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紀行

阿里山紀行

阿里山紀行》是當代作家、文藝評論家、美學家吳功正於1997年暢遊阿里山之後所寫的一篇遊記散文。文章通過移步換景的方法,形象地描寫了遊覽阿里山所見的迷人風光,抒寫了作者獨特的內心感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里山紀行
  • 作者吳功正
  • 創作時間:1997年
  • 類型:一篇遊記散文
作品簡介,作者簡介,原文,選入,教案,第一課時,第二課時,課堂學習,教學過程,

作品簡介

作者簡介

作者:吳功正(1943~)筆名吳文、埝任等。1943年10月出生,江蘇如皋人。中共黨員。作家,文藝評論家。1967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63年9月至1967年7月在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讀書。1967年7月至1968年8月,因“文化大革命”在校教書;1968年8月至1970年8月在鄉下勞動,跟貧下中農“三同”;1970年8月至1976年12月在如皋師範學校教書;1976年12月至1982年12月在南通師院中文系教書;1982年12月調至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任江蘇省如皋師範學校教師,南通師專中文系教師,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江海學刊》主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當代文藝評論家,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主要研究中國文學史中國美學史、斷代美學史。主要作品有《小說美學》《明清短篇小說概論》《郭沫若歷史劇研究》《古文鑑賞集成》《六朝園林》《六朝文學》《六朝美學史》《唐代美學史》《古今名作鑑賞集粹》《中國文學美史》《山水詩注析》等。
阿里山紀行

原文

台北市的一家酒店裡,一批台灣學者為我“接風洗塵”。席上,一位美學家的夫人對我說:“台灣人最喜歡唱的大陸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有些重要的活動還把它作為合唱的歌曲。”我一聽,心裡一動,立刻說:“我們那邊最喜歡唱的台灣歌曲是《高山青》。”這首歌在大陸曾風靡一時,至今仍在傳唱。於是,宴席上便輕輕迴蕩起兩支歌的旋律,我和這批台灣學者的心似乎融會起來了。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說到了台灣?這倒未必是說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從台北松山機場搭機,僅四十分鐘就到了台灣的中部城市嘉義,然後改乘森林小火車進山。小火車車頭和車廂均著紅色,在蔥鬱如染的亂山叢中顯得分外醒目。這種小火車,我們只有在祖國東北的深山老林里才能見到。不過,它經過改裝,變成了純粹的旅遊性“小火車”,還頗有古式小火車的模樣和情調:也是那樣的牽引機,也是那樣的咣當咣當聲,它使我們覺得時空倒退,引發了我們的思古幽情。這條鐵道和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登山鐵道,秘魯安第斯山鐵道,並稱世界三大登山鐵道。阿里山海拔2 274米。這條登山鐵道全長近72公里,途中有49個隧道,80座橋樑,堪稱“雲端鐵道”。穿過莽莽林海,不斷爬高、上升,山下還是陽光燦爛,山上漸漸地雲霧濃稠。山嵐雲氣漫入車窗又溢出車廂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間則是涼氣侵人了。那股涼氣給人的感覺不在溫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態上,從山腳到山巔歷經了從熱帶到溫帶再到寒帶的三級轉換,形成了三種不同的景觀。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運行,到了阿里山站。那也是一個頗有古式風味的森林小火車站。售票和入站檢票的方式都使人瞬間有一種感受——像是在另一個時代。這或許是台灣人搞旅遊的一種獨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滿足現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覺。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說到了阿里山?從火車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我自小練過腳板,如今抬腿一二十里也是尋常事。但是,陪同的台灣學者卻不能都這樣。加之一般車輛不讓進山,這時便有人上來攬生意了。他們是山區的森林救護隊,職責是救護在野林子裡迷失的遊客,現在卻私下裡搞“創收”。為避開進山的門衛檢查,救護隊讓我們徒步穿過進口處,他們把車子停放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然後,把我們送到深山更深處。
峰迴路轉,迂曲穿過一片林區,眼前驟然一亮,出現一泓水潭。它叫姊妹潭,傳說曾有兩姊妹一起在此投水殉情而亡。這潭猶如山間一面明鏡,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與水潭鑲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畫。
滿眼是未加採伐的原始森林。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側耳諦聽、分辨、捕捉,卻又沒有了。那是靜謐的世界、淨潔的世界,甚至可以說是禪的世界。偶有人聲也是悄悄的,捨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氣,仿佛要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不再吐出來。
山間的曲徑幽路全被青苔染綠,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這是濃陰遮蔽下的青苔路,離開了那森森萬樹,離開了那濃濃團陰,決計長不出這么密、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條條綠地毯,緊緊地貼在地表上、台階上,甚或依附在樹幹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無邊無際。樹木姿態各異,如幢頂,如傘蓋,又如古寺寶塔。它們排列整肅,如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樹幹都是濕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間霧氣之中了。雖是盛夏亭午時分,驕陽噴焰,卻透不進日光來。我們的身上也分明有點薄濕了。忽然間,我覺得,這不就是唐詩中所說的“入雲深處亦沾衣”嗎?
在樹身之間穿行了一陣,我們終於看到了神木。它是台灣著名的紅檜,木有香氣,高達58米,胸徑6.5米,可以說是罕見的龐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樹齡大約有三千年,被發現的歷史也近一個世紀了。這些或許是它被冠名為“神木”的原因吧。同時,我也明白了,沒有那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這樣的樹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幾周,一聲焦雷,從神木貫頂而下,一劈為三,中間全成枯焦。兩段橫臥地上,一段還站著。即令受此巨創,被用碗口粗的鋼索系在另幾棵原始大樹上,神木依然拔地參天,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標誌、靈魂。
下山的路上,不知誰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個遊程卻沒有看到一位阿里山姑娘。山中人少樹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樹密、陰厚,仿佛能揉出濃汁。我只覺得,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

