陬市

陬市

陬市鎮位於桃源縣城東北20公里,東臨武陵區河伏鎮、鼎城區,境內有湖南四大河流(湘資沅澧)之一沅水流經,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交通發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陬市
  • 別名:陬溪
  • 所屬地區: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委會
  • 政府駐地:陬市鎮下街社區
  • 電話區號:0736
  • 郵政區碼:415701
  • 地理位置:桃源縣東北部
  • 面積:105平方公里
  • 人口:6.2萬人
  • 方言:西南官話
  • 著名景點:徐溶熙蘇維埃政權舊址
  • 車牌代碼:湘J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科教文衛,

歷史沿革

陬市鎮有近500年的文明史,明嘉靖年間初步形成集市。清朝時代,由於經濟不斷發展,成為“一邑巨鎮”,稱“陬溪市”。“陬”即“角落”之意,“溪”指今五桂村至觀音橋進入沅水的一條溪流,因陬市鎮建於此(以觀音橋為中心),所以取名為陬溪市。陬市在歷史上是桃源縣的第一大商業重鎮。清末,因沅水陬市地段有三洲分流(洋洲、蘆池洲、李家洲),面寬流緩,四川、貴州和湘西木商竹幫來到陬溪,把持沅水一帶碼頭經營竹木運銷業務,使陬溪發展成為湖南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場,有市民數千戶。民國時期,鎮區街道沿沅水呈帶狀發展,分成上、下兩段(街);後陬溪之名漸演變為陬市,曾有“小南京”的美譽。1943年冬(民國32年),陬市鎮被日本侵略軍焚毀,居民逃避他鄉。抗日戰爭勝利後,因竹木運銷業空前興旺,鎮區迅速恢復。解放後,1952年建成解放街,從此集市貿易十分興旺。在陬市經營的竹木商48家,登記註冊的工商戶3000多戶。1956年全鎮社會銷售總額1.2億元,隨著常德至桃源、常德至慈利公路陬市交匯,陬市成為水陸交通樞紐,鎮區迅速沿公路線擴展。70年代,一批縣屬和常德市屬工業企業相繼在陬市興建,使陬市橋港以東迅速成為工業區。80年代以來,人民政府依靠改革開放政策,充分利用公路運輸優勢,提供多種方便條件發展傳統工商業。全鎮13個村,7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萬人,2007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7億,財政收入21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26元,是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常德市的衛星鎮。
近年來,陬市鎮大力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依據本鎮資源特點,以建立特色基地為依託,以點帶面,拉動全鎮的農業經濟向更科學更高效的方向發展。一是發揮糧食和棉花生產區的優勢,將品種更新換代,建立了優質晚稻核心生產基地,鼓勵推廣發展優質高產稻,種植優質早稻2.5萬多畝,優質中晚稻4.2萬多畝,二是放手發展畜牧業,以三尖禽業為依託,培植擴大養殖基地規模。三尖禽業公司成立於1998年,現有固定資產200萬元,有國內先進的全自動孵化機10台,可孵化種雞300萬羽,下設種雞場兩個,占地30餘畝,商品雞飼養分場一個占地60餘畝,可飼養商品雞50萬羽,該公司利用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定期進行信息、技術、防治等培訓,幫助民眾發展養雞。至目前,養雞大戶已發展到13個村,3000餘戶,養雞年產值可突破3000萬元。三是積極發展特色產業,鞏固和擴大特色示範基地範圍。其中以竹林、鸕鶿洲、新堤等村為中心的蔬菜基地面積達12000畝;以竹林、李家崗、郊區為輻射的苗木基地面積已達4000畝;以茶安、新堤、竹林為中心的優質棉基地面積已達6000畝;以東林為中心的休閒農業基地正在形成。

經濟發展

陬市鎮工業門類齊全,有化工、食品、紡織、建材、造船、高新技術、印刷、飼料等38個行業,工業產品580多種,民營企業75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家,分別是湘魯萬福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桃源縣三尖農牧有限責任公司、常德市林宏鍋爐有限公司、桃源縣磊鑫科技有限公司、桃源縣昌盛鋼球廠、常德市科輝牆材有限責任公司、桃源縣裕東紡織有限公司、桃源縣已酉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常德市勁邦塑鋼型材有限公司、桃源縣大華機械廠、桃源縣佳奇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常德常摩磨擦材料有限公司、桃源縣德威造船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牛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全鎮現共有登記註冊個體工商戶2100多戶,從業人員12000餘人。全年產值近3億元。湘魯萬福現在是萬福生科上市公司。

交通運輸

陬市交通、通訊、能源、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迅速,省道S306、S226,新建的石陬公路從東西、東北、南北貫穿全鎮,常張高速公路在陬市鎮高灣建有大的互通。陬市鎮現有路113.4公里,總道路面積761200平方米,其中鎮區街道13.4公里,面積147200平方米,城區普通瀝青路面1.6公里,面積7350平方米。砼路面11.8公里,面積139850平方米。鄉村白色路面72公里,面積34900平方米。瀝青和砼路面28公里,面積265000平方米。城鎮道路總體是棋盤放射型,已建成道路16條,其中42---56米路面主幹道4條,28---34米次幹道2條,12---18米支幹道10條。沅水城區段可停泊5000噸船舶,日吞吐量為1500噸,現有固定電話用戶12000戶,行動電話用戶2.6萬戶,實現寬頻上網,全鎮現已有10000多網際網路用戶。陬市有線電視台擁有有線電視用戶10000多戶,全鎮31個村已有20個村開通有線電視,陬市鎮自來水廠始建於1981年,供水管道85公里,覆蓋鎮區範圍及11個村的自來水供應;日供水量15000多噸。 11萬伏國家中型變電站314、318供電專線4條。

科教文衛

全鎮有中學2所,國小4所,幼稚園7所,桃源縣第三中學是常德市名優學校,坐落在陬市城區,師資力量雄厚,每年向各類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6000多人;桃源縣第二人民醫院(陬市醫院),床位110張,共有醫護人員200多人,其中有技術職稱的100多人,高中級醫務人員50多人,且醫療設施齊全。獲省愛嬰醫院、縣百姓放心醫院稱號。市場及公共服務設施比較完善,全鎮共有大型綜合市場4座,分別是興盛街商貿市場、陬市大市場、陬市農貿市場和上街糧油市場,很好的規範了城區的經營秩序。陬市鎮停車場,能停上百輛長途客車。
坐落在陬市鎮酒鋪村的陳兆森烈士墓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清明,掃墓者絡繹不絕。境內有六個村為原革命先驅活動基地,是黨的最早革命活動地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