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邏迦藍

阿羅邏迦藍: 梵名A^ra^d!a -ka^la^ma ,巴利名A^l!a^ra-ka^la^ma 。又作阿囉拏迦羅摩、阿藍迦藍、阿羅邏、阿藍、羅迦藍、迦羅摩、迦蘭、伽藍、阿蘭。意譯作自誕、懈怠之意。

阿羅邏迦藍: 梵名A^ra^d!a -ka^la^ma ,巴利名A^l!a^ra-ka^la^ma 。為釋尊初出王宮時,最先問道之外道仙人,系印度毗舍離城人(一說王舍城附近之人)。又作阿囉拏迦羅摩、阿藍迦藍、阿羅邏、阿藍、羅迦藍、迦羅摩、迦蘭、伽藍、阿蘭。意譯作自誕、懈怠之意。與郁陀羅摩子並稱於世。為數論派學者,於當時六師外道中頗負盛名。欲斷除生死之根本而出家持戒,行謙卑忍辱,於空閒處修禪定。惟釋尊不能滿意其說,居止數月,即往訪郁陀羅摩子。釋尊成道轉法輪時,欲先教化此仙人,然此仙人已逝世。
迦藍之教義,諸佛經中多以無所有處為其所謂究竟之涅盤。推知其涅盤思想為當時印度一般之思潮。又原始佛教將修禪階段分為九段,於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迦藍即列舉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八段之說,後再加滅盡定而成九段。[中阿含卷五十六羅摩經、眾許摩訶帝經卷六、六度集經卷七、出曜經卷七、方廣大莊嚴經卷七頻婆娑羅王勸受俗利品、佛般泥洹經卷下、北本涅盤經卷二十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