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脈Alps

阿爾卑斯山脈Alps

歐洲南部高大的山脈。西起法國尼斯附近地中海海岸,呈弧形向北、東延伸,經義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斯登、德國西南部,東止奧地利的維也納盆地。總面積約22萬平方千米。長約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東寬西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卑斯山脈
  • 外文名:The Alps Mountains
山脈主幹向西南方向延伸為庇里牛斯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寧山脈,向東南方向延伸為迪納拉山脈,向東延伸為喀爾巴阡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可分為3段。西段西阿爾卑斯山從地中海岸,經法國東南部和義大利的西北部,到瑞士邊境的大聖伯納德山口附近,為山系最窄部分,也是高峰最集中的山段。勃朗峰(4810米)是整個山脈的最高點,位於法國和義大利邊界。中段中阿爾卑斯山,介於大聖伯納德山口和博登湖之間,寬度最大。有馬特峰(4479米)和蒙特羅莎峰(4634米)。東段東阿爾卑斯山在博登湖以東,海拔低於西、中兩段阿爾卑斯山。
早在1.8億年前,北大西洋擴張,以及由此造成的非洲和歐洲間相對運動形成的阿爾卑斯山系,其構造既年輕又複雜。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時形成一種褶皺與斷層相結合的大型構造推覆體,使一些巨大岩體被掀起移動數十千米,覆蓋在其他岩體之上,形成了大型水平狀的平臥褶皺。西阿爾卑斯山是這種推覆體構造的典型。
古代的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區覆蓋著厚達1千米的冰蓋。各種類型冰川地貌都很發育,冰蝕地貌尤為典型。只有少數高峰突出冰面構成島狀山峰。許多山峰角峰銳利,山石嶙峋,峻峭挺拔,並有許多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冰蝕崖、角峰、冰斗、懸谷、冰蝕湖等以及冰川堆積作用的冰磧地貌。還有1200多條現代冰川,總面積約4000平方千米。中阿爾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萊奇冰川最大,長約22.5千米,面積約130平方千米。山地冰川呈現一派極地風光,是登山、滑雪、旅遊勝地。阿爾卑斯山地冰川作用形成許多湖泊。最大的湖泊萊芒湖,另外還有四森林州湖、蘇黎世湖、博登湖、馬焦雷湖和科莫湖等。美麗的湖區是旅遊的勝地。

阿爾卑斯山脈Alps阿爾卑斯山脈Alps
阿爾卑斯山脈自然景觀
阿爾卑斯山脈的氣候成為中歐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南歐亞熱帶氣候的分界線。山地氣候冬涼夏暖。大致每升高200米,溫度下降1℃,在海拔2000米處年平均氣溫為0℃。整個阿爾卑斯山濕度很大。年降水量一般為1200~2000毫米。海拔3000米左右為最大降水帶。邊緣地區年降水量和山脈內部年降水量差異很大。海拔3200米以上為終年積雪區。阿爾卑斯山區常有焚風出現,引起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而造成災害。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許多河流的發源地和分水嶺。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都發源於此。山地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又有利於發電。
阿爾卑斯山脈的植被呈明顯的垂直變化。可分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山脈南坡800米以下);森林帶(800~1800米),下部是混交林,上部是針葉林;森林帶以上為高山草甸帶;再上則多為裸露的岩石和終年積雪的山峰。山區居民,西部為拉丁民族,東部為日耳曼民族。動物有阿爾卑斯大角山羊、山兔、雷鳥、小羚羊和土撥鼠等。
阿爾卑斯山脈山區的交通很發達。海拔1370米的布倫納山口、2009米的辛普朗山口、2112米的聖哥達山口等,自古以來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1871年,在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的塞尼山開鑿了第一條鐵路隧道,以後又建成多條。1922年竣工的瑞士和義大利間的辛普朗隧道,長19.8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隧道之一。勃朗峰下的公路隧道,長11.6千米。1980年建成的聖哥達隧道,長16.3千米,為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隧道。

阿爾卑斯山脈Alps阿爾卑斯山脈Alps
阿爾卑斯山風光
西、中阿爾卑斯山風景宜人,設有現代化旅館、滑雪坡和登山吊椅等。冬季滑雪運動吸引大量遊客。山麓與谷地間的不少村鎮,山青水秀,環境幽雅,每年都有大量遊客來此旅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