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子瞻游百步洪

陪子瞻游百步洪

這大概是二蘇最得意的辰光了,剛剛接任便建治水之功的兄長與前途無量的弟弟身居廟堂,泛舟江湖,吟詩於煙波之間,可謂愜意。因此,通篇於平和中敘出風波間的風情萬種。由於以寫實的手法娓娓道來,故而,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宋時徐州泗水資料,也使人欣賞到一篇佳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陪子瞻游百步洪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出處:宋詞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蘇轍
詩詞原文,寫作背景,詩詞鑑賞,作者簡介,

百科名片

《全宋詩》《全宋詩》

詩詞原文

城東泗水平如席,城頭遠山銜落日。
輕舟鳴櫓自生風,渺渺江湖動顏色。
中洲過盡石縱橫,南去清波頭盡白。
岸邊怪石如牛馬,銜尾舳艫誰敢下。
沒人出沒須臾間,卻立沙頭手足乾。
客舟一葉久未上,吳牛回首良間關。
風波盪潏未可觸,歸來何事嘗艱難。
樓中吹角莫煙起,出城騎火催君還。

寫作背景

蘇轍(1039-1112),字子由、同叔,晚號穎濱遺老,四川省眉山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同父洵、兄軾並稱三蘇,是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轍與胞兄軾同登進士第(時年19歲)。兄弟間詩文互礪,政治上相互支持。轍先後任河南府留守推官、陳州教授、河陽學官、齊州掌書記等。同王安石小有摩擦後辭官。熙寧十年二月蘇轍被征詔為應天府判官,蘇軾自密州調任徐州知州,途中相遇於澶濮間,轍遂與兄至徐州任所留住三月余。其間詩文唱合頗多。七月十七日,黃河於澶州決堤奪泗,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蘇轍目睹兄軾率眾抗洪業績,心以為豪,與兄共游洪水後的防洪河段,不由賦《陪子瞻游百步洪》詩記事:“城東泗水平如席,城頭遠山銜落日。輕舟鳴櫓自生風,渺渺江湖動顏色。中洲過盡石縱橫,南去清波頭盡白。岸邊怪石如牛馬,銜尾舳艫誰敢下。漁人出水須臾間,卻立沙頭手足乾。客舟一葉久未上,吳牛回首良間關。風波盪銹未可觸,歸來何事常艱難。樓中吹角暮煙起,出城騎火催君還。”

詩詞鑑賞

“城東泗水平如席,城頭遠山銜落日。”不難看出這是一首很規範的記事詩,開句即交待地點—城東泗水,時間—遠山銜落日。同時留下伏筆—泗水如席、城頭,這在此後的轉折與結尾處可見“抖包袱”。
“輕舟鳴櫓自生風,渺渺江湖動顏色。”剛才是在城頭看水、看落日,現在身處扁舟,於櫓聲中聽風聲颯颯,感水流之急;於煙波中看江湖渺渺,是不是深入生活就有了另一種感覺了呢?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三水(黃河、汴水、泗水)於徐州城下匯合後形成的寬闊江面(江湖)。這句詩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水文資料。
“中洲過盡石縱橫,南去清波頭盡白。”中洲大概是指下洪附近的落紅島,而下洪之後,由於河床變淺變寬,灘中亂石縱橫,水流加急以致翻起浪頭,使得清波亦怒。
“岸邊怪石如牛馬,銜尾舳艫誰敢下”則近一步描述了河道的惡劣。岸石如牛奔馬飲,大小船隻無敢貿然而下者,只得結隊待機,這使我們看到了《清明上河圖》的卷外部分。此時其詩如畫。
“漁人出水須臾間,卻立沙頭手足乾”漁人難使船,只得“出水”上岸,靜觀尋暇。由於河面風大,片刻間,鵠立沙灘的出水漁人便已被風吹乾手足。這種短詩中的細節描寫,頗為作品生色。
“客舟一葉久未上,吳牛回首良間關”吳牛喘月的典故由來已久,唐詩中每每提及。下游溯流的客舟即便在“吳牛”的牽引下也難以上溯,使得牛回首,這是何等精細的刻畫,平述中的動人。寫水、寫船、寫人、寫牛,水頭白、船銜尾、人出水、牛回首,反襯了水急灘險水上交通困難的繁華,此時的徐州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中秋下河圖呢?
“風波盪銹未可觸,歸來何事常艱難”。水激石見玉而難觸,是寫景亦是寫人,為險惡的官場玉石共存而不平。以難觸來敘述得玉之艱,是否暗喻自己被復征呢?為何歸來如此艱難?明寫歸舟不易,暗寫歸位之難。
“樓中吹角暮煙起,出城騎火催君還”。城樓上號角伴暮煙相起,是呼喚蘇知州吧,看馬隊持火把沿岸尋君歸衙呢。一首寫景詩寫出風波無限,佳景無限,寓進官場起伏仕途進退,並於感慨中對未來充滿希望。以“催君還”喻人喻已,朝廷還是需要我們的,看天色雖晚(蘇軾時年42歲,蘇轍39歲)征詔不斷。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 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佑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諡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蘇轍蘇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