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撰沆傳

周錫恩(1852——1900),字伯晉,別號是園先生。羅田古羊山人,晚年遷居羅田石源河。幼從張之洞學,未成年即考取秀才,深得張賞識。後就學於武昌書院。1876年優選貢生列為第一。光緒九年(1883年)舉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以其才華甚著,同湖南才子張百熙有“北周南張”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修撰沆傳》
  • 作者:周錫恩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陳沆簡介,

基本信息

《陳修撰沆傳》,周錫恩著。

作者簡介

【字號又名】:字伯晉,別號是園先生

【性別】:男
【民族】:漢
【朝代】:清朝(1852——1900)
【籍貫】:湖北羅田
【生平簡介】:周錫恩(1852——1900),字伯晉,別號是園先生。羅田古羊山人,晚年遷居羅田石源河。幼從張之洞學,未成年即考取秀才,深得張賞識。後就學於武昌書院。1876年優選貢生列為第一。光緒九年(1883年)舉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以其才華甚著,同湖南才子張百熙有“北周南張”之稱。在翰林院供職期間,力主“整治朝綱,振興國運”,上《變法通議》奏章,提出“運會易而氣機更,氣機更而治化因,古今之入莫之能違也”,“學有千年不變之道,政無百年不變之法”,引用大量史實,論證其見解。1888年,以陝西鄉試副主考回北京,時朝廷正議論,商討津沽,津浦兩條鐵路修建方案,大臣多主張將鐵路交外國人修建,周力排眾議,指出借外債修鐵路是下策,交抬外國人修是下下策。主張籌資自修,並提出實行方案,光緒帝稱其“留心時務”。1893年,受任浙江省副主考。試前發現主考受賄舞弊,乃上奏朝廷.被告唆使學生反誣,以是告假回鄉。
甲午戰爭失敗,清政府割地賠款,周憤甚,向朝廷質問:“對口寇一忍再忍,是何道理?”其學生王葆心為之耽憂,周卻說:“即以此獲重譴,亦在所不辭!”不久,在縣城附近老塔山創辦義川書院,推行縣學教師俸給制度,以減輕學生經濟負擔。後在黃州興辦經古書院,首開義理,考據,經濟,詞章四項課目,以倡導新學。主張“今日之學,必擇前人所未有,後世所不可無者為之。”
1896年,羅田遭受水災,周將家中積穀除留下“十日之糧”外全數獻出,並向朝廷呈請賑銀2000兩,米5000擔救濟災民。為防止地方官從中剋扣,貪污,親自下鄉查點災民人數,造具名冊,點名發放。遭地方官忌恨,以其娶族女一事,聯各控告。1900年2月,終以“專事浮誇,不顧行檢”罪名,革職“送交羅田地方官嚴加管束。”周悲憤交加,憂鬱成疾,同年病卒於故里。

陳沆簡介

陳沆(1785~1825) 近代詩人。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今浠水)人。出身於下層官僚家庭。嘉慶十八年(1813)中舉,二十四年(1819)中進士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初年曾充廣東鄉試正考官、禮部會試同考官,官終四川道監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為道光六年(1826)。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為道光五年(1825)。
陳沆於嘉慶後期至道光初年"以詩文雄海內"(周錫恩《陳修撰沆傳》)。他對龔自珍十分傾倒,稱其所著古文為"奇寶"(陸獻《簡學齋詩存跋》),又與魏源為"講學最契之友","有所作必互相質難,期達於精而後已"(陳曾則《先殿撰公詩鈔後序》)。他著《詩比興箋》,著意推求古人通過比興手法言志諷世之意,主張"文字非苟作,有物乃足尊"(《雜詩》)。
陳沆的詩較富有現實內容,反映了嘉慶年間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如《朝城》、《河南道上樂府四章》、《濮州道中》、《蘭陽渡》等,揭示了吏治的腐敗,民生的凋敝,貫穿著作者濟世憫民的胸懷。贈答之作,也富有真情實感。不過由於作者中年以後銳意朱熹之學,詩作多有性理色彩。
陳沆的詩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隨俗轉移,其詩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語言琢煉而達於質樸,才情流溢而氣韻沉深。陳衍論道光以來詩學時,將陳沆列為"清蒼幽峭"一派之首,說他用人人能識之字、能造之句,經匠心熔鑄,"遂無前人已言之意,已寫之景,又皆後人慾言之意,欲寫之景。當時嗣響,頗乏其人"(《石遺室詩話》卷二),指出了他在晚清詩發展中的地位。
陳沆今傳《簡學齋詩存》4卷、《簡學齋詩刪》4卷,共收詩 360餘首,《蘄水縣誌》卷二十二《藝文志》錄《詠史樂府》13首,為集外詩。其《白石山館詩》則是作者手錄詩稿的複印,其詩均見《詩存》。此外有《簡學齋賦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