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

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著力推進物流業集約化、智慧型化、標準化發展,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效運行注入新活力。

意見簡介,意見全文,意見解讀1,意見解讀2,

意見簡介

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
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著力推進物流業集約化、智慧型化、標準化發展,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效運行注入新活力。
促進實體經濟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交通運輸的緊迫要求。《若干意見》明確了交通運輸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五大領域19項任務。到2020年,基本建成經濟便捷、高效優質的交通運輸物流服務體系,支持150個左右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和3000公里左右重點港口集疏港鐵路、公路建設,培育出一批規模化、網路化平台型物流企業,開展50個左右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比例年均增長10%左右,鐵路貨運貨櫃運輸比例達15%,車輛運輸車等重型載貨汽車標準化率達80%。
在完善銜接順暢的設施網路方面,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完善物流大通道,重點加快繁忙路段的擴容改造,改善大通道跨境物流設施條件,形成貨暢其流、經濟便捷的跨區域物流大通道;提升交通物流樞紐服務水平,支持具備多式聯運、乾支銜接、口岸服務功能的物流園區建設;暢通樞紐節點“微循環”,強化重點港口和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集疏運鐵路、公路的配套建設,消除樞紐節點微循環“最後一公里”梗阻。
在構建集約高效的服務平台方面,交通運輸部將大力推進物流相關信息開放共享和互聯套用,加快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行業數據交換節點建設;依託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動國家物流大數據中心建設,推動跨運輸方式、跨部門、跨區域、跨國界的信息互聯共享;鼓勵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套用;支持平台型物流企業、企業聯盟和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發展,在公路港、快遞、冷鏈等領域,重點支持一批全國性統籌布局、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的平台型物流企業發展;推進傳統交通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
交通運輸部將著力提升運輸鏈條的組織效率。《若干意見》明確,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持續推進甩掛運輸發展、完善農村物流服務網路、推動區域交通物流一體化發展、推進跨境運輸便利化,全方位促進運輸鏈條高效運行,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區域一體化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交通運輸部還將健全匹配協調的標準體系,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完善公路收費管理和監督執法,規範鐵路港口機場收費項目,建立健全物流市場誠信體系,推動完善物流業“營改增”政策,營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
另外,交通運輸部同步編制了落實《若干意見》的三年行動方案,將各項重點任務細化為29項具體工作,並明確了具體時間表,切實保障交通運輸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取得實效。

意見全文

交通運輸部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
交規劃發[2016]147號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決策部署,切實發揮交通運輸在物流業發展中的基礎和主體作用,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
交通運輸是物流業的基礎環節和重要載體,是提升物流供需匹配效率的關鍵,在實現物流業“降本增效”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延伸服務鏈條,有力推進了物流業發展,但仍存在運輸結構不合理、運輸組織方式落後、裝備技術和信息共享水平較低、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元化、個性化物流需求,影響了物流綜合效率效益的提升。加快推進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最佳化運輸服務供給,對於提高實體經濟企業競爭優勢、提升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培育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為導向,以提升運輸鏈綜合效率為著力點,以結構性調整、制度性改革、技術性創新為路徑,切實推進物流業集約化、智慧型化、標準化發展,實現交通運輸與物流深度融合,為經濟轉型升級和高效運行注入新活力。
(三)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健全政策法規與標準規範,營造物流業發展良好環境。
問題導向、重點突破。以增效促降本,圍繞影響物流效率提升的交通運輸相關問題,補齊短板,精準施策,通過提升運輸鏈綜合效率提高物流業發展質量效益。
銳意創新、技術支撐。推廣先進技術套用,大力推動“網際網路+”高效物流、“網際網路+”便捷交通發展,鼓勵基於網際網路的物流服務模式、管理模式創新以及新興業態發展。
