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官莊鄉(陳官莊)

陳官莊鄉

陳官莊一般指本詞條

陳官莊,淮海戰役/徐蚌會戰陳官莊決戰中心戰場。陳官莊烈士陵園是國家AAAA級景區。2018年10月18日,陳官莊淮海戰役紀念館被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稱號。

陳官莊位於河南省永城市東偏北18公里,曾稱耿梨村、韓雙廟。清初出一貢生名陳魯官(又說始為陳莊,清末出一秀才陳汝秀當了官),故名陳官莊。

全鄉面積30.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117個村民組,2.052萬人,耕地2.5萬畝。陳官莊皮毛市場是全國著名的三大皮毛交易市場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官莊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河南省永城市
  • 下轄地區:陳官莊、胡莊等1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陳官莊
  • 電話區號:0370
  • 郵政區碼:476600
  • 地理位置:永城東偏北部
  • 面積:30.6平方公里
  • 人口:2.052萬人
  • 方言:中原官話-徐淮片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陳官莊烈士陵園
  • 機場:徐州觀音/商丘觀堂機場
  • 火車站永城北站
  • 車牌代碼:豫N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行政區劃,紅色故土,陳官莊烈士陵園,杜聿明指揮部舊址,經濟,農業,工業,發展戰略,

歷史沿革

1975年建陳官莊公社,1984年改鄉。

地理環境

陳官莊鄉位於永城市東偏北20公里,豫皖蘇魯四省交界處,東與安徽省蕭縣接壤,是永城出入蘇、皖的門戶,311國道穿鄉而過,交通便利,全鄉總面積30.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117個村民組,2.052萬人,4700戶,2.5萬畝耕地。鄉政府駐陳官莊村。
陳官莊鄉

行政區劃

2002年底,轄14個村(陳官莊、胡莊、黃松林、李門莊、劉集、郭樓、堌尚、潘窯、陳莊、楊寨、左寨、張大莊、王莊、李莊),113個村民組,56個自然村。
陳官莊陳官莊

紅色故土

陳官莊地區殲滅戰烈士陵園陳官莊地區殲滅戰烈士陵園
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河南永城東北部的陳官莊,經歷了淮海戰役戰火,見證了世事更替。

陳官莊烈士陵園

陳官莊烈士陵園是淮海戰役圍殲杜聿明的中心戰場。陵園坐北向南,正中為花崗岩烈士紀念碑,高25米,上刻周恩來手書“淮海英雄永垂千古”。碑前為廣場,碑後兩側有烈士陳列館和紀念館,北部松林中有烈士公墓和單人墓,墓周有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
陳官莊戰役是淮海戰役中繼碾莊、雙堆集戰役之後,對杜聿明的最後決戰,是持續時間最長、傷亡最多、勝利最大的戰役階段。

杜聿明指揮部舊址

烈士陵園後存有淮海戰役國民黨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指揮部舊址,舊址再現了當時陳官莊戰役杜聿明、邱清泉等人的指揮狀態、“院中有樹為困”的逸事。陳官莊烈士陵園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約有10萬人到此緬懷先烈。永城市斥資9000多萬元對陳官莊烈士陵園進行改、擴建,傳承發揚紅色精神。

經濟

農業

2004年7月,陳官莊鄉政府為該鄉張玉樂協調貸款4萬元在王莊村建起了占地10畝的溫室大棚雙孢菇生實試基地。他的雙孢菇實試地1畝地為他帶來8000餘元的純收入,5月16日,由鄉政府組織的全鄉14個村委的村支書來他的雙孢菇生產基地學習,全鄉發展溫室雙孢菇大棚1000多畝,雙孢菇種植成為陳官莊鄉又一個新經濟成長點。  2004年2月,陳官莊又一項目淮海萬頭養豬場落戶陳莊村。淮海萬頭養豬場由淮北市人謝方田投資600餘萬元興建,占地60畝,預計年產生豬3萬多頭,對陳官莊鄉畜牧業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

