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象龜

阿根廷象龜

阿根廷象龜(學名:Chelonoidis chilensis):是爬行綱、陸龜科的動物。成體背殼約25-30厘米,最大達43厘米。尾部尖端具有1枚大型鱗片。雄龜腹部有明顯的凹陷,典型的雄龜體型小於雌龜。幼龜極為類似蘇卡達陸龜,只是背甲較寬,邊緣較為上翹。隨著成長,體色越趨黝黑。

棲息於熱帶草原,灌木叢或沙漠等乾燥區域。生活在雨量稀少乾燥的多灌木地區,這些地區的夏天非常嚴熱,而且冬天也許也相當寒冷,以青草,多肉植物或仙人掌為食。適溫攝氏23-32度,可忍受0度低溫。繁殖期在11月至來年2月,分2次產卵。每次可產2-5枚球形或橢圓形卵,孵化期4-15月。分布於南美洲南部,主要是阿根廷及巴拉圭。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阿根廷象龜
  • 拉丁學名:Chelonoidis chilensis
  • 別稱:查科象龜、恰克陸龜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龜鱉目
  • 亞目曲頸龜亞目
  • 陸龜科
  • 南美象龜屬
  • :阿根廷象龜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與年代:Gray, 1870
  • 同義學名:Geochelone chilensis Gray, 1870
  • 同義學名:Geochelone donosobarrosi Freiberg, 1973
  • 同義學名:Geochelone petersi Freiberg, 1973
  • 同義學名:Testudo argentina Sclater, 1870
  • 同義學名:Testudo chilensis Gray, 1870
  • 英文名稱:Chaco Tortoise、Argentine Tortoise、 Southern Wood Tortoise
  • 保護級別:易危(VU)IUCN標準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阿根廷象龜也叫查科象龜(Chaco Tortoise),名字源自於棲息地區來命名,棲息範圍從玻利維亞東部通過巴拉圭及阿根廷境內的查科省(Chaco)平原地區。阿根廷象龜的學名稱為智利陸龜(chilensis),其實是地理認知上的錯誤,因為它們分布在智利的族群很少,只是當初格雷(Gray)在1870年首次描述該物種時,他錯誤地認為門多薩(Mendoza)位於智利而不是阿根廷,因此是誤稱。斯克萊特(Sclater)在同一年糾正了格雷的錯誤。但是,命名規則使“chilensis”的名稱優先,即使它是錯誤的,但該名稱一直存在。

形態特徵

阿根廷象龜是一種中型烏龜,體長為25-30厘米,最大可達40厘米。具有略微圓頂形的橢圓形外殼。背部的顏色從黃色到米黃色不等,並帶有明顯的生長條紋。很容易將其與蘇卡達陸龜的幼龜區分開來。 它的胸甲是淡黃色的,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成褐色。阿根廷象龜具有相當發達的溝壑。
頭部和腿部為淺棕色。雄性不像同一屬的其他物種那樣具有非常凹的腹甲,但是兩性均可見。與南美象龜屬的大多數物種不同,雄性比雌性小。同一棲地的雄龜和雌龜比較起來可能會有較寬闊的頭部而且有著較鮮明的體色,但是在它們前腳上的粗大鱗片偏向呈深棕色,而雌龜則偏黃褐色。
阿根廷烏龜的外殼頗為彎曲。 根據物種及其所處的位置,它可以具有各種顏色。 通常清晰無斑點,中央有斑點或較暗。 像大多數烏龜一樣,貝殼被分成若干小盾片。 在其中,可以完美地看到年輪。殼頂以尖頭形狀終止,並呈鋸齒狀。與殼體不同,腹部通常是淺色的。殼上可能有一些暗圖。另一方面,腿和頭的顏色是棕色。 在腿上,可以看到相當大且堅硬的鱗片。 雄性通常比雌性小一些,尾巴也大一些。

