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促進我市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發展的若干意見

關於促進我市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發展的若干意見是二○○九年二月五日發布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促進我市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發展的若干意見
  • 性質:意見
  • 發布時間:二○○九年二月五日
  • 主題: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
通知,歷史背景,內容,

通知

(甬政發[2009]10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近年來,我市開發區開始進入轉型發展時期。為深入貫徹省委“兩創”總戰略和省政府“加快構建開放新格局、提升浙江國際化水平”的總要求,結合省政府、市政府關於開放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開發區整合提升的工作部署,圍繞“整合”和“提升”這兩個重要環節和進一步統一規劃、集聚產業、集約發展、城鄉統籌的目標,進一步提高開發區建設發展水平,構築寧波對外開放新格局和區域增長極,促進機制體制創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和區域均衡發展,更好地發揮開放區域“排頭兵”作用,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歷史背景

自1984年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以來,在歷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在全市各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各級各類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城市功能區等區域(以下統稱為開發區)管委會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市28個開發區遠期規劃面積486.8平方公里,累計已經開發182.5平方公里,設立各類企業16386家,引進項目13419個,實際利用資金1740億元,從業人員近69萬人,已成為我市開放型經濟、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集聚產業發展、集約利用資源的高地,成為城鄉統籌、農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徑,成為推進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內容

一、明確開發區整合提升發展的目標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實踐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高產優質的主產區、創業創新的示範區、統籌城鄉和諧發展的新城區的要求,緊緊抓住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資本向中國轉移和產業結構調整以及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的新機遇,以高起點全面規劃為統領,以創業、創新、創優為主線,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動力,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重點,推進開發區又好又快發展,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全市先進制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端現代服務業基地、創業創新服務基地和現代化新城區。
(二)發展目標。力爭到2015年,開發區的單位土地產出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和進出口貿易額達到全市平均值的2.5~3倍以上,創造出全市50%以上的生產總值、60%以上的進出口貿易額、80%以上的實際利用市外資金、60%以上的高新技術產值,集聚70%以上的各類高級人才,服務業增幅高於全市平均增幅5個百分點,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低於全市平均水平。
(三)基本原則。
——整合功能,集約發展。通過整合功能雷同、特點互補的開發區來拓展發展空間,實現功能疊加和優勢再造,適當控制各類開發區的數量和規模,通過產業集聚形成規模效應,促使其實現內斂式、集約式發展,滿足城鄉統籌、農村城市化的發展需要。
——突出創新,科學發展。把推進開發區自主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途徑和突出抓手,堅持好中求快、優中求進,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速度和質量、結構、效益的統一。
——引領開放,率先發展。更好地發揮開發區在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開放,繼續保持開發區在所在區域的率先發展態勢,進一步確立我市開發區在全省開發區中的優勢地位,培育實力較強的開發區參與世界同類區域競爭的能力。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民眾根本利益擺在開發區建設發展的重要位置,推進開發區產業和諧、生態和諧、社會和諧,使開發區在壯大公共財力、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保護環境、統籌城鄉發展和城市化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讓廣大人民民眾真正從開發區整合提升中獲得更多的實惠。
——分類指導,整合提升。統籌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和不同發展層次開發區的發展,根據開發區具體發展階段、發展特色和發展需要,採取具體政策措施,加強引導和協調。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整合提升為契機,以新城打造為方向,推進開發區互動發展,形成以強帶弱、資源共享、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二、以解放思想創新開發區整合提升發展的理念