多業融合、協同聯動。推動交通運輸與物流業、製造業等聯動發展,加強部門間、產業間、區域間協同聯動,推進運輸鏈、物流鏈、產業鏈“三鏈”深度融合。
(四)工作目標。
經過持續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經濟便捷、高效優質的交通運輸物流服務體系,物流運行效率明顯提升,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物流成本取得積極成效。
切實增強交通運輸在物流業“增效”中的引領作用。運輸結構明顯最佳化,鐵路、水運在大宗物資遠距離運輸中的分擔比例穩步提升。培育出一批示範帶動性強的平台型物流企業,道路貨運“散、小、弱”局面明顯改善。多式聯運進一步推廣,鐵路貨運貨櫃運輸比例達15%左右,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比例年均增長10%左右。
進一步發揮交通運輸在物流業“降本”中的先行作用。貨運領域不合理涉企收費基本消除。公路收費政策體系更加完善。跨運輸方式信息互聯套用水平顯著提高,無效運輸明顯減少,運輸時間成本有效降低。
全面提升交通運輸與物流業融合發展的水平。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多式聯運經營人、平台型物流企業等“網際網路+”環境下的新興業態取得突破性進展。開展50個左右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交通運輸在物流鏈中的紐帶作用充分發揮。
有效改善交通運輸物流發展環境。物流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車輛運輸車等重型載貨汽車標準化率達到80%。交通運輸物流誠信體系初步建立。冷鏈運輸、城市配送、危險品運輸、農村物流、快遞等專項領域和重點區域物流發展環境顯著改善並達到新的水平。
二、完善銜接順暢的基礎網路
(一)進一步完善物流大通道。聚焦物流大通道短板,提升大通道設施網路通行能力。大力拓展幹線鐵路網覆蓋面,加快複線建設和電氣化改造,基本貫通國家高速公路主線,推進繁忙路段擴能改造,加快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進一步改善物流大通道跨境設施條件。努力形成貨暢其流、經濟便捷的跨區域物流大通道。
(二)提升交通物流樞紐服務水平。引導全國交通物流樞紐合理布局,推動上海、廣州、武漢等一批骨幹交通物流樞紐建設。最佳化中心城市及周邊物流基礎設施布局,重點支持具備多式聯運、乾支銜接、口岸服務等功能的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和不同運輸組織形式間有效銜接、高效轉換。有序引導內陸無水港發展。
(三)暢通樞紐節點“微循環”。重點圍繞港口、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等樞紐節點,加強集疏運鐵路和公路建設,強化重要樞紐節點與幹線鐵路、高等級公路和城市主幹道等間的連線,提高幹支銜接能力和轉運分撥效率,打通樞紐節點微循環“最後一公里”梗阻。
三、構建集約高效的服務平台
(四)促進物流相關信息互聯套用。以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為基礎,綜合政府、企業與社會各類基礎和專用信息,推動建設國家物流大數據中心。加快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行業數據交換節點建設。強化與相關部門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行業監測能力。推動與日韓、東協、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物流信息互聯互通。加強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安全等級保護工作。鼓勵企業加強先進信息技術套用。
(五)鼓勵平台型物流企業和企業聯盟發展。鼓勵物流企業創新合作模式,大力發展分享經濟,加快資源最佳化整合。在公路港、快遞、冷鏈運輸等領域,引導和支持一批全國統籌布局、線上線下交易的平台型物流企業發展。支持龍頭骨幹物流企業網路化布局,促進資源高效利用,引導物流市場集約化發展。
(六)推動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發展。鼓勵依託網際網路平台的道路無車承運人發展,通過試點工作,探索完善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在許可準入、運營監管、誠信考核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健全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在信息共享、運輸組織、運營服務等方面的標準規範,培育一批理念創新、運作高效、服務規範的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
(七)推進傳統交通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鼓勵運輸和物流企業利用“網際網路+”發展一體化、全過程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提升物流增值服務能力,補齊定製化、專業化、精益化服務短板,引導實體經濟企業物流需求社會化。推動交通物流樞紐與製造業集聚區、產業集群協調發展,形成產、購、銷、運、儲一體化產業生態圈。
四、提升運輸鏈條的組織效率
(八)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進鐵水、公鐵、陸空等多式聯運發展,重點支持以貨櫃、廂式半掛車為標準運載單元的聯運組織形式,提高一體化銜接水平和中轉換裝效率。積極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鼓勵企業間創新合作模式,優勢互補,提高多式聯運全程服務能力。統籌制訂多式聯運標準規範和服務規則,推進聯運服務“一單制”。加快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推動快遞“上車上船上飛機”。
(九)深入推進甩掛運輸發展。繼續推進甩掛運輸試點工作,重點支持多式聯運甩掛、企業聯盟甩掛、網路型甩掛、幹線運輸和城市配送銜接甩掛、中置軸汽車列車甩掛、掛車互換及接駁甩掛等模式的發展。加快完善相關法規和技術標準,推動站場、車輛、信息等甩掛資源的共享利用和最佳化配置,最佳化甩掛運輸發展條件。
