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壇

陳伯壇

出身貧家,得族親資助入學,熟讀經史義理,兼學中醫。年弱冠,在廣州大馬站懸壺濟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伯壇
  • 別名:文煒
  • 出生地:廣東新會外海鄉(今屬江門市郊區)
  • 出生日期:1863年
  • 逝世日期:1938年
  • 字號:字英畦
人物簡介,著作,

人物簡介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甲午科第七名舉人。為經濟所限,不再求仕進,立志醫業, 鑽研張仲景所著《傷寒論》潛心醫學。
光緒二十五年在廣州書坊街正式設館,掛牌行醫,實行“富者多取而不傷, 貧者減免而受惠”的宗旨,門診只收診金二毫錢。因醫術精通,每日求診者逾百。 時兩廣總督譚鐘麟患失眠症,屢醫不愈, 陳以大劑量桂枝湯使譚服後病癒,一時名聲大噪。
光緒三十一年間, 兩廣總督岑春煊的母親和兒子病重,均得陳施醫治癒。是年冬, 岑創辦兩廣陸軍軍醫學堂(後稱廣東陸軍軍醫學堂),禮聘陳任中醫總教習、中醫主任。 不久,又兼任廣州中醫夜校學館主任,學員45人。他日間應診, 晚間授傷寒課,有時還到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講課。當時, 他與正果和尚、趙鶴琴齊名,是廣州三位有名望的中醫師之一。
1924年,他攜眷赴香港定居, 在中環文鹹東街租鋪設“陳伯壇寓”,掛牌行醫。診金收港幣一元,出診增加十倍。 其行醫宗旨有所改變,但依然門庭若市,求醫者眾多。他在業醫之餘,撰文著述,辛勤不息。他深得張仲景的傷寒論要旨,旁及各家;且不固守舊說,著意創新,以精、警、整、 醒四字為運行醫術的方法(即:精通三陰三陽、五運六氣;警覺那些有誤的,對醫書不生搬硬套; 整理有層次,或從表面入里,或由里而發外;醒神清腦,隨機應變); 對醫理堅持“四不”(不剝削、不阿附、不隨便敷衍、不拾人唾餘),對前人注釋張仲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絕不盲從附和, 悉心探索,創新醫理;對傳統中醫的規例有所突破。特別是使用大劑量,對病人大膽對症下藥,其用藥劑量多至一劑有三四斤(1500-2000克),故被稱為“陳大劑”, 有廣東四大名醫之一和廣東四大怪醫之一的稱譽。
陳伯壇晚年在香港一邊行醫,一邊著書, 還獨資創辦伯壇中醫學校,參與授課。三四十年來,培育中醫人材千百計, 其中成為醫界名流的有在港業醫的陳甘棠、陳遂初、陳仿周、陳柳一、陳鑒人、陳子石、陳習之、陳瑞甫等;在廣州業醫的有程祖培、 鐘耀奎等;在江門業醫的有趙景明、陳仲明等。
陳注重醫德,視病人之痛苦為自己之痛苦,有濟世扶危的精神,故深得人愛戴。1938年5月29日病逝於香港,終年76歲。

著作

著有《讀過傷寒論》(1929年出版)、《讀過金匱》和《麻痘蠡言》( 1939年出版),共一百餘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