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謝·列昂季耶維奇·列昂季耶夫

阿列克謝·列昂季耶維奇·列昂季耶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列克謝·列昂季耶維奇·列昂季耶夫
  • 國籍:俄羅斯
  • 民族:俄羅斯
  • 出生日期:1716年
  • 逝世日期:1786年
  • 職業:俄國外交委員會滿漢語譯員
  • 畢業院校:俄羅斯外交委員會滿漢語學校
  • 信仰:東正教
  • 主要成就:《八旗通志》正式出版
  • 代表作品:《中國思想》,《八旗通志》
生平,俄國對中國認識的作用,儒家翻譯領域的貢獻,在中國律法翻譯方面,

生平

列昂季耶夫出生於1716年,在著名的斯拉夫希臘拉丁語學院讀書期間被選中進入由周戈主持的外交委員會滿漢語學校學習,1743年作為俄國東正教第三屆駐北京傳教士團學員來京學習滿漢語言。由於在語言學習上表現出了出色的天賦,很快就被理藩院認定是接替羅索欣(1707-1761)的合適人選,擔任滿語通譯和俄羅斯文館教師。1755年列昂季耶夫離開北京,次年回到俄羅斯,進入外交委員會工作,1786年去世。

俄國對中國認識的作用

在俄國對中國的認識過程中,列昂季耶夫發揮了比羅索欣更加明顯的作用。他先後發表譯作20餘種,占18世紀俄國發表的有關中國作品的五分之一。列昂季耶夫的翻譯、編譯、著述具有非常廣泛的內容,包括中國的歷史、地理、刑法、倫理、哲學、民族、行政制度、文化藝術、國家關係等,由於適逢俄國“中國熱”和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開明專制時期,俄國社會崇尚中國儒家思想和治國方略蔚然成風,這決定了列昂季耶夫的譯作主要集中在儒學和中國律法兩個方面。

儒家翻譯領域的貢獻

在儒家經典翻譯領域,列昂季耶夫做出了許多開拓性的貢獻。1779年,列昂季耶夫翻譯出版《三字經名賢集合刊本》。1782年,列昂季耶夫首次進行了《易經》的俄譯嘗試,發表了譯稿《中國典籍<易經>中陰陽作用》。同時,他首次向俄國人介紹了《易經》中的辨證思想。儘管當今對列昂季耶夫譯本有不同的評價,但他首次俄譯《易經》並介紹其思想的貢獻是不爭的事實。列昂季耶夫分別於1780年和1784年出版了他所翻譯的《大學》與《中庸》,兩書均譯自《四書解義》。《大學》和《中庸》的思想迎合了當時的俄國社會思潮,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對於俄國漢學史而言,列昂季耶夫翻譯的《大學》與《中庸》不僅是俄國最早正式出版的全譯本,同時也是列昂季耶夫翻譯活動的巔峰之作。
1770年列昂季耶夫在《雄蜂》雜誌發表了他摘譯的滿文本《名臣奏議》中的《為太中上皇帝應詔書》,俄譯名為《中國哲學家程子給皇帝的勸告》。同年在《饒舌者》雜誌發表譯作《雍正帝傳子遺詔》。兩篇譯文在宣揚儒家思想和中國皇權統治秩序的同時,對俄國社會弊病多有影射,招致沙皇政府的不滿。《德沛——中國人》一書出版於1771年,是列昂季耶夫根據清代學者德沛對儒家典籍的闡釋翻譯、編纂而成。《中國思想》是一部譯文集,首次出版於1772年,收錄了歷代皇帝和大臣治國論道的諭旨和奏章。同時,列昂季耶夫還將《孫子》的部分譯文收入其中,是為《孫子兵法》的首次俄譯。《中國思想》因其內容豐富而廣受歡迎,同時引起其它歐洲國家的關注,1778年和1807年分別在德國的魏瑪和德雷斯頓出版了德文和法文譯本。1778年,列昂季耶夫翻譯出版《聖諭廣訓》。

在中國律法翻譯方面

列昂季耶夫主要翻譯了《大清律》和《大清會典》。1778-1779年,列昂季耶夫節譯的《大清律》結成兩冊出版,葉卡捷琳娜二世及其僚屬期望完整地了解中國的法律,因而命列昂季耶夫全文翻譯《大清會典》。1781、1782、1783年,《大清會典》俄譯本分三卷在聖彼得堡出版。此外,1757年列昂季耶夫受命赴科學院協助羅索欣翻譯16卷本《八旗通志》。譯了5卷後,羅索欣去世,列昂季耶夫繼續翻譯,完成了剩下的11卷,並編輯了第17卷――注釋卷。1784年代表18世紀俄國對華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八旗通志》正式出版。
列昂季耶夫是俄國18世紀傑出的漢學家,他順乎時代精神,適時地翻譯並出版了大量儒家經典,不僅在俄國思想界產生了影響,同時也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以及俄國漢學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俄羅斯學者稱“列昂季耶夫完全可以稱得上是18世紀最重要的漢學家”,“列昂季耶夫的著作為18世紀下半期俄國社會精神生活做出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