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密兔

阿薩密兔

阿薩密兔(學名:Caprolagus hispidus):兔形目、兔科動物。因為它有粗糙黑褐色的毛髮。因此也稱硬毛兔。頭尾長平均為476毫米。與其他野兔相比,有寬大的耳朵、小眼睛。有非常強壯的後腿和爪子。背面被毛呈深棕色;胸部棕色,腹部白色。尾巴棕色。

棲息地包括茂密的草原或稀疏的森林中,它們可以在那裡覓食並躲避捕食者。草食性,主要吃植物的草葉和根。這些珍稀的野兔的棲息地不到500平方千米,支離破碎地分布在不到2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分布於不丹、印度和尼泊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薩密兔 
  • 拉丁學名:Caprolagus hispidus
  • 別名:粗毛兔、阿薩姆兔、河岸兔、硬毛兔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兔形目
  • 兔科
  • 阿薩密兔屬
  • :阿薩密兔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Pearson, 1839)
  • 保護級別:瀕危(EN)IUCN標準 
  • 外文名:英文 Hispid Hare, Assam Rabbit, Bristly Rabbit, Hispid Hare
    法文 Lapin de l'Assam
    西班牙文 Conejo de Assam
    阿薩姆語 Ha Ha Pahoo, Khargorkata
    德文 Assam-Borstenkaninchen, Borstenkaninchen
    尼伯爾文 Kharayo, Laghukarna Kharayo
動物學史,分類,發現,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主要威脅,

動物學史

分類

阿薩密兔(Caprolagus hispidus)最初被歸類兔屬(Lepus),但其獨特的特徵明確將其定義為一個獨立的屬即“阿薩密兔屬(Caprolagus)。該物種是單一物種,沒有其他亞種(Hoffmann和Smith 2005年)。

發現

阿薩密兔是一種罕見的物種,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動物之一。人們認為它們在1966年已經滅絕,但在2018年出現了一次罕見的目擊事件。據報導,一隻阿薩密兔在尼泊爾奇特旺國家公園首次出現在鏡頭前。雖然仍然沒有太多關於阿薩密兔活動的證據,但很明顯它們仍然存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此物種列為高度瀕危物種,最後更新於2018年。

形態特徵

阿薩密兔也被稱為粗毛兔,因為它們的皮毛粗糙而蓬亂。其體型比大多數其他野兔略小,雄性平均體重為2248克,雌性為2518克。頭尾長平均為476毫米,尾巴很短,大約30毫米,耳朵也相對較短,大約56毫米。與其他野兔相比,阿薩密兔額骨非常寬,枕鼻長度通常超過85毫米。眶後突前無明顯切跡。有寬大的耳朵、小眼睛。它們有非常強壯的後腿和爪子。該物種有一層長而粗糙的外層剛毛,而底層覆蓋皮膚的毛髮則更軟更短。
整體皮毛呈黑色和棕色,被毛背面呈深棕色;胸部棕色,腹部白色。尾巴棕色。

棲息環境

自然棲息地包括平原和山谷。棲息地面積小於500平方千米,其種群高度分散在廣泛分布的地區。該物種生活在海拔100-250米的範圍內。棲息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稀疏的森林和長滿草的草地上。海拔高度和地形特徵的巨大差異提供了多種棲息地,即大片早期連續的高大草原、稀樹草原、熱帶和亞熱帶森林、溫暖、涼爽和濕潤的闊葉林。在旱季,大部分草地都會被燒毀,阿薩密兔會躲在不易被燒毀的沼澤地或靠近河岸的草叢中及未燃燒的茂密高草覆蓋層下。

生活習性

阿薩密兔的雄性和雌性的活動範圍分別限制在平均8200平方米和2800平方米的範圍內。它們在茂密的草原或稀疏的森林中茁壯成長,它們可以在那裡覓食並躲避捕食者。它們藏身的草甸也叫象草。在極其平坦、排水良好的土壤上享受田野和高草。如果高大的草原變得太濕或太潮,阿薩密兔就會轉移到稀疏的森林中尋求庇護。一旦草地恢復到乾燥常態,它們也會回來覓食和躲藏。
阿薩密兔在黎明和黃昏時最為活躍。通常,它們喜歡遠離其他野兔的獨處環境。有時,這些兔子成對生活,這種情況一般是正在尋找配偶,否則不會成群結隊。這些野兔與其同科中的其他成員一樣,會“鼓動”它的後腿以抵禦威脅或表現出支配地位。因為該物種喜歡獨處,所以會驅趕進入自己領地的入侵者。
食草性動物,僅吃植物。主要包括植物的葉、草、根、茅草、莊稼和樹皮。不同個體的一些偏好取決於它們生活的地區和該地區的特定植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不丹、印度(西孟加拉邦、北方邦和阿薩姆邦)、尼泊爾
存在不確定性:孟加拉和印度(中央邦、比哈爾邦)。
曾經廣泛分布於孟加拉西部的阿薩姆邦、印度北部凱里和比哈爾邦的上游省份。其歷史分布範圍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延伸。從北方邦延伸到尼泊爾南部、西孟加拉邦北部地區、阿薩姆邦和孟加拉國。今天,該物種零星地分布在孟加拉、印度、尼泊爾和不丹,棲息地高度分散,估計占地面積不到500平方千米,延伸面積為5,000-20,000平方千米。
阿薩密兔
阿薩密兔分布圖

繁殖方式

關於阿薩密兔繁殖習性的信息不多。然而, 在1-3月發現幼仔,這意味著該物種是在早春繁殖。像同科的其他野兔一樣,阿薩密兔一窩可以生2-5隻兔仔,每年最多可以生9窩。妊娠期大約持續一個月。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瀕危(EN)。

種群現狀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人猜測阿薩密兔已經滅絕,然而,1971年在阿薩姆邦西北部的巴納迪野生動物保護區捕獲的一個活體標本證實了該物種的存在(Maheswaran 2002年)。由於棲息地喪失和其他促成因素,該物種在其範圍內經歷了急劇下降,使用Bell (1987)的早期工作及Bell等人 (1990)和Maheswaran (2002)的研究作為基準。例如,在Suklaphanta野生動物保護區Bell(1987)發現密度為6.10/ha,而Yadav等人(2008)確定密度為1.01/ha。在同一個保護區工作,Aryal等人(2012)估計整個種群規模僅為219(±40)只阿薩密兔。2017年,Khadka等人在Chitwan國家公園發現的阿薩密兔是30多年來首次在那裡發現該物種。

主要威脅

阿薩密兔種群面臨的主要威脅是棲息地喪失,這是由侵占性農業、伐木、夏季洪水和人類發展造成的(Bell等人,1990年)。高草地棲息地的自然時空動態,尤其是火災周期,對於保護該物種至關重要。草地演變成林地的自然過程減少了依賴草地生活的阿薩密兔的適宜棲息地。因此,該物種占據的象草棲息地高度分散,並且經常被森林、溪流和河流交叉分離。據估計,在1994年至2005年間,適宜棲息地的數量和質量下降了20-50%,預計這一速度將持續到2014年。截止2015年,多份文獻表明棲息地的破壞仍在繼續。阿薩密兔還受到放牧、捕食、闊葉樹侵占造成的草地棲息地喪失以及茅草採集的負面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