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衛矛

陝西衛矛

陝西衛矛(學名:Euonymus schensianus Maxim.)是衛矛科衛矛屬植物,藤本灌木,高達數米;枝條稍帶灰紅色。葉花時薄紙質,果時紙質或稍厚,披針形或窄長卵形,長4-7厘米,寬1.5-2厘米。花序長大細柔,多數集生於小枝頂部,形成多花狀。蒴果方形或扁圓形,直徑約1厘米,4翅長大,長方形;每室只1個種子成熟,種子黑色或棕揭色,全部被桔黃色假種皮包圍。

分布於中國陝西周至、甘肅部、四川、湖北、貴州。生長於海拔600-1000米溝邊叢林中。

陝西衛矛是優良的秋季觀果植物。在中國西安陝西衛矛被譽為吉祥樹、搖錢樹,也稱愛情樹。多用於製作樹樁盆景,是綜合評價優良的園林植物。由於其木質緻密,還可做細木工、雕刻等材料;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潤滑油用。中醫學上以帶翅枝入藥,有破血通經、祛風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損傷、經行腹痛、風濕痹痛等症。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接穗處理,砧木處理,準備工作,嫁接操作,栽培技術,接後管理,栽植,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藤本灌木,高達數米;枝條稍帶灰紅色。葉花時薄紙質,果時紙質或稍厚,披針形或窄長卵形,長4-7厘米,寬1.5-2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邊緣有纖毛狀細齒,基部闊楔形;葉柄細,長3-6毫米。
花序長大細柔,多數集生於小枝頂部,形成多花狀,每個聚傘花序具一細柔長梗,長4-6厘米,在花梗頂端有5數分枝,中央分枝一花,長約2厘米,內外一對分枝長達4厘米,頂端各有一三出小聚傘;小花梗長1.5-2厘米,最外一對分枝一般長僅達內側分枝之半,聚傘的小花梗也稍短;花4數,黃綠色;花瓣常稍帶紅色,直徑約7毫米。蒴果方形或扁圓形,直徑約1厘米,4翅長大,長方形,基部與先端近等高,或稍變窄,稀翅較短;每室只1個種子成熟,種子黑色或棕揭色,全部被桔黃色假種皮包圍。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陝西周至、甘肅部、四川、湖北、貴州。生長於海拔600-1000米溝邊叢林中。喜光、稍耐陰、耐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喜歡肥沃、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土壤。
陝西衛矛陝西衛矛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生長緩慢,5-8年才能進入結果期。多採用多枝劈接和切接技術,在3月中下旬砧木葉芽萌動時進行,接穗可嫁接於主幹任意高度,兩年即可培養成大苗,2-3年豐冠並大量結果;如用衛矛做砧木,花果期可提前3-5年。切接技術的嫁接步驟介紹如下。

接穗處理

接穗採用一至二年生枝條,要求選當年生飽滿芽,長約15厘米,粗細和砧木相當。如果採用芽接,接穗必須離皮。接穗采後立即進行水浴蠟封處理,然後儲藏於0-3℃保鮮設備中。水浴蠟封(即把全部接穗迅速在熔化的石蠟液中浸蘸)最佳溫度為80℃左右;溫度過高,接穗枝芽被燙死;溫度過低,蠟層過厚,枝芽難以突破蠟皮,影響嫁接成活率。接穗采後須進行保濕處理(水浴蠟封后),若要過夜,必須立插在水桶底部3-7厘米深的水中,保濕待用。

砧木處理

砧木高度達20厘米左右時進行摘心,使主幹增粗;不定期地掰除砧木中、上部萌芽,減少營養浪費,加速發育;勤灌水多施肥,促進生長;採用砧木地面以上10厘米之內“褲腿脫光”(全部疏除)等方法為嫁接做準備。
砧木應選三至四年生、乾徑為1.5-2厘米的枝條。嫁接高度為80-100厘米,在砧木主幹80-100厘米處選3-4個長30-40厘米、呈“品”字或“十”字方向的側枝,其餘枝條全部剪掉。