工業

皮毛
陳官莊皮毛市場是全國著名的三大皮毛交易市場之一,上市人員達5000餘人,交易額400餘萬元,尤其是羽絨交易量大,是廣大客商進行交易的理想場所。東西分別是安徽省肖縣青龍集和本市茴村鄉,各相距3公里,是蘇、魯、豫、皖四省鴨、鵝毛集聚之地,市場位於311國道北側,交通方便,合理規範。
該鄉是一個革命老區,著名的淮海戰役陳官莊殲滅戰就發生在這裡。陳官莊因淮海戰役而聞名於世,但其經濟發展在永城市卻一直處於下游,是出了名的“老(革命老區)、少(資源少)、邊(邊遠鄉鎮)、窮(經濟總量低,民眾收入低)”地區。近幾年,陳官莊鄉藉助農民自發形成的特色產業,積極進行引導,努力發展特色村莊;同時利用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這個紅色旅遊資源,搶抓國家發展紅色旅遊機遇,發展商業及服務業。陳官莊鄉的經濟開始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羽絨生產
陳官莊鄉的胡莊村1400多人、360戶居民,有34家羽絨廠,其中3家是投資超過5000萬元的水洗絨廠。胡莊村羽絨生產基地與安徽合肥、六安及浙江蕭山並稱中國4大羽絨生產基地,商丘、鄭州、徐州、淮北等蘇魯豫皖周邊地區的羽絨服生產廠家所使用的羽絨99%由胡莊村羽絨生產基地供應。這樣一個著名的羽絨生產專業村,其羽絨生產的經驗竟是靠一個“要飯的”傳來的!
1986年,安徽六安有個叫壟立品的人到胡莊村乞討。當時,胡莊村里養鴨、鵝的人家很多,那些鴨、鵝屬於自然餵養,成群的鴨、鵝在路邊、村中溝渠里跑,一個村子裡飛得哪兒都是鴨、鵝毛。壟立品看到那么多的鴨、鵝毛,就不再乞討,而是整天掃撿鴨、鵝毛。當時,壟立品生產羽絨的設備極其簡單,他在一個小缸裡面放進撿的鴨、鵝毛,用一個小棍子使勁在缸里攪,然後將飛出的細絨撿起來就是羽絨了。壟立品“生產”幾天羽絨後,就返回六安老家去賣。看他那一天比一天神氣的表情,胡莊村村民知道他收入不低,很多人就向壟立品學習篩選羽絨的方法。壟立品也不保密,就將賣貨的渠道告訴了村民。胡莊村村民在壟立品篩選羽絨的方法上又進行了改進,將撿到的鴨、鵝毛堆在一起,改用芭蕉扇子扇,這種用扇子扇的方法比壟立品攪缸的方法生產得快多了。
就是用這種攪缸和扇子扇的方法,胡莊村很多村民積累了改進生產方式的第一桶金。上世紀90年代初,很多村民購買了飛毛機,胡莊村的羽絨生產步入了現代化階段。
用飛毛機生產出的羽絨屬於初級產品,羽絨服廠家並不能用這種初級產品直接生產羽絨服。初級產品經過水洗機過濾、吸乾之後,才能成為服裝廠的原材料。1998年以前,胡莊村都是將這種飛毛機篩選的初級羽絨出售給安徽、浙江的廠家。1998年,胡莊村開始上馬水洗機項目,這使胡莊村真正成為了羽絨生產基地,很多羽絨服生產廠家聞聲而來,直接從胡莊村進貨。
村民都信財不外露,在胡莊村,你問每個開辦羽絨廠的村民的年收入,村民都微笑不語,沒有人給你說家底。據專家計算,冬天盛季時,一台水洗機一個月的利潤約100萬元,一台飛毛機的利潤也在20萬元以上。由此算算整個胡莊村的年收入,應該是一個令人極其咋舌的數字。
胡莊村的羽絨生產帶動了周邊村莊的發展。胡莊村平均一個月需求的原始鴨、鵝毛是400噸,豫魯蘇皖周邊地區的鴨、鵝毛量遠遠供應不足。胡莊村及周邊村莊出外收鴨、鵝毛的跑遍大半箇中國,到新疆、四川、雲南收鴨、鵝毛的最多,這些收鴨、鵝毛的村民每人每個月的收入在5000元以上。
陳官莊鄉政府利用胡莊村羽絨生產的優勢,引導村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幫助村莊規劃100畝工業園,使生產區與生活區隔開。這樣既有利於羽絨的集中篩選,也有利於村民的生活。
捕鼠器生產
陳官莊鄉還有一個聞名於世的“老鼠夾子”村,這個村一天生產捕鼠器3萬多隻,遠銷全國各地及俄羅斯。據說,在這次洞庭湖鼠患中,當地用於捕捉水耗子的大多數捕鼠器就是陳官莊鄉這個“老鼠夾子”村生產的。被民眾稱為“老鼠夾子”村的這個村莊是楊寨村,位於陳官莊鄉南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陳官莊曾是中國著名的3大皮毛交易市場之一。據當時統計,陳官莊交易大會上商人超5000人,交易額400萬元以上。隨著通信的發達及皮毛市場逐漸開放,皮毛交易逐漸衰退,很多商人電話知道了需求廠家,很多賣皮毛的網上掌握皮毛價格,所以必須集中才能大量銷售的皮毛市場風光不再。
陳官莊鄉皮毛市場逐漸萎縮的同時,由這種皮毛市場帶動的捕鼠器市場卻開始紅火了起來。在上世紀80年代,楊寨村就有很多以編織鐵篩子、手工做捕鼠器的民間手工藝人。但這些手工藝人像豫東大多數農村藝人一樣,只是零星生產。上世紀90年代,楊寨村生產的捕鼠器開始隨皮毛商人走到大江南北。當時,很多皮毛商人都隨車攜帶幾十個捕鼠器,在車停下來過夜時,把捕鼠器放在皮毛四周。老鼠喜歡啃食皮毛,一張好的皮毛被老鼠啃食後就不值錢了。所以,所有皮毛商人在陳官莊鄉收購皮毛後,都要買一些捕鼠器。這些皮毛商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行業內互相交流經驗,就把楊寨村的捕鼠器給交流到了全國各地。很多易鬧鼠患的山區、湖海旁及往俄羅斯出口捕鼠器的商人就慕名找到楊寨村,簽下訂單。
在生產捕鼠器的過程中,楊寨村民以前用鉗子等工具,手工製作捕鼠器,一人一天能做二三十個就是快的了。楊寨村民製作捕鼠器已經半現代化。製作捕鼠器共72道程式,其中截鐵條、彎鐵條、生產彈簧等主要工藝,楊寨村民都研究出了相應的機器。比如,在鐵條兩端製作兩個小圈的工藝,村民在一個方板上做兩個孔道,上面做一個鐵板蓋,將中間彎曲的鐵條兩端往兩個孔道里一放,然後通過把手將鐵板蓋壓下來,鐵條兩端的小圈就成了。熟練後,一放一壓,速度非常快。用這些半自動化的設備,村民一個人平均一天能製作捕鼠器近200個,比以前提高了近10倍。
楊寨村民說,以前一個捕鼠器能掙2元錢,利薄了,一個捕鼠器只能掙2角錢。製作工藝提高了10倍,利潤下降了10倍,村民月收入並沒有提高。在家裡製作捕鼠器,一月一般能收入1000多元,這種工藝適合老年人去做,所以,楊寨村的捕鼠器製作技術向周圍擴散得快。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來的老年人到楊寨村學習製作工藝,在家裡也能掙錢。

