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城市規劃

阜陽城市規劃

總則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遠期至2030年,並展望城市遠景發展。

1、城鎮體系規劃範圍:為阜陽市市域行政區劃範圍,面積約9775平方公里。

2、城市規劃區範圍:西至繞城公路以西50米,北至茨淮新河北岸100米陸域邊界,東至繞城公路以東50米,南至阜陽市區行政邊界。規劃區面積約1053.59平方公里。

城市規模

2030年,阜陽市域常住人口960萬左右,城市化率65%左右。

2030年,阜陽市中心城區人口規模為20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200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阜陽城市規劃
  • 外文名:dghidh
  • 時間:阜陽城市規劃
  • 地點:阜陽城市規劃
總則,城市規模,城市性質職能,發展目標戰略,體系規劃,市域城鄉統籌,交通發展策略,市域綠道規劃,中心城區規劃,遠景規劃構想,

總則

(一) 規劃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遠期至2030年,並展望城市遠景發展。
(二)規劃範圍
1、城鎮體系規劃範圍:為阜陽市市域行政區劃範圍,面積約9775平方公里。
2、城市規劃區範圍:西至繞城公路以西50米,北至茨淮新河北岸100米陸域邊界,東至繞城公路以東50米,南至阜陽市區行政邊界。規劃區面積約1053.59平方公里。

城市規模

2030年,阜陽市域常住人口960萬左右,城市化率65%左右。
2030年,阜陽市中心城區人口規模為20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200平方公里。

城市性質職能

城市性質:全國著名的農副產品基地、區域性交通樞紐和豫皖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職能:國家層面上為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泛長三角層面是新興能源基地;中原經濟區層面上為豫皖省際的商貿物流中心;從省域層面上看是安徽省加工製造業基地之一和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在皖北層面上為皖北魅力水城,生態宜居家園。

發展目標戰略

(一)城市發展目標
以建設區域性經濟強市為目標,不斷提高阜陽在中原經濟區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發揮阜陽在豫皖交界地區經濟管理、科技創新、信息、交通、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發展城市經濟,不斷增強城市的綜合輻射帶動能力,奮力率先崛起,將阜陽建設成為產業結構合理、城鄉融合發展、生態良好宜居、具有強大區域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發展戰略
1、城鎮化發展戰略
(1)中心壯大策略:以壯大中心城市為首要任務,加快規劃區內中心城市與周邊重點鎮一體化發展。
(2)縣域突破策略:培育優勢縣城中心城市,強化其與市域中心城區的分工協作,輻射帶動其周邊城鎮與農村地區全面發展,實現縣域經濟突破。
(3)重點培育策略:選擇若干個發展基礎好、潛力大、受限制條件小的城鎮為重點鎮,優先培育專業型和特色型小城鎮,帶動周邊地域發展,並服務農村地區。
2、產業發展戰略
(1)壯大傳統優勢產業,提升原有支撐產業
(2)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
(3)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區域能力
3、生態發展戰略
(1)對城市用地進行生態敏感性分析,劃分不同的生態功能區,制定不同的管治策略。
(2)突破行政區劃制約,在更大空間範圍內構築生態體系,城市拓展的同時注重生態保護,建設城鄉生態網路。
(3)加強水環境治理。加大城鄉水環境治理投資力度,禁止污水直排河道;運用高新技術治理水環境。建設節水型城市。
(4)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經濟。鼓勵節能降耗,實行清潔生產。完善再生回收利用體系。
(5)積極發展環保產業,加快環保產業體系建設。

體系規劃

(一)空間結構
形成“強核多心三組群”的多層級網路化城鎮空間結構,周邊城鎮密集區為市域城鎮重點發展圈層,沿主要交通軸線,向四周輻射。
強核:中心城區。
多心:界首市區、潁上縣城、太和縣城、阜南縣城、臨泉縣城。
三組群:中部綜合型城鎮群:由阜南縣城、太和縣城、西湖鎮、程集鎮、滑集鎮、聞集鎮、田集鎮、三塔鎮等小城鎮組成的中部專業化城鎮群。東部特色專業型城鎮群:由潁上縣城為市域東部的中心,包含迪溝鎮、楊湖鎮的旅遊商貿特色及北部的工礦城鎮特色,形成阜陽東部特色專用型城鎮群。西部門戶商貿型城鎮群:界首市區、臨泉縣城、光武鎮、楊橋鎮、泉陽鎮等小城鎮組成的西部門戶城鎮群,是阜陽市域銜接豫東南的重要門戶及商貿產業平台。
(二)規模等級結構 形成四級城鎮體系。
(1)中心城市:中心城區,城鎮人口規模200萬人。
(2)次中心城市5個,包括界首、太和、潁上、臨泉、阜南,人口規模為45—60萬人。
(3)重點鎮30個,其中一級重點鎮5個包括寧老莊、程集、插花、袁寨、王店,各鎮人口規模6—10萬人;二級重點鎮25個,包括聞集、行流、伍明、口孜、正午、楊樓孜、光武、陶廟、泉陽、三堂、李興、稅鎮、倪邱、迪溝、楊湖、滑集、楊橋、鮦城、三塔、黃崗、田集、八里河、西湖、三合、袁集,各鎮人口規模3—6萬人。
(4)一般鎮39個,市轄三區5個,界首4個,太和8個,潁上7個,臨泉7個,阜南8個,各鎮人口規模0.5—1.5萬人。

