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蓋新蚤

阿巴蓋新蚤

阿巴蓋新蚤,雄性可動突腹緣處有1帶蒂的草莓狀物和枝狀膜質物而不同於本屬內已知各種。雌性後足脛節外側僅1列鬃在二齒新蚤種團中近似荊刺新蚤,但本種第8背板氣門擴大不明顯以及第7腹板後緣背葉不呈規整的鈍圓形可與荊刺新蚤相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阿巴蓋新蚤
  • :動物界
  • :蚤目
  • :多毛蚤科
  • :新蚤屬
  • 定名人:Ioff
  • 年代:1946
形態特徵,宿主,分布,醫學重要性,

形態特徵

頭:額突約位於額緣的前2/5處。額鬃列4—6根鬃,眼鬃列4根鬃、但近眼鬃的1根鬃稍小於額鬃,後頭鬃3列依次為5(4—7)、6(4—8)和6(5—7)根鬃。下唇須末端達前足基節的2/3—3/4處。
胸:前胸櫛共17—20根櫛刺、背方櫛刺稍長於其前之背板,前胸背板通常有2列鬃、但前列通常僅1—3根小鬃個別標本缺如。中胸背板頸片處有1—3根假鬃,後胸後側片有6—9根鬃。前足基節外側約有40根鬃,後足基節內側近前緣處約有25根小鬃,後足脛節外面僅1列鬃6—9根。
腹:第1—7背板有3(2—4)列鬃,第2—6背板主鬃列在氣門下各有1根鬃,第7背板主鬃列僅雄性在氣門下有1根鬃。第1—5背板端小刺數依次為1(2)、2(1—3)、2(1)、1(2)和1(0)根。臀前鬃3根(個別4根)、以中位者最長。變形節:第8背板前緣鈍圓。第8腹板近後緣處密生許多中等長度的鬃,其中部分端部扭曲。可動突前緣明顯前凸(最寬處約為可動突長的1/2),後緣平直或微凹,於可動突之下緣生有1帶蒂的草莓狀物並連有枝狀的膜質物;不動突背凹較深,後臥端部鈍圓略與可動突等高。第9腹板前臂端部前緣呈舌狀前凸,端緣較平;後臂端部向背腹兩側各有1骨化淺的短角狀突出、腹緣處有5—7根刺形鬃,刺形鬃的前下方還有3—5根較短的鬃,後臂之背側和腹側均有膜狀突起。陽莖端部端背葉呈彎指狀;鉤突略呈楔狀。雌性第7腹板後緣背葉的形狀有較大的變異,腹板上有1列長鬃共6(5—8)根、其前有短鬃6一11根。第8背板氣門僅稍擴大,背板後緣有較尖的後突。肛錐長約為寬的3—4倍,長端鬃約為肛錐長的2倍。受精囊頭部通常較短、尾部長約為頭部的2倍。交配囊管通常較直。

宿主

達烏爾黃鼠、長尾倉鼠、黑線倉鼠、五趾跳鼠、松田鼠

分布

國內: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和四川。
國外:蘇聯的外貝加爾以及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附近和圖瓦自治省,蒙古人民共和國。

醫學重要性

國內曾從其體內分離出鼠疫桿菌。由於其廣布於我國北方,是黃鼠巢主要寄生蚤之一,可能在黃鼠鼠疫疫源地的保持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