選入

《阿里山紀行》被選入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十六課。

教案

教學目標:
1. 反覆讀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
2. 學習遊記採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描寫了阿里山的風光。
3. 理解作者讚揚台灣人民的生態意識和利用生態發展旅遊的理念,表達兩岸人民的心融合起來的願望。
4. 學習文章富於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教學重點:教學目標2
2. 教學難點:教學目標4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構想: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師作一般性引導。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熟讀課文,感受阿里山的如畫風光,體會課文的移步換景和融情於景手法。
課前學習:
自讀課文,查找資料了解阿里山。
第一塊:
整體感知課文(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組織學生交流預習情況,學生交流、思考與運用。
2、播放歌曲《高山青》後提出問題:阿里山給人的最初印象是什麼?(要求用原文的詞語回答),學生欣賞、思考、發言。
3、組織學生配樂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進一步感受阿里山的如畫風光。學生朗讀、感受。
第二塊:
理解課文內容(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在文中劃出作者遊覽的線路,說說課文描寫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並說說這些景物的特點(讓學生了解移步換景、寓情於景的寫法)。學生圈畫、思考並發言。
2、讀了課文,你對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帶的風光有了哪些認識和感受?你是怎樣理解置身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結合內容思考“探究·練習一”。學生思考、發言。
第三塊:
語文活動(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結合台灣人民利用生態發展旅遊的理念,對本地區的旅遊業的發展提幾條建議。學生討論、交流。
第四塊:
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完成《阿里山紀行》的相關作業。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反覆朗讀,體會文章優美的語言。
2、比較閱讀,感受不同的寫作風格。
課前學習:選擇閱讀一些寫景的文章。