市域城鄉統籌

(一)發展目標
阜陽市域城鄉統籌發展,重點是協調市域人口增長,積極引導新增人口空間合理集聚和產業向園區集中;提升市域城市化水平;統籌城鄉空間資源的利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增強城鎮對鄉村地區的輻射、吸納和帶動的能力;綜合配置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加強城市公共設施向農村地區延伸,提高農村基層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構築市域基本公共設施共建共享、城鄉空間品質均等、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二)城鄉統籌戰略
1、分類指導
依據城市空間資源分布狀況,結合城鄉建設現狀,在市域範圍內合理劃分城鎮建設空間、農業發展及生態保護地區邊界,對城鎮、鄉村和生態開敞空間等不同發展地區進行分類指導建設,實施不同的功能定位和開發管制措施,構築覆蓋市域城鄉空間協調的發展框架。
2、注重集約
統籌城鄉空間資源和產業發展,促進“建設向新城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集約發展,農民向產業工人轉化,提升城市化水平;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進程,實施農業規模化生產,提高土地利用強度,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
3、強調特色
依託阜陽城市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塑造皖北水城風貌;傳承農村地方風貌,提升鄉村空間品質,保留和發揮阜陽城鄉空間特色。
4、均等服務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推進市政基礎設施的區域化服務,著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配套;統一規劃城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統籌建設城鄉公共設施和社會保障體系,創建“和諧高效、服務均等”的城鄉服務體系。

交通發展策略

(一)總體目標
充分利用阜陽四位一體的交通優勢,強化綜合交通樞紐,提升區域中心地位。加快完善各種運輸方式自身建設,迅速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並以綜合交通樞紐為銜接點,大力發展多式聯運與集約化運輸,構建現代化、一體化、智慧型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阜陽與周邊城市的快速直達。
(二)市域鐵路系統
鐵路樞紐規劃形成“一主一輔”客運樞紐與“一主兩輔”貨運樞紐的總體布局,實現阜陽鐵路樞紐由“並列式”向“環形”布局的戰略轉變。客運樞紐:阜陽西站、阜陽站;貨運樞紐:阜陽編組站、阜陽南站、阜陽北站。
鐵路網規劃形成“一環十射”的線網總體布局,其中鐵路客運專線與既有鐵路線構成鐵路環線,商杭客專、鄭合客專、京九客專等形成四條高速鐵路射線,京九鐵路、淮阜鐵路、漯阜鐵路、青阜鐵路與阜六鐵路構成六條普通鐵路射線。
(三)公路系統
以“無縫銜接”和“零距離換乘”為目標,強化阜陽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地位,最佳化公路客貨運樞紐布局。規劃形成5個公路客運樞紐,即阜陽汽車南站、汽車東站、汽車西站、汽車北站與開發區汽車站。規劃形成3個物流中心、1個公鐵聯運中心和1個物流園區,即辛橋物流中心、泉北物流中心、西南物流中心、公鐵聯運中心和東南物流園區。
規劃布局“兩縱兩橫”的高速公路網,形成未來阜陽城區高速公路環線。“兩縱”:G35濟廣高速、阜淮高速;“兩橫”:G36寧洛高速、S12滁新高速。規劃阜淮高速經阜南縣城西側北向延伸,沿太和與界首之間至G36寧洛高速後,東北向經徐阜高速至徐州。
規劃形成“一環六縱六橫一聯”的國省幹線公路網路。“一環”:G105、S102、S305的阜陽城區段;“六縱”:S224、S305、S202、G105、S237、S204;“六橫”: S308、S102、S339、S340、S328、S341;“一聯”:G106。規劃將國省幹線公路阜陽城區段移至城區外圍,形成阜陽的繞城公路,疏導城市過境交通流,服務城市空間拓展。
(四)水運系統
以阜陽、潁上2個主要港區為龍頭,以太和、界首、臨泉和阜南等4個一般港區為依託,形成公用碼頭與專用碼頭相結合,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布局合理、大小結合的阜陽港綜合體系。
以現有航道網為基礎,規劃形成“三主三支”的幹線航道網。“三主”:淮河、沙潁河、茨淮新河。規劃淮河為四級航道;規劃沙潁河由現狀五級航道提升至四級,作為“兩乾三支”國家高等級航道網重要的“一支”進行重點建設;規劃茨淮新河為四級航道。“三支”:泉河、茨河、洪河,其中泉河楊橋船閘以下至泉河入沙潁河口54公里航道,規劃為五級航道;洪河航道自擬建船閘位置(方集下流約5公里處)至洪河入淮河口28公里航段規劃為五級航道;泉河楊橋船閘以上及茨河航段均為六級航道。
(五)航空系統
規劃將阜陽機場飛行區等級標準提升至4D級,成為輻射皖北、豫東南地區的中型機場。嚴格按照4D級標準控制機場淨空保護區和機場發展備用地。規劃對跑道進行擴建,跑道向南延長600M-800M,跑道擴建後尺寸為3200M×45M或3000M×45M,並對現有跑道進行蓋被。此外,新建一條平行滑行道。