(十)完善農村物流服務網路。推進農村地區資源路、產業路等功能性道路建設。鼓勵農村地區充分利用郵政、供銷網點以及客運站,積極發展農村物流末端節點。結合農村地區一二三產業分布特點,積極發展農村“貨運班線”、快遞班車,開展縣至鄉鎮、沿途行政村的雙向貨運服務。鼓勵合規利用農村班線客車代運郵件和小件快遞,健全末端小件快運服務體系。
(十一)推進區域交通物流一體化發展。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產業布局最佳化調整的要求,大力提升區域交通物流一體化發展水平。以三大戰略為引領,通過示範帶動,研究建立跨區域交通物流一體化發展合作機制,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運輸組織協同高效、信息資源共享套用、管理政策規範統一。
(十二)推進跨境運輸便利化。依託“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促進中歐班列最佳化布局和集約利用,推進中歐班列國內節點建設。加強與海關、檢驗檢疫等管理部門的合作,協助推進海關多式聯運監管中心建設。完善雙邊、多邊運輸合作機制,推動實施國際運輸便利化公約,重點推進與東北亞、東南亞、中亞等周邊國家的運輸便利化。實施快遞向外工程,支持跨境電商物流發展,鼓勵企業在重點口岸城市建設國際快件處理中心。
五、健全匹配協調的標準體系
(十三)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協調推進貨運車輛生產、檢測、註冊登記、營運等環節的標準銜接。加大對車輛運輸車、低平板半掛汽車列車、液體危險貨物運輸罐車等重點車型標準化治理工作力度。積極推進廂式化、模組化、輕量化等先進車型發展。推動城市配送車型標準化、清潔化、專業化發展。推進城市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
(十四)建立多式聯運標準體系。推動建立多式聯運技術標準體系,組織制修訂相關標準並監督實施,鼓勵發展貨櫃、廂式半掛車、托盤等標準化運載單元,加快完善快速轉運設備、專用載運設備技術標準。推進商品車運輸、冷鏈運輸、快遞等專業化多式聯運裝備技術標準建設。制定貨運樞紐(物流園區)標準規範。健全多式聯運有關信息標準,推進多式聯運單證票據的通用化、標準化。
六、營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
(十五)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取消和調整交通運輸行政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簡化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年審手續,最佳化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考核制度。加快《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制修訂工作,推動跨省超限運輸許可申請由起運地省級公路管理機構統一受理。落實《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規定》,取消營運車輛強制性二級維護檢測。簡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和進出境快件通關手續,探索快遞企業工商登記“一照多址”。加強交通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危險貨物運輸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水平。
(十六)完善公路收費管理和監督執法。推進《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科學合理確定公路收費標準。探索高速公路分時段差異化收費政策和標準貨運車型計重收費的ETC套用,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協調有關部門推動制定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指導價,加強對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及收費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亂收費行為。規範車輛超限處罰標準,杜絕“亂罰款”“以罰代管”等現象。
(十七)規範鐵路港口機場收費項目。全面清理鐵路、機場經營性收費項目,除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項目外,禁止指定經營、強制服務、強行收費等行為。在大幅壓減港口收費項目和標準基礎上,進一步規範港口相關費用的徵收管理。暢通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等公眾監督渠道。最佳化國家鐵路與地方鐵路的銜接,逐步清除制度性障礙。引導取消不合理涉鐵收費。
(十八)建立健全物流市場誠信體系。強化物流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信息歸集、共享、公開和使用,積極套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建立健全市場主體誠信檔案、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研究解決道路貨運司機異地從業誠信結果簽注問題。充分發揮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促進與工商、稅務、銀行、保險、法院等誠信信息共享互認,建立跨區域、跨行業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完善失信行為通報和公開曝光制度。
(十九)推動完善物流業“營改增”政策。促進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統一,探索物流領域增值稅差額抵扣。針對交通運輸進項稅抵扣不足問題,研究推進落實將過路過橋費、房屋租賃費等納入增值稅抵扣範圍。支持企業實行匯總申報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七、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督導落實,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在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框架下,加強與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商務、海關、鐵路總公司等相關部門單位的溝通協調,形成橫向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支持政策。統籌利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車購稅等財政性資金以及專項建設基金等,加大對“三大戰略”等重點區域、扶貧攻堅重點地區和交通物流重點領域及薄弱環節的政策傾斜。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物流領域,支持交通物流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
