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發湖北省食物與營養發展實施計畫(2015-2020年)的通知

《關於印發湖北省食物與營養發展實施計畫(2015-2020年)的通知》是為保障食物有效供給,最佳化食物結構,鞏固食品安全,強化居民營養改善而印發的一份檔案。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北省食物與營養發展實施計畫(2015-2020年)的通知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湖北省食物與營養發展實施計畫(2015-2020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5年10月24日
湖北省食物與營養發展實施計畫
(2015—2020年)
為保障食物有效供給,最佳化食物結構,鞏固食品安全,強化居民營養改善,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4〕3號)精神,結合實際,特制定本實施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保障食物有效供給、促進營養均衡發展、統籌協調生產與消費作為主要任務,把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人群作為突破口,推動食物與營養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提升我省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食物數量與質量並重。在重視食物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品質和質量安全,加強優質專用新品種的研發與推廣,提高優質食物比重,實現食物生產數量與結構、質量與效益相統一。
2堅持生產與消費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以現代營養理念引導食物合理消費,逐步形成以營養需求為導向的現代食物產業體系,促進生產、消費、營養、健康協調發展。
3堅持傳承與創新有機統一。傳承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的優良膳食傳統,保護具有地域特色的膳食方式,創新繁榮湖北省飲食文化,積極吸收國外膳食結構的優點,全面提升膳食營養科技支撐水平。
4堅持引導與干預有效結合。普及公眾營養知識,引導科學合理膳食,預防和控制營養性疾病;針對不同區域、不同人群的食物與營養需求,採取差別化的干預措施,改善食物與營養結構。
(三)發展目標。
1食物生產量目標。按照國家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指導原則,全面提升食物質量,最佳化品種結構,穩步增強食物供給能力。到2020年,全省糧食產量達到2650萬噸、油料產量達到280萬噸、果蔬產量達到4750萬噸,肉類總產量達到700萬噸,水產品總產量達到555萬噸,奶類總產量20萬噸、蛋類總產量200萬噸、蜂蜜總產量3萬噸。
2食品工業發展目標。加快建設產業特色明顯、集群優勢突出、結構布局合理的現代食品加工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品牌信譽好、產品質量高、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中型食品加工及配送企業。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加強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建設,產學研相結合,提升食品工業技術創新能力,降低食品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並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食品安全和誠信體系。到2020年,傳統食品加工程度大幅提高,食品加工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全省食品工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
3食物消費量目標。推廣膳食結構多樣化的健康消費模式,控制食用油和鹽的消費量。到2020年,全省人均全年口糧消費130-140公斤、食用植物油10-15公斤、豆類10-15公斤、肉類25-30公斤、蛋類15-20公斤、奶類35-40公斤、水產品30-35公斤、蔬菜300公斤、水果55-65公斤。
4營養素攝入量目標。保障滿足需要的能量,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避免脂肪攝入量過高。到2020年,全省每標準人每日攝入能量2200-2300千卡,其中,穀類食物供能比不低於50%,脂肪供能比不高於30%;人均每日蛋白質攝入量75-80克,其中,優質蛋白質比例占45%以上;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攝入量基本達到居民健康需求。
5營養性疾病控制目標。基本消除營養不良現象,控制營養性疾病增長。到2020年,全省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控制在7%以下;全人群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其中,孕產婦貧血率控制在17%以下,老年人貧血率控制在15%以下,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控制在12%以下;居民超重、肥胖和血脂異常率的增長速度明顯下降。
二、主要任務
(一)構建供給穩定、運轉高效、監控有力的食物數量保障體系。穩定耕地面積,調整農業結構,提高單位產量,穩步發展糧油生產。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特色蔬菜、水果、茶葉生產,建設蔬菜、水果標準園、精品園和高效園。提高養殖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發展現代化畜牧業。普及淡水水產健康養殖模式,提升健康養殖水平。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四個一批”工程。構建新型農產品經營體系,促進經營模式的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完善農業科技產業鏈,加強產、學、研合作,培育農業院校、科研院所、農技部門、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多元化技術創新體系。加強食品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打造一批食品科技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快新成果的轉化套用。積極推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套用,加強市場網路和配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形成安全衛生、布局合理的現代食物市場流通體系。加強農產品數量安全智慧型分析與監測預警,健全食用農產品收儲體系,增強巨觀調控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