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豹

阿拉伯豹

阿拉伯豹(學名:Panthera pardus nimr)屬於瀕危野生動物,在9個豹亞種中明顯較小;頭小尾長,四肢短健;毛被黃色,滿布黑色環斑;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前足5趾,後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縮。 生活於森林、灌叢、濕地、荒漠等環境,其巢穴多築於濃密樹叢、灌叢或岩洞中。營獨居生活,常夜間活動,白天在樹上或岩洞休息。在食物豐富的地方,活動範圍較固定;食物缺乏時,則遊蕩數十公里覓食。守衛自己較固定的領域,雄性的領域比雌性者大。捕食各種有蹄類動物,也捕食猴、兔、鼠類、鳥類和魚類,秋季也採食甜味的漿果。食物缺乏時,也於夜晚潛入村屯盜食家禽家畜。分布於沙烏地阿拉伯,阿聯,葉門,阿曼和卡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阿拉伯豹
  • 拉丁學名:Panthera pardus nimr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亞目:裂腳亞目
  • 貓科
  • 亞科:豹亞科
  • 豹屬
  • 亞屬:豹亞屬
  • 亞種:阿拉伯豹
  • 命名者及年代:Hemprich & Ehrenberg, 1833
  • 英文名稱:Arabian Leopard,
  • 英文名稱:South Arabian Leopard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阿拉伯豹體長約1.3米,成年雄豹體重約為30千克,雌豹為20千克。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常具顯著花紋。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發達。
頭小而圓,耳短,耳背黑色,耳尖黃色,基部也是黃色,並具有稀疏的小黑點。虹膜為黃色,在強光照射下瞳孔收縮為圓形,在黑夜則發出閃耀的磷光。犬齒髮達,舌頭的表面長著許多角質化的倒生小刺。嘴的側上方各有5排斜形的鬍鬚。額部、眼睛之間和下方以及頰部都布滿了黑色的小斑點。身體的毛色鮮艷,在同屬中是屬於體形相對較小、花紋顏色較淺的一種。體背為杏黃色,頸下、胸、腹和四肢內側為白色,耳背黑色,有一塊顯著的白斑,尾尖黑色,全身都布滿了黑色的斑點,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

棲息環境

阿拉伯豹生活在半沙漠區和陡峭的石山上面,它們的巢穴比較固定,多築於灌叢或岩洞中。

生活習性

營獨居生活,常夜間活動,在食物豐富的地方,活動範圍較固定;食物缺乏時,則遊蕩數十公里覓食。雄性的領域比雌性者大。白天潛伏在巢穴或樹叢中睡覺。陽光透過森林,灑在它布滿花斑的皮毛上,即使在幾米之外,也難以發現它的存在。傍晚出來游竄覓食,直到天明才休息。
豹的感官發達,動作敏捷,善於爬樹,可以捕捉樹上的猴類和鳥類;也善於跳躍,一躍可達6米高,12米遠;但不喜歡游泳。豹的性情異常兇猛,犬齒大而鋒利,裂齒也特別發達,有利於擒獲和撕扯獵物。多以狒狒、狐狸、野羊,蹄兔和其他鳥類為食。有時也吃魚、鳥類,以及襲擊家禽、家畜等。捕獵時有兩種主要的進攻方式,一種是隱蔽在樹上,這樣可以居高臨下發現獵物,同時氣味也會隨風飄散,不易被獵物發現,但需要等待獵物從樹下經過;另一種是偷襲,先潛行接近獵物,然後突然躍出,將其捕獲。當時吃不完的獵物則懸掛在高高的樹枝上,這樣既不易腐爛,又不易被別的動物吃掉,等食物饋乏時,再回來慢慢吃掉。它的力量大得驚人,可以將一隻比其自身重一半的獵物抓到樹上去。找不到食物時,也可以忍受數天的飢餓。

分布範圍

僅存於阿拉伯半島南部的納傑夫沙漠和沙烏地阿拉伯阿曼葉門三國交界的山區中。

繁殖方式

於冬季和春季發情交配。懷孕期100天左右,4~5月份產仔,每胎產1~4仔,10天左右小阿拉伯豹才能睜開眼,哺乳期約3個月,初生仔體重550~750克,約10日齡時睜眼,18~24個月能獨立生活,幼獸和母獸在一起直到下次發情期。幼獸2、3歲後性成熟。壽命大約16年。

亞種分化

阿拉伯豹是豹的亞種之一。

種群現狀

由於棲息地破壞和食物不足,其最喜歡的自然獵物喜馬拉雅羚羊或山地瞪羚種群數量急劇下降,是阿拉伯豹瀕危的主要因素之一。阿拉伯豹以往在整個阿拉伯半島都有分布,2000年之後那裡只有小的分散的阿拉伯豹群。一些豹群只限於在阿拉伯北部的內蓋夫沙漠,在葉門的和阿曼也僅有很少分布。
在海灣國家中,阿曼是開展阿拉伯豹研究和保護最早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惟一的一個以保護阿拉伯豹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通過雷達跟蹤監控著17頭阿拉伯豹,這幾乎占了全世界人工飼養阿拉伯豹數量的一半。
從1997年開始,阿曼皇家環境保護中心,阿曼農村地區和環境、水資源部聯合在位於扎菲爾附近的薩馬汗山區設立了自然保護區,保護境內以阿拉伯豹為主的野生動物和自然環境。保護區設立後,阿曼的科學考察隊開始在自然保護區內設立紅外線自動攝像機,這種攝像機可以全天候攝錄周圍的環境和阿拉伯豹出沒的情況。
2000年開始,科考隊的設備開始更新。GPS全球定位系統和直升機開始運用到保護阿拉伯豹的行動中來。科考隊在自然保護區內搭建了3處臨時宿營地,並在營地附近設定了多個陷阱誘捕阿拉伯豹。對於捕獲的阿拉伯豹,經過獸醫的麻醉後,保護人員為它們裝上了GPS全球定位系統,然後重新放回被捕獲地。經過7個星期的努力,他們共為8隻阿拉伯豹裝上了這種裝置。通過該裝置,科考隊就可進一步發現和這些阿拉伯豹有接觸的其他個體,從而不斷擴大被跟蹤的豹群規模。
隨著電腦和雷達設備的套用,科考隊的工作方式更加現代化。他們可以很容易確定任何一隻有記錄的阿拉伯豹的地點、健康情況以及相應的家族關係。
除了觀察清點保護區內的阿拉伯豹數量外,參與該項目的工作人員還在研究豹和當地人畜的關係。在當地人的眼中,阿拉伯豹就是猛獸,人們為了保護人畜的安全曾經不斷獵殺這些動物。為了改變當地人的觀念,增強保護阿拉伯豹的意識,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不斷向當地人贈送畫報、宣傳冊,還花錢聘請當地人擔任阿拉伯豹活動調查員,讓他們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據2008年的野外考察,該物種有效種群顯然低於250隻成熟的個體,持續下跌,嚴重分散,分布區域不大於50隻成熟個體的孤立亞群。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註:阿拉伯豹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