(三)發揮協會作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交通物流運行監測、標準制修訂與宣傳推廣、交流合作、人才培訓、誠信體系建設、統計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共同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四)加強運行監測。研究建立交通運輸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評價指標體系、發展指數,加強市場運行動態監測和評估。密切跟蹤物流業發展新業態、新形勢,及時研究解決出現的新問題。適時開展工作效果評估總結,形成典型經驗,加強推廣交流。
交通運輸部
2016年8月11日

意見解讀1

交通運輸部日前印發《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決策部署,切實發揮交通運輸在物流業發展中的基礎和主體作用。針對檔案編制背景、工作路徑和目標、重點任務以及部署落實等相關問題,中國交通新聞網記者邀請部綜合規劃司巡視員於勝英進行深入解讀。
“降本增效”才能適應物流發展新需求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降低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交通運輸最直接、最緊迫的要求。
於勝英介紹,交通運輸是物流業的基礎環節和重要載體,在推進物流業發展中具有基礎和主體作用。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黨組高度重視物流業發展,積極推進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不過,與新時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物流供需匹配效率的要求相比,交通運輸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於勝英指出,“突出表現在運輸結構不合理、運輸組織方式落後、裝備技術和信息共享水平較低、創新能力不強等方面,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元化、個性化物流需求,影響了物流綜合效率效益的提升。”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物流業發展的有關決策部署,交通運輸部著眼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以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為導向,對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發展工作進行了再審視、再認識、再梳理、再聚焦,在廣泛調研、深入論證的基礎上,編制印發了《若干意見》,明確了今後五年交通運輸促進物流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若干意見》集中反映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最佳化運輸服務供給的新要求,對於拓展交通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交通運輸的新期待具有重要意義。”於勝英表示。
激發物流業發展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
據介紹,《若干意見》的核心在於通過拓展交通運輸服務領域、延伸服務鏈條、最佳化運輸服務供給,激發物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提升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效率效益,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降低。具體有三條路徑:一是推進結構性調整,通過最佳化運輸結構、市場主體結構等方式,充分發揮綜合交通運輸的效能,實現巨觀尺度下的物流資源最佳化配置;二是推進技術性創新,結合“網際網路+”,鼓勵先進技術的套用推廣,加快物流信息資源的互聯共享,提升設施設備的專業化和智慧型化水平,提高物流活動的效率效益;三是推進制度性改革,通過提高政府綜合治理能力,簡政放權、最佳化行政執法、信用體系建設、完善收費政策、推動跨部門管理協同等工作,激發市場發展活力。
“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經濟便捷、高效優質的交通運輸物流服務體系,物流運行效率明顯提升,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物流成本取得積極成效。”於勝英介紹。一是切實增強交通運輸在物流業“增效”中的引領作用,鐵路貨運貨櫃運輸比例達15%左右,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比例年均增長10%左右。二是進一步發揮交通運輸在物流業“降本”中的先行作用,貨運領域不合理涉企收費基本消除。三是全面提升交通運輸與物流業融合發展的水平,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多式聯運經營人、平台型物流企業等“網際網路+”環境下的新興業態取得突破性進展。四是有效改善交通運輸物流發展環境。物流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物流誠信體系初步建立。
五大任務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若干意見》提出了交通運輸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五項工作任務。
