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德,M·

阿諾德,M·,英國詩人、評論家。他的父親曾任拉格比公學的校長,因而少年時代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畢業後,曾在拉格比公學短期任教。25歲時任輝格黨領袖蘭斯頓勳爵私人秘書,以後任教育督學,其間曾去歐洲大陸考察教育制度。1857年被選為牛津大學英詩講座教授,任職10年。他的作品有詩和文學評論。初期寫詩,數量不多。中期寫文學評論文章,尤其是詩論,其中包括《評論一集》(1865)和《評論二集》(1888)。以後寫作關於文化、社會、宗教等問題的論文,其中重要的有《文化與無政府狀態》(1869)、《文學與教條》(1873)和《上帝與聖經》(1875)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諾德,M·
  • 國籍:英國
  • 畢業院校: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
  • 代表作品:《評論一集》《評論二集》《文化與無政府狀態》《文學與教條》《上帝與聖經》
正文,

正文


阿諾德曾在1849、1852以及1867年發表過幾本詩集。讀者最熟悉的詩有《色希斯》、《多佛灘》、《學者吉卜賽》、《拉格比教堂》、《夜鶯》、《被遺棄的人魚》等抒情詩,還有《邵萊布和羅斯托》等敘事詩。他承認自己的詩缺乏丁尼生的深厚感情,也沒有布朗寧的高度智慧,因而放棄寫詩轉而從事文學批評。不過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詩人中,阿諾德詩中的人情味更濃些。
阿諾德的評論在維多利亞時代首屈一指,勝過麥考萊、卡萊爾等人。他的《評論一集》中最重要的文章是《論今日評論的作用》。他認為批評應該是“以公正無私的努力,來研究與宣傳世界上所知道和想像的最好的東西,從而使新的、正確的觀念形成一種風尚”。這實際上是提倡一種新批評,主張批評不應局限於文學,也套用於神學、歷史、藝術、科學、社會與政治。
《評論二集》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文章是《詩的研究》。他強調了詩的新使命,主張“在一個信仰逐漸崩潰的時代”用詩來代替信仰,因為只有詩能解釋生活,安慰並支持人們。因而詩的內容必須具有真實性與嚴肅性。他從這樣的標準出發,認為法國的《羅蘭之歌》沒有足夠的生活真實性;喬叟、蒲柏等人的詩雖然反映了真實的生活,卻不夠嚴肅;而真正的古典作家,如荷馬、但丁、莎士比亞等才可以說既有生活真實性又有生活嚴肅性。
關於詩的內容,阿諾德在《評華茲華斯》一文中主張,詩應該是詩人對於“生活的批判”,詩人應將道德觀念套用在生活上。他肯定了詩的道德意義和教育意義,否定了歪曲生活、嘲笑生活與唯美主義的詩。
阿諾德在牛津大學任英詩講座教授時,曾做過3次連續的講演,後將講稿出版,即《評荷馬史詩的譯本》一書(1861)。其中讚揚了荷馬的樸實與崇高的風格,以匡正時弊。
阿諾德還把批評擴大到社會一切領域。1869年發表的《文化與無政府狀態》一書,是他的主要作品,其中重申在《評論一集》中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心胸偏狹”、“庸俗”與“拜金主義”的抨擊,他認為英國社會由三種人組成:一是野蠻的貴族,他們精神充沛,態度沉靜,舉止正經,卻閉目塞聽,不接受任何新道理;二是市儈的中產階級,他們信仰自由,頗有事業心,但頑固愚昧,唯利是圖;三是平民,他們只是粗野而盲目的群氓。阿諾德認為三種人都缺乏文化而處於無政府狀態。這本書批判鋒利,充滿嘲笑的風趣。
阿諾德,M.阿諾德,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