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意見

2007年9月24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7〕51號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意見》。該《意見》分充分認識企業治亂減負的重要意義,不斷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突出重點,下大力抓好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落實;切實加強對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領導3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意見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07〕51號
  • 印發時間:2007年9月24日
簡述,意見,

簡述

2007年9月24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意見》。

意見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意見
陝政發〔2007〕51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最佳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推動我省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按照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的統一部署,現就進一步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企業治亂減負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企業治亂減負的重要意義,不斷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1997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治理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等問題的決定》(中發〔1997〕14號)和《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治理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等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陝發〔1997〕13號)等檔案精神,嚴格按照“四個取消”和“九個嚴禁”的要求,狠抓工作落實,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但是,目前企業治亂減負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違規收費屢禁不止,手段更為隱蔽;二是亂檢查、亂評比、亂培訓等問題仍很突出;三是仍然存在一些部門對企業重複檢查、收費過高,加重企業負擔的現象;四是公路“三亂”時有發生;五是一些社團組織、中介機構對企業不服務、只收費或強制服務高收費,企業反映強烈;六是從根本上解決“三亂”問題的有效機制尚未完全形成,等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全省各級政府、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既嚴重干擾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加重了企業負擔,又助長了社會不正之風。各級政府、各部門一定要從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抓好企業治亂減負工作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企業改革和發展、加強廉政建設、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意義,自覺把抓好這項工作與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實現建設西部強省目標結合起來,與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改善發展環境、促進我省社會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結合起來,創新機制,完善措施,提升工作水平,不斷最佳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
二、突出重點,下大力抓好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落實
(一)認真清理行政許可項目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從源頭上解決企業負擔問題。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對行政許可項目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及標準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按照規定予以合併、取消或調整。清理結果要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增大行政許可項目、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透明度,保障企業繳費的知情權、社會公眾的監督權。要繼續按照國務院減負辦“三取消、一不準”(即未徵得國務院或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以及省政府批准而設立的涉及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取消;國務院和省(區、市)已明確取消的行政許可項目涉及的收費一律取消;各地出台的地方保護性收費項目一律取消。取消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不準轉為經營服務性收費變相向企業繼續收取)的要求,重點加強對行政部門執收執罰行為和壟斷行業經營收費標準的監督檢查。同時,組織力量開展對中介機構和社團組織涉企收費的治理整頓。
(二)切實做好涉企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的清理和監督。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監察部等部門關於清理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102號)和《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監察廳等部門關於清理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陝政辦發〔2007〕12號)要求,嚴格控制針對企業開展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認真開展涉及企業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的專項清理工作。要嚴格把握政策尺度,做好項目甄別。對保留的項目要加強管理,對明確取消的項目要堅決予以取消,清理結果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各級監察部門要加強針對企業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監督檢查,堅決杜絕亂評比、亂排序、亂表彰等“新三亂”的發生。
(三)強化法制意識,維護企業生產經營秩序。各級行政部門要認真落實《陝西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五年規劃》,堅持依法行政,自覺規範行政行為,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對企業進行檢查、檢測、檢驗、年檢、審驗、計量等,嚴禁多頭檢查、重複檢測,嚴禁擅自提高收費標準,嚴禁變相搭車收費。
(四)加大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治亂減負工作力度。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3號)和《鄉鎮企業負擔監督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對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負擔進行全面調查研究,摸清企業非稅負擔底數,提出解決意見和具體措施。要加大力度,認真清理涉及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的收費項目,堅決取消專門針對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的不合理收費規定。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維權投訴機制,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維權投訴中心,受理侵害非公有制企業合法權益的投訴和舉報。要適時調整和增設鄉鎮企業負擔監測聯繫點,不斷完善監督員制度,搞好培訓,提高監督員履行職責的能力,增強企業依法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的自覺性,努力拓寬政府和企業聯繫、溝通的渠道,為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五)繼續從源頭抓好公路“三亂”治理工作。各級交通、建設部門要認真落實《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對涉及機動車輛的收費項目進行認真清理,對已經取消的收費項目要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反彈。對各類收費站點進行清理審核,按照規定予以撤銷或合併,需要延期收費的要先審計後報批。新建公路收費站點要依法設立,加強對車輛通行費收支情況的監管。要探索建立收費公路和城市快速幹道通行費標準決策聽證制度,加強社會監督。積極推動機動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和綜合性能檢測管理體制改革,嚴禁以行政手段強行要求機動車輛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檢測,嚴禁同一項目重複檢驗檢測、重複收費。
(六)暢通企業負擔舉報渠道,加大案件查處和督辦力度。各級政府負責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部門或機構要通過網站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電子信箱和網址,及時了解企業反映、民眾心聲,努力解決企業和社會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損害企業利益的突出問題,消除不滿情緒,化解社會矛盾,營造企業發展的和諧環境。各級政府、監察部門對加重企業負擔的典型案件要進行通報,對造成惡劣影響、後果嚴重的重大案件,要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三、切實加強對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領導
企業治亂減負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複雜,難度較大。各級政府要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確保各項任務的落實。
(一)創新企業治亂減負工作機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大,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各有關部門要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工作方法,努力在“五個轉變”上下功夫。一是工作方式由治標向治本轉變,從側重事後治理向事前預防轉變;二是工作範圍由主要面向國有企業向各種所有制企業轉變;三是工作重點由專項治理向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方面轉變;四是工作方法由主要以行政手段為主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轉變;五是工作目標由減輕企業不合理負擔向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轉變。同時要研究和分析本地區、本部門在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政府職能改革不斷推進的新形勢下,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探索企業負擔源頭治理的措施和辦法,逐步建立符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的企業治亂減負工作長效機制。
(二)完善企業治亂減負組織機構。為加強對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組織協調,省政府已建立省減輕企業負擔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辦公室設在省工交辦。各設區市也要建立相應的機構,明確責任,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各級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牽頭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積極做好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各成員單位要認真落實責任制,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積極協作配合,確保各項任務的落實。
(三)加強企業治亂減負幹部隊伍建設。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目標責任考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抓好企業治亂減負幹部隊伍建設。一方面要保持治亂減負幹部隊伍的穩定,確保工作的連續性;另一方面要強化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企業治亂減負幹部隊伍的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及時性和有效性,確保治亂減負工作有人抓,企業反映的問題有人查,切實把企業治亂減負工作提升到一個新水平,推動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陝西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