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謨(名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嘉謨先生(1877年——1960年),號貧樂野人,晚年又號貧樂殘叟,漢族,永靖縣白塔川陳家村人。世代業農,家境貧寒。幼時聰明好學,師從河州名儒李如蘭先生,熟諳“四書”“五經”及“時文”,精通詩詞歌賦。及弱冠,參加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舉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考中秀才。當時由科考書院送來“翰苑先聲”“泮水生香”匾額兩幅。

基本介紹

  • 本名:陳嘉謨
  • 字號:號貧樂野人,晚年又號貧樂殘叟
  • 所處時代:清末、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甘肅省永靖縣白塔川陳家村
  • 出生時間:1877年
  • 去世時間:1960年
簡介,評價,

簡介

陳嘉謨先生一生敏於行而訥於言,安貧樂道,淡泊寧靜,一切言行皆依聖人規範,堅信“有德者必昌”“積財不如積德”之古訓,終生置身教育,舌耕講壇,六十餘年如一日,不圖名利,不貪享受,棲居村野,常以“貧樂野人”自稱。
考中秀才後,陳嘉謨決心在自己家鄉辦一個塾館,憑自己所學,教授鄉里子弟。先在村中選了一塊較為僻靜的地點,自籌經費,蓋了幾間教室,做了幾套桌椅。因陳嘉謨對貧寒家庭的子弟,一律不要學費,上好人家自願交費,絕不索取。加之他教學認真,愛生如子,贏得了學生家長及地方廣大民眾的尊敬與愛戴,人們呼之為“陳師傅”。後被推薦去青海省循化縣董府任家庭教師半年,回鄉又任“懋德義學”和“海家寺”私塾教師。
民國21年(1932年),永靖縣第二完校(徐馬家國小)成立,陳嘉謨被聘為國文、歷史教師,歷近20年。後因白塔國小成立,故又聘到該校任教師,旋被任命為校長。兩年後,因年老無力辭職回家。到1945年秋季,又被紅崖子村馬偉丞(回民)聘去,為其講解詩經古文,經數年,深受馬偉丞異常尊重。至1947年底,因年逾古稀,體力不支,辭職回家。

評價

陳嘉謨一生誨人不倦,循循善誘,所教課程,要求學生必須融會貫通。在他任教近20年的徐馬國小,每年全縣統考都名列前茅,因而校風大振,聲名日隆,鄰縣及遠鄉學生,穿山越嶺,不遠千里,紛紛慕名來該校求讀者絡繹不絕,一時學生增至三百多人,盛況空前。
六十年教讀,使他桃李盈門,碩果纍纍,所教學生中出類拔萃者不知凡幾,如魏元忠、肖懷瑾、魏永理、魏永昭、宋文明、魏永正、馮永秀、邵曉天……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僅考中黃埔軍校第十八期的學生中,就有他教過的學生8名。難怪他七十壽辰之時,看到門生列隊、高朋滿座的熱烈場面,又看到學生中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甘願清貧、許身教育並取得了成果時,不禁喜從中來,欣然寫下了:“廿二歲時學成名,不久憑舌幾處耕。這樣度年閱七十,門生門下多門生”的詩句。
陳嘉謨秉性耿直,樂於助人,為人處事以誠信為本,以勤儉為用,以孝悌為教,以仁恕為施。“先生一言,勝於九鼎“,憑著崇高的威望和德范,在鄉里為民眾排憂解難、息事寧人。周圍十里八鄉,哪裡出現糾紛和難以解決的事端,如果叫來陳師傅調停處理,即可平弭。正因這樣,在河州北鄉,只要一提起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師傅”、“老夫子”的大名,人們便肅然起敬。
早在民國初年,白塔寺川的劉家村與河南扎馬池村為黃河中的一塊百餘畝沙灘地發生爭執,後上告到衙門,久拖不決,兩村民眾聚眾爭執,一場械鬥在所難免。陳嘉謨得知後,主動出面調停,折灘地合理劃給兩村,種地植樹,各得其益。
民國18年(1929年),河州一帶鬧饑荒,導河縣(今臨夏市)下撥一批賑濟糧,委派陳嘉謨前往西北部山區為災民發放。在發放賑濟糧過程中,他實事求是,秉公辦事,深為災民所稱頌。民國25年(1936年),縣府巡官劉盛文至白塔村催糧,令其部下將欠糧戶多人繩捆鞭打,聲言要帶到縣裡,企圖索賄。陳嘉謨聞知後前去說理,竟遭巡官百般刁難呵責,一氣之下執杖向劉巡官打去,並說“有啥事我擔當,上縣說去。”劉巡官理屈詞窮,怏怏而去。
陳嘉謨從不妄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垂範人。在家中教育子孫,不廢耕讀,知書達禮,至今悠悠家風,溫和敦厚,稱風鄉里。幾十年教讀之餘,他筆耕不輟,所作楹聯、詩詞文章,幾近盈尺,遺憾的是,這些作品在“文革”中悉被毀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