完善銜接順暢的設施網路是基礎。在設施網路建設中,《若干意見》提出,要構建全國物流骨幹網路,暢通樞紐節點“微循環”,強化重點港口和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集疏運鐵路、公路的配套建設,協同推進物流樞紐節點建設,支持一批具備多式聯運、乾支銜接、口岸服務功能的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
構建集約高效的服務平台是載體。依據《若干意見》,交通運輸部將大力推進物流相關信息開放共享和互聯套用,促進跨運輸方式、跨部門、跨區域、跨國界的信息互聯共享,打造信息互聯“高速公路”;鼓勵基於“網際網路+”的企業聯盟和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等新興業態發展。重點支持一批全國性統籌布局、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的平台型物流企業,推進傳統交通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
提升運輸鏈條的組織效率是關鍵。《若干意見》明確,將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通過示範帶動,著力推進江海聯運、陸海聯運、滾裝運輸、馱背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發展。進一步加快甩掛運輸發展,最佳化甩掛運輸條件。不斷完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強化城市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最佳化農村物流基礎服務網路。大力提升區域交通物流一體化發展水平,推進跨境運輸便利化。
健全匹配協調的標準體系是前提。《若干意見》提出,將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引導現存非標車輛提前退出市場;將加快建立多式聯運標準體系,包括裝備技術標準、綜合貨運樞紐標準、信息接口標準、數據交換標準和單證票據標準等內容,破解多式聯運發展中的標準難題。
營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是保障。依據《若干意見》,將加快“放管服”,持續推進完善公路收費管理和監督執法,提升現有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規範鐵路港口機場收費項目,切實消除不合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推動建立健全物流市場誠信體系、配合完善物流業“營改增”政策等工作,為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各部門橫向協同上下聯動共同推進
“在貫徹落實《若干意見》的過程中,需要凝聚各方共識、團結多方力量,共同推進。”於勝英表示。一是建立工作機制,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與發展改革、商務、工信、海關、鐵路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橫向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二是完善支持政策,統籌利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車購稅等財政性資金以及專項建設基金等,加大對“三大戰略”等重點區域、扶貧攻堅重點地區和交通物流重點領域及薄弱環節的政策傾斜力度。三是發揮協會作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政企之間的紐帶作用,在交通物流運行監測、標準制修訂與宣傳推廣、交流合作、人才培訓、誠信體系建設、統計工作等方面提供助力。四是加強運行監測,加強市場運行動態監測和跟蹤評估,及時研究解決出現的新問題,適時開展工作效果評估總結,形成典型經驗並推廣交流。
為進一步實化抓手,細化措施,交通運輸部同步制定了落實《若干意見》的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2016年至2018年的具體工作舉措,確保交通運輸在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近年來,全國物流業“降本增效”的成效明顯,2013年至2015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分別為18%、16.6%、16%,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16年上半年這一數據進一步下降為14.6%,這與物流業提質增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這個過程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逐步完善和交通運輸政策環境的有效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持續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不是要一味降低運輸及物流服務的價格,而是要通過簡政放權、減稅降費,營造創新發展的環境,通過市場的力量促進銜接協調,最佳化資源配置,整體上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進而增強物流企業創新發展的後勁。
從著力點來講,目前行業最關心的有四個方面,即“網路通、平台興、行路暢、負擔輕”,這些在《若干意見》中都有所回應。可以說,19項具體任務既著眼解決交通運輸在物流業發展中的短板和瓶頸問題,又充分結合物流業未來發展需求,有助於積極拓展服務領域、鼓勵發展新興業態,主動謀求與物流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因此,《若干意見》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導向,符合經濟新常態下物流業結構調整的客觀要求,符合交通運輸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的實際需要。
相關連結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崔學忠:主要任務廣覆蓋暢銜接促融合補短板