近種區別

阿根廷象龜是南美象龜屬中最小的物種,其中最大的是加拉帕戈斯象龜。阿根廷象龜與黃腿象龜紅腿象龜均有關係。
但耶魯大學的研究顯示,阿根廷象龜很可能是加拉帕戈斯象龜最近的血源親戚。幼龜極為類似蘇卡達陸龜,只是背甲較寬,邊緣較為上翹。隨著成長,體色會趨於黝黑。基於分布地區的不同,阿根廷象龜在體型和體色上還是有所差異的。
阿根廷象龜在演化方面和生活在北美的哥法地鼠龜類似,而且這兩種陸龜很容易被人混淆,哥法地鼠龜有頸盾而阿根廷象龜則沒有。

棲息環境

阿根廷象龜棲息地類型通常是查科的沙漠平原或半乾旱地區。該物種是非常耐熱的動物,喜歡曬日光浴。棲息地通常夏季為12-3月,冬季為6-8月,沒有雨季與旱季之分,越往南部雨量越少。阿根廷象龜棲息地區以乾燥莽原為主,分布於南部的種類少數棲息於沙漠邊緣,四季溫差極大,可忍受夏季40℃高溫及冬季的10℃以下低溫,所以它們會利用遷徙或挖洞來躲避惡劣氣候,因此當地人又把阿根廷陸龜稱之為阿根廷地鼠陸龜。

生活習性

在自然環境中,該物種在清晨和傍晚特別活躍。 在一天的其餘時間裡,會將自己埋在淺藏處,在灌木叢中挖坑或躲避以保護自己免受高溫。在11月和12月活躍並繁殖,在3月下旬進入其冬季窩點休眠。
這種烏龜是嚴格的草食性物種。飲食中需要一定量的纖維,以野生植物和蔬菜為食。食物很雜,包括仙人掌、草、蒲公英、菊苣、苜蓿、三葉草和生菜。

分布範圍

分布範圍涵蓋南美的三個國家。主要在阿根廷中部和北部發現,在玻利維亞南部以及巴拉圭也發現。在阿根廷生活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最豐富的地區查科省是科羅拉多河所占據的地區。
阿根廷象龜分布圖阿根廷象龜分布圖

繁殖方式

阿根廷象龜雌性在11-12月期間最活躍並進入繁殖期,求偶交配發生在11月和12月的炎熱夏季,1-3月間為產卵期,有時會產兩窩,每窩產卵2-6枚。孵化期取決於氣候,一般為3-4個月,有時長達一年甚至更久。幼龜的背甲看起來扁平而且圓圓的,幾乎都是均一的棕色。由於它們在冬天時幾乎不活動,因此它們成長的速度很緩慢,可能至少要12歲以後才可達到性成熟。平均壽命都在80年之間。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

阿根廷象龜面臨的主要威脅有兩個:棲息地破壞和寵物貿易,對野生種群的最大影響來自後者。儘管這些陸龜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II中被列為受威脅物種,但實際上很少能將它們從阿根廷和巴拉圭運出。每年約有75,000隻阿根廷象龜被捕捉並進入阿根廷寵物貿易,而每年僅3,000隻被出口到智利、丹麥、日本、德國、美國、荷蘭和烏拉圭。據估計,在阿根廷境內出售的那些動物中,有32%在被捉到的第一年就死亡了。有跡象表明,實際上收集和出口的龜數量可能更高,報告較少的數字以獲取貨運的法律檔案。
第二大威脅來自查科地區棲息地的破壞。地面植被的燃燒使阿根廷象龜與馴化的山羊競爭不斷減少的植被數量。通過燃燒和過度放牧對棲息地的破壞使發現和收集這些體型相對較小(20厘米)偽裝良好的烏龜更容易。
由於農業擴張,與家養山羊的競爭以及收集寵物貿易和食物而造成的棲息地破壞,給其餘零散的阿根廷象龜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在某一點之後,它們將不再能夠維持自己的生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