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力龍科

阿貝力龍科

阿貝力龍科(Abelisauridae)又譯亞伯龍科,意為“阿貝爾的蜥蜴”,是獸腳亞目角鼻龍下目的一個科或演化支。阿貝力龍科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的岡瓦納大陸,目前它們的化石發現於非洲、南美洲、歐洲和亞洲,主要分布國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印度、馬達加斯加、尼日等國。著名的成員包括食肉牛龍、瑪君龍、爆誕龍、阿貝力龍、奧卡龍等。該科成員主要特徵包括:短的高的頭部、很寬的吻部、短小的前肢、粗壯結實的後肢、較小的牙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阿貝力龍科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蜥形綱
  • :蜥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阿貝力龍科
簡介,生理構造,分類系統,地理分布,

簡介


如同大部分獸腳亞目恐龍,阿貝力龍科恐龍是肉食性二足恐龍。它們的特徵是粗壯而結實的後肢,與頭顱骨的表面凹凸不平。較晚期的阿貝力龍科恐龍,例如食肉牛龍,前肢開始退化縮小,頭顱骨較短,眼睛上方發展出骨質裝飾物。大部分的阿貝力龍科恐龍身長範圍是5到9米之間,最大的成員是阿根廷的阿貝力龍和爆誕龍。在早期的相關研究中,阿貝力龍科的化石曾被錯誤地歸類於生活在南美洲的暴龍科,因為它們都具有高頭骨、短小前肢、寬的吻部等共同特徵。
阿貝力龍科

生理構造

阿貝力龍科的頭顱骨,骨頭表面凹凸不平,淚骨眶後骨往眼眶內突出雖然每個物種的頭顱骨比例不一樣,但阿貝力龍科的頭顱骨通常非常高,而且非常短。舉例來說,食肉牛龍的頭顱骨的高度與長度幾乎一樣(食肉牛龍頭骨長59厘米,高度為55厘米)。阿貝力龍科的前上頜骨非常高,所以它們的口鼻部前部呈鈍狀,而非許多其他獸腳類恐龍的逐漸變細口鼻部。
重建的阿貝力龍頭顱骨重建的阿貝力龍頭顱骨
淚骨與眶後骨分別從眼眶的前後側,往眼眶內突出,幾乎將眼眶成兩個區域。眼睛應該是位於眼眶的上部區域,而食肉牛龍的眼睛部位稍微向外,可能提供了某種程度的立體視覺。淚骨與眶後骨也在眼眶上方接觸,在眼睛上方形成明顯的脊突。
食肉牛龍的骨骼,位於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許多頭顱骨上有外部的刻紋,形成長槽溝、凹處、與凸出物。如同其他角鼻龍類,頭頂的額骨癒合。食肉牛龍族的額骨通常有骨質突出物。食肉牛龍的額骨上有兩個明顯的角狀物,在眼睛後方突出;而食肉牛龍的近親奧卡龍的同一區域有較小的角狀物。瑪君龍與勝王龍的癒合額骨上有單一的骨質角狀物或球形隆起。這些突出物,如同許多現代動物的角狀物,用來當作辨認物種的視覺展示物,或者是威嚇用。
爆誕龍爆誕龍
目前僅有食肉牛龍族的奧卡龍與食肉牛龍的前肢被發現,而它們的前肢是退化過的。它們的橈骨與尺骨非常短,食肉牛龍的只有肱骨的25%長度,而奧卡龍的只有肱骨的33%長度。食肉牛龍族的手部包含四個手指,這是角鼻龍下目的典型特徵。然而,不同的地方在於,奧卡龍與食肉牛龍沒有腕骨,四根手指直接連線至橈骨與尺骨。第一或第四指沒有指骨,第二指有一個,而第三指有兩個。前肢似乎沒有指爪。目前不確定其他阿貝力龍科恐龍是否有這種特殊的前肢形態,因為還沒發現其他相關物種的前肢。更原始的遠親西北阿根廷龍、角鼻龍具有較長的前肢,手指與指爪的動作較靈活。此外,儘管奧卡龍屬和食肉牛龍屬的腿很長,但目前為止,其他發現了完整化石的阿貝力龍科(如瑪君龍)並不具有很長的腿部。有趣的是,儘管食肉牛龍是腿最長(按比例)的食肉龍之一,但爆誕龍卻是腿最短(按比例)的食肉龍之一。
阿貝力龍科的後肢呈現更典型的角鼻龍類特徵,距骨與跟骨互相癒合者,並癒合到脛骨上,形成脛跗骨(Tibiotarsus)。很多成員脛骨比股骨還短,使後肢在比例上變得結實。腳部有三個有功能的腳趾,第一趾即為後趾,並沒有接觸到地面上。和角鼻龍、泥潭龍一樣,食肉牛龍屬和奧卡龍屬也是長腿,而食肉牛龍是按比例最高的食肉恐龍之一。

