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地蕨

陰地蕨

陰地蕨,中藥名。為陰地蕨科植物陰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 (Thunb.)Sw.的全草。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止咳,止血,明目去翳之功效。常用於小兒高熱驚搐,肺熱咳嗽,咳血,百日咳,癲狂,癇疾,瘡瘍腫毒,瘰癧,毒蛇咬傷,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陰地蕨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瓶爾小草目
  • :陰地蕨科
  • :陰地蕨屬
  • :陰地蕨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毒性:有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一朵雲、背蛇生、散血葉、破天雲、小春花、蛇不見、郎萁細辛、獨腳金雞、獨立金雞、獨腳蒿、冬草、黃連七、雞爪蓮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苦,性微寒。有毒。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止咳,止血,明目去翳。

主治

小兒高熱驚搐,肺熱咳嗽,咳血,百日咳,癲狂,癇疾,瘡瘍腫毒,瘰癧,毒蛇咬傷,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相關配伍

1、治小兒急驚風:陰地蕨15g,加冰糖少許。水燉沖服。(《閩東本草》)
2、治男子婦人吐血後膈上虛熱:陰地蕨、紫河車(銼)、貫眾(去毛土)、甘草(炙、銼)各半兩。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聖濟總錄》抵聖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爛敷。

使用注意

虛寒、體弱及腹瀉者禁服。

採集加工

秋季至次春採收,連根挖取,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陰地蕨,又名花蕨。根狀莖短而直立,有一簇粗健肉質的根。總葉柄短,長僅2-4厘米,細瘦,淡白色,乾後扁平,寬約2毫米。營養葉片的柄細長達3-8厘米,有時更長,寬2-3毫米,光滑無毛;葉片為闊三角形,長通常8-10厘米,寬10-12厘米,短尖頭,三回羽狀分裂;側生羽片3-4對,幾對生或近互生,有柄,下部兩對相距不及2厘米,略張開,基部一對最大,幾與中部等大,柄長達2厘米,羽片長寬各約5厘米,闊三角形,短尖頭,二回羽狀;一回小羽片3-4對,有柄,幾對生,基部下方一片較大,稍下先出,柄長約1厘米,一回羽狀;末回小羽片為長卵形至卵形,基部下方一片較大,長1-1.2厘米,略淺裂,有短柄,其餘較小,長約4-6毫米,邊緣有不整齊的細而尖的鋸齒密生。第二對起的羽片漸小,長圓狀卵形,長約4厘米(包括柄長約5毫米),寬2.5厘米,下先出,短尖頭。葉乾後為綠色,厚草質,遍體無毛,表面皺凸不平。葉脈不見。孢子葉有長柄,長12-25厘米,少有更長者,遠遠超出營養葉之上,孢子囊穗為圓錐狀,長4-10厘米,寬2-3厘米,2-3回羽狀,小穗疏鬆,略張開,無毛。
陰地蕨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2200m的丘陵灌叢陰地或山坡草叢。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鑑別

根莖長0.5-1cm,直徑2-3.5mm,表面灰褐色,下部簇生數條鬚根。根長約5cm,直徑2-3mm,常彎曲,表面黃褐色,具橫向皺紋;質脆易斷,斷面白色,粉性。總葉柄長2-4cm,表面棕黃色,基部有乾縮褐色的鞘;營養葉柄長3-8cm,直徑1-2mm,三角狀而扭曲,具縱條紋,淡紅棕色;葉片捲縮,黃綠色或灰綠色,展開後呈闊三角形,三回羽裂,側生羽片3-4對;葉脈不明顯。孢子葉柄長12-25cm,黃綠色或淡紅棕色;孢子囊穗棕黃色。氣微,味微甘而微苦。
以根多、葉綠者為佳。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
2、抗菌作用。

相關論述

《綱目》:“江浙亦有之。外家採制丹砂、硫黃。”

附註

家畜食後往往造成抽搐,乃至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