當前,我國物流業發展存在著結構不合理、體制機制障礙仍未打破、基礎設施相對滯後、政策法規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對實體經濟企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作為物流業的關鍵環節和重要載體,在推進物流業發展中大有可為。
總的來看,《若干意見》提出的主要任務實現了廣覆蓋,範圍涵蓋了國際、區域、城鄉三個層面;實現了暢銜接,以最佳化運輸組織為主線,貫穿運輸鏈條“最先一公里、中間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實現了促融合,消除行業藩籬和行政壁壘,推動運輸鏈、物流鏈、產業鏈協同聯動發展;實現了補短板,回應社會關切和重大民生,聚焦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出實招,對今後一個時期交通運輸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細化了抓手,定位準確,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對打好物流業“降本增效”攻堅戰具有積極作用。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若干意見》有助於鼓勵發展新興業態
近年來,全國物流業“降本增效”的成效明顯,2013年至2015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分別為18%、16.6%、16%,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16年上半年這一數據進一步下降為14.6%,這與物流業提質增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這個過程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逐步完善和交通運輸政策環境的有效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持續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不是要一味降低運輸及物流服務的價格,而是要通過簡政放權、減稅降費,營造創新發展的環境,通過市場的力量促進銜接協調,最佳化資源配置,整體上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進而增強物流企業創新發展的後勁。
從著力點來講,目前行業最關心的有四個方面,即“網路通、平台興、行路暢、負擔輕”,這些在《若干意見》中都有所回應。可以說,19項具體任務既著眼解決交通運輸在物流業發展中的短板和瓶頸問題,又充分結合物流業未來發展需求,有助於積極拓展服務領域、鼓勵發展新興業態,主動謀求與物流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因此,《若干意見》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導向,符合經濟新常態下物流業結構調整的客觀要求,符合交通運輸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的實際需要。

意見解讀2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近日聯合印發《推進“網際網路+”便捷交通促進智慧型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這將為公眾出行帶來哪些便利?智慧型交通如何加速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鄭劍12日進行了解讀。
“‘網際網路+’便捷交通是一項惠民、便民工程,發展的目標是通過精準對接交通供需,提升服務品質和用戶體驗,提高運輸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鄭劍說,要以智慧型化帶動交通現代化,實現旅客便捷出行、貨物高效運輸。
方案提出,到2018年基本實現公眾通過移動互聯終端及時獲取交通動態信息,掌上完成導航、票務和支付等客運全程“一站式”服務,提升用戶出行體驗;基本實現重點城市群內“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重點營運車輛(船舶)“一網聯控”;線上線下企業加快融合,在全國骨幹物流通道率先實現“一單到底”;基本實現交通基礎設施、載運工具、運行信息等網際網路化,系統運行更加安全高效。
具體來看,方案提出了多項便利出行的措施。鄭劍介紹,要打造“暢行中國”信息服務,形成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推動“一站式”票務支付,為旅客提供全方位、聯程客票服務,加快移動支付在交通領域的套用。推進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ETC)系統拓展套用,提高全國高速公路ETC車道覆蓋率,力爭三年內客車ETC使用率達到50%。
為發揮重點項目的帶動作用,方案還擬定了27項“網際網路+”便捷交通重點示範項目,涵蓋基礎設施、功能套用、線上線下對接、政企合作、新業態、典型城市等六個方面。其中包括了為旅客在出行中提供陸上和空中網際網路接入,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全自動運行,以及綜合交通票務系統等示範工程。
鄭劍說,下一步,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將會同有關方面在規劃布局、項目審核、資金支持、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進示範項目的順利實施。
實現交通智慧型化發展,需要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鄭劍說,企業是主體、市場是舞台,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創新體制機制和監管方式。方案還提出,要放寬市場準入,創造寬鬆發展環境;創新行業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聯動協同機制,加大監管力度;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監測預警,保障信息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