發展戰略

該鄉黨委、政府結合自身實際,瞄準市場優勢,發展規模產業,確立了以“產業推動、典型帶動、村企互動”的產業發展戰略。
一是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在確立農業基礎地位的同時,引導農民發展蔬菜、藥材、養殖等高效農業項目,先後建立起陳莊村養殖小區,梁井養牛小區,李莊、固尚、李門莊養雞小區。截至去年年底,規模以上的養雞專業戶達100餘戶,蛋雞存欄10萬餘只,年產蛋20萬公斤,年出售肉雞100多萬隻。在劉集村和左寨村建設了100畝高效反季節蔬菜大棚。農業產業化的良性發展,直接給廣大民眾帶來收入上的提高,專業養殖小區村民人均收入達5000元,超過全鄉人均收入近10%。
二是做大做強羽絨加工業。羽絨加工業是該鄉的支柱產業,通過宣傳引導、政策扶持、建設羽絨工業園區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實,羽絨加工業已從落後的零散經營模式逐步實現了向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規模企業8家,年產值超億元。羽絨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三是全力打造歷史文化名鎮,促進旅遊業發展。該鄉於2008年成功申報了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在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建設方面,該鄉依託省、市的支持,不斷為園區建設提供寬鬆的環境,抽調主要力量,組成專門領導小組,負責園區管理,努力把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打造成歷史文化懷古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