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非利坎人

阿非利坎人

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數分布在納米比亞、辛巴威等國。約285萬人(1985年)。講南非荷蘭語。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從事農牧業。南部非洲的民族,荷裔白人。又稱“布爾人”(荷蘭語意為“農民”)。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數分布在納米比亞、辛巴威、尚比亞和波札那。屬歐羅巴人種。系荷蘭移民的後裔。主要從事農牧業。20世紀開始,出現大農場主和工業資本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非利坎人
  • 人口:285萬
  • 分布:主要分布在南非
  • 信仰:基督教新教
語言更迭,殖民地的形成,發展歷程,

語言更迭

據1980年統計,約有230萬人,占南非白人總數的57%。到19世紀下半葉, 所操荷蘭語亦發生明顯變化,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方言,即南非荷蘭語,或稱阿非利坎斯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這是一種混入若干科伊桑語、英語、法語、德語、馬來語和班圖語辭彙的荷蘭語方言。同時,他們開始形成獨特的民族意識,自稱“阿非利坎人”,意為“非洲人”。信基督教,屬荷蘭抗議派。

殖民地的形成

1652年4月6日,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表J.van里貝克帶領100多名水手、士兵和工匠在非洲南端桌灣登入,從而為建立開普殖民地奠定了基礎。嗣後,隨著殖民地不斷擴張,一批批歐洲移民紛至沓來,其中有荷蘭人、德國人、英國人、丹麥人和法國人。到1708年,開普地區已有歐洲移民1723人。他們即絕大多數阿非利坎人的祖先。早期歐洲移民既相互通婚,又與當地霍屯督婦女通婚,血統早已混雜。這些歐洲移民用殘酷手段大規模侵占當地原居民霍屯督人和布須曼人的土地,建立了以奴隸制勞動為基礎的農業和畜牧業。到1806年英國奪取開普殖民地時,他們約有1.6萬人,占據的土地卻已達65萬平方公里。英國占領開普以後,被稱作“布爾人”的那些歐洲移民失去了與荷蘭的聯繫,他們不滿英國的統治,1834年奴隸制的廢除又使他們的經濟受到沉重打擊,於是在1835~1843年成批地離開開普殖民地,越過奧蘭治河,向東北方向遷徙。在遷徙中同班圖黑人發生了一系列戰爭。1838年12月在恩康姆河打敗祖魯人軍隊以後,布爾人在奧蘭治、德蘭士瓦和納塔爾侵占了大片土地,於1848年和1852年先後成立了兩個布爾人國家──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共和國。兩個共和國的成立成為英國殖民者實現其縱貫南北非洲計畫的障礙。19世紀下半葉,由於在兩個布爾人國家相繼發現了藏量豐富的金剛石礦和金礦,英國人同布爾人的矛盾日益尖銳,於1899~1902年爆發了英布戰爭。布爾人戰敗,英國於1910年將開普殖民地、納塔爾殖民地和兩個布爾人國家合併,成立統一的南非聯邦。但這時,布爾人仍是農場主,並在軍隊和政府機構里居於支配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布爾人開始發生階級分化,一部分農場主破產以後流入城市,成為“窮白人”。布爾人大農場主和大資產階級竭力推行白人種族主義,殘酷奴役和剝削南非黑人和其他種族。尤其是代表這一部分布爾人利益的南非國民黨於1948年上台以來,甚至將種族隔離作為南非白人政權的施政綱領。

發展歷程

歷史上阿非利坎人主要住在農村,經營農牧業;英裔南非白人主要住在城市,從事工商業。這樣的區分已基本消除,絕大部分阿非利坎人已進入城市,在工業、商業和金融業擁有很大勢力,並控制著南非的警察、軍隊和國家機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