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蘇克姓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時期蒙古族阿蘇克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阿蘇克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阿克蘇(今新疆阿克蘇),以地為氏。後有維吾爾族、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suke Hala。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蘇克姓
  • 外文名:O suker surname
  • 最早:粟特族人中的一支
  • 滿語:Asuke Hala
姓氏淵源,姓氏源出,姓氏形成,活動地域,部落歸屬,姓氏分化,姓氏郡望,喀喇沁,阿克蘇,

姓氏淵源

姓氏源出

蒙古族阿蘇克氏,源出隋、唐時期的粟特族人阿蘇克部,其時主要依附於突厥民族政權。
隋、唐之際,突厥汗國分裂以後,東突厥大體上以金山(今阿爾泰山脈)為界,與西突厥劃分汗國原來的疆域。在東突厥汗國內,突厥分布在南部,鐵勒諸部則在北方。
唐朝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東突厥隨著頡利可汗被唐太宗李世民所滅,後於公元七世紀後期再次興起。
到阿史那·默啜可汗執政時期(公元?~716年),由於不斷接受原在唐太宗時歸附於唐王朝的突厥族民,因此逐漸擁兵四十萬,在武則天執政時期的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開始向唐王朝進攻,之後又在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唐景龍二年(公元708年)數次侵擾唐朝邊地的豐(今內蒙古五原)、勝(今內蒙古托克托)、靈(今寧夏靈武)、夏(今內蒙古白城子)、朔(今山西朔縣)、代(今山西代縣)、會(今甘肅靖遠)等州地以及單于都護府(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要求給與農器、谷種、繒帛、鐵、牛馬等。到了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默啜可汗出兵攻擊拔野古(今蒙古土拉河流域),大勝後輕敵,在歸途中為拔野古部的游騎所殺,其子阿史那·移涅繼位,史稱移涅可汗,又稱小可汗。

姓氏形成

其時,唐朝史籍中稱之為“昭武九姓”的粟特族人中的一支,在其首領阿蘇克的率領下歸順於移涅可汗,所率族群其後即被移涅可汗以“阿蘇克部”稱之,遂成為該部落的稱謂,後演化為姓氏。

活動地域

阿蘇克部主要活動於西域地區南部,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南疆阿克蘇地區至中亞一帶,大多從事商業活動,包括奴隸買賣與販運。

部落歸屬

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東突厥政權為回紇民族所滅。其族分散於回紇族、北狄族、漢族、女真族中。阿蘇克部後來大多融合於回紇民族和蒙古民族。

姓氏分化

蒙古族、滿族、維吾爾族阿蘇克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金氏。

姓氏郡望

喀喇沁

喀喇沁旗(縣)建制始於後金皇太極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原稱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旗歷史悠久,境內有距今八千~七千五百年新石器早期的興隆窪文化,距今六千五百#六千三百年新石器中期的趙寶溝文化,距今六千~五千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紅山文化等遺址,距今四千二百年的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銅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的發現和文物出土,考古發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銅器等生產生活器物證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內的原始先民已經過著以原始農耕為主,兼營漁獵和畜牧業定居生活。進入夏王朝以來,喀喇沁旗大地先後為山戎、東胡、匈奴、烏桓、鮮、奚、契丹、漢、女真、蒙古諸民族領地。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與中原有著密切聯繫,活動在旗境內的先民們彎弓躍馬,指點江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據《詩經》《商公布玄鳥》及荀子《成相篇》載:商的先祖契及其子孫,在紫蒙之野和磔石地方生息三百餘年,紫蒙之野即今老哈河中游兩岸。戰國後期東胡族對燕國北境構成軍事威脅,燕將秦開南沙敗東胡,構築長城,沿線設定五郡,今喀喇沁旗境屬右北平郡轄。魏、晉兩朝以後,鮮宇文部東造成建牙帳於紫蒙川。唐貞觀年間,設饒東樂都督府、公漠都督府,喀喇沁旗境分屬兩府。公元916年,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建立契丹國,後改國號為遼國。耶律·阿保機吸收漢文化,拓展韁土,創契丹大小字,興辦農牧業,成為雄居北方的強大政權。旗內耶律·琮墓葬記載耶琮為耶律家庭中一位戰功卓著的將軍,在遼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旗內發現的遼代文物證明遼朝暑期農物業生產興旺,人民生活安定,出現了“農耕於野,工居於肆,商賈於市”的繁榮景象。金國滅遼國後,戰爭頻仍,經濟衰退,旗內石泉溝古戰場講述著金戈鐵馬、血染青山的歷史。元朝建立後,喀喇沁旗境屬上都路轄區。成吉思汗的勛臣者勒蔑(濟拉瑪)為後來遷居喀喇沁地區的兀良哈部的先祖。深山古剎龍泉寺記述在元世祖至元年間,一位姓張名智然的和尚千里迢迢從字西鹹寧來到此地傳播佛教,興建寺廟。龍泉寺成為周邊地區佛事活動的中心。清朝對大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三年一會盟,各杞薩克旗獨立執政,由清廷直接統轄。清廷對蒙旗王公貴族封官晉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薩克固魯思奇布為貝勒,第三任杞薩克班達爾沙晉郡王,第八任杞薩克喇特納錫第被清廷賜封親王銜,地位顯赫。十家公主陵雖然陵寢無存,但石牌坊仍告訴人們,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葉、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雖為清廷和親政策但也為塞外蒙旗帶來了手工業、建築業、園藝種植等技術。為穩定邊韁,清朝順治、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後九次巡視喀喇沁地區。辛亥革命成功後,喀喇沁右旗杞薩克貢桑諾爾布組建蒙古王公聯合會並發表聲明“諸王公贊成共和,同建民國”。民國年間喀喇沁地區屬熱河省管轄,東北淪陷時期為偽熱河省轄區,抗日戰爭結束後,喀喇沁右旗建西縣聯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為喀喇沁旗並一直沿用至今。

阿克蘇

阿克蘇系維吾爾語,意為“清澈的水”。漢朝時期,阿克蘇為姑墨國地。隋、唐時期,為跋祿迦,亦稱亟墨,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置姑墨州,隸屬安西都護府。宋朝時期為西遼政權所轄。元、明時期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稱為阿速。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派軍平定準噶爾叛亂,將地名定為阿克蘇。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在此設阿克蘇辦事大臣。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在阿克蘇設善後總局。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以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置阿克蘇分巡兵備道,以阿克蘇置溫宿直隸州。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並修建阿克蘇新城,亦稱漢稱,新城為阿克蘇道和溫宿直隸州治所。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升溫宿直隸州為府,市境為溫宿府直轄,本府即今阿克蘇市和阿瓦提縣的範圍。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4月,溫宿府本府改置阿克蘇縣,屬阿克蘇道。1949年以後新疆和平解放,隸屬阿克蘇專區、阿克蘇地區。1956年將原縣轄丙等市阿克蘇市改設為阿克蘇鎮。1958年5月撤銷溫宿縣,其行政區域併入阿克蘇縣。1962年恢復溫宿縣建制,將1958年合併於阿克蘇縣的原溫宿縣的行政區域從阿克蘇縣劃出,歸溫宿縣管轄。1983年8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克蘇縣,設立阿克蘇市(縣級)。1984年5月7日成立阿克蘇市人民政府。1984年7月18日,撤銷阿克蘇鎮,將原鎮屬的四個街道辦事處升格為鄉建置。1999年城區增設南城街道辦事處。2000年,阿克蘇市轄五個街道、兩個鎮、五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