市域綠道規劃

(一)綠道建設目標
維護生態系統穩定,促進生態發展;構建合理的城鄉空間格局,促進宜居城鄉建設;引領綠色生活方式,構築慢行交通網路;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二)規劃空間結構
規劃結構可概括為“四橫、三縱、三環”的總體格局。
“四橫”分別指淮河風情綠道、泉河-沙潁河展示綠道、沙潁河-茨淮新河觀光綠道、谷河-八里河-焦崗湖體驗綠道。“三縱”分別指茨河-沙潁河-阜南-王家壩南北貫通綠道、界首-臨泉特色鄉鎮觀光綠道,迪溝-潁上-半崗休閒體驗綠道。“三環”分別指環八里河觀光綠道、環西湖觀光綠道、環古城精品綠道。

中心城區規劃

(一)城市空間結構布局
城市空間布局結構為“雙核四軸,三區七片;指狀伸展,有機疏散;襟河枕湖,綠水貫潁”。
雙核四軸,三區七片:雙核為依託現有城市中心發展起來的三角洲城市中心,和城南新區新崛起的雙清灣城市中心;四軸是指東西向一主兩副的城市發展軸,和一條縱貫南北的城市發展軸,城市發展軸將主要的城市中心和副中心等連線起來。三區七片是以目前的潁州、潁泉和潁東三個行政區為基礎,將中心城區劃分為相對獨立、規模適中的七個城市片區,形成多中心組團式的空間發展格局,便於城市規劃管理與建設引導。
指狀伸展,有機疏散:以生態舒展的空間形態為範式,規劃城市用地沿河湖水系、主要交通線向四周呈指狀伸展,形成有機疏散的多個城市組團,疏解中心城區的增長壓力,形成交通便捷、生態優良的特色城市空間格局。
襟河枕湖,綠水貫潁:緊緊圍繞阜陽城區的母親河沙潁河及其支流泉河作為城市生長軸,依託古西湖和新西湖兩個特色水域,打造具有阜陽地域特色的濱水園林城市。
秉承“三清貫潁”的城市文脈,以東清、中清與西清三河為主要脈絡,梳理整合城區的主要水系,結合綠道系統規劃,打造“北方水城”的城市意象。
(二)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1、商業設施規劃
規劃兩個市級商業中心,七個區級商業中心,大型批發零售專業市場集中區若干。商業服務業設施的主要空間規劃為“南北雙核、七心一環”。
雙核為城市商業商務核心,其中之一是指位於潁州、潁泉、潁東三區交匯處的三角洲城市中心商業區,另一心是指城南政務文化中心周邊的雙清灣商業商務中心。七心是指七個片區級商業中心。一環是指位於城市內環和外環之間輻射省際的特色大型專業市場群。
2、文化設施規劃
在城南新區規劃新的市民文化中心,包括檔案館、城建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會展中心、歌劇院、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
區級文化設施依託各片區中心設定。居住區配套建設相應的中小型文化娛樂設施,滿足市民日常文化娛樂生活需要。
3、科研教育設施規劃
中國小布點規劃綜合人口密度、地理環境、交通條件、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和中國小的現狀等各方面因素,在按照國小就近入學、國中相對均衡、做大做強高中、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規劃2030年阜陽城區中國小共136所,其中國小8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國中26所、完中7所、高中(職高)12所。
加快職教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鼓勵科研機構與教育培訓機構同各高校、各類產業園區共同發展,促進教育、科研向產、學、研一體化、社會化方向發展。
4、體育設施規劃
規劃政務文化區體育中心,承擔綜合性體育賽事;結合大專院校布置體育設施,承擔單項競技性賽事;結合片區中心、社區中心、中國小布置民眾性體育設施,滿足全民健身需求。
體育場地設施有突破性發展,形成市、區、街道、社區四級體育場地設施網路,完善市級大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
結合城市發展在道路建設中建設健康大道,在各公園、綠地、廣場建設中增設健身設施,規劃建設15分鐘健身圈。
5、醫療衛生設施規劃
醫療用地布局分為醫療資源控制區和醫療資源發展區。
醫療資源控制區:為阜城主城區潁州、潁泉、潁東三區二環路以內區域。目前醫療資源在該區分布已較為密集,以保留充實提高為主。
