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環境資源與區域發展研究所

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欠發達區域多。該區域有能源重化工基地、糧食生產基地、蘋果生產加工基地、眾多大型重工業基地、和畜牧業、礦產資源基地。但是,該區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問題突出、土地退化、土地資源短缺、水資源短缺問題嚴重,乾旱和洪澇災害頻繁,地震和山地災害多發,環境污染嚴重、生態安全問題突出,農村貧困人口多、農民脫貧致富困難,旅遊業也受到環境惡化和災害的影響,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面臨諸多重大資源環境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師範大學環境資源與區域發展研究所
  • 出版物:《生態補償制度》
  • 分類:環境
  • 地區: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
簡介,研究方向,環境變化與生態建設,國土資源與可持續發展,旅遊資源開發與發展,

簡介

陝西師範大學環境資源與區域發展研究所主要圍繞“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開展研究工作。先後完成許多國家級、省部級研究項目,取得了大量成果,在國際著名的SCI 期刊和國內權威期刊發表了一大批高水平學術論文,出版了一批專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制訂《食品安全法》,修訂《傳染病防治法》,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的有關建議議案受到國家重視,有的已經被採納。從而為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研究方向

環境變化與生態建設

全球變化、環境演變和生態建設是當代地理學領域裡的重大前沿課題。該方向以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地區為研究對象,重點進行全新世以來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規律的原創性研究。這些研究將在全球變化和環境變遷多學科理論和技術方法的支持下,發揮地理科學在多驅動因素、多時空尺度、綜合集成研究方面優勢,揭示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各個典型區域環境變化的規律、人地相互作用系統發展演變規律、尋求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途徑。研究內容包括:
(1)區域環境變遷和自然災害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回響問題;
(2)土地利用發展演變與土地退化規律及其防治研究;
(3)全新世人地關係演變以及人工-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的形成和演變研究;
(4)黃河中游和漢江上游乾支流一萬年尺度的水文變化和特大洪水發生與全球變化和人類土地資源開發的關係規律。
(5)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長城沿線沙漠化防治與生態建設研究。

國土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圍繞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地區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城市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能源與重工業基地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理論、方法、技術和政策措施與區域可持續發展問題開展研究。揭示區域環境- 資源—經濟—社會複合系統協調互動規律,在解決脫貧致富與環境惡化問題的雙重目標下,積極探討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各個典型區域資源開發與經社會可持續性發展問題。一方面促進資源環境經濟學和區域發展科學理論進步,另一方面為土地利用和農村經濟發展、能源重化工基地、重工業基地發展和城市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主要研究內容為:
(1) 土地退化與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變化規律及影響機制。
(2) 乾旱化發展背景當中,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問題、洪水資源化問題、水土資源最佳化配置方案研究;
(3) 乾旱半乾旱地區植被生態服務功能經濟價值研究、生態脆弱典型區生態安全評價與動態分析;
(4) 城鎮建設與生態安全和人地關係協調發展研究;
(5)乾旱半乾旱地區環境脆弱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
(6)土地資源開發當中的生態補償制度與生態環境建設政策研究。

旅遊資源開發與發展

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地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豐富。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策劃旅遊項目,整合景點和線路、開拓全球旅遊客源市場、完善旅遊服務業體系,提升旅遊業水平,與國際接軌,則是影響當前旅遊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本方向將圍繞上述問題,從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出發,探討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旅遊景點景區規劃及其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構建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旅遊產業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模式,使開發利用更具前瞻性、科學性和有序性。具體研究內容:
(1)區域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
(2)跨省區綜合發展與旅遊線路策劃問題。
(3)旅遊產業綜合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研究。
(4)不同類型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問題研究。
(5)國際入境客流遞進演化機理研究。注重利用環旅遊科學和環境生態學理論、區域環境評價、實證分析、數理分析、遙感分析、GIS分析等方法手段,深入探討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地區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和旅遊資源、旅遊環境保護等敏感性問題。這些研究將有利於促進歷史人文旅遊資源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相互促進、互動發展。將大大提升黃河中游和秦巴山地地區旅遊規划水平水平。促進一些欠發達區域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