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

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

阿房宮遺址位於西安市區以西13公里處,與周豐鎬遺址漢長安城遺址唐大明宮遺址並稱四大遺址,是構成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其前殿遺址是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的夯土建築台基,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公布為全國100處重大遺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
2012年5月14日,西安市長董軍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會議研究並原則通過《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並經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同意後,報省政府審批。
阿房宮遺址位於西安市區以西13公里處,遺址跨西安市未央與長安兩個區。該遺址與周豐鎬遺址漢長安城遺址唐大明宮遺址並稱四大遺址,是構成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面遺存主要有前殿遺址、“上天台”遺址、“磁石門”遺址等,其中前殿遺址是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的夯土建築台基,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公布為全國100處重大遺址之一。
根據《規劃》,阿房宮遺址保護區範圍內將禁止建設任何新建築物、構築物,禁止進行生產、生活建設行為。禁止有損遺址保護的爆破、鑽探、采砂、取土、挖坑、燒磚等各類生產和生活活動。同時,我市將按規劃要求逐步整治遺址保護範圍內的環境,分期實施展示工程,建立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展示將分為露天原狀展示、場館展示、覆蓋模擬展示、多媒體展示、考古現場展示等。
董軍指出,我市大遺址較多,在國內外具有很大的影響,做好大遺址保護工作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近年來,為有效保護遺址,正確處理遺址保護與城市建設的矛盾,我市先後編制完成了《大明宮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杜陵文物保護規劃》等一大批文物保護規劃,全面推進大遺址保護工作,西安地區大遺址保護和利用在良性循環中得以發展。董軍強調,做好保護規劃是阿房宮遺址今後全面保護的前提,希望相關單位積極配合,相互協作,和規劃部門做好銜接,確保阿房宮遺址保護工作順利開展,合理展示利用大遺址的文化內涵,儘快使《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在有效保護遺址並指導帶動周邊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保護規劃
近期進行搶救性保護加固
阿房宮遺址屬於大型秦代宮殿建築遺址。遺址主要有8處,包括前殿遺址,上林苑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六號建築遺址,好漢廟建築遺址。遺址規劃範圍的重點區域為,以阿房宮前殿遺址為核心,包括上林苑一號、二號、四號、五號、六號建築遺址所在區域。
規劃分為三期,近期目標2012年到2015年,完善遺址保護區劃和管理規定,對前殿和四、五號遺址進行搶救性保護加固。控制周邊城市建設,保持遺址周邊景觀環境。2015年到2020年,實現對阿房宮前殿遺址的整體保護,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對已知其他上林苑遺址進行分區保護,使遺址之間的環境逐步改善。遠期目標,將實現對阿房宮前殿遺址及周邊環境的整體保護。
如何保護
防雨遮蔽設施防護裸露遺址
《規劃》通過後,文物保護部門將採取設定防護圍欄、覆棚保護以及科技保護等手段,加強遺址科學保護的力度。對阿房宮前殿、上林苑四號遺址本體由於既往原因造成的高危部位,如底邊懸空、開挖洞穴、沿邊裂隙等開展物理性支護、砌築及填補等搶救性保護工作。
啟動遺址坡頂及底邊疏水和導水設施建設工作,以保證遺址的整體穩定性,避免大面積垮塌。必要時針對重要遺存部位建立坡頂防雨遮蔽輔助設施。對遺址出露部位展開防風化補強、局部修復及其生物病害撲滅抑制等工作。有條件時對裸露遺址進行防護,防止雨水、風力、有害光照、溫濕度變化等對遺址的直接影響。
同時,對遺址上生長的對遺址產生嚴重破壞的植物予以清除,防止植物根系對遺存本體的破壞。
據悉,保護區分為三級,即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和景觀協調區。
阿房宮遺址保護區範圍內將禁止建設任何新建築物、構築物,禁止進行生產、生活建設行為。禁止有損遺址保護的爆破、鑽探、采砂、取土、挖坑、燒磚等各類生產和生活活動;建築控制地帶,對造成遺址嚴重污染的企業將限期改造或搬遷,一類建築控制地帶構築物限高8米,二類建控地帶構築物限高18米;景觀協調區內,將控制建築的高度、體量和密度,建築物形式、色彩將與遺址景觀風貌相協調。
根據《規劃》,阿房宮遺址保護區範圍內將禁止建設任何新建築物、構築物,禁止進行生產、生活建設行為。禁止有損遺址保護的爆破、鑽探、采砂、取土、挖坑、燒磚等各類生產和生活活動。建設控制地帶,對造成遺址嚴重污染的企業將限期改造或搬遷,一類建設控制地帶構築物限高8米,二類建設控制地帶構築物限高18米。景觀協調區內,將控制建築的高度、體量和密度,建築物形式、色彩將與遺址景觀風貌相協調。
市文物局局長鄭育林表示,“除過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和景觀協調區其實是緩衝地帶,未來將打造為城市景觀台和城市中央森林公園。實現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和諧共生。”
未來建設
建3平方公里考古遺址公園
未來我市將按規劃要求逐步整治遺址保護範圍內的環境,分期實施展示工程,並建立3平方公里的阿房宮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用高科技手段展示《阿房宮賦》中描繪的“天下第一宮”奇觀,打造西安城市中央森林公園,建成又一個國家級旅遊目的地。
展示將分為露天原狀展示、場館展示、覆蓋模擬展示、多媒體展示、考古現場展示等多種手段。
遊客控制
每天參觀者不超2200人
出於保護文物現狀,提供良好展示環境、有利於持續發展的目的,保護區內將對阿房宮遺址區內的開放容量進行控制。由於遺址區內限制參觀人員隨便踩踏,只能順遊覽路線參觀,根據遺址區內展示路線長度,按平均滯留時間2小時左右,每天開放時間6小時計算,每天最大遊客量控制在2200人左右,按每年參觀日200日計算,每年遊客量控制在35萬人左右。
新聞連結
■ 前殿遺址為世界上規模最宏大的夯土建築台基
阿房宮遺址位於西安市以西13公里處,該遺址與周豐鎬遺址、漢長安城遺址、唐大明宮遺址並稱西安四大遺址。阿房宮遺址及其周邊秦漢上林苑建築遺蹟是中國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早期大型宮殿建築夯土遺址群,是秦漢宮殿、苑囿建築的標誌和代表。
地面遺存主要有前殿遺址、“上天台”遺址、“磁石門”遺址等,其中前殿遺址是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的夯土建築台基,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公布為全國100處重大遺址之一。
■規劃區內出土過哪些文物?
遺址區內可移動的文物,主要以瓦和瓦當為主,曾出土過夔鳳紋巨型瓦當、魚紋瓦當、雲紋瓦當、十二字瓦當、上林瓦當等,還出土過龍紋空心磚,以及大量簡瓦、板瓦和刻有“左司”“左宮”“右司”“大匠”等刻文戳印的瓦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時,曾出土過秦代的高足玉杯、高奴銅石權以及漢代“上林”銅器群等珍貴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