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仁武

阮仁武,男,1964年1月生,重慶忠縣人,1987年7月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農學學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阮仁武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個人簡介,科研項目,科技成果,研究論文,

個人簡介

一直從事麥類作物的遺傳育種工作,主持小麥赤霉病控制技術規程(協作)(2004~2005),農業部生物技術與作物品質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項目——重慶市專用小麥選育(2003~2005)。主研重慶市高產、優質大麥新品種選育(1988~1992),四川省大麥聯合育種(1989~1992),重慶市雜交小麥育種(1989~1994),重慶市“九五”攻關小麥育種及理論研究(1996~2000),重慶市大、小麥種子工程項目(1997~2000),重慶市大麥育種及生產開發(2000~2004),重慶市“十五”攻關小麥品種資源創新(2001~2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4~2006)等十餘項科研項目。主研選育大麥新品種“浙農大4號”、“飼麥8640”、“西南86911”3個,小麥新品種“西南335”、“西南128”2個,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獲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2003年度),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1992年度)。

科研項目

主持科研項目和教學研究項目
1. 重慶市套用開發計畫項目:藍粒兩系法雜交小麥選育與關鍵技術研發(cstc2013yykfB80012)課題,2013年-2016年
2. 重慶市農業委員會:重慶市蕎麥產業體系創新團隊行動計畫(CQCYT2011001)課題,蕎麥輕簡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2012年-2014年
3. 重慶市套用開發計畫項目:糯小麥新品種選育及其深加工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課題,糯小麥新品種選育及新材料創製(協作)(2010~2011)
4. 西南大學發展基金項目,小麥抗倉貯害蟲的遺傳特性和基因定位研究,(2008~2009)
5. 農業部生物技術與作物品質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項目,重慶市專用小麥選育(2003~2005)
6. 科技部項目:小麥赤霉病控制技術規程(協作)(2004~2005)
主研科研項目和教學研究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小麥顯性矮稈基因復等位多態特性研究(2004~2006)
2. 重慶市“十五”攻關,小麥品種資源創新(2001~2006)
3. 重慶市大麥育種及生產開發(2000~2004)
4. 重慶市“九五”攻關小麥育種及理論研究(1996~2000)
5. 重慶市大、小麥種子工程項目(1997~2000)
6. 重慶市高產、優質大麥新品種選育(1988~1992)
7. 重慶市雜交小麥育種(1989~1994)
8. 四川省大麥聯合育種(1989~1992

科技成果

“西藏高原新石器時代農作群遺存發現與研究”獲2003年度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第4完成人。
審定小麥新品種“西南128”,主研人員(2002)。
審定小麥新品種“西南335”, 主研人員(1999)。
“飼麥8640”、“浙農大4號”選育,獲1991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5完成人。
“四川盆地大麥生產開發研究”,1993年成果鑑定成果登記號N92-163,參加人員。

研究論文

發表論文
1.汪燦,阮仁武,易澤林。重慶市主要蕎麥品種秋播光合生理指標分析,種子,2013
2.汪燦,胡丹,楊浩,阮仁武,袁曉輝,易澤林,宋志成,趙丹。苦蕎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關係的多重分析,作物雜誌,2013
3.阮仁武,傅大雄,張建奎,戴秀梅。小麥新品種糯麥1號的選育。麥類作物學報,2011
4.于丹,陳旻,張培培,劉曉輝,陳舜,楊麗瓊,李伯群,余國東,阮仁武。小麥免耕栽培技術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11
5.於春泉,阮仁武,余國東,張世平,宗學鳳,張建奎。小麥抗穗發芽種質篩選與新品系的抗穗發芽性鑑定, 西南大學學報, 2010
6.張建奎,董靜,宗學鳳,余國東,戴秀梅,阮仁武。溫光敏核不育小麥C412S的育性轉換及其APRT基因的表達,作物學報,2009
7.張建奎,董靜,宗學鳳,余國東,李伯群,戴秀梅,阮仁武。溫光敏核雄性不育小麥雄性敗育的細胞學觀察,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09
8.傅大雄,阮仁武,劉大軍,宗學鳳,殷家明,胡奎。近等基因系法對小麥顯性矮源的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7
9.傅大雄,余東,阮仁武,羅明華,方宣鈞。小麥顯性矮稈基因Rht3理想株高突變體的基因型檢測,分子植物育種,2007
10.傅大雄,阮仁武,宗學鳳,胡奎,張建奎,戴秀梅。多節小麥資源的發現,中國農業科學,2006
11.阮仁武,傅大雄。20個小麥矮源的致矮力及聚類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
12.傅大雄,阮仁武,宗學鳳,胡奎,張建奎,戴秀梅。小麥顯性矮稈基因Rht3及其衍生系統抗穗萌特性研究,作物學報,2005
13.阮仁武,傅大雄,王步軍。3種殺菌劑對小麥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
14.傅大雄,阮仁武,殷家明,宗學鳳,戴秀梅,張建奎,李可,曲結。小麥顯性矮稈基因復等位多態特性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4
15. 戴秀梅,鐘光馳,傅大雄,阮仁武,佘容。具有6M^V染色體(偏凸山羊草)的代換系材料細胞學及白粉病抗性的初步研究,麥類作物學報,2004
16.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用近等基因系研究小麥顯性矮源對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西南農業學報,2003
17.FU Da-xiong, RUAN Ren-wu, YIN Jia-min et al,Studies of Multi-Allelic Polymorphism of Dominant Dwarfing Genes in Wheat,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3
18.傅大雄,阮仁武,殷家明,等。小麥半顯性創新矮源“西南02~10”,麥類作物學報,2003
19.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小麥主要顯性矮源致矮力及遺傳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
20.傅大雄,阮仁武,溫海霞,等。易組“太谷不育基因”(MS2)基因定位的研究。遺傳學報,2002
21.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小麥顯性矮源對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麥類作物學報,2002
22.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小麥主要產量性狀的雜種優勢和遺傳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
23.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小麥顯性矮源對株粒重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麥類作物學報,2001
24.傅大雄,阮仁武,戴秀梅,等。小麥顯性矮稈基因Rht10“微突變”的發現,作物學報,2001
25.傅大雄,阮仁武,等。顯性矮稈基因Rht10亞染色體水平導入“中國春”的研究,麥類作物學報,2001
26.傅大雄,阮仁武,等。小麥太谷核不育基因Ms2易位後被重新定位於4BS染色體,中國農業科學,2001
27.傅大雄,阮仁武等。西藏昌果古青稞、古小麥、古粟的研究,作物學報,2000
28.傅大雄,阮仁武等。可用於雜交小麥育種的改良矮源,中國種業,2000
29.傅大雄,阮仁武等。小麥顯性矮稈基因Rht10用於雜交小麥育種的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8
30.傅大雄,阮仁武等。小麥顯性矮稈基因Rht10在不同核遺傳背景條件下致矮力的研究,麥類作物,1998
31.傅大雄,楊華,阮仁武,張建國,馬正興,吳興恩。四川盆地丘陵地區大,小麥產量潛力對比之研究,西南農業學報,1991
32.傅大雄,阮仁武。KM型核質互作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的發現與兩系法雜交小麥的拓建,西南農業學報,1993
33.傅大雄,阮仁武,皮偉。雜交小麥育種-問題與挑戰,西南農業學報,199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