(四)進一步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著改革的深度、開放的力度和發展的速度。目前,我市各級各類開發區的主導作用日益顯現,承載功能迅速提升,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在新的歷史階段,必須創新我們的理念,敢想敢幹,持之以恆,把藍圖變為現實,進一步謀劃開發區更好、更高、更快的發展之路。
(五)克服畏難和自滿思想。一方面,要摒棄粗放發展的理念和習慣,克服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消極畏難思想,攻堅克難,主動解決開發區新一輪整合提升中遇到的新問題、新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克服自滿和保守的思想,勇於挑戰自我,以大手筆規劃新一輪開發區發展的遠景,善於創業、敢於創業。
(六)搶抓新一輪開放機遇。開發區是新一輪發展的重要載體。要抓住長三角產業調整和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中國外資本尋找安全投資地的機遇,充分發揮開發區的產業、服務、功能優勢,選商選資,努力把各類開發區打造成為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成為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服務平台,成為搶占世界產業制高點的前沿陣地。
三、加強開發區整合提升的分類指導
(七)有序推進開發區整合提升。在餘姚經濟開發區納入省政府開發區(園區)第一批整合提升試點的同時,著手研究寧波其他開發區的整合提升,按照規劃先行、功能疊加、產業錯位、分級互動、空間整合、管理合一、城鄉統籌的原則,分步組織實施各開發區的整合,最大限度提升和發揮開發區有限資源的整體產出效能。
(八)深入研究國家級開發區、功能區的整合提升。結合北侖區開放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按照完善領導、疊加功能、提升產業、統籌服務的要求,分階段循序漸進推進北侖區域功能區的整合提升。在實現北侖區、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梅山保稅港區管理和功能疊加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寧波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大榭開發區功能的疊加,最終實現北侖區開放體制創新、政策和功能優勢再造、北侖新城服務功能提升的目標。
(九)大力推進省級開發區整合提升試點工作。按照省政府關於開發區整合提升試點工作的部署,2009年內完成全市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試點的核准工作,推進各開放區域管理體制理順、空間拓展、產業提升、再造新城目標的實現。同時,積極推進慈谿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四、發揮科學規劃的先導作用
(十)科學編制開發區規劃。學習借鑑已開發國家和先進地區的先進規劃理念,綜合考慮地區經濟發展現狀、資源和能源條件、產業基礎和特色、城市新城構築等因素,兼顧非建區、保護區的規劃和布局,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以主導產業、發展空間、功能區塊、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生態保護和城鄉統籌為主要內容,科學編制和修訂開發區規劃。開發區規劃要納入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等,形成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相統一的規劃體系。
(十一)逐步整合和提升相關開發區規劃。認真貫徹國家和省關於開發區建設的各項政策,加大協調溝通力度,根據發展實際需要,明晰區域規劃,銜接全省及全市主體功能區規劃修編,最佳化開發區功能,促成原規劃範圍已經完成開發建設的開發區,在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依法採取託管、置換用地、整合提升等方式調整和擴大開發區的規劃範圍。按照新的發展定位和發展要求,做好整合提升後的開發區規劃制定和修編等各項工作。
(十二)加強開發區規劃管理。各類規劃應將國家、省、市的重大建設規劃包含在內,並做好規劃控制。嚴格落實規劃管理措施,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開發區的規劃制定和調整要按照有關程式報批。經批准的開發區規劃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加大對規劃執法力度,嚴格按照批准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實施,堅決杜絕規劃執行的隨意性,保障規劃實施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五、打造開發區產業集聚和提升高地
(十三)積極促進產業集聚。緊緊抓住國際資本轉移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抓住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和寧波交通物流瓶頸破解的機遇,制訂開發區產業準入政策,引導企業和項目向開發區集中,以引進龍頭企業、“旗艦”項目為重點,著眼於延伸主導產業鏈,推動產業集聚和企業集群,加快構築“三沿”產業集聚帶,形成一批區域特色產業園區。沿海的開發區依託海洋和港口資源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臨港產業,提升能源原材料和大石化、大化工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拓展保稅港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園區的功能,擴大對市域內外的輻射和服務半徑。沿杭州灣的開發區致力於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業、地區總部經濟的發展,逐步建成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地、先進制造業研發基地和現代服務業高地,成為我市新型工業化的先導區域。沿杭甬、甬台溫和甬金高速的開發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加工工業、節能環保產業以及為生產服務的服務業,提升製造業創新和增值水平。
