化鋁,這樣,氧化鋁和的損失都低;因此,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都優於501廠一期工程燒結法的設計指標。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氧化鋁生產技術水平,陳岱首先提出了研究和採用串聯聯合法的建議。
燒結法燒結法
1956年,籌建鄭州鋁業公司(後改名為鄭州鋁廠)。這是一個包括氧化鋁、電解鋁和碳素製品的聯合企業。當時501廠已生產兩年,雖然技術進步較快,技術經濟指標優於蘇聯的燒結法工廠,但與美國串聯聯合法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鹼耗與能耗高出將近一倍。陳岱不滿足於501廠燒結法已取得的成就,堅持主張鄭州鋁廠採用串聯聯合法,並用河南鋁礦石進行了串聯聯合法試驗。1957年,陳岱從北京調到瀋陽鋁鎂設計院任鄭州鋁廠的設計總負責人,對採用串聯聯合法設計方案做了細緻的研究。1958年初,重工業部批准了鄭州鋁廠採用串聯聯合法設計方案。1960年該項目移交給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鋁鎂處負責設計。同年6月,拜爾法系統建成試車,繼續進行17個月,產量極低,指標極差,被迫中止。隨後,冶金部決定對鄭州鋁廠進行技術改造。此時,陳岱於1956年提出安排的拜爾法赤泥燒結試驗得出結果,迴轉窯運行不足一周即結圈堵塞,證明無法燒結。赤泥無法燒結和拜爾法系統試車失敗證明,鄭州鋁廠原用的串聯聯合法工藝不能進行工業生產。用什麼樣的技術才能救活這個大型聯合企業,是擺在生產和設計人員面前的一個嚴竣問題。
1962年,冶金部派出鄭州鋁廠技術改造工作組。在討論技術改造方案時,有的認為拜爾法試車失敗已證明該法不適於處理中國鋁礦,無法進行工業生產,主張改用可靠的燒結法;有的認為串聯聯合法技術成熟,國外有生產實例,堅持原設計,不能後退。此時,陳岱作為採用串聯聯合法的建議人,不同意退到燒結法。他耗費了很長時間研究美國串聯聯合法的赤泥燒結技術,但無眉目。當他認識到串聯聯合法的技術難關不能在短時期內獲得解決之後,便下決心突破這個框框,走自己的路。經過深思熟慮,他終於提出了在拜爾法赤泥中配入新礦石進行燒結的重大技術建議。該建議可以提高熟料的熔化點,因而可以保證赤泥燒結和控制生產操作,解決了生產上的重大技術難題,從而,首創出一種適用於中國高矽鋁礦生產氧化鋁的新方法,如今通稱為混合聯合法。
碳酸鈉碳酸鈉
混合聯合法的實質是以美國的串聯聯合法為基礎,汲取蘇聯平行聯合法用碳酸鈉代替苛性鈉的補鹼優點,結合中國燒結法的燒結和熟料溶出技術,綜合組成的一種新方法。其優點一是配入新礦可以調節熟料的組成,便於燒結;二是增加了碳酸分解,可以平衡拜爾法和燒結法兩個系統的鹼量。這個生產工藝在鄭州鋁廠技術改造方案中提出後,得到冶金部批准實施。1966年,混合聯合法試車,拜爾法赤泥燒結生產順利,鄭州鋁廠救活了。至70年代後期,氧化鋁實收率達92%,耗鹼量的單耗為60~70千克,達到了世界上用優質鋁礦生產氧化鋁的先進水平。該法已推廣到貴州和山西兩個大型氧化鋁廠,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氧化鋁生產工藝。

人物簡歷

1915年  2月11日生於上海市
1937年   畢業於燕京大學化學系陶瓷專業,獲科學學士學位。
1937年  任南京永利公司硫酸錏廠技術員。
1937~1938年 任浙江大學附屬高級職業學校教員。
1939~1941年 在燕京大學研究院學習,獲化學系陶瓷專業碩士學位。
1941~1945年 任四川綦江電化冶煉廠副研究員。
1945年 任重慶耐火材料廠工程師。
1945~1946年 在美國哈伯森渥格公司所屬的耐火材料廠實習。
1946~1948年 任遼寧水泥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小屯水泥廠廠長。
1949年  在華東軍政委員會重工業處工作。
1949~1953年 任山東鋁廠副總工程師。
1954~1957年 任北京有色冶金設計院設計總負責人。
1957~1979年 任瀋陽鋁鎂設計院總負責人辦公室主任、副院長、總工程師。
1979年~ 任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副院長。

主要論著

1 陳岱,閻鼎歐,劉潤田等,根據中國鋁礦資源特點走自己發展氧化鋁生產技術的道路.輕金屬科學會議論文,1978,
2 陳岱,閻鼎歐,劉潤田等.中國用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為原料生產氧化鋁的經驗與問題.中國金屬學會年會論文,1982.
3 陳岱.中國發展鋁工業優勢的探討.有色金屬工業1983(7):1~18;(8):1~15.
4 陳岱.中國氧化鋁成本和國外的比較.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1984.
5 陳岱,楊瑞祥,閻鼎歐.中國鋁工業技術進步的回顧與展望.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首屆學術會議論文,1986.
6 陳岱.關於發展中國鋁工業的鋁礦資源、電力供應及對策.有色技經通訊,1986(5):1~22.
7 陳岱.紀念現代鋁工業一百周年——國際鋁工業的經驗與教訓.有色金屬工業,1986(24):2~12.
8 陳岱.發展中國鋁工業的戰略目標和鋁的消費政策.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1988.
9 陳岱.國際市場氧化鋁的供求平衡、貿易和價格的研究.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1988.
10 陳岱.中國原材料工業發展戰略及對策研究·第8部分鋁工業章.國務院經濟技術發展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技術研究所“七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計畫重點課題,1989.
11 陳岱,宋澤敏.建設拉西瓦水電站增加五十萬噸鋁產能的經濟性探討.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1989(1):1~5;2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