課堂學習

第一塊:
品位語言(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結合“探究·練習二”)
1、在文中劃出自己認為寫得優美的句子,然後小組交流。學生圈畫、思交流。
2、請幾位同學朗讀自己圈畫的句子並說說這些句子為什麼寫得好。學生朗讀、交流。
第二塊:
比較閱讀(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組織學生閱讀《語文讀本》第四單元《天池》、《鏡泊湖》,與課文比較在寫山中水潭時有什麼異同? 學生閱讀文章,思考並交流。
2、作者在遊覽時的心情有何異同,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並交流。
第三塊:
評價質疑
組織學生自我評價、並就課文疑惑提問。
第四塊:
布置作業
請你通過網路等資源查找有關阿里山的資料,選擇一個或幾個景點,寫一段解說詞,做一回小導遊,帶領大家游游美麗的阿里山。
教學構想
本文作者吳功正是當代作家、文藝評論家、美學家,1997年7月初,他應一些台灣學者之邀,赴台講學,期間,他遊覽了著名的阿里山,並為之陶醉,回大陸後寫下此文。文章文質兼美,考慮到學生初次接觸“移步換景”的寫法,故在教學中作簡單處理,把主要精力放在品評、誦讀文章優美的語言上,讓學生充分體會文章富有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
教學目的和要求
了解作者移步換景的寫法,認識祖國的壯美山河,品味作者富於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按遊蹤順序,移步換景的寫法;
2、富有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歌曲《高山青》,營造學習氛圍。
導入
品評《高山青》的意境,引出“阿里山”,導入本課。
板書“阿里山紀行”
第一板塊 聽讀課文 發現思路
教師範讀課文
要求學生聽準字音,初步感知阿里山的美景。多媒體播放歌曲《高山青》
教師故意讀錯“檜”字。(如此美文,本不該讀錯,但為了引起同學注意字詞,忍痛為之,且選擇了文末的學生易讀錯且又便於發現錯誤的詞。)
學習詞語。
(多媒體展示) 應注意的詞語
一泓 靜謐 紅檜 風靡一時
溢出 孕生 山嵐 幢頂
理清思路。
教師提示方法:從文題看是“紀行”, 可以找出作者的“行蹤”。
作者通過“移步換景”的方法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鮮明特徵的畫面舒展自如地呈現在讀者眼前,一步步把讀者帶進迷人的阿里山,帶到阿里山的靈魂——神木。
學生跳讀全文,找作者“行蹤”,然後回答。
板書“歡聚台北游山”和“下山”
第二板塊 賞讀美文 發現妙處
學生討論、交流
找出文中描寫阿里山景色的段落,分別朗讀。
板書
深山水潭 清澈
原始林區 寧靜
曲徑青苔厚密
木檜林海 神奇
反覆誦讀、想像、品味美文、美景。
1、一同學讀文章,同桌閉目想像阿里山美景;
2、欣賞阿里山風光圖片,回味文中描寫的阿里山美景,品味作者用詞及語言美。
通過以上誦讀、品味,學生摘抄優美語句
體會語言特色並用固定格式說明原因。這裡準備一些例句,用以啟發學生並提供比較材料,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深化認識。
這一句用 (的方法)描寫(展示、突出、表現等)了……
對偶、比喻、排比、設問、反覆 生動形象
整句散句長短句——輕鬆舒展
有節奏感
引用、化用——古典氣息
第二板塊 賞讀美文
發現妙處
多媒體配樂
配深山水潭、原始 林區、曲徑清苔、古檜林海等圖片
第三板塊 仿寫練習 總結升華
用自己摘抄的句子的形式與方法仿寫。
用自己摘抄的句子的形式與方法仿寫,然後交流、誦讀。
總結(在樂曲《高山青》中進行)
本文語言典雅、凝練、和諧、暢達,句式多樣,節奏感強,富於音樂美,具體體現在節奏美、擬聲美、修辭美和音節美等四個方面,同時作者托物抒情、融情於景,又充分展示了情韻美。我們讀這篇文章,會感到其聲音和婉寬舒、柔美,從中可以體會作者的歡樂、愛慕之情。
作業
課外蒐集阿里山的有關資料。
板書設計
深山水潭 清澈
原始林區 寧靜
歡聚台北 ——游山曲徑青苔厚密—— 下山
木檜林海 神奇
阿里山紀行作者要表達什麼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獨特的感受,由衷地讚美了“阿里山的風光如畫”,讚揚了台灣人民的生態意識和利用生態發展旅遊的理念,含蓄地表達了兩岸人民的心會融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