(十四)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導向,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集中力量發展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化學工業、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環保等優勢產業,努力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群。積極跟蹤世界製造業發展的新趨勢,培育新興產業發展,促進臨港重化產業的升級換代。廣泛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進一步鞏固提升機械、服裝、電子、家電、塑膠、模具等傳統產業的比較優勢。
(十五)打造高端服務業基地。把積極推進服務業發展作為開發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著力點,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開發區服務業總量翻一番,建成寧波城區、北侖、慈谿、鄞州、寧波國家高新區等5個高水平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堅持製造業和服務業互動並進,把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商務性服務業放在優先位置,突出發展金融保險、科技研發、商務服務、展覽展示、信息諮詢等功能性服務業,統籌發展消費性服務業,促進公共型服務業與消費型服務業共同繁榮。積極引進國際外包企業,鼓勵有條件的開發區和企業大力承接業務流程外包,支持有條件的開發區申報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區(基地),建設北侖、寧波國家高新區、慈谿、鄞州和餘姚等5個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區。
(十六)加大促進產業轉移力度。順應產業梯度轉移規律,積極探索和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驅動、以開發區為載體、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轉移模式,有序引導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向中西部工業集聚區轉移。堅持產業轉移與改造提升產業層次、最佳化生產力布局、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同步實施,各開發區要在產業轉移中最佳化產業結構,拓寬發展新空間,營造競爭新優勢,完善產業配套服務,提高承載國內外新產業轉移的能力。
六、強化開發區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十七)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積極整合資源,推進開發區從產業服務平台向創新發展平台延伸,大力吸納和引進有利於科技創新的資金、人才、科技成果、科研機構、先進設備和高科技項目等各類創新資源。著力推動寧波北部區域發展較好的開發區抓住跨國公司科技研發全球化、外資企業研發本土化的重大機遇,引進跨國公司研發機構,並通過配套協作、合作研發、購買專利等方式,積極促進國際國內創新資源集聚整合。不斷創新機制,鼓勵政府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產企業等在開發區內開展合作,積極吸引國(境)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大學科技項目以及高新技術企業落戶,鼓勵海外歸國人才、國內高層次科研人員以及在甬院校師生進駐開發區開展項目研發、科技成果轉化與自主創業,促進產、學、研更加緊密結合。加強與中西部智力密集城市的互補合作,藉助現代網路技術,吸收和引進科研成果,把研發建在異地,把市場行銷和生產製造放在開發區,加快產業創新和提升。
(十八)加快建設創新載體。按照業務特色化、服務標準化、管理信息化、機制市場化的要求,支持開發區依託現有基礎和優勢設立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創業中心、孵化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各類科技創新載體,提高科技企業孵化器運行質量,擴大孵化器規模。經國家和省、市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市科技專項資金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立項扶持各開發區的孵化器等科技創新載體建設。鼓勵開發區管委會投資建設用於公共服務的檢測、中試平台,增強開發區對入區企業的服務和凝聚力。
(十九)重點抓好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堅持引進與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重在消化吸收再創新,把抓好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作為開發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內容和關鍵措施。採取具體措施鼓勵企業重點抓好主導技術、關鍵技術、基礎技術和成套技術設備的引進,加強對引進技術、裝備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質量控制、檢測方法、安全環保等方面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集成和提升的再創新,形成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構建富有效率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體系和模式,鼓勵和引導企業與跨國公司、國外研發機構建立技術戰略聯盟關係,參與相關的技術研發活動,或通過合作研發設計、聯合承包工程、配套協作製造等方式積極承接技術外溢,在消化吸收基礎上實現再創新。加強對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政策引導,市科技專項經費、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等財政科技經費對開發區符合條件的消化吸收再創新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立項支持。
