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塞拉赫

阿道夫·塞拉赫

德國古生物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道夫.塞拉赫
  • 外文名:Adolf Seilacher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斯圖加特
  • 出生日期:1925年2月24日
  • 職業:古生物學家
  • 畢業院校:圖賓根大學
  • 主要成就:1992年,獲得克拉福德獎
  • 代表作品:《遺蹟化石分析》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學術貢獻,出版著作,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25年2月24日,塞拉赫出生在德國斯圖加特附屬檔案的一個小鎮(Gaildor)。當地人對化石並不陌生,因為小鎮周圍出露的三疊紀地層保存有非常豐富的化石。

主要成就

1992年,瑞典皇家學院把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頒給了德國古生物學家阿道夫.塞拉赫(Adolf Seilacher,1925-2014),阿道夫在科學上最傑出的貢獻,在於他在遺蹟學上的開創性認識。因此,他被譽為“現代遺蹟學之父”。

學術貢獻

1.遺蹟學(Ichnology)
早年在描述遺蹟化石時,塞拉赫就意識到遺蹟化石與實體化石很不一樣,遺蹟化石是化石化的生物行為,於是提出了行為分類方案,這個方案一直被沿用至今。
隨後他創立了遺蹟相(ichnofacies)的概念,認為遺蹟化石的組合特徵主要受控于海水的深度。
由此,遺蹟化石的研究又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不僅僅只是分門別類,不再牽強的討論其生物地層或者生物演化方面的意義,遺蹟化石成為了討論古環境的新寵。

2.構造形態學(Constructional Morphology)
上個世紀70年代,塞拉赫提出了構造形態學,認為生物的形態不僅僅只是受控於生態/適應因素,歷史/系統演化因素和建築/構造因素才是約束生物形態發育的主要因素,並認識到系統演化和構造的基本原則都限制了生物至少在演化短期內的成效。
這些觀點,深刻的影響著後來的演化生物學家。

3.特異埋藏化石庫(Exceptionally preserved fossil deposits “Lagerstätten”)
塞拉赫在化石保存和埋葬學方面的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他首先提出特異埋藏化石庫的概念,區分出富集化石庫“Konzentrat-Lagerstätten”和保守化石庫“Konservat-Lagerstätten”。他認為對特異埋藏化石庫的綜合研究,將在生物演化和古生態學方面帶來深遠的影響。自此在古生物學界引發了一股對特異埋藏化石庫的研究熱潮,至今未曾消退。

4.埃迪卡拉生物群和寒武紀大爆發(Ediacaran iota and the Cambrian “Explosion”)
塞拉赫對前寒武紀生命形態的興趣,像一條絲線一直貫穿著他的整個學術生涯。塞拉赫和Friedrich Pflueger根據構造形態學原理,提出埃迪卡拉生物的結構形態與現代後生動物無關。同時,他把埃迪卡拉生物放到了一個滅絕的生物界,Vendobiota。他還發現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出現與微生物席緊密相關,他認識到微生物席對大量埃迪卡拉生物特異埋藏的重要性。所謂的生命大爆發,實則是特異埋藏對研究者的誤導。

5.化石藝術(Fossil Art)
作為一個古生物學家,塞拉赫在世界各地(除了南極)參加教學和野外工作。
他細心收集他在各地觀察到的各種化石、遺蹟或者沉積構造的圖像,配上他自繪的插圖和通熟易懂的解說,構成了他自己的國際旅行紀念冊。

出版著作

《遺蹟化石分析》。
阿道夫·塞拉赫

個人生活

1994年,塞拉赫在接受國際古生物學會獎章時,曾總結了多年來從事古生物學研究的十條誡言,句句箴言。
1.The analytical power of human eye, which can only be aided, but not substituted, by instrumentation.
人類雙眼的分析能力,可用儀器輔助之,但並不能取而代之。
2.The unity of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because observation is a self-correcting dialogue with the object.
描述和解釋不可分割,因為觀察是我們與被觀察對象的一場自我修正的對話。
3.The value of self-drawn illustrations for the observational process, as well as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results.
自繪插圖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觀察過程中,而且還體現在對結果的表達。
4.The unity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which broadens our view and confronts us with ever new generations of fresh minds.
研究和教學的結合,不僅開闊我們的視野,也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新鮮思維。
5.The heuristic value of free and interdisciplinary discussion – not to win, but to test and improve our own ideas.
自由和跨學科討論的啟發意義–不是為了爭強好勝,而是為了檢驗和改進自己的想法。
6.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broaden our database and to take advantage of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國際合作,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並能享受不同的文化傳統
7.Popularization of our insights in talks, media, and mesum exhibits, because paleontology can offer the public more than only dinosaurs.
在各種交談、媒體、博物館的展覽中普及推廣我們的見解,因為古生物能為公眾提供的不僅僅只有恐龍
8.Paleontologists who stand on two legs by thinking simultaneously in geobiological and in paleobioligical frame-works.
古生物學家是雙腿站立的,這么說是因為他們的思維能在地球生物學和演化生物學的框架中隨時自由穿梭。
9.The justification of unconventional and even provocative modeling, because this keeps our science going.
要鼓勵非常規的、甚至是極具挑戰性的思維,因為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科學不斷前行。
10.The joy of doing paleontology.
享受古生物學研究的樂趣。

人物評價

塞拉赫是他所認識的人當中最偉大的觀察者,他總是從一些已經被許多代的研究者仔細觀察過的事物中,還能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全新的內容。
塞拉赫是20世紀下半個世紀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古生物學家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