準備工作

保持砧木體內有充足的水分,接芽必須離皮,如果水分不足,嫁接前後灌水,以提高嫁接親和力;扎繩要選用有彈性的塑膠果袋條;嫁接人員技術要熟練;及時做好品種分類、排號、標記等工作,為提高嫁接成活率、培養出當年理想苗木打好基礎。

嫁接操作

將選好的蠟封接穗,上端留2-3個健壯的鱗芽(其餘鱗芽抹去),下端削成2厘米長的楔形面、枝條背面連蠟及皮層削去少許(注意不能露出木質部),擴大砧木與接穗形成層的接觸面積,促進癒合。在砧木側枝上距主幹分枝點15厘米處選光滑的皮層,開“T”字形切口,切勿傷到木質部;然後將削好的接穗迅速插入“T”字形的皮層中,削麵要全部插入到皮層下的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使兩者緊密接觸;之後用1.5厘米寬、30厘米長塑膠果袋條自上而下綁緊,切勿將接穗的削麵露在外面,一定要捆牢綁嚴,防止水分蒸發及雨水滲入。

栽培技術

接後管理

  1. 折枝或掰芽:7月底前嫁接的苗木,當年若要發育成成品苗,須在嫁接後的5-7天時,將原砧木採用折枝(半打倒)方法,促使營養直接供給芽苗;在嫁接後的10-15天時,解掉扎繩。7月底前嫁接的苗木成活解繩後,即刻要在接芽上留6-8厘米長樹幹,進行第一次剪砧;待新枝長到30厘米左右時,接芽上留0.5厘米左右長樹幹進行二次剪砧。8月及以後嫁接的苗木,當年不能發育成成品苗,無須解掉扎繩和折枝;分期分批將下部影響接芽發育和充實的萌芽及時掰掉,越小越早越好,以減少營養消耗。新發苗注意封土或支撐,以防風折、碰斷。
  2. 施肥灌水:每年施基肥1次,以磷鉀肥為主,畝用量2000-3000千克,加入少許腐熟餅肥屑(如豆粕、油渣30-50千克),少施氮肥,以免徒長;生長期及時給苗木追肥,每年追施2-3次尿素,每畝總用量10-15千克。5-9月灌水5-7次,小水溝灌,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疏鬆,雨後中耕鬆土保墒。秋後宜少施肥(或不施肥)和少灌水。
  3. 摘心修枝:嫁接苗出圃前要及時摘心,根據不同的品種留夠20-30厘米整形帶,秋季落葉後剪去萌發枝、徒長枝、交叉重疊枝,保持樹冠濃密而不披散,樹姿有一定造型。

栽植

露地栽培的,平時不施肥,不澆水。如在每年冬季施有機肥料,施後翻地,則能迅速生長。靠接成活的小苗,次春3月可移栽於圃內,不帶土團,根部要沾泥漿;如要運輸他處,須帶土團包裝。亦可盆栽,盆土要經常保持半墒。盆栽的沒有露地栽培的生長那樣快,而且要經常管理,故套用較少。

病蟲防治

常見蟲害有介殼蟲蚜蟲、黃楊尺蛾、扁刺蛾、黃楊斑蛾,主要為害葉部;病害較少。介殼蟲、蚜蟲可用松脂合劑(松香、燒鹼、水比例為3:2:10)20倍(原液0.5千克加水4-5千克)液噴霧防治;扁刺蛾、黃楊斑蛾在3月至4月初幼蟲期用5%溴氰菊酯乳油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在4-5月幼蟲活動期用菊酯類農藥如20%甲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噴霧防治。

主要價值

觀賞:其枝葉茂密,果形奇特,蒴果四棱下垂,成熟後呈紅色,開裂後露出紅色的假果皮,經久不落,風中遠觀似群蝶飛舞,是優良的秋季觀果植物。在中國西安陝西衛矛被譽為吉祥樹、搖錢樹,也稱愛情樹。多在小區、庭院、廣場及公園綠化中孤植或用於製作樹樁盆景,是綜合評價優良的園林植物。
經濟:該樹木質緻密,可做細木工、雕刻等材料;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潤滑油用。
藥用:中醫學上以帶翅枝入藥,有破血通經、祛風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損傷、經行腹痛、風濕痹痛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