(二十)加大創新投入力度。按照投資多元化、運作市場化、管理規範化的原則,鼓勵引進國外風險投資基金,支持民營資本建立各類創業創新風險基金。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在創新投入中的導向作用,充分運用財稅等政策槓桿,引導和鼓勵科技投入。對列入國家、省級和市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的,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七、不斷創新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
(二十一)進一步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按照“精簡、效能、統一”和“小政府、大社會”、“小機構、大服務”的原則,進一步明確開發區管委會的管理職能和管理許可權。開發區管委會作為所在地政府派出機構,為有利於對開發區實行統一管理與協調,開發區管委會領導與所在地政府領導根據需要可實行相互交叉任職,分工各有側重。開發區管委會機構規格一般與同級政府部門機構規格相同,並按照規定程式報批。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一般由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兼任。開發區管委會機構編制納入當地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統一管理。鼓勵開發區開展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創新,最佳化開發區管理運行機制。
(二十二)創新開發區開發機制。堅持政企分開,建立健全以開發總公司為投資開發主體的開發機制。鼓勵引導外資、民資和各類社會資本投資開發區基礎設施。鼓勵具備條件的開發公司運用發行企業債券、上市等現代金融工具籌集開發資金。各級政府要繼續落實好對開發區建設發展的投入。鼓勵開發區成立擔保公司,加強與中國信用保險公司等信保機構的合作,提升擔保機構服務於開發區中小企業的能力,幫助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二十三)進一步發揮金融創新的作用。發展多種形式的融資方式,並適當加以組合運用。積極推進產業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的建立,加快探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投融資機制,如組建中心企業創投基金、行業扶持基金等。同時,處理好效益和風險的關係,完善創新金融環境下的風險監控,積極發揮監察、審計等監督部門的作用,共同建立聯合監管機制。
(二十四)整合開發區的行政資源。明確開發區事權、財權,提高開發區持續開發建設的能力。按照責權利一體的原則,各行政管理部門向開發區管委會充分授權,賦予管委會與所在轄區同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提高行政效率,推動開發區的開放和開發建設。
八、促進開發區功能拓展和整合
(二十五)強化開發區功能開發。把不斷拓展和完善功能作為開發區整合提升的重要內容,積極推進開發區從形態開發向功能開發轉變。強化不同開發區產業特色功能,努力形成各有側重、特色明顯、多元並舉、相互配套的開發區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開發區各項配套功能,大力提升開發區要素資源吸納能力、產業支撐能力和對周邊輻射帶動能力。正確處理開發區與母城、新城的關係,積極發展金融、保險、會計、審計、律師、信息諮詢等現代服務業,逐步增強開發區的社區功能,促成開發區向開放型、多功能、現代化的新城區發展。
(二十六)建好用好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積極推進以“功能疊加和政策疊加”為核心的區域整合工作,著眼於完善政策、理順機制,建好用好現有保稅港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爭取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試點,發揮其在開發區建設和區域開放中的獨特作用。認真落實國家關於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的政策,大力支持慈谿出口加工區等區域開展試點工作,積極推進寧波保稅區和寧波保稅物流園區轉型升級,加快梅山保稅港區開發籌建進度。支持象山、餘姚等縣(市)申報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加大櫟社保稅物流中心(B)申報力度。
(二十七)加強招商引資和選商選資。按照明確功能定位、強化特色、錯位發展、發揮比較優勢的思路,強化各開發區的產業鏈招商,推動各類特色產業園區發展。加強選商選資,通過與特定地區特定機構的合作,引進國內外產業和園區投資開發商,建設園中園、區中園,進一步推動開發區內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各類特色產業園區發展,做長做深產業鏈。加強各類特色產業園區的資源互通、優勢互補、功能整合,不斷提升開發區發展水平。
(二十八)打造創新創業的優質服務基地。通過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努力形成研發創新、服務外包的服務商、銷售和原材料採購、裝備組裝生產在開發區,零部件生產在各鄉鎮、村的城鄉產業合理分工的布局。通過開發區覆蓋行政區的產業規劃,帶動產業、服務業和城鄉服務功能的提升,加快建設新城區。
(二十九)改造開發區的企業組織。通過併購、換購、投資等多種途徑,打造開發區的規模企業,鼓勵發展行業龍頭企業,同時妥善處理勞動關係,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通過引進職業經理人,改善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能,增強企業應對國內外市場挑戰的能力。
九、努力推進開發區可持續發展