分類系統

古生物學家約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與奧尼拉斯·諾瓦(Fernando Novas)在1985年敘述阿貝力龍時,建立起阿貝力龍科;而阿貝力龍的名稱來自於化石發現者Roberto Abel。
阿貝力龍科在雙名法中是一個科,屬於角鼻龍下目的阿貝力龍超科,該超科也包含了西北阿根廷龍科。阿貝力龍科在系統發生學中曾有過7次定義。阿貝力龍科最初被定義為一個節點分類單元,包含:阿貝力龍、食肉牛龍,以及它們的共同祖先,與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之後阿貝力龍科被重新定義為一個基群分類單元,包含:親緣關係接近於阿貝力龍(或是更完整的食肉牛龍),而離西北阿根廷龍較遠的所有動物。以節點為根據的分類將無法包含皺褶龍或肌肉龍,它們被認為是比阿貝力龍更基礎的物種;如果採用基群定義,將可以包含這些動物。阿貝力龍科內另有另一次演化支食肉牛龍亞科,以及食肉牛龍族,食肉牛龍族包含了食肉牛龍與奧卡龍。
阿貝力龍科與鯊齒龍科擁有許多頭顱骨上的共同特徵,加上南美洲的阿貝力龍科恐龍似乎被鯊齒龍科恐龍所取代,造成某些論點認為阿貝力龍科與鯊齒龍科有親緣關係。然而,沒有任何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顯示這兩個演化支之間,除了頭顱骨之外有任何關係;阿貝力龍科與鯊齒龍科有相當大的差別,而與角鼻龍類與阿貝力龍超科較為類似。
分類
目前只有少數的阿貝力龍科恐龍(食肉牛龍、奧卡龍、瑪君龍、蠍獵龍)才有完整的骨骸被敘述,因此難以建立阿貝力龍科頭後骨骼的共有衍征。然而,大部分物種都發現了頭顱骨的化石,所以阿貝力龍科的共有衍征主要來自於頭顱骨。
印度龍可能是印度鱷龍的次同物異名。此外,有些科學家將阿根廷的怪踝龍與印度的巧鱷龍視為原始阿貝力龍科恐龍,而其他科學家則認為怪踝龍應分類於阿貝力龍超科以外。而發現於法國的膝龍與塔哈斯克龍也曾被分類於阿貝力龍科,但兩個屬都僅發現破碎化石,而且可能是原始角鼻龍下目恐龍。

地理分布

阿貝力龍超科被認為屬於角鼻龍下目,而在中侏羅紀的馬達加斯加曾發現可能是阿貝力龍超科的化石。阿貝力龍科的化石目前發現於歐洲、非洲、南美洲和亞洲。當阿貝力龍科首次在1985年被建立時,僅包含食肉牛龍與阿貝力龍,兩者都來自於晚白堊紀的南美洲阿根廷。當時的阿貝力龍科僅位於晚白堊紀的印度(印度鱷龍與勝王龍)與馬達加斯加(瑪君龍);白堊紀時期的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是緊密連線在一起。過去一度認為非洲沒有發現過阿貝力龍科化石,顯示非洲脫離岡瓦納大陸之後,大約1億年前,這群動物才演化出來。然而,在北非的中白堊紀地層發現了皺褶龍與其他阿貝力龍科恐龍,推翻了這個假設。阿貝力龍科恐龍也生存於中白堊紀的南美洲,顯示這群動物是在岡瓦納大陸分裂之前就演化出現,而2012年發現的始阿貝力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期,時代為1.7億年前。阿貝力龍科一直生存到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
生存於印度的勝王龍生存於印度的勝王龍
主要成員:
阿貝力龍(Abelisaurus)
皺褶龍(Rugops)
食肉牛龍(Carnotaurus)
爆誕龍(Ekrixinatosaurus)
奧卡龍(aucasaurus)
怪踝龍(Xenotarsosaurus)
瑪君龍(Majungasaurus)
塔哈斯克龍(Tarascosaurus)
蠍獵龍(S. bustingorryi)
印度鱷龍(Indosuchus)
勝王龍(Rajasaurus)
阿克獵龍(Arcovenator escotae)
柏柏爾龍(Berberosauru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