醫療資源發展區:阜陽經濟開發區、潁州區西向航潁路以東,南向竹園路以北、潁泉區北向潁柳路及潁陽路以南、潁東區東向中興路以西的區域及潁州西湖景區東向等城市新開發地區。鼓勵新增醫療資源向以上地區傾斜。
市區醫療衛生設施指標按照8張床位/千人和10名衛生技術人員/千人進行控制。
(三)中心城區綜合交通規劃
1、發展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綜合交通樞紐為引領,以綠色出行、低碳發展為基本理念,加快發展、最佳化銜接,構建外暢內達、安全高效、生態和諧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人們提供安全、便捷、經濟、舒適的出行服務,為貨物提供社會化、專業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務,支撐引領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
2、道路交通系統
以外暢內達為目標,構築城區快速路網體系,加快完善主次幹路網路,大力夯實支路網路,形成功能合理、規模適當、銜接順暢、穩定可靠的四級城市道路網路體系。
規劃形成“二環九射加方格網”的城市路網結構。“二環”:內環由南京路、淮河路、向陽路、古泉路組成,作為主城核心區的環路;外環基本沿現有主城外圍通過,是未來阜陽城區的外圍環路。“九射”:界首路、渦陽路、阜蚌路、阜胡路、阜口路、阜潁路、阜王路、阜南路和阜臨路。
主次幹路體系採用“方格網”的布局形態。對於老城,以容量控制為原則,維持現有主次幹道路網;對於城市新興地區,嚴格落實規範指標,確保主次幹道路網密度。
3、公共運輸系統
充分樹立公交主導發展理念,建設以軌道交通為骨架、常規公交和計程車為輔助的公共運輸系統,改善公交系統內部及與其它交通方式間的銜接,鼓勵公交+腳踏車出行方式的使用,實現交通系統的低碳與綠色發展。
(四)綠地景觀與水系規劃
1、城市綠地系統結構布局
從自然生態背景出發,以二河三區七片的城市用地布局為基礎,緊密結合城市的自然形態,突出水道與綠道建設,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網路化結構,形成“一環、二河、四園、多點、線網”的空間格局。
2、城市空間景觀整體格局
建設“二水襟帶,三清貫潁,碧水穿城”的城市水體景觀格局。
規劃建設注重軸線關係明晰、空間肌理清晰、開放空間通透、城市天際輪廓起伏,憑藉平原地貌,構建“疏朗、大氣、通透、開放”的整體城市意象。
將城市分為九個景觀區,包括自然保護景觀區、水域岸線景觀區、公園綠地景觀區、公共建築景觀區、近郊農業觀光區、城市門戶建築區、老城自然與歷史文化風貌區、城市工業風貌區、文化古蹟保護景觀區。
3、水系規劃布局
構建“兩河一湖,環抱潁州”的水系布局,形成以水為紐帶的生態廊道,達到水環綠染、水綠交融的景觀效果。
總體結構:以新泉河、茨淮新河、小潤河、蘆橋溝、東三十里河為框架,形成環城水系,環抱潁州。重點打造潁州西湖和泉河、潁河風景帶。

遠景規劃構想

(一)遠景城市性質職能展望
遠景阜陽將在水陸空各種交通方式均取得長足發展,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食品加工、醫藥製造等加工業形成規模,高新技術產業初具規模;形成大區域的商貿物流、旅遊業等現代服務業和循環經濟基地;成為具有區域影響的中原特大城市。
(二)遠景空間結構
積極構築大阜陽都市圈,形成大阜陽都市圈的三個空間層次:
內部核心圈層——阜陽市區,以半小時交通距離為劃分依據;
外延拓展圈層——潁上、界首、阜南、臨泉和太和,以一小時交通距離為劃分依據;
協調發展圈層——渦陽、蒙城、利辛、新蔡、淮濱、沈丘和亳州等縣市,以兩小時交通距離為劃分依據。
(三)中心城區遠景空間布局
城市繼續向西、向南發展,形成舒展的指狀形態,向西發展邊界到達西湖風景區邊緣。圍繞高鐵樞紐形成新的城市生長極核,多中心的大都市形態基本形成,生產、生活、公共服務各項用地合理安排,城市形成慢行友好、公交主導、生態優良、環境宜居的整體空間。
(四)城市生態空間結構
遠景城市拓展將更加注重對城市生態綠色空間、自然水體空間、防護林帶、生態廊道等城市綠楔的保護,城市發展空間與湖泊、濕地、河道等生態空間融合,形成生態和諧、環境友好、景觀優美、設施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化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