(三十)提高集約開發水平。積極推動重大工業項目向開發區集中、優質資源向優勢產業集聚。國家和省下達的年度土地利用計畫和農保田調整計畫應充分兼顧開發區的需求,對於超千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用地計畫予以重點安排。土地招拍掛出讓以規劃等部門確定的產業要求為前提,調整和最佳化開發區用地結構,落實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措施,提高開發區的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引導中小企業向多層標準廠房集中。在符合城市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工業用地經過生產性改造、降低綠化率、提高容積率、增加建築面積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並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鼓勵開發區和區內企業盤活土地存量。
(三十一)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堅決落實環保優先方針,認真做好開發區環保規劃,加大對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確保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開發區建設同步推進。嚴格執行國家環保產業政策,認真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機制,加快淘汰污染企業和高能耗企業。制定、完善各級、各類開發區的環保和生態標準,積極推行ISO14000環境系列標準認證,引導和鼓勵開發區加快生態化建設與改造進程,力爭2010年基本完成生態化建設與改造的規劃評審並付諸實施。
(三十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引進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小、循環利用資源的項目。引導傳統製造業企業進行生態化改造,運用清潔生產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建設循環型企業。加強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的循環鏈建設,建立資源再利用和再循環的循環經濟機制,著力引導和培育一批省級和市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和示範企業。加快建設節能型園區,鼓勵企業通過採用先進節能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先進管理方式、採用高效節能產品、使用清潔能源等方式,降低資源消耗量,增大資源開發、利用深度。
十、著力推動開發區城市化進程
(三十三)著力改善開發區城市化功能。已發展成為較成熟的新城或城市功能區,且功能日益綜合的開發區,管委會職能應向產業開發與社會管理並重轉變,按照城鄉統籌的一體化規劃,完善開發區城市化功能,建設開發區基礎設施,突出發展金融保險、科技研發、商務服務、展覽展示、信息諮詢等功能性服務業,同步發展環保、公共事業,統籌發展消費性服務業,促進公共型服務業與消費型服務業共同繁榮,促進開發區城市功能的培育。
(三十四)完善商業服務環境。大力引進研發(設計)、檢測、認證、諮詢策劃、市場拓展、分銷代理、品牌行銷、售後服務、原輔材料拍賣行等生產性服務機構。加快發展貨代、船代、交通運輸、倉儲、物流、配送、採購、供應鏈管理以及會展、貿易中介等商務性服務機構。積極引進有利於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的金融、保險、創投、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文化、旅遊、資信調查評估、會展等功能性服務機構。大力引進跨國公司及子公司的地區總部、營運中心、行銷中心、採購中心、研發中心、結算中心,成建制引進科研院所及獨資、合資、合作建立分所,引進境內外產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境內外投資貿易促進機構、文化社會事業交流機構在我市建立綜合性服務機構。
(三十五)提高開發區的軟實力。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仿冒、假冒行為,為開發區企業自主創新保駕護航。改善人才服務條件,通過引進、培訓、輪訓和開辦職業培訓學院、管理培訓中心等途徑,為開發區企業提供分層次的技術、管理、經營和專業技工人才,滿足開發區企業不斷增加的人才和熟練勞工需求。拓展開發區管委會的服務領域,完善服務手段,打造服務品牌,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三十六)創造開發區和諧發展環境。妥善處理失地農民再就業問題,通過定點定向培訓等方式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進一步擴大開發區社會保險覆蓋面和範圍,解決農民後顧之憂。加強城市文明宣傳和教育,加快農民向市民轉變進程。
十一、強化政府部門對開發區的管理、指導和協調
(三十七)加強對開發區的扶持力度。從今年起市、縣兩級政府要加大對開發區扶持資金的投入。市科技發展扶持資金、市工業倍增計畫扶持資金、市開放型經濟扶持資金也要按照市級與縣級配套的原則向開發區傾斜,更加充分地發揮政府扶持政策效能。
(三十八)加強對開發區招商的指導。依託寧波招商網等網路平台,加強開發區宣傳。依託國內外專業培訓機構,通過請進來、送出去,加強招商人員和開發區規劃、管理、服務人員的培訓。涉外經貿大型活動和戰略城市合作的“寧波周”要積極推介開發區,大力促進特定區域的產業鏈、產品鏈招商。
(三十九)加強開發區項目的協調。要優先開展全市開發區整合提升產業布局概念規劃和循環經濟生態化概念規劃研究,以此作為項目協調的基礎。要充分發揮市對外開放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作用,建立和強化大項目協調和促進機制。建立項目首談備案制,由市發改委、外經貿局和經合辦聯動,完善項目信息共享機制。
(四十)完善開發區的管理和考評。整合政府行政資源,通過實施開發區的整合、提升,改變目前開發區分散管理、多頭管理的格局,由市開放辦統籌協調開發區的管理。完善開發區的政府服務制度,部門聯動,形成合力。落實領導保障和組織保障,高配列入整合提升試點開發區管委會的領導班子。根據開發區的發展目標和原則,適時調整市政府對開發區的考核考評,完善考評指標和辦法,落實各縣(市)區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的責任,加快開發區的建設步